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各家省级卫视都把自制剧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它所带来的文化传播效应和收视趋向成为自制剧生产的重要吸引力,自制剧成为推广本土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做好自制剧关键在于讲好故事,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讲故事,在地缘文化背景下发掘故事,展示本土人物群像性格,展示地方语言、民俗、生活形态,以及风土人情等。讲好自制剧故事需要明确主题,深入生活,贴近本土,占据首播权。
【关键词】自制剧;独家首播;本土化;文化品牌
自制剧是由电视播出机构自己选择题材、自行组织剧本创作、自我出资拍摄,然后在自家所拥有的播出平台独家首播的电视剧。近几年来,购买电视剧的成本不断上涨,投资风险加大,使得卫视在购买电视剧的同时,开始走上了自制电视剧的道路。[1]
目前市场上的自制剧大体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为热播而自制。比如湖南卫视的《丑女无敌》《新还珠格格》《一起来看流星雨》等,从电视剧热播或者湖南卫视的频道定位出发而生产的自制剧;浙江卫视《爱上女主播》也是为了浙江卫视“中国蓝”的频道定位和推介名主持人的需要而自制。第二类是为成本而自制,一些电视制作机构为降低电视剧购买成本,或者为扩大电视剧市场竞争优势而着力开发的自制剧。比如江苏卫视重拍海岩三部曲。第三类是为品牌而自制,这种类型多属于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打造本土化的剧目品牌而打造的自制剧。比如本山传媒自制系列剧《乡村爱情》、天津卫视自制系列剧《杨光的快乐生活》、山东卫视自制剧《闯关东》、广东卫视自制剧《本地媳妇外地郎》、湖南卫视的《恰同学少年》和《八千湘女上天山》,等等。第三种类型越来越成为各地电视剧项目规划的重要构成部分。从市场情况来看,为品牌而自制越来越成为弘扬本土化、树立本土品牌的重要战略。各地政府像抓一项建设工程一样,把自制剧项目列为当地政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中的就是自制剧的传播和带动作用。
自制剧成为推广本土化文化的媒介
自制剧不仅仅是电视剧生产方式的变化,也是一个地区或者一家传媒机构在文化认识上的觉醒。因为大家都看到了自制剧越来越成为塑造本土化人物群像,传播本土文化影响的重要媒介。
电视剧的通俗性使本土化大众化传播成为可能。电视剧是最通俗、最广泛的艺术载体,它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也具有广泛的传播能力,其实际传播效果也很好。比如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华北地区农民向东北三省移民的运动,俗称“闯关东”,对于这段历史,很多人听说过,但是大多数人并不熟悉这段历史。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把这段历史搬上了屏幕,并以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闯关东的故事为模板,展现了那段充满了磨难和考验的历史。《闯关东》的播出不仅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也在群众中、学界、文化界和历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在电视剧中认识了“闯关东”的人,熟悉了“闯关东”的事,品味了“闯关东”的命运和精神。这就是电视剧通俗化传播的影响。
自制剧的针对性使本土文化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自制剧的目的性很强,创作的范围很具象,编剧要在一定的框架内进行创作,这个框架基础就是本土文化,本土具备了故事本源、人物原型,以及既定的生活环境。湖南卫视拍摄的自制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背景,展现了20世纪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联的现实主题。这部剧从时间框架上,锁定了“五年半”作为故事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了许许多多历史事件,而剧情并没有停留在这些历史事件,而是定下了“风华正茂”的基调,这一点比较符合湖南卫视的定位和频道气场,整个剧情中年轻人敢作敢为的性格,又符合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电视剧从刻画一个人,到一群人,到一个地区的人或者一个时代的人,形象化地展现了湖南人尤其是湖南年轻人意气风发、大男儿气概的性格特征。
