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88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参考组(33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療,神经功能缺损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参考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参考组有2例患者转氨酶轻度上升,经对症治疗症状消失。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修复神经功能缺损,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梗死;治疗疗效
  脑梗死是目前人类健康杀手之一,主要是采取溶栓方法治疗。随着脑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上逐渐加大了脑梗死治疗力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脑梗死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分析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经诊断,与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相符[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观察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50-78岁,发病时间6h-48g;参考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50-80岁,发病时间6-46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诊断标准:起病时间<72h;经头颅CT检测,非出血性脑梗死。排除标准:严重感染及肾脏疾病患者;自身免疫性、低纤维蛋白原患者;严重血液、精神疾病;并发严重脑部疾病。
  1.3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调整血压、血脂和血糖,采用10BU东菱迪夫(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试字X20000001)加入250ml静脉注滴,隔一天采用5BU东菱迪夫嘉瑞100ml生理盐水静脉注滴;口服100mg肠溶阿司匹林片(江苏平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317),每天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30mg依达拉奉添加100ml生理盐水静脉注滴,一天2次,疗程2周。
  1.4疗效判定标准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评分降低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7%;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
  1.5统计学处理文中研究数据均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参考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死坏死,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在治疗脑梗死时,大都是选择溶栓方法。经刘乃英等人[2]临床研究显示,相关研究溶栓治疗通常会受到时间限制,存在相应不良反应,并且治疗费用高,风险大,存在着较多并发症。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时,血压中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会聚集及黏附在血管局部,生成血栓;血管在闭塞后,会导致脑组织由于缺氧缺血,而出现局部脑组织坏死,在血液流通后,自由基介导会更加损伤脑组织,因此在治疗时首先要将自由基有效清除,将反应链打断。
  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同时也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对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进行阻滞,抑制炎性递质白三烯生成[3],有效清除自由基,减少脑梗死发生体积,并延缓神经元的死亡。在本组研究中,参考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调整血压、血脂和血糖,给予相关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经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参考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参考组有2例患者转氨酶轻度上升,经对症治疗症状消失。可见,依达拉奉可有效治疗脑梗死,延缓神经元死亡,修复神经功能缺损。同时,依达拉奉可有效降低脑水肿,避免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显著的抗缺血效果。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修复神经功能缺损,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亚森·买合苏提,帕提姑丽.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4):525-526.
  [2]刘乃英,张敏.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0,50(31):201-204.
  [3]钟秋明,曾小斌,王柏群.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TNF-α、IL-1、IL-12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01):260-261.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长沙市入园儿童(4~6岁)平衡营养与营养素缺乏状况对乙肝疫苗免疫远期效果的影响,探讨提高乙肝疫苗免疫远期效果的科学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15名儿童,
【摘 要】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血管护理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科室60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采取措施后,神经内科患者穿刺时减少了痛苦,同事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结论:本文提出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采纳。  【关键词】神经内科;静脉血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98-01  神经内科病人由于疾病所
期刊
【摘要】 时代的发展加快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导致其学习困难,工作紧张,再加上一些希望未能实现,以及亲戚朋友之间的聚散离分等因素的影响,都将极有可能引起失眠,目前,国内过于失眠的病症已经也有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本文笔者采用的是针灸治疗失眠症,对于国内10多年来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研究和进展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同时,也根据自己亲身的经历和实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同行业的相关工
期刊
【摘 要】目的:探析饮食护理对胃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科进行胃肠癌化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8例患者在化疗期间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22例患者在化疗期间采取常规的饮食。对比两组胃肠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吸收营养的情况。结果:实施饮食护理干预的治疗组患者吸收营养情况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治疗组患者营养良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室早汤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4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室早汤,辨证施治,两组疗程均为2周。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病例治疗前1周内均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2 治疗及观察方法 观
期刊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一直以来都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难点.为了改善急性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研究者们在多个领域展
期刊
目的 了解凤山县1~6岁儿童麻疹免疫抗体水平,为控制麻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对120名2000-2005年出生的儿童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监测,麻疹IgG抗体滴度≥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99-01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社区护理工作必须遵循三大原则,其中一条就是“社区内弱势群体(老弱残障)应列为优先的服务对象”。因此,在社区护理中应重点维护妇幼及老年人的健康。对我国目前的社区护理状况而言,还远远不能给老年人提供较全面、系统、规范的社区服务。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5%,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