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春晓》,词义,鉴赏,解读,教科书支持
孟浩然的五言绝句《春晓》,很长时间以来都为人们所重视。它不仅入选南宋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更是后来蒙书中的保留篇目。明末清初王相的《新镌五言千家诗》和清人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都收录了《春晓》。从过去的蒙书到民国时的新式教科书,直至今天的小学语文课本,因其易于成诵、脍炙人口,《春晓》成了不知多少代人学习的经典古诗。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作为流传千年的古诗,《春晓》所引发的感受和理解固然丰富多样。当其以传统文学体裁的身份成为基本的语文课程实施载体时,考察人们对它的词义、诗意的把握和处理,并借此探究教科书之于古诗学习的启示,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中便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了。
一、浅近语言与词义理解
在多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中,《春晓》出现在一、二年级下册,这样的安排符合低年龄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春晓》的词句和章法能为其理解。很多学者认为该诗的语言特点是“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刘学锴、赵其钧、周啸天在《唐代绝句赏析》中说:“这首诗真是明白如话,若要再加解释,似乎是多余的。”张哲永在《千家诗评注》中浅评:“这首诗语言明白浅近,无一难句难字,如话家常。”曲世川在《古代文学精华录》中指出,“语言明白如话,诗意却回环多姿”。
耐人寻味的是,尽管人们都认为《春晓》的语言“明白浅近”,可很多评注者还是为其作了注释。曲世川在《古代文学精华录》中所注颇详,如“晓:天刚亮的时候”“啼:呜叫”;有的作者还注“眠:睡觉”“闻:听”。“晓”“啼”“眠”“闻”四个字,在现代汉语口语里一般不单独使用,而组成词时多少都带些书面语或古语的味道,像“拂晓”“破晓”“晓行夜宿”“啼鸣”“虎啸猿啼”“睡眠”“失眠”等,对小孩子而言都较陌生。有意思的是,大人与孩子相对熟悉的“处处”,有的注本也作了解释,比如李小松选注的《孟浩然韦应物诗选》中,“处处:家家,随处”,这个释义中的释词“随处”似乎比“处处”还不好懂。
审视《春晓》全诗4句20个字,除“晓”“啼”“眠”“闻”四个字之外,其他字未注释,并非可以自然而然地理解。“夜来”二字单独出现时,虽然一般人都不会有理解上的困难,但问题恰好在此,“夜来”并不等于“夜”和“来”义的简单加合。方一新在《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中指出,“夜来”的“来”是名词词尾,接在时间名词之后构成复音词,本身并不表义。“夜来”在魏晋时期即已使用,指的是“夜晚”,譬如:
1.(石)勒欲试澄……遣人告澄云:“夜来不知大将军何所在。”(《晋书·艺术传-佛图澄》)
2.不知夜来下意竞乏,新故之际,致叹良深。(王羲之《杂帖》)
“夜来”到了唐代,衍生出“昨天夜晚”的意思,《春晓》里的“夜来”即是此意。后来又由“昨天夜晚”转指“昨天”,张相在《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中辨析甚明,譬如:
3.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贺铸《浣溪沙》)
4.敢是夜来灭了灯时,那贼已躲在家里了?(《水浒传》第五十六回)
“夜晚”义的“夜来”在现在的温州、永康、常州、靖江等地的吴语和官话中依然存在,《汉语方言大词典》里写作“夜赖”“夜啦”“夜勒”“夜捞”“夜儿”;当“昨天”讲的“夜来”在今天的冀鲁官话、东北官话、中原官话、晋语里也有遗留,《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的是“夜里”“夜来个”或“夜来格”。
“夜”“来”都是耳熟能详的字,不过放到一起成为一个词就不是那么“明白浅近”了。人们理解古诗文,一般是结合已有的语言积累,通过成分加合来推知词义乃至诗意,这样的处理不难理解,但明显的缺点是时有自以为是的简单加合、望文生义。对“夜来”意思的误解基本是“入夜以来”“一夜来”“夜里传来”“夜间传来”,《五言千家诗评点译释》《儿童学古诗101首》《唐诗品读》即如此。《小学语文考试默写必背经典古诗》中的疑难注释说,“来风雨声:传来风吹雨打的声音”,同样是将“夜”“来”拆开理解了。这样的理解也延伸到了《春晓》的英文翻译中,如徐忠杰的“As the night advances,rain spatters;winds moan”,最明显的则是唐一鹤的翻译,“Last night there came sounds nf/Windblowing and rain pattering”。
