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科技日报报道,日本国立循环器管疾病中心与日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共同开发出了利用患者体细胞再生血管瓣膜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再生的血管瓣膜移植后不会出现排斥反应。研究小组目前正尝试为患有心脏疾病的狗再生心脏瓣膜,以期在积累足够经验后应用于人类。研究小组把2cm大小的硅胶按心脏瓣膜的形状制成“模具”,然后埋在狗的背部皮下组织中。模具以两个圆柱组成一个整体,其中连接部分设计成心脏瓣膜形状。埋在狗背部皮下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日报报道,日本国立循环器管疾病中心与日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共同开发出了利用患者体细胞再生血管瓣膜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再生的血管瓣膜移植后不会出现排斥反应。研究小组目前正尝试为患有心脏疾病的狗再生心脏瓣膜,以期在积累足够经验后应用于人类。研究小组把2cm大小的硅胶按心脏瓣膜的形状制成“模具”,然后埋在狗的背部皮下组织中。模具以两个圆柱组成一个整体,其中连接部分设计成心脏瓣膜形状。埋在狗背部皮下组织的“模具”周围逐渐被皮下组织细胞覆盖。1个月后摘出“模具”,抽出硅胶圆柱后,血管形状圆筒中已出现心脏瓣膜结构的组织。研究小组把自我再生后的心脏瓣膜移植给提供组织细胞的狗之后,发现功能一切正常。国立循环器管疾病中心的中山泰秀实验室负责人说,以身体作为培养容器,可使器官的再生更为安全有效。日本大学上地正实教授称,他们将对肺动脉异常的狗进行临床应用,并积累长期经验后,再考虑将此种方法应用在人类身上。
其他文献
骨是一持续重建的组织.骨重建主要由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参与,以破骨细胞激活和骨吸收开始,以与之相耦联的成骨细胞激活和骨形成终结,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的始终[1].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功能受到全身和局部诸多因素调控,除生长激素、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外,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因子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胰岛素信号通路对骨重建的作用进行综述。
据新华社电,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和德岛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日前宣布发现一种基因变异,可以导致人中暑后病情更容易恶化。中暑是指受高温和高湿等影响,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无法发挥作用,导致痉挛、眩晕、呕吐、昏迷等症状,症状恶化时,患者会因出现意识障碍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参与此次研究的东京医科大学教授行冈哲男说:“以前一直认为中暑主要是受环境影响,但是这次发现,由于基因的原因,有的人中暑后病情特别容易恶化。”
分子影像学是分子生物学和活体影像学相结合产生的新型学科,是在不干扰机体的情况下对细胞功能及生物学行为进行图像的可视化研究[1].从Weissleder等[2]正式确立其概念以来,分子影像学强调活体、亚细胞水平对完整器官进行生物代谢过程的研究,其发展是工业、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生物数学、生物信息学和影像学之间交叉渗透、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时报报道,世界首例骨髓干细胞移植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临床研究在北京安贞医院获得成功。通过观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生活状态良好,心肌活检等各项检查均显示患者心脏移植物无免疫排斥反应,且免疫抑制剂用量仅为常规用量的1/3,这标志着我国大器官移植工作实现重大突破。
目的 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血液中心和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9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常规GP方案化疗,抽胸水后用重组人p53腺病毒胸腔注入)和对照组(50例,常规GP方案化疗,抽胸水后用A群链球菌胸腔注入),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
科学时报报道,国际知名期刊《免疫》近期发表了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医学研究所教授王平与美国耶鲁大学教授DanWu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整合素诱导的PIP5K1C激酶的极化调控中性粒细胞极性、方向选择及渗出”。
目的 探讨移行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TZPSAD)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0~10.0 μg/L 和 10.1~20.0 μg/L时诊断前列腺癌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09年8月在本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资料,以PSA 4.0~20.0 μg/L且有经直肠B超测量前列腺移行带资料的1 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计算评估PSA和TZPSAD
新华社报道,日本研究人员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拥有抑制自身毒素和活性的基因,以达到和宿主长期共存的目的。这一新发现将有助于研发针对这种“超级细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组织细胞酸化是机体生理及病理条件下的常见现象.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无氧糖酵解增强,乳酸积聚.细胞外液pH值降低;组织损伤、缺氧、癫痫、感染等状态下也常伴有细胞外液pH值的降低.机体如何感受细胞外液pH值的变化来进一步调整其活动,一直是此领域研究的难解之谜。
目的 检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分泌中期子宫内膜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孕激素受体(PR)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和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及产前诊断科的22例URSA患者为研究组;20例正常妇女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人群分泌中期子宫内膜VEGF和PR的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