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及里,探寻《表里的生物》的教学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chuw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表里的生物》,由表及里,教学探索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课文《表里的生物》,系作者冯至回忆孩提生活的一篇散文。课文初看并不难教,其文体常见,故事也不乏趣味性,脉络上的时间轴似乎也清晰。但若从表面人手,我们就不免误入歧途。要教好这篇文章必须由表及里,揭示深意。“表里的生物”是假命题,却要反映科学精神;课文并非以时间为线索,而是以“好奇一探索”为行文思路;在科学发现的背后还有深沉的父爱。基于此,笔者对《表里的生物》的教学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一、破除课文表面的迷惑性
  因《表里的生物》是叙事散文,教师的第一感觉就是驾轻就熟,觉得读读讲讲即可,没有多大学问,也不会有多少问题。再说,就课题及所叙述的故事而言,有悬念,似乎很有趣、很吸引人。表里的生物莫非是“图表里所列的生物种类及数量”,抑或“钟表里所绘制的生物图案”……其实都不是。学生要通读课文才能知道,“表里的生物”指的是怀表里关着的“蝎子”。这似乎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了很好的抓手。但故事的趣味性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与对象。这篇文章是作者童年时的故事,文章所叙之事,对现在的六年级学生而言分明显得“小儿科”,很难提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指望从兴趣人手组织教学是一厢情愿,实际并不可行。我们的学生早就知道机器能发出声响,音乐盒能奏出美妙的声音;早就知道表有时针、分针与秒针,秒针走动时会有声音;早就知道机械化之后还有电子化,电子化之后还有智能化……就笔者的教学实践及听课的情况来看,趣味性并不是教好本文的有效抓手。
  《表里的生物》开篇第一句由“小时候”定格,说明作者记叙的是小时候的事情,自此开始顺时记述。
  从“一天”切入,明确叙事的起点,父亲怀表里奇妙的声音强烈地吸引着“我”,“我爱听这表的声音”,并情不自禁地要伸手去摸,琢磨里边是否装着蝉或虫一类的生物,但受到父亲的阻拦——“只许听,不许动”。
  “过了许多天”,父亲让“我”看表里什么在响,“我”看到了里面美丽的世界,包括摆来摆去“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
  “此后”,“我”的好奇心有增无减,常常要看父亲表里的世界,父亲有时答应,有时拒绝。“我”问父亲为什么不让动,引出父亲吓唬“我”的话:“蝎子”“要蜇你”,进而印证作者“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想法。
  “后来”,很长时间他总以为父亲的表里有“一个小蝎子”。
  “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作者说了很久的“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这样的话……不说了”。
  “小时候”“一天”“过了许多天”“此后”“后来”“不知道到什么时候”,这一串时间状语,勾勒了事情发展的全过程。如果纯粹以时间连线,将各个时间节点发生的事情连起来,那么只能是表面的流水账,不能反映课文所呈现的深层好奇心与童真童趣。其实,“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是说明“我”长大了,不再天真幼稚。为突出文章中心,此处在时速上作了缩略处理,并未详细展开。很多老师,包括笔者自己,在初教这篇课文时,一眼便看到了一连串的时间点,进而不假思索地循着时间线进行教学,结果是教学不得要领,零碎而混沌,学生也懵懂。
  二、由表及里,辨析文本深意
  由表及里,方能抽丝剥茧、把握要旨。笔者在重新研读课文、发掘课文深层的思想性与逻辑脉络后发现,《表里的生物》一文中的时间线是表象。如果联系课文所在单元的主题“科学精神——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我们就能发现,文中隐含着完整的“假设一求证”的科学探索线。如果从课文文体深入下去,联系叙事散文蕴含较为强烈的思想性与情感的一般特性,我们更能感受到一条深沉的“惜物一怜子”的思想情感线。
  当我们把《表里的生物》置于时间线、探索线与情感线的三维空间时,就把文本读透彻了,进而也能明白教学思路和教学路径。当然,三条线有主次之分,主线应当在单元主题中确定,那就是“假设一求证”的科学探索线。围绕主线,再反复提炼课文内容,我们就能得到一份简明扼要、切中要害的教学提纲(见下图)。
  三、在紧扣文本中畅达教学
  厘清课文主线是教学流畅的前提,深入文本,才能丰富教学提纲。本文中的时间线,只是作为记叙文文体的基本要素,不足以反映《表里的生物》“一探究竟”的精髓。与此同时,在“不许动”与想动父亲怀表的父子博弈之中,父子情深若隐若现。此外,文本中的语文要素、字词句辨析中的工具性深厚而豐富。