意思上说得通的“夜里传来”,在更大范围的语境中其实说不通。大量的古代诗文表明,与“风雨声”在一起的谓词性固定搭配并不是“传来”,而是“听”“闻”,譬如“秋眠我东阁,夜听风雨声”“不见所向途,但闻风雨声”。同时和“来”组合在一起的成分,可以是“风雨”,但不能加“声”字,比如“山雨欲来风满楼”“洗天风雨几时来”“高卧空堂风雨来”。“风雨来”还可以再与“闻”字组合,比如“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忽闻风雨来天半,知是君王落笔声”。上述例证另表明,“风雨声”与“风雨”所充当的句法成分也不一样,“风雨声”常为“听”“闻”的宾语,而“风雨”可担当“来”的主语。
“夜来”的詞义并不“明白浅近”,过于强调《春晓》的“好懂易教”,不为其做出专门注释,实际上等同于默认了“夜里传来”的理解,久而久之则会形成一种“积非成是”的流俗认知,这对长远的古诗文学习是不利的。
二、诗无达诂与鉴赏得法
诗意的把握和理解同很多因素相关,既涉及审美与感悟、理性的关系,也受文本的限制与读者想象力的影响,更受制于诗歌内部文字的表达与诗人的经历、社会背景等多个方面,因此人们对《春晓》诗意的看法众说纷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概有三种:一是诗歌所绘画面既不“明媚”也不“优美”“只是诗人对狂风暴雨冲击春鸟、春花所流露的极其深挚的惋惜之情”;二是“夜里是风雨落花,可是,第二天一早又是阳光灿烂,百鸟争鸣。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晓’气象,不正显示着春意正浓吗?”;三是“‘处处闻啼鸟’,意味着晓与晴,含喜晴意。后两句回忆夜来的风雨,为花木担忧。用问句写出花已经落得太多,又希望它落得不多的复杂心情”“写出了诗人一种难以言表的听风听雨的复杂心境”。 《春晓》篇幅虽短,却用到了“春”“晓”“花”“鸟”“风”“雨”等诸多古诗中常用的意象,每种意象的多义性无疑为整个诗意的多元解读提供了可能。这些意象集聚于一首诗之中,词语组合、重构为一个独特篇章,势必要求不同意象之间相互谐洽、融合,共同表达相对固定、整体的意境,并从一定程度上限制、消解过于随意的解读。因此,探讨《春晓》的诗意,必须念及诗歌的全篇,其中一般意象之外的普通词语因起着连缀、突显、固化意境的重要作用,须要得到更为充分的关注。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中,“不觉”貌似废话,人在睡眠与清醒时当然不同,是无法自主觉察的。诗人所以写了这样的废话,一是强调贪眠晚起,二是与第二句呼应,贪眠晚起而终究起身,是因为“处处闻啼鸟”。这句中的“闻”字用得巧妙,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往日听,来日闻”,“听”指主动用耳朵去感受外界的声音,“闻”则指外界的东西传到自己的耳朵里,因此“闻”强调的是“听见”,故有“听而不闻”的说法,这句就正说明鸟啼惊醒了诗人的春眠。醒来的人随即想起了昨夜的风雨和今晨的落花,这种心理活动不能说是不自然的,而须要玩味的其实是“风雨”与“春眠”的关系。古人夜听风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风雨扰眠,二是风雨为趣。夜晚的风雨有时惊扰了好梦,并常常与乡思愁绪纠结,使人难以成眠,譬如“夜深好梦才惊破,疑是半天风雨声”“无端乡思三更后,听尽萧萧风雨声”。若是契友闲聚,把酒言欢,夜听风雨又不失为一种悠适清雅的情趣生活,譬如“秋眠我东阁,夜听风雨声”“时时沽酒留我宿,共听西窗风雨声”。不管是“扰眠”还是“为趣”,一夜里的多数时间都没睡着,迟睡的人贪眠而晚起便很自然了。
值得深究的是,关于“花落知多少”的设问和惊叹该与何种情境对应。风雨吹打花儿既在夜间发生,对爱花之人而言,若讲对花的担心和爱惜,当从夜里已经开始,因此很难再以风雨为趣了,而“风雨吹打春花以扰眠”无疑与诗人的心境更为贴合。与这样的心境对应,诗人于次日早晨便不会关注“春风拂面、阳光明媚、鸟声婉转、众卉新姿”,同样的众鸟鸣啼在为花担心的人听来,不过是种搅扰罢了。诚如学者所言,“听了一夜‘风雨声’,正写出了作者被烦扰了一整夜,好容易风住雨歇,心情稍得安定,天亮方才人睡,可又被处处啼鸟声惊醒,心情愈加烦躁”。上文所引第二、三种对诗意的把握,均强调首句展现了雨后新晴、户外春闹的美好景象,是将一、二句与三、四句割裂开来理解了。
也有人说风雨相伴、正好人眠,诗人经历的恰是一夜好睡。前人评点《千家诗》的《春晓》时即说,“因风雨而恋春眠,闻鸟声而未起,任花落而不知,其萧然舒适之情,亦可见矣”。信息结构在语言上的表现须遵从线性增量原则,即表达的自然顺序是从旧信息到新信息,线性顺序靠后的成分比靠前的成分能提供更多的新信息。如果诗人真的是“闲澹自得”到“任花落而不知”“萧然舒适”,那他在诗的后半部分提供的新信息、重点信息中,是否还有必要说在新的一天里回想昨夜的风雨与落花呢?他是否还有必要关心花落的多与少呢?
