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表里的生物》,由表及里,教学探索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课文《表里的生物》,系作者冯至回忆孩提生活的一篇散文。课文初看并不难教,其文体常见,故事也不乏趣味性,脉络上的时间轴似乎也清晰。但若从表面人手,我们就不免误入歧途。要教好这篇文章必须由表及里,揭示深意。“表里的生物”是假命题,却要反映科学精神;课文并非以时间为线索,而是以“好奇一探索”为行文思路;在科学发现的背后还有深沉的父爱。基于此,笔者对《表里的生物》的教学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一、破除课文表面的迷惑性
因《表里的生物》是叙事散文,教师的第一感觉就是驾轻就熟,觉得读读讲讲即可,没有多大学问,也不会有多少问题。再说,就课题及所叙述的故事而言,有悬念,似乎很有趣、很吸引人。表里的生物莫非是“图表里所列的生物种类及数量”,抑或“钟表里所绘制的生物图案”……其实都不是。学生要通读课文才能知道,“表里的生物”指的是怀表里关着的“蝎子”。这似乎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了很好的抓手。但故事的趣味性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与对象。这篇文章是作者童年时的故事,文章所叙之事,对现在的六年级学生而言分明显得“小儿科”,很难提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指望从兴趣人手组织教学是一厢情愿,实际并不可行。我们的学生早就知道机器能发出声响,音乐盒能奏出美妙的声音;早就知道表有时针、分针与秒针,秒针走动时会有声音;早就知道机械化之后还有电子化,电子化之后还有智能化……就笔者的教学实践及听课的情况来看,趣味性并不是教好本文的有效抓手。
《表里的生物》开篇第一句由“小时候”定格,说明作者记叙的是小时候的事情,自此开始顺时记述。
从“一天”切入,明确叙事的起点,父亲怀表里奇妙的声音强烈地吸引着“我”,“我爱听这表的声音”,并情不自禁地要伸手去摸,琢磨里边是否装着蝉或虫一类的生物,但受到父亲的阻拦——“只许听,不许动”。
“过了许多天”,父亲让“我”看表里什么在响,“我”看到了里面美丽的世界,包括摆来摆去“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
“此后”,“我”的好奇心有增无减,常常要看父亲表里的世界,父亲有时答应,有时拒绝。“我”问父亲为什么不让动,引出父亲吓唬“我”的话:“蝎子”“要蜇你”,进而印证作者“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想法。
“后来”,很长时间他总以为父亲的表里有“一个小蝎子”。
“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作者说了很久的“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这样的话……不说了”。
“小时候”“一天”“过了许多天”“此后”“后来”“不知道到什么时候”,这一串时间状语,勾勒了事情发展的全过程。如果纯粹以时间连线,将各个时间节点发生的事情连起来,那么只能是表面的流水账,不能反映课文所呈现的深层好奇心与童真童趣。其实,“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是说明“我”长大了,不再天真幼稚。为突出文章中心,此处在时速上作了缩略处理,并未详细展开。很多老师,包括笔者自己,在初教这篇课文时,一眼便看到了一连串的时间点,进而不假思索地循着时间线进行教学,结果是教学不得要领,零碎而混沌,学生也懵懂。
二、由表及里,辨析文本深意
由表及里,方能抽丝剥茧、把握要旨。笔者在重新研读课文、发掘课文深层的思想性与逻辑脉络后发现,《表里的生物》一文中的时间线是表象。如果联系课文所在单元的主题“科学精神——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我们就能发现,文中隐含着完整的“假设一求证”的科学探索线。如果从课文文体深入下去,联系叙事散文蕴含较为强烈的思想性与情感的一般特性,我们更能感受到一条深沉的“惜物一怜子”的思想情感线。
当我们把《表里的生物》置于时间线、探索线与情感线的三维空间时,就把文本读透彻了,进而也能明白教学思路和教学路径。当然,三条线有主次之分,主线应当在单元主题中确定,那就是“假设一求证”的科学探索线。围绕主线,再反复提炼课文内容,我们就能得到一份简明扼要、切中要害的教学提纲(见下图)。
三、在紧扣文本中畅达教学
厘清课文主线是教学流畅的前提,深入文本,才能丰富教学提纲。本文中的时间线,只是作为记叙文文体的基本要素,不足以反映《表里的生物》“一探究竟”的精髓。与此同时,在“不许动”与想动父亲怀表的父子博弈之中,父子情深若隐若现。此外,文本中的语文要素、字词句辨析中的工具性深厚而豐富。
1.循线“一探究竟”,把握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表里的生物》为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也是该单元的最后一篇精读文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实质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