自制剧的独家性成功打造了个性化的文化品牌。自制剧的独家性为自制剧品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自制剧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了电视剧市场追风热潮,自制剧的资源选择和故事讲述的独特性成为品牌显著的标志。天津卫视自制系列剧《杨光的快乐生活》采用天津方言,让相声演员出演剧中人物,成功塑造了一个小人物的爱恨情仇。主人公杨光是一个善良、淳朴,带有一些小毛病的年轻人,一片好心总办坏事,想干坏事又常常干成了大好事的喜剧人物。这部剧充分展示天津人、天津话、天津场景,成为电视剧市场上的一朵奇葩。《杨光的快乐生活》也被拍成系列,成为电视剧市场上的热宠。电视剧所张扬的天津范儿成功展示了天津性格和天津环境。以前天津文化多存在于相声作品中,很少在影视作品中涉及,《杨光的快乐生活》目前已经拍到第八部,成为传播天津文化名副其实的文化品牌。
自制剧要打好本土故事的文化牌
自制剧有别于普通的电视剧,自制剧的指向性、目的性和创作手法的规律性都非常明晰,它不像普通电视剧创作那样随意,也不像小说家创作那样天马行空。要体现出自制剧的文化含量,必须打好故事牌和文化牌。
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确定主题。自制剧的创作首先要明确目的性,是针对电视剧市场,还是针对本土文化传播;是针对传播渠道竞争能力,还是针对本土人物群像的塑造。主题的确定有时候是命题式的,来自出资方或者出品方的需求。江苏台投资拍摄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作为国庆60周年献礼片,该剧通过1925年至1949年间杨氏兄弟姐妹不同的人生脉络,融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为一体,将重大主题与生动的人物、丰富的故事巧妙相融,集中展现了从黄埔时期的国共合作到共产党战胜国民党、国民党退逃台湾这一历史时期波澜壮阔的政治历史画卷,生动再现了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建立新中国历史命运的必然性。江西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自制大剧《井冈山》描写的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面临着生死存亡严峻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力挽狂澜,使中国革命绝处逢生的历史。该剧以全新的风格、独特的视角,艺术、完整地展现了这一恢弘的英雄史诗,体现了一代伟人铁骨柔肠里鲜为人知的非常情怀,唱响了一曲汇集历史山谷回声的英雄赞歌。 在历史和地缘文化中寻找故事。自制剧多在本土历史和地缘文化中寻找故事原型,以体现出故事的真实性。比如湖南卫视拍摄的《八千湘女上天山》,以支援边疆建设为题材,八千湘女带着建设边疆的美好愿望,怀着神圣的青春梦想奔赴新疆。剧中故事以历史为依据,辅以文学化的创作,典型地还原了那段历史,典型地塑造了几个人物,成功地反映了八千湘女的壮志豪情、浪漫爱情,并客观反映了她们与艰苦生活做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牺牲精神。剧中也对历史进行了冷静的反思。辽宁卫视自制剧《女人当官》以轻喜剧的形式集中反映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妇女巾帼不让须眉的干劲和精神,展现她们发扬自强自立精神,向往新生活的崭新风貌,成功展示在党的惠民政策指引下,广大农民齐心协力奔小康的社会现实,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感染力于一体的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剧情截取东北新农村新变化新状态为故事背景,充分结合东北地缘文化特点,张扬了东北人性格和风景如画的东北农村新风貌。
通过典型形象张扬本土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群像是自制剧的重要职责,在电视剧中人物群像往往是通过典型形象的艺术塑造,体现人物群像的性格特征。《女人当官》以东北农村为故事背景,结合东北风土人情和地理特征,充分展示东北人性格特点,成功塑造了一群新型东北农民和新农村妇女干部的形象。安徽卫视自制剧《新安家族》以清末民初民族资本的崛起、发展壮大为背景,通过塑造以晚清徽商为杰出代表的一代中国商人的群体形象,用浓重的笔墨热情地讴歌那些具有时代民族英雄精神的中国商人的脊梁。影视剧中的人物是浓缩的人物,是典型化的人物,是艺术再造的人物,他们所具有的代表性的典型程度是自制剧在张扬人物群像方面成败的关键。《人间正道是沧桑》成功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含义丰富的人物形象,如瞿恩热情、友善、善解人意,也有热烈而又理性的追求,通过他,我们感受到一种理想对人格的提升,感受到共产党人不可抗拒的感召力;杨立青作为一个成长的共产党人开始浑不知事、到处惹是生非,后来经过革命斗争磨砺,在各种复杂的家庭、情感冲突中渐渐成熟,成为一个思想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成为一个具有多方才能的军事人才,不断赢得他人理解、赞赏和尊敬。剧中力求通过个性的刻画挖掘人物背后的社会与历史的必然性,保持了性格刻画的思想高度。