联系《春晓》的遣词造句,对它的整体稳妥的统一性理解,并不是今日所见的各种“创造性”解读,其诗意其实一直是大多数人长期以来所接受的说法,即明人唐汝询所言,“首句破题,次句即景,下联有惜春意,昔人谓诗如参禅,如此等语非妙悟者不能道”,清人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说,“是一夜无眠,方睡达晓,故有‘夜来风雨声’之句,乃倒装法。惟诗到自然,无迹可寻。‘花落’句含几许惜春意”。
三、古诗解读与教科书支持
对《春晓》的词义探索和诗意鉴赏,千百年来递有延续。以近几十年而论,如曹永东《孟浩然诗集笺注》中“夜来:昨夜”,李小松《孟浩然韦应物诗选》中“夜来:昨天晚上。来:语助词”,在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这样的专门词语训释著作中也收录了相关词条。这些笺注、选注的读者对象自非中小学生,而《诗词曲语辞汇释》这样的训诂专著更表明,类似“夜来”的词语,既非雅诂旧义所能概括,又非八家古文习见,它当然是基础教育领域的难词。
古诗中的难词,不仅涉及词语本身的理解,更涉及对文本的整体把握。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被广泛关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无疑居于更为本体性、前导性、基础性的地位。特别是对中小学生而言,其认知过程往往具有刨根问底的特点,所接触的知识须要明白、准确、清晰,只有如此才能推进其后续的学习。“夜来”之“来”并非一个孤立词,以之为词尾组成的“夜来”“晚来”“晓来”“春来”等时间名词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多见。譬如“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古诗文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属于传统内容,这不免会影响古诗文教学。一种倾向是受诗话影响,因简成陋、隔靴搔痒,只作简略的文句串讲,真正着意者无外过去诗话中提到的点睛词句;另一种倾向则是受文学研究的趣味影响,过于强调脱离文本的感悟和美学探究,对文本辞章视而不见,分析诗歌天马行空、空洞抽象,甚至不着边际的“创造性解读”,正如程千帆先生言,“今但以不能之知而言辞章,故于紧要处全无理会”。程千帆又提到,“中国文学批评大多是以诗话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来说,都省略了一个过程,即如何得出结论来的思路、考证”“古代文学批评,有一针见血的长处,也有不讲过程的短处”。因此合适的古诗文教学,应参考古代诗话之长,而以具体的过程考索弥补其短,教师与学生应通过立足对文本辞章的鉴赏,来获得接近诗意的理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实践性”特点,要求语文学习必须“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春晓》时若缺少足够的解读实践,只寥寥提示“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恐怕是不够的,“喜春”“惜春”“爱春”是传统诗歌广泛涉及的母题,不同作者的诗歌之所以异彩纷呈,正因其个人际遇、生发感受、使用笔法、营造意境不同。古诗的理解绝非一种“标签化”的认知,脱离具体、深入的语言实践活动,不要说语言建构与运用失去基础,在其之上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更无从谈起。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凭借,既是课程内容的基本载体,同时也是学习过程的有效引导。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和网络科技的发展,信息供应和提取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但同时冗余、模糊、错误、有害的信息也大量涌现,这无疑会对初学知识、缺少辨别能力的小学生产生误导,因而教科书便须发挥正本清源的作用。教材本身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新时代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编写,需要在传统教材、传统诗文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深化,创造有记忆传承、贴合学科特点、有效支撑课程价值的課程资源。