“我”是个好奇心强而又爱思考的人,初始观点是基于若干具体事例归纳得来的。课文第一自然段就是一段完整的归纳推理,从早晨鸟叫到夜晚狗吠,从夏蝉绿树叫到秋晚草虫唱,从老人敲钟洪亮响到盲人弹奏三弦音……这些都是生物发出的。因此,“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这里,作者的观察、归纳推理是否正确呢?既对又不对,似乎对实际不对。说对,是因为从六个事例中无疑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说不对,是因为事例太少,且都只看到了声音与生物的直接联系,不知晓机器的声音,更无从想象人造的声音。学生由此认识到作者最初的观点实际是错的。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从初始“凡能发出(和谐)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观点中,探寻父亲的怀表中藏着何种生物,能得出正确答案吗?答案是不能,因为这是一种逻辑上的演绎推理,而在演绎推理中,初始观点(大前提)若错误,便不会推出正确结论。事实上,作者带着“先入之见”,正中了父亲的“诡计”,误把怀表的游丝当作蝎子的尾巴,深信表里关着小蝎子。当然,作者的好奇心与科学探求的执着精神还是难能可贵的。 2.聚焦文本首末句,领会其独特含义
《表里的生物》一文的首末句非常特殊,有别于一般文章的格局,我们不能在“总一分一总”的范式下判断它们的地位与作用。《表里的生物》在“科学精神”单元,却是一个错误的命题,一个谬论。作者创作此文时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而在课文的首句埋下了伏笔,末句作了交代。首句预先埋伏下犯错的原因,末句交代知错改错是因为“我”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变得丰富。
课文起始句“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没有机器的声音”,因而“我”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不知道机器也能发出声音。怀表作为一种机器,“我”对它是陌生的,所以误把怀表秒针的嘀嗒、嘀嗒声当作有生物在呜叫。这就为“我”执着探究表里是何生物,率先揭示了生活与认识上的根源。
结尾句“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意犹未尽,其实是对文题《表里的生物》隐晦的否定,是科学精神的展示。“这样的话”“……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不知说了多久”,说明“我”曾很长时间深信不疑;“不说了”,说明发现错了。
教学中,笔者力求把“尾巴”完整收起来,点破作者说了很久的话其实大错特错,让学生明白:随着年龄与知识的增长,一个人旧的知识、错误的观点终归会被修正。作者如此,我们亦如此。推理,无论是归纳还是演绎,都有局限,都可能具有欺骗性。唯有生活是真实可信的。当然,这并不说明作者的愚蠢,恰恰相反,能说明儿童天真、敢于想象、愛动脑筋:因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发出声音的怀表里面就一定有生物。这也说明科学发现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过程。
3.把握词语概念,发掘文本工具价值
《表里的生物》是叙事散文,也可看作是一篇科普文。知道“生物、机器、表”等概念,是读懂文本的前提。正确读写“琴弦、恐怖、玻璃、蟋蟀、嘀嗒”等词语,是深化文本学习的要求。比如文中的表,属于钟表类中的怀表。“游丝”,是指装在仪表指针的转轴上或钟表等的摆轮轴上的弹簧,用金属线卷成,能控制转轴或摆轮做往复运动。这是“小蝎子的尾巴”的真相。既然“表里的生物”是假命题,那么教完课文,教师就有义务把真命题告诉学生——“表里的游丝”。这是本文思维训练的圆满收官。
4.置身父子互动过程,体悟父子情深
“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很想亲眼看一看父亲的怀表里能发出如此清脆声音的是什么生物。父亲的怀表能发声,“我”凝神听,发现“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我”对父亲直接表明喜爱这声音,进而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把表拿过来仔细揣摩。这时,却遭到父亲的拒绝。他“立刻”拦住我的手,并说“只许听,不许动”。父亲可能觉得自己的话过于生硬,于是很快补了一句“小孩儿不许动表”。言外之意,小孩儿动表,容易把表弄坏,不是不想让你动,是怕你把表弄坏。父子之情由此开始显露。
父亲越不让动,“我”越想动。“我”的好奇心与日俱增。“我”想动又不敢,一直很痛苦。父亲一把表放到桌上,“我”就直愣愣地盯着。一次,大概是“我”的可怜相打动了他。他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什么在响。”“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这是父子之情的显著流露,说明父亲关注“我”,体谅“我”的心情,尽量满足“我”的好奇心。父亲努力在惜物与怜子之间取得平衡。
此后,父亲会时不时地把表打开给“我”看。后来,有一回适逢父亲又打开表盖,“我”是一连串地发问,父亲却没有回答“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这是父爱的最终表现,父亲只是唬住“我”动表的冲动,不说更多的谎话。