通过语言特色还原本土化生活形态。影视作品是对生活的艺术化呈现,很多影视剧通过借用本土化语言特征,还原本土化的生活形态、生活方式。天津卫视的《杨光的快乐生活》,东北三省的《乡村爱情》《刘老根》,包括早些年北京台自制剧都采取特色显著的当地语言,既亲切,又营造了文化氛围,还展示出当地人的生活状态。比如1990年热播的电视剧《渴望》,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北京话为表达手段的电视剧一度占领电视屏幕的半壁江山,而今以东北话为表达手段的对白成为屏幕上流行的语言。什么时候河南话能成为影视剧中流行的语言,尚待自制剧在此方面有所突破。自制剧要发掘出河南语言之美、语言之乐、语言之义,通过影视剧推广本土风土人情。很多地方多通过电影来推广本土的风景名胜,比如李安拍摄的《卧虎藏龙》对浙江吉安竹林的展示,张艺谋拍摄的《英雄》对九寨沟山水的展示,陈凯歌拍摄的《无极》对香格里拉花海的展示。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剧甚至自制剧也十分重视对名胜古迹、城市风貌、名山大川的推介。东方卫视自制拍摄的电视剧《蜗居》就以上海市为故事环境,剧中展示了现代化上海的建筑、风光、商业等环境。河南台拍摄的《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以太行山为背景,不仅讲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展示了太行山迷人的风光。江西卫视重拍的《闪闪红星》对江西婺源一带山水风光的展示,对红色古镇瑶里的展示,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也有一些自制剧像快餐一样,不注重对环境的选择,多半在摄影棚内搭置内景甚至外景,失去了对本土环境的推介作用。
通过情节道具等展示地域文化符号。地域文化符号是具有传承性和特色化的。比如电影《千里走单骑》对傩戏的呈现,电影《白鹿原》对秦腔的展示,《金陵十三钗》中对旗袍、评弹等的展现。在电视剧尤其是自制剧中更要注重对地域文化符号的展示。河南电视台投拍的自制大剧《少林寺传奇》中很多武打动作都设计成为“真打”“实打”等方式,充分展示了中华武术的力量之美和正义之美。《乔家大院》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装、算盘、票号等文化符号。浙江卫视自制剧《爱上女主播》渗透了很多“中国蓝”的包装元素,这些元素对推广浙江卫视起到了显著作用。
自制剧要充分发挥自制优势
自制剧要张扬本土文化,靠电视剧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运作层面沉下心、扑下身,实实在在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灵活巧妙地融入到剧情中、人物中和场景中。
选题的命题化。自制剧的选题要明确,要以项目的方式,接受命题制,真有命题,才会对题。命题指向不明确,很难形成委托与创作的一体化,很难形成自制剧的针对性。《恰同学少年》在选题阶段,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不仅选定了剧中历史,还选定了剧中人物状态和精神气质,这些元素的确定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新安家族》在塑造徽商群像的时候,也看到对徽商诚信、机智、英勇等性格的定位。这种选题的命题化不是对创作者的束缚,而是对创作的规范。实践证明,这种规范是很有效果的。
创作的委托制。自制剧的创作多为委托式,受委托的创作者最好能够深入创作区,了解情况,实地感受,收集民间语言和故事,感受民间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征。自制剧的创作不能靠材料,不能靠汇报,而对本土人群和地区深入有多深,创作就会有多自如。目前很多剧作家受利益的驱动,敢做创作过程中的快枪手,急于出成绩,急于出剧本,而缺乏对本土的深入了解,缺乏生活体验,写出来的故事千篇一律,写出来的人物脸谱化,不够鲜活,缺乏特色,这是自制剧最致命的弱点。
拍摄的地域化。拍摄距离本土环境越近,自制剧的本土气息就越浓厚,再有经验的美术师也设计不出符合生活状态的场景。拍摄的贴近性,一方面是环境的贴近,另一方面是剧中人物与现实人物的贴近,再漂亮的演员、再会演戏的演员也演不出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尤其长期生活在摄影棚里面的演员,脱离泥土的气息,脱离生活的味道,演出来的角色干巴巴的,十分生硬。
独家首播权。自制剧的播出是自制剧传播影响力的关键,首播是争取自制剧传播先机,尤其对于一部优秀的自制剧来说,能够赢得首播权,也就是赢得了市场的主动权;要是能够赢得独播权,也就是赢得了市场的控制权。目前有些实力较强的播出平台,牢牢掌握了自制剧的首播权甚至独播权。而有些台在自制剧制作完成后即把该剧推向市场,形成几家联播之势,这种播映方式虽然赢得了首轮售卖权利,但是失去了播出的自主性和独家性。湖南卫视自制很多大剧,都为独家播出,至少是首先取得有线播出权。
自制剧是新生事物,其竞争才刚刚开始。很多台自制剧中选择了热播剧和竞争剧,而以张扬本土文化为重任的自制剧尚未形成规模,尚处于待开发的处女地,尤其是对文化资源丰厚的省份和地域来说,自制剧的空间和市场更广泛、丰富。