孟浩然的五言绝句《春晓》,很长时间以来都为人们所重视。它不仅入选南宋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更是后来蒙书中的保留篇目。明末清初王相的《新镌五言千家诗》和清人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都收录了《春晓》。从过去的蒙书到民国时的新式教科书,直至今天的小学语文课本,因其易于成诵、脍炙人口,《春晓》成了不知多少代人学习的经典古诗。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作为流传千年的古诗,《春晓》所引发的感受和理解固然丰富多样。当其以传统文学体裁的身份成为基本的语文课程实施载体时,考察人们对它的词义、诗意的把握和处理,并借此探究教科书之于古诗学习的启示,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中便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了。
一、浅近语言与词义理解
在多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中,《春晓》出现在一、二年级下册,这样的安排符合低年龄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春晓》的词句和章法能为其理解。很多学者认为该诗的语言特点是“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刘学锴、赵其钧、周啸天在《唐代绝句赏析》中说:“这首诗真是明白如话,若要再加解释,似乎是多余的。”张哲永在《千家诗评注》中浅评:“这首诗语言明白浅近,无一难句难字,如话家常。”曲世川在《古代文学精华录》中指出,“语言明白如话,诗意却回环多姿”。
耐人寻味的是,尽管人们都认为《春晓》的语言“明白浅近”,可很多评注者还是为其作了注释。曲世川在《古代文学精华录》中所注颇详,如“晓:天刚亮的时候”“啼:呜叫”;有的作者还注“眠:睡觉”“闻:听”。“晓”“啼”“眠”“闻”四个字,在现代汉语口语里一般不单独使用,而组成词时多少都带些书面语或古语的味道,像“拂晓”“破晓”“晓行夜宿”“啼鸣”“虎啸猿啼”“睡眠”“失眠”等,对小孩子而言都较陌生。有意思的是,大人与孩子相对熟悉的“处处”,有的注本也作了解释,比如李小松选注的《孟浩然韦应物诗选》中,“处处:家家,随处”,这个释义中的释词“随处”似乎比“处处”还不好懂。
审视《春晓》全诗4句20个字,除“晓”“啼”“眠”“闻”四个字之外,其他字未注释,并非可以自然而然地理解。“夜来”二字单独出现时,虽然一般人都不会有理解上的困难,但问题恰好在此,“夜来”并不等于“夜”和“来”义的简单加合。方一新在《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中指出,“夜来”的“来”是名词词尾,接在时间名词之后构成复音词,本身并不表义。“夜来”在魏晋时期即已使用,指的是“夜晚”,譬如:
1.(石)勒欲试澄……遣人告澄云:“夜来不知大将军何所在。”(《晋书·艺术传-佛图澄》)
2.不知夜来下意竞乏,新故之际,致叹良深。(王羲之《杂帖》)
“夜来”到了唐代,衍生出“昨天夜晚”的意思,《春晓》里的“夜来”即是此意。后来又由“昨天夜晚”转指“昨天”,张相在《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中辨析甚明,譬如:
3.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贺铸《浣溪沙》)
4.敢是夜来灭了灯时,那贼已躲在家里了?(《水浒传》第五十六回)
“夜晚”义的“夜来”在现在的温州、永康、常州、靖江等地的吴语和官话中依然存在,《汉语方言大词典》里写作“夜赖”“夜啦”“夜勒”“夜捞”“夜儿”;当“昨天”讲的“夜来”在今天的冀鲁官话、东北官话、中原官话、晋语里也有遗留,《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的是“夜里”“夜来个”或“夜来格”。
“夜”“来”都是耳熟能详的字,不过放到一起成为一个词就不是那么“明白浅近”了。人们理解古诗文,一般是结合已有的语言积累,通过成分加合来推知词义乃至诗意,这样的处理不难理解,但明显的缺点是时有自以为是的简单加合、望文生义。对“夜来”意思的误解基本是“入夜以来”“一夜来”“夜里传来”“夜间传来”,《五言千家诗评点译释》《儿童学古诗101首》《唐诗品读》即如此。《小学语文考试默写必背经典古诗》中的疑难注释说,“来风雨声:传来风吹雨打的声音”,同样是将“夜”“来”拆开理解了。这样的理解也延伸到了《春晓》的英文翻译中,如徐忠杰的“As the night advances,rain spatters;winds moan”,最明显的则是唐一鹤的翻译,“Last night there came sounds nf/Windblowing and rain pattering”。