文本解读,“险象深藏”并非个例。由表及里,是研磨教材、驾驭文本的不二法则。在由表及里之中,我们方能寻得文本解读的路径。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课文《表里的生物》,系作者冯至回忆孩提生活的一篇散文。课文初看并不难教,其文体常见,故事也不乏趣味性,脉络上的时间轴似乎也清晰。但若从表面人手,我们就不免误入歧途。要教好这篇文章必须由表及里,揭示深意。“表里的生物”是假命题,却要反映科学精神;课文并非以时间为线索,而是以“好奇一探索”为行文思路;在科学发现的背后还有深沉的父爱。基于此,笔者对《表里的生物》的教学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一、破除课文表面的迷惑性
因《表里的生物》是叙事散文,教师的第一感觉就是驾轻就熟,觉得读读讲讲即可,没有多大学问,也不会有多少问题。再说,就课题及所叙述的故事而言,有悬念,似乎很有趣、很吸引人。表里的生物莫非是“图表里所列的生物种类及数量”,抑或“钟表里所绘制的生物图案”……其实都不是。学生要通读课文才能知道,“表里的生物”指的是怀表里关着的“蝎子”。这似乎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了很好的抓手。但故事的趣味性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与对象。这篇文章是作者童年时的故事,文章所叙之事,对现在的六年级学生而言分明显得“小儿科”,很难提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指望从兴趣人手组织教学是一厢情愿,实际并不可行。我们的学生早就知道机器能发出声响,音乐盒能奏出美妙的声音;早就知道表有时针、分针与秒针,秒针走动时会有声音;早就知道机械化之后还有电子化,电子化之后还有智能化……就笔者的教学实践及听课的情况来看,趣味性并不是教好本文的有效抓手。
《表里的生物》开篇第一句由“小时候”定格,说明作者记叙的是小时候的事情,自此开始顺时记述。
从“一天”切入,明确叙事的起点,父亲怀表里奇妙的声音强烈地吸引着“我”,“我爱听这表的声音”,并情不自禁地要伸手去摸,琢磨里边是否装着蝉或虫一类的生物,但受到父亲的阻拦——“只许听,不许动”。
“过了许多天”,父亲让“我”看表里什么在响,“我”看到了里面美丽的世界,包括摆来摆去“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
“此后”,“我”的好奇心有增无减,常常要看父亲表里的世界,父亲有时答应,有时拒绝。“我”问父亲为什么不让动,引出父亲吓唬“我”的话:“蝎子”“要蜇你”,进而印证作者“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想法。
“后来”,很长时间他总以为父亲的表里有“一个小蝎子”。
“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作者说了很久的“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这样的话……不说了”。
“小时候”“一天”“过了许多天”“此后”“后来”“不知道到什么时候”,这一串时间状语,勾勒了事情发展的全过程。如果纯粹以时间连线,将各个时间节点发生的事情连起来,那么只能是表面的流水账,不能反映课文所呈现的深层好奇心与童真童趣。其实,“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是说明“我”长大了,不再天真幼稚。为突出文章中心,此处在时速上作了缩略处理,并未详细展开。很多老师,包括笔者自己,在初教这篇课文时,一眼便看到了一连串的时间点,进而不假思索地循着时间线进行教学,结果是教学不得要领,零碎而混沌,学生也懵懂。
二、由表及里,辨析文本深意
由表及里,方能抽丝剥茧、把握要旨。笔者在重新研读课文、发掘课文深层的思想性与逻辑脉络后发现,《表里的生物》一文中的时间线是表象。如果联系课文所在单元的主题“科学精神——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我们就能发现,文中隐含着完整的“假设一求证”的科学探索线。如果从课文文体深入下去,联系叙事散文蕴含较为强烈的思想性与情感的一般特性,我们更能感受到一条深沉的“惜物一怜子”的思想情感线。
当我们把《表里的生物》置于时间线、探索线与情感线的三维空间时,就把文本读透彻了,进而也能明白教学思路和教学路径。当然,三条线有主次之分,主线应当在单元主题中确定,那就是“假设一求证”的科学探索线。围绕主线,再反复提炼课文内容,我们就能得到一份简明扼要、切中要害的教学提纲(见下图)。
三、在紧扣文本中畅达教学
厘清课文主线是教学流畅的前提,深入文本,才能丰富教学提纲。本文中的时间线,只是作为记叙文文体的基本要素,不足以反映《表里的生物》“一探究竟”的精髓。与此同时,在“不许动”与想动父亲怀表的父子博弈之中,父子情深若隐若现。此外,文本中的语文要素、字词句辨析中的工具性深厚而豐富。
1.循线“一探究竟”,把握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表里的生物》为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也是该单元的最后一篇精读文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实质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