参考文献:
[1]徐雯雅.省级电视台自制剧现状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1(9上).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编校:董方晓
【关键词】自制剧;独家首播;本土化;文化品牌
自制剧是由电视播出机构自己选择题材、自行组织剧本创作、自我出资拍摄,然后在自家所拥有的播出平台独家首播的电视剧。近几年来,购买电视剧的成本不断上涨,投资风险加大,使得卫视在购买电视剧的同时,开始走上了自制电视剧的道路。[1]
目前市场上的自制剧大体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为热播而自制。比如湖南卫视的《丑女无敌》《新还珠格格》《一起来看流星雨》等,从电视剧热播或者湖南卫视的频道定位出发而生产的自制剧;浙江卫视《爱上女主播》也是为了浙江卫视“中国蓝”的频道定位和推介名主持人的需要而自制。第二类是为成本而自制,一些电视制作机构为降低电视剧购买成本,或者为扩大电视剧市场竞争优势而着力开发的自制剧。比如江苏卫视重拍海岩三部曲。第三类是为品牌而自制,这种类型多属于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打造本土化的剧目品牌而打造的自制剧。比如本山传媒自制系列剧《乡村爱情》、天津卫视自制系列剧《杨光的快乐生活》、山东卫视自制剧《闯关东》、广东卫视自制剧《本地媳妇外地郎》、湖南卫视的《恰同学少年》和《八千湘女上天山》,等等。第三种类型越来越成为各地电视剧项目规划的重要构成部分。从市场情况来看,为品牌而自制越来越成为弘扬本土化、树立本土品牌的重要战略。各地政府像抓一项建设工程一样,把自制剧项目列为当地政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中的就是自制剧的传播和带动作用。
自制剧成为推广本土化文化的媒介
自制剧不仅仅是电视剧生产方式的变化,也是一个地区或者一家传媒机构在文化认识上的觉醒。因为大家都看到了自制剧越来越成为塑造本土化人物群像,传播本土文化影响的重要媒介。
电视剧的通俗性使本土化大众化传播成为可能。电视剧是最通俗、最广泛的艺术载体,它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也具有广泛的传播能力,其实际传播效果也很好。比如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华北地区农民向东北三省移民的运动,俗称“闯关东”,对于这段历史,很多人听说过,但是大多数人并不熟悉这段历史。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把这段历史搬上了屏幕,并以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闯关东的故事为模板,展现了那段充满了磨难和考验的历史。《闯关东》的播出不仅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也在群众中、学界、文化界和历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在电视剧中认识了“闯关东”的人,熟悉了“闯关东”的事,品味了“闯关东”的命运和精神。这就是电视剧通俗化传播的影响。
自制剧的针对性使本土文化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自制剧的目的性很强,创作的范围很具象,编剧要在一定的框架内进行创作,这个框架基础就是本土文化,本土具备了故事本源、人物原型,以及既定的生活环境。湖南卫视拍摄的自制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背景,展现了20世纪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联的现实主题。这部剧从时间框架上,锁定了“五年半”作为故事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了许许多多历史事件,而剧情并没有停留在这些历史事件,而是定下了“风华正茂”的基调,这一点比较符合湖南卫视的定位和频道气场,整个剧情中年轻人敢作敢为的性格,又符合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电视剧从刻画一个人,到一群人,到一个地区的人或者一个时代的人,形象化地展现了湖南人尤其是湖南年轻人意气风发、大男儿气概的性格特征。
自制剧的独家性成功打造了个性化的文化品牌。自制剧的独家性为自制剧品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自制剧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了电视剧市场追风热潮,自制剧的资源选择和故事讲述的独特性成为品牌显著的标志。天津卫视自制系列剧《杨光的快乐生活》采用天津方言,让相声演员出演剧中人物,成功塑造了一个小人物的爱恨情仇。主人公杨光是一个善良、淳朴,带有一些小毛病的年轻人,一片好心总办坏事,想干坏事又常常干成了大好事的喜剧人物。这部剧充分展示天津人、天津话、天津场景,成为电视剧市场上的一朵奇葩。《杨光的快乐生活》也被拍成系列,成为电视剧市场上的热宠。电视剧所张扬的天津范儿成功展示了天津性格和天津环境。以前天津文化多存在于相声作品中,很少在影视作品中涉及,《杨光的快乐生活》目前已经拍到第八部,成为传播天津文化名副其实的文化品牌。
