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幼儿园管理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幼儿园日常工作中必须要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在规范幼儿园管理、提升保教质量的过程中,要抓好重点,要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强师德管理,搞好队伍建设,促进幼儿园教育服务质量双提升。
  关键词:教育服务;优质;幼儿园教育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教育的基石”。幼儿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办出广大家长和社会期望的高质量。办好优质的幼儿园教育,或者说办好优质幼儿园,必须牢记幼儿园教育担负的两大任务,坚持教育和服务并重。
  一、 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发展学前教育等六大任务,并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作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一环,我们的幼儿园教育也应当围绕素质教育提升保教质量。是否走素质教育之路,是否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区分幼儿园保教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
  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培养、激发幼儿的兴趣,拓展、提升、完善其整体素质,包括心理、知识、能力、习惯以及精神品格,努力使幼儿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是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追求的教育质量。幼儿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不仅应注重幼儿现在的发展,更要着重其未来的自我发展能力。简言之,幼儿教育要使幼儿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而不是更快。
  幼儿园素质教育,要体现育人为本。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职业责任感。特别是一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幼儿发展观,充分认识、理解、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园地等渠道在广大家长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努力营造素质教育的浓厚氛围,特别注意克服在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和教育评估等方面的小学化倾向,实施真正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幼儿园素质教育。
  提高保教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规范管理、优化管理、高效管理,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是幼儿园规范管理的基本依据。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布,有助于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使幼儿园保教工作逐步摆脱主观性,走向科学性。
  在规范幼儿园管理、提升保教质量的过程中,要抓好四个重点:
  一是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对幼儿园办园方向、教材使用、收费、文化环境、各类教学计划的执行等方面进行定期督导检查,杜绝不规范现象的发生。
  二是充分发挥示范幼儿园辐射带头作用。依托当地的“十佳”和示范园,在贯彻幼儿教育法规,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师资和指导家庭、社区早期教育等方面进行示范、指导和培训,逐步形成以示范幼儿园为中心,覆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指导和服务网络。
  三是切实提高教育活动有效性。认真抓好《纲要》的学习和落实,努力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四是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对食品卫生、环境安全、接送安全、传染性疾病防控等的管理,杜绝安全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二、 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幼儿教育具有教育和服务的双重使命。在不断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幼儿、服务家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并发挥特有的作用。
  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一是服务的时效性。围绕幼儿、家长和油田生产需要,倡导“雪中送炭”甚至是“雪前送炭”,而力戒“雨后送伞”。二是落实服务责任。推行首问负责制、首办负责制,杜绝推诿扯皮。提高服务效率。三是密切家园联系,增进家园情谊,增进幼儿园对职工家长、对油田主营单位的感情,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服务工作的主动性。
  要推行标准化服务。对保教行为、服务态度、服务流程等常规性内容和环节,建立切合实际的标准使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三个一切”服务理念固化具体的服务行为规范。
  要创新服务机制,丰富活动载体。特别是建立幼儿园服务工作的长效评估、考核、激励机制。在许多幼儿园开展的行风评议和居民满意率调查等,不失为提升幼儿园服务水平的有效举措。
  要将幼儿园作为优质的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家长育儿,服务当地文化建设。幼儿园的玩具、图书室、科学发现室等,都是家长和社会所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有序面向家长和社会开放,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的服务效能。幼儿园和幼儿教育在和谐社区建设中,有广阔的发挥空间。
  三、 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幼儿园保教服务质量
  办好优质幼儿园教育,核心是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抓好师德师风。要开展有效的师德教育。把法制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强化幼儿园广大教师树立依法办园、依法保教的意识;要重视国内外典型师德案例的解读,加强对正面师德案例的学习。丰富师德教育的手段和载体,通过专题讲座、师德报告会、案例解析等形式,努力做到师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兴形”。
  要开展有效的师德评估。对师德管理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尽力量化考核评估标准,提高对师德评估的可操作性,积极发挥师德评估的导向作用,促进师德建设。
  要划定师德“红线”。对体罚和变相体罚、乱办班乱收费、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吃请收礼、学术抄袭等定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加大对教师师德问责力度,规范师德管理。
  要通过榜样引领,促进师德自觉。注重发现、培养、选树师德优秀的个人、班组,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新时代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贡献突出的优秀幼儿教师。
  四、 结语
  幼儿园教育尤其自身的特点和内涵。只要把握其教育、公益两大特性和教育、服务两大任务,仅仅依靠广大富有爱心和不断追求专业发展的幼教工作者,就一定能办好广大家长和社会期盼的优质幼儿园教育,辦好事关国计民生的学前教育。
  作者简介:
  龚小红,湖北省黄冈市,湖北省蕲春县漕河镇新世纪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标,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读书要读活的书,动的书,有用的书。本文旨在围绕行知的教育理论,有效探讨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做到读活书,活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大力倡导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将其界定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如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来上好这门课程呢?这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活动空间,也是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研究课题;课题实施;教育资源  经过认真分析发现: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为农村孩子,他们90%以上是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克服学生自卑心理的过程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小学生自卑心理的主要表现,接着介绍了小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克服学生自卑心理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克服;自卑心理;策略  近年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在我国教育领域开展的势头十分旺盛,给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带来的挑战十分巨大。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十分欠缺,一些学生在
本次APOC2005亚太光通信产业发展论坛上,In-stat中国区总裁JasonYin发表演讲,介绍了下一代光网络市场的趋势和展望,其间也涉及到未来电信市场的一些特点以及运营商转型的一些
摘要:近年来,小学体育教学中时有安全事故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都应该重视小学体育教学的安全防护技巧,并积极采用有效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学生。但是,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授课,安全系数降低,因此体育教学安全防护还需我们每个老师不断地钻研和完善,进而达到最完美的教学效果。而如何有效预防体育教学中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健康,完成教学任务呢?本文做出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