“我”是个好奇心强而又爱思考的人,初始观点是基于若干具体事例归纳得来的。课文第一自然段就是一段完整的归纳推理,从早晨鸟叫到夜晚狗吠,从夏蝉绿树叫到秋晚草虫唱,从老人敲钟洪亮响到盲人弹奏三弦音……这些都是生物发出的。因此,“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这里,作者的观察、归纳推理是否正确呢?既对又不对,似乎对实际不对。说对,是因为从六个事例中无疑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说不对,是因为事例太少,且都只看到了声音与生物的直接联系,不知晓机器的声音,更无从想象人造的声音。学生由此认识到作者最初的观点实际是错的。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从初始“凡能发出(和谐)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观点中,探寻父亲的怀表中藏着何种生物,能得出正确答案吗?答案是不能,因为这是一种逻辑上的演绎推理,而在演绎推理中,初始观点(大前提)若错误,便不会推出正确结论。事实上,作者带着“先入之见”,正中了父亲的“诡计”,误把怀表的游丝当作蝎子的尾巴,深信表里关着小蝎子。当然,作者的好奇心与科学探求的执着精神还是难能可贵的。 2.聚焦文本首末句,领会其独特含义
《表里的生物》一文的首末句非常特殊,有别于一般文章的格局,我们不能在“总一分一总”的范式下判断它们的地位与作用。《表里的生物》在“科学精神”单元,却是一个错误的命题,一个谬论。作者创作此文时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而在课文的首句埋下了伏笔,末句作了交代。首句预先埋伏下犯错的原因,末句交代知错改错是因为“我”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变得丰富。
课文起始句“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没有机器的声音”,因而“我”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不知道机器也能发出声音。怀表作为一种机器,“我”对它是陌生的,所以误把怀表秒针的嘀嗒、嘀嗒声当作有生物在呜叫。这就为“我”执着探究表里是何生物,率先揭示了生活与认识上的根源。
结尾句“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意犹未尽,其实是对文题《表里的生物》隐晦的否定,是科学精神的展示。“这样的话”“……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不知说了多久”,说明“我”曾很长时间深信不疑;“不说了”,说明发现错了。
教学中,笔者力求把“尾巴”完整收起来,点破作者说了很久的话其实大错特错,让学生明白:随着年龄与知识的增长,一个人旧的知识、错误的观点终归会被修正。作者如此,我们亦如此。推理,无论是归纳还是演绎,都有局限,都可能具有欺骗性。唯有生活是真实可信的。当然,这并不说明作者的愚蠢,恰恰相反,能说明儿童天真、敢于想象、愛动脑筋:因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发出声音的怀表里面就一定有生物。这也说明科学发现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过程。
3.把握词语概念,发掘文本工具价值
《表里的生物》是叙事散文,也可看作是一篇科普文。知道“生物、机器、表”等概念,是读懂文本的前提。正确读写“琴弦、恐怖、玻璃、蟋蟀、嘀嗒”等词语,是深化文本学习的要求。比如文中的表,属于钟表类中的怀表。“游丝”,是指装在仪表指针的转轴上或钟表等的摆轮轴上的弹簧,用金属线卷成,能控制转轴或摆轮做往复运动。这是“小蝎子的尾巴”的真相。既然“表里的生物”是假命题,那么教完课文,教师就有义务把真命题告诉学生——“表里的游丝”。这是本文思维训练的圆满收官。
4.置身父子互动过程,体悟父子情深
“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很想亲眼看一看父亲的怀表里能发出如此清脆声音的是什么生物。父亲的怀表能发声,“我”凝神听,发现“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我”对父亲直接表明喜爱这声音,进而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把表拿过来仔细揣摩。这时,却遭到父亲的拒绝。他“立刻”拦住我的手,并说“只许听,不许动”。父亲可能觉得自己的话过于生硬,于是很快补了一句“小孩儿不许动表”。言外之意,小孩儿动表,容易把表弄坏,不是不想让你动,是怕你把表弄坏。父子之情由此开始显露。
父亲越不让动,“我”越想动。“我”的好奇心与日俱增。“我”想动又不敢,一直很痛苦。父亲一把表放到桌上,“我”就直愣愣地盯着。一次,大概是“我”的可怜相打动了他。他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什么在响。”“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这是父子之情的显著流露,说明父亲关注“我”,体谅“我”的心情,尽量满足“我”的好奇心。父亲努力在惜物与怜子之间取得平衡。
此后,父亲会时不时地把表打开给“我”看。后来,有一回适逢父亲又打开表盖,“我”是一连串地发问,父亲却没有回答“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这是父爱的最终表现,父亲只是唬住“我”动表的冲动,不说更多的谎话。
文本解读,“险象深藏”并非个例。由表及里,是研磨教材、驾驭文本的不二法则。在由表及里之中,我们方能寻得文本解读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