意思上说得通的“夜里传来”,在更大范围的语境中其实说不通。大量的古代诗文表明,与“风雨声”在一起的谓词性固定搭配并不是“传来”,而是“听”“闻”,譬如“秋眠我东阁,夜听风雨声”“不见所向途,但闻风雨声”。同时和“来”组合在一起的成分,可以是“风雨”,但不能加“声”字,比如“山雨欲来风满楼”“洗天风雨几时来”“高卧空堂风雨来”。“风雨来”还可以再与“闻”字组合,比如“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忽闻风雨来天半,知是君王落笔声”。上述例证另表明,“风雨声”与“风雨”所充当的句法成分也不一样,“风雨声”常为“听”“闻”的宾语,而“风雨”可担当“来”的主语。
“夜来”的詞义并不“明白浅近”,过于强调《春晓》的“好懂易教”,不为其做出专门注释,实际上等同于默认了“夜里传来”的理解,久而久之则会形成一种“积非成是”的流俗认知,这对长远的古诗文学习是不利的。
二、诗无达诂与鉴赏得法
诗意的把握和理解同很多因素相关,既涉及审美与感悟、理性的关系,也受文本的限制与读者想象力的影响,更受制于诗歌内部文字的表达与诗人的经历、社会背景等多个方面,因此人们对《春晓》诗意的看法众说纷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概有三种:一是诗歌所绘画面既不“明媚”也不“优美”“只是诗人对狂风暴雨冲击春鸟、春花所流露的极其深挚的惋惜之情”;二是“夜里是风雨落花,可是,第二天一早又是阳光灿烂,百鸟争鸣。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晓’气象,不正显示着春意正浓吗?”;三是“‘处处闻啼鸟’,意味着晓与晴,含喜晴意。后两句回忆夜来的风雨,为花木担忧。用问句写出花已经落得太多,又希望它落得不多的复杂心情”“写出了诗人一种难以言表的听风听雨的复杂心境”。 《春晓》篇幅虽短,却用到了“春”“晓”“花”“鸟”“风”“雨”等诸多古诗中常用的意象,每种意象的多义性无疑为整个诗意的多元解读提供了可能。这些意象集聚于一首诗之中,词语组合、重构为一个独特篇章,势必要求不同意象之间相互谐洽、融合,共同表达相对固定、整体的意境,并从一定程度上限制、消解过于随意的解读。因此,探讨《春晓》的诗意,必须念及诗歌的全篇,其中一般意象之外的普通词语因起着连缀、突显、固化意境的重要作用,须要得到更为充分的关注。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中,“不觉”貌似废话,人在睡眠与清醒时当然不同,是无法自主觉察的。诗人所以写了这样的废话,一是强调贪眠晚起,二是与第二句呼应,贪眠晚起而终究起身,是因为“处处闻啼鸟”。这句中的“闻”字用得巧妙,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往日听,来日闻”,“听”指主动用耳朵去感受外界的声音,“闻”则指外界的东西传到自己的耳朵里,因此“闻”强调的是“听见”,故有“听而不闻”的说法,这句就正说明鸟啼惊醒了诗人的春眠。醒来的人随即想起了昨夜的风雨和今晨的落花,这种心理活动不能说是不自然的,而须要玩味的其实是“风雨”与“春眠”的关系。古人夜听风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风雨扰眠,二是风雨为趣。夜晚的风雨有时惊扰了好梦,并常常与乡思愁绪纠结,使人难以成眠,譬如“夜深好梦才惊破,疑是半天风雨声”“无端乡思三更后,听尽萧萧风雨声”。若是契友闲聚,把酒言欢,夜听风雨又不失为一种悠适清雅的情趣生活,譬如“秋眠我东阁,夜听风雨声”“时时沽酒留我宿,共听西窗风雨声”。不管是“扰眠”还是“为趣”,一夜里的多数时间都没睡着,迟睡的人贪眠而晚起便很自然了。
值得深究的是,关于“花落知多少”的设问和惊叹该与何种情境对应。风雨吹打花儿既在夜间发生,对爱花之人而言,若讲对花的担心和爱惜,当从夜里已经开始,因此很难再以风雨为趣了,而“风雨吹打春花以扰眠”无疑与诗人的心境更为贴合。与这样的心境对应,诗人于次日早晨便不会关注“春风拂面、阳光明媚、鸟声婉转、众卉新姿”,同样的众鸟鸣啼在为花担心的人听来,不过是种搅扰罢了。诚如学者所言,“听了一夜‘风雨声’,正写出了作者被烦扰了一整夜,好容易风住雨歇,心情稍得安定,天亮方才人睡,可又被处处啼鸟声惊醒,心情愈加烦躁”。上文所引第二、三种对诗意的把握,均强调首句展现了雨后新晴、户外春闹的美好景象,是将一、二句与三、四句割裂开来理解了。
也有人说风雨相伴、正好人眠,诗人经历的恰是一夜好睡。前人评点《千家诗》的《春晓》时即说,“因风雨而恋春眠,闻鸟声而未起,任花落而不知,其萧然舒适之情,亦可见矣”。信息结构在语言上的表现须遵从线性增量原则,即表达的自然顺序是从旧信息到新信息,线性顺序靠后的成分比靠前的成分能提供更多的新信息。如果诗人真的是“闲澹自得”到“任花落而不知”“萧然舒适”,那他在诗的后半部分提供的新信息、重点信息中,是否还有必要说在新的一天里回想昨夜的风雨与落花呢?他是否还有必要关心花落的多与少呢?