自制剧要打好本土故事的文化牌
自制剧有别于普通的电视剧,自制剧的指向性、目的性和创作手法的规律性都非常明晰,它不像普通电视剧创作那样随意,也不像小说家创作那样天马行空。要体现出自制剧的文化含量,必须打好故事牌和文化牌。
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确定主题。自制剧的创作首先要明确目的性,是针对电视剧市场,还是针对本土文化传播;是针对传播渠道竞争能力,还是针对本土人物群像的塑造。主题的确定有时候是命题式的,来自出资方或者出品方的需求。江苏台投资拍摄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作为国庆60周年献礼片,该剧通过1925年至1949年间杨氏兄弟姐妹不同的人生脉络,融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为一体,将重大主题与生动的人物、丰富的故事巧妙相融,集中展现了从黄埔时期的国共合作到共产党战胜国民党、国民党退逃台湾这一历史时期波澜壮阔的政治历史画卷,生动再现了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建立新中国历史命运的必然性。江西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自制大剧《井冈山》描写的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面临着生死存亡严峻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力挽狂澜,使中国革命绝处逢生的历史。该剧以全新的风格、独特的视角,艺术、完整地展现了这一恢弘的英雄史诗,体现了一代伟人铁骨柔肠里鲜为人知的非常情怀,唱响了一曲汇集历史山谷回声的英雄赞歌。 在历史和地缘文化中寻找故事。自制剧多在本土历史和地缘文化中寻找故事原型,以体现出故事的真实性。比如湖南卫视拍摄的《八千湘女上天山》,以支援边疆建设为题材,八千湘女带着建设边疆的美好愿望,怀着神圣的青春梦想奔赴新疆。剧中故事以历史为依据,辅以文学化的创作,典型地还原了那段历史,典型地塑造了几个人物,成功地反映了八千湘女的壮志豪情、浪漫爱情,并客观反映了她们与艰苦生活做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牺牲精神。剧中也对历史进行了冷静的反思。辽宁卫视自制剧《女人当官》以轻喜剧的形式集中反映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妇女巾帼不让须眉的干劲和精神,展现她们发扬自强自立精神,向往新生活的崭新风貌,成功展示在党的惠民政策指引下,广大农民齐心协力奔小康的社会现实,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感染力于一体的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剧情截取东北新农村新变化新状态为故事背景,充分结合东北地缘文化特点,张扬了东北人性格和风景如画的东北农村新风貌。
通过典型形象张扬本土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群像是自制剧的重要职责,在电视剧中人物群像往往是通过典型形象的艺术塑造,体现人物群像的性格特征。《女人当官》以东北农村为故事背景,结合东北风土人情和地理特征,充分展示东北人性格特点,成功塑造了一群新型东北农民和新农村妇女干部的形象。安徽卫视自制剧《新安家族》以清末民初民族资本的崛起、发展壮大为背景,通过塑造以晚清徽商为杰出代表的一代中国商人的群体形象,用浓重的笔墨热情地讴歌那些具有时代民族英雄精神的中国商人的脊梁。影视剧中的人物是浓缩的人物,是典型化的人物,是艺术再造的人物,他们所具有的代表性的典型程度是自制剧在张扬人物群像方面成败的关键。《人间正道是沧桑》成功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含义丰富的人物形象,如瞿恩热情、友善、善解人意,也有热烈而又理性的追求,通过他,我们感受到一种理想对人格的提升,感受到共产党人不可抗拒的感召力;杨立青作为一个成长的共产党人开始浑不知事、到处惹是生非,后来经过革命斗争磨砺,在各种复杂的家庭、情感冲突中渐渐成熟,成为一个思想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成为一个具有多方才能的军事人才,不断赢得他人理解、赞赏和尊敬。剧中力求通过个性的刻画挖掘人物背后的社会与历史的必然性,保持了性格刻画的思想高度。