  1.循线“一探究竟”,把握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表里的生物》为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也是该单元的最后一篇精读文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实质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
  “我”是个好奇心强而又爱思考的人,初始观点是基于若干具体事例归纳得来的。课文第一自然段就是一段完整的归纳推理,从早晨鸟叫到夜晚狗吠,从夏蝉绿树叫到秋晚草虫唱,从老人敲钟洪亮响到盲人弹奏三弦音……这些都是生物发出的。因此,“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这里,作者的观察、归纳推理是否正确呢?既对又不对,似乎对实际不对。说对,是因为从六个事例中无疑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说不对,是因为事例太少,且都只看到了声音与生物的直接联系,不知晓机器的声音,更无从想象人造的声音。学生由此认识到作者最初的观点实际是错的。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从初始“凡能发出(和谐)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观点中,探寻父亲的怀表中藏着何种生物,能得出正确答案吗?答案是不能,因为这是一种逻辑上的演绎推理,而在演绎推理中,初始观点(大前提)若错误,便不会推出正确结论。事实上,作者带着“先入之见”,正中了父亲的“诡计”,误把怀表的游丝当作蝎子的尾巴,深信表里关着小蝎子。当然,作者的好奇心与科学探求的执着精神还是难能可贵的。   2.聚焦文本首末句,领会其独特含义
  《表里的生物》一文的首末句非常特殊,有别于一般文章的格局,我们不能在“总一分一总”的范式下判断它们的地位与作用。《表里的生物》在“科学精神”单元,却是一个错误的命题,一个谬论。作者创作此文时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而在课文的首句埋下了伏笔,末句作了交代。首句预先埋伏下犯错的原因,末句交代知错改错是因为“我”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变得丰富。
  课文起始句“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没有机器的声音”,因而“我”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不知道机器也能发出声音。怀表作为一种机器,“我”对它是陌生的,所以误把怀表秒针的嘀嗒、嘀嗒声当作有生物在呜叫。这就为“我”执着探究表里是何生物,率先揭示了生活与认识上的根源。
  结尾句“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意犹未尽,其实是对文题《表里的生物》隐晦的否定,是科学精神的展示。“这样的话”“……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不知说了多久”,说明“我”曾很长时间深信不疑;“不说了”,说明发现错了。
  教学中,笔者力求把“尾巴”完整收起来,点破作者说了很久的话其实大错特错,让学生明白:随着年龄与知识的增长,一个人旧的知识、错误的观点终归会被修正。作者如此,我们亦如此。推理,无论是归纳还是演绎,都有局限,都可能具有欺骗性。唯有生活是真实可信的。当然,这并不说明作者的愚蠢,恰恰相反,能说明儿童天真、敢于想象、愛动脑筋:因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发出声音的怀表里面就一定有生物。这也说明科学发现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过程。
  3.把握词语概念,发掘文本工具价值
  《表里的生物》是叙事散文,也可看作是一篇科普文。知道“生物、机器、表”等概念,是读懂文本的前提。正确读写“琴弦、恐怖、玻璃、蟋蟀、嘀嗒”等词语,是深化文本学习的要求。比如文中的表,属于钟表类中的怀表。“游丝”,是指装在仪表指针的转轴上或钟表等的摆轮轴上的弹簧,用金属线卷成,能控制转轴或摆轮做往复运动。这是“小蝎子的尾巴”的真相。既然“表里的生物”是假命题,那么教完课文,教师就有义务把真命题告诉学生——“表里的游丝”。这是本文思维训练的圆满收官。
  4.置身父子互动过程,体悟父子情深
  “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很想亲眼看一看父亲的怀表里能发出如此清脆声音的是什么生物。父亲的怀表能发声,“我”凝神听,发现“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我”对父亲直接表明喜爱这声音,进而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把表拿过来仔细揣摩。这时,却遭到父亲的拒绝。他“立刻”拦住我的手,并说“只许听,不许动”。父亲可能觉得自己的话过于生硬,于是很快补了一句“小孩儿不许动表”。言外之意,小孩儿动表,容易把表弄坏,不是不想让你动,是怕你把表弄坏。父子之情由此开始显露。