联系《春晓》的遣词造句,对它的整体稳妥的统一性理解,并不是今日所见的各种“创造性”解读,其诗意其实一直是大多数人长期以来所接受的说法,即明人唐汝询所言,“首句破题,次句即景,下联有惜春意,昔人谓诗如参禅,如此等语非妙悟者不能道”,清人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说,“是一夜无眠,方睡达晓,故有‘夜来风雨声’之句,乃倒装法。惟诗到自然,无迹可寻。‘花落’句含几许惜春意”。
三、古诗解读与教科书支持
对《春晓》的词义探索和诗意鉴赏,千百年来递有延续。以近几十年而论,如曹永东《孟浩然诗集笺注》中“夜来:昨夜”,李小松《孟浩然韦应物诗选》中“夜来:昨天晚上。来:语助词”,在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这样的专门词语训释著作中也收录了相关词条。这些笺注、选注的读者对象自非中小学生,而《诗词曲语辞汇释》这样的训诂专著更表明,类似“夜来”的词语,既非雅诂旧义所能概括,又非八家古文习见,它当然是基础教育领域的难词。
古诗中的难词,不仅涉及词语本身的理解,更涉及对文本的整体把握。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被广泛关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无疑居于更为本体性、前导性、基础性的地位。特别是对中小学生而言,其认知过程往往具有刨根问底的特点,所接触的知识须要明白、准确、清晰,只有如此才能推进其后续的学习。“夜来”之“来”并非一个孤立词,以之为词尾组成的“夜来”“晚来”“晓来”“春来”等时间名词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多见。譬如“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古诗文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属于传统内容,这不免会影响古诗文教学。一种倾向是受诗话影响,因简成陋、隔靴搔痒,只作简略的文句串讲,真正着意者无外过去诗话中提到的点睛词句;另一种倾向则是受文学研究的趣味影响,过于强调脱离文本的感悟和美学探究,对文本辞章视而不见,分析诗歌天马行空、空洞抽象,甚至不着边际的“创造性解读”,正如程千帆先生言,“今但以不能之知而言辞章,故于紧要处全无理会”。程千帆又提到,“中国文学批评大多是以诗话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来说,都省略了一个过程,即如何得出结论来的思路、考证”“古代文学批评,有一针见血的长处,也有不讲过程的短处”。因此合适的古诗文教学,应参考古代诗话之长,而以具体的过程考索弥补其短,教师与学生应通过立足对文本辞章的鉴赏,来获得接近诗意的理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实践性”特点,要求语文学习必须“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春晓》时若缺少足够的解读实践,只寥寥提示“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恐怕是不够的,“喜春”“惜春”“爱春”是传统诗歌广泛涉及的母题,不同作者的诗歌之所以异彩纷呈,正因其个人际遇、生发感受、使用笔法、营造意境不同。古诗的理解绝非一种“标签化”的认知,脱离具体、深入的语言实践活动,不要说语言建构与运用失去基础,在其之上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更无从谈起。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凭借,既是课程内容的基本载体,同时也是学习过程的有效引导。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和网络科技的发展,信息供应和提取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但同时冗余、模糊、错误、有害的信息也大量涌现,这无疑会对初学知识、缺少辨别能力的小学生产生误导,因而教科书便须发挥正本清源的作用。教材本身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新时代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编写,需要在传统教材、传统诗文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深化,创造有记忆传承、贴合学科特点、有效支撑课程价值的課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