通过语言特色还原本土化生活形态。影视作品是对生活的艺术化呈现,很多影视剧通过借用本土化语言特征,还原本土化的生活形态、生活方式。天津卫视的《杨光的快乐生活》,东北三省的《乡村爱情》《刘老根》,包括早些年北京台自制剧都采取特色显著的当地语言,既亲切,又营造了文化氛围,还展示出当地人的生活状态。比如1990年热播的电视剧《渴望》,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北京话为表达手段的电视剧一度占领电视屏幕的半壁江山,而今以东北话为表达手段的对白成为屏幕上流行的语言。什么时候河南话能成为影视剧中流行的语言,尚待自制剧在此方面有所突破。自制剧要发掘出河南语言之美、语言之乐、语言之义,通过影视剧推广本土风土人情。很多地方多通过电影来推广本土的风景名胜,比如李安拍摄的《卧虎藏龙》对浙江吉安竹林的展示,张艺谋拍摄的《英雄》对九寨沟山水的展示,陈凯歌拍摄的《无极》对香格里拉花海的展示。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剧甚至自制剧也十分重视对名胜古迹、城市风貌、名山大川的推介。东方卫视自制拍摄的电视剧《蜗居》就以上海市为故事环境,剧中展示了现代化上海的建筑、风光、商业等环境。河南台拍摄的《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以太行山为背景,不仅讲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展示了太行山迷人的风光。江西卫视重拍的《闪闪红星》对江西婺源一带山水风光的展示,对红色古镇瑶里的展示,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也有一些自制剧像快餐一样,不注重对环境的选择,多半在摄影棚内搭置内景甚至外景,失去了对本土环境的推介作用。
通过情节道具等展示地域文化符号。地域文化符号是具有传承性和特色化的。比如电影《千里走单骑》对傩戏的呈现,电影《白鹿原》对秦腔的展示,《金陵十三钗》中对旗袍、评弹等的展现。在电视剧尤其是自制剧中更要注重对地域文化符号的展示。河南电视台投拍的自制大剧《少林寺传奇》中很多武打动作都设计成为“真打”“实打”等方式,充分展示了中华武术的力量之美和正义之美。《乔家大院》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装、算盘、票号等文化符号。浙江卫视自制剧《爱上女主播》渗透了很多“中国蓝”的包装元素,这些元素对推广浙江卫视起到了显著作用。
自制剧要充分发挥自制优势
自制剧要张扬本土文化,靠电视剧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运作层面沉下心、扑下身,实实在在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灵活巧妙地融入到剧情中、人物中和场景中。
选题的命题化。自制剧的选题要明确,要以项目的方式,接受命题制,真有命题,才会对题。命题指向不明确,很难形成委托与创作的一体化,很难形成自制剧的针对性。《恰同学少年》在选题阶段,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不仅选定了剧中历史,还选定了剧中人物状态和精神气质,这些元素的确定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新安家族》在塑造徽商群像的时候,也看到对徽商诚信、机智、英勇等性格的定位。这种选题的命题化不是对创作者的束缚,而是对创作的规范。实践证明,这种规范是很有效果的。
创作的委托制。自制剧的创作多为委托式,受委托的创作者最好能够深入创作区,了解情况,实地感受,收集民间语言和故事,感受民间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征。自制剧的创作不能靠材料,不能靠汇报,而对本土人群和地区深入有多深,创作就会有多自如。目前很多剧作家受利益的驱动,敢做创作过程中的快枪手,急于出成绩,急于出剧本,而缺乏对本土的深入了解,缺乏生活体验,写出来的故事千篇一律,写出来的人物脸谱化,不够鲜活,缺乏特色,这是自制剧最致命的弱点。
拍摄的地域化。拍摄距离本土环境越近,自制剧的本土气息就越浓厚,再有经验的美术师也设计不出符合生活状态的场景。拍摄的贴近性,一方面是环境的贴近,另一方面是剧中人物与现实人物的贴近,再漂亮的演员、再会演戏的演员也演不出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尤其长期生活在摄影棚里面的演员,脱离泥土的气息,脱离生活的味道,演出来的角色干巴巴的,十分生硬。
独家首播权。自制剧的播出是自制剧传播影响力的关键,首播是争取自制剧传播先机,尤其对于一部优秀的自制剧来说,能够赢得首播权,也就是赢得了市场的主动权;要是能够赢得独播权,也就是赢得了市场的控制权。目前有些实力较强的播出平台,牢牢掌握了自制剧的首播权甚至独播权。而有些台在自制剧制作完成后即把该剧推向市场,形成几家联播之势,这种播映方式虽然赢得了首轮售卖权利,但是失去了播出的自主性和独家性。湖南卫视自制很多大剧,都为独家播出,至少是首先取得有线播出权。
自制剧是新生事物,其竞争才刚刚开始。很多台自制剧中选择了热播剧和竞争剧,而以张扬本土文化为重任的自制剧尚未形成规模,尚处于待开发的处女地,尤其是对文化资源丰厚的省份和地域来说,自制剧的空间和市场更广泛、丰富。
参考文献:
[1]徐雯雅.省级电视台自制剧现状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1(9上).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