  父亲越不让动,“我”越想动。“我”的好奇心与日俱增。“我”想动又不敢,一直很痛苦。父亲一把表放到桌上,“我”就直愣愣地盯着。一次,大概是“我”的可怜相打动了他。他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什么在响。”“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这是父子之情的显著流露,说明父亲关注“我”,体谅“我”的心情,尽量满足“我”的好奇心。父亲努力在惜物与怜子之间取得平衡。
  此后,父亲会时不时地把表打开给“我”看。后来,有一回适逢父亲又打开表盖,“我”是一连串地发问,父亲却没有回答“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这是父爱的最终表现,父亲只是唬住“我”动表的冲动,不说更多的谎话。
  文本解读,“险象深藏”并非个例。由表及里,是研磨教材、驾驭文本的不二法则。在由表及里之中,我们方能寻得文本解读的路径。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教科书,选文,课文  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问题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核心议题。在现实生活中,关于语文教育的诸多讨论、批评和关注,大多与语文教科书选文紧密相关。在学术界,选文标准问题一直是热点话题,也是难点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关于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的明确共识。  什么是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这是探讨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问题须要解决的前提性问题。  一
闫超华,笔名小婴。1987年生于安徽阜阳,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儿童文学》杂志“诗词有故事”专栏作家,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西诗歌》等杂志上发表过诗歌。作品入选《2011儿童文学年选》《2013中国最佳儿童散文诗歌》等选本,被《儿童文学》杂志评为“2013儿童文学十大魅力诗人”。  当你数完时钟里走完一圈的指针,  紫弦月会开出一朵小花,  玫瑰的气味弥漫开来,  你走在崎岖的道路上
期刊
本文认为构建词语理解的框架,应回归自然,还原词语的天然物象;融入个体,链接生活体验;依托前后语境,体会词语的表达义;超越文本,放眼社会文化,体会词语的象征义,在“拾级而上
我把购物车里的“懒人被子”图片分享给老爸,三分钟后他回复:“我也能做.”果不其然,两天后,被子完工——小猪佩奇款,非常合适.我穿着被子在床上“走秀”,老爸戴着老花镜呵呵
期刊
清明节和寒食节有什么关系?  “中国四大民间传统节日”指的是哪四个节日?  仲( zhòng)春、暮春乏交有一节气,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万物生长,空气洁净又清明,这便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清明。清明最初是和农业生产怠怠相关酌节气,那怎么变成节日的呢?这就要说到寒食节了。  寒食节来源于“子推绵山焚(fén)身”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重( chóng)耳流亡列国,快要饿昏的时候,随臣介子推割股
期刊
作者:彭学军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编辑推荐  小说通过三个少年校园和家庭生活的日常,展現了闻名于世的瓷都在新时代的变迁。表现了少年如何从懵懂走向成熟,理解了祖辈对陶瓷的坚守——不断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寻找心灵的安放之所。  作者巧妙地为小说搭建了一个严谨的结构筋骨:全书不大的篇幅分为二十九章,能让故事情节快闪快进;再大致依照陶瓷生产流程组合为“烧窑”“拉坯”“塑形”“窑变”“烧窑”五
期刊
【关键词】深度学习,阅读学习单,设计目的,设计原则,设计路径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RLS)认为,小学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学生能否在小学阶段学会阅读,影响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阅读学习单是由教师设计,在阅读教学中使用的一种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目前,阅读学习单的设计,往往聚焦于字词知识、语言积累。这使得阅读学习单成为检验学生知识习得的测验单。深度学习理论的提出,对改变目前阅读学习单设计存
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的早期居民用各种天然材料(如贝壳、羽毛、木头、石头、树皮,甚至种子)进行艺术创作.最早的澳大利亚居民,也就是澳大利亚土著,在岩石、地面和压平的树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