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时差”下的旅加华人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x168jxx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加两地地处地球两端,恰恰黑夜颠倒,时差12小时,来回一趟飞机,每个人倒转时差的能力各有不同,至多月余已无大碍,但每个人对两地文化、社会等的适应期就绝非如此短暂,甚至会倒转得很久,很艰难。社区中三五成群相聚,大家情谊相投,但还是很容易发现“话不投机”,关心的问题,寻找发展的方向各有不同,新老移民的背景、认知相异往往明显可见,时差恰在其中发挥着魔幻之力。
  不少熟悉华人社区的人士称,中国大陆移民阶段性较为突出,可以五六年为一阶段,反映出不同的生活状态及观念。新一批的是于千禧年后本世纪初前往加国的,人数众多比较集中,而且专业背景大多以高科技类为主,在职场上竞争性很大。他们大多经历过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享受过富足的生活工作条件,或身居要职,或经济富裕,家境与以往的大陆移民完全不同,他们移民后的时差反应是最强烈的,也最容易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心理矛盾很重,对社会不满情绪也较大;于90年代中期去的移民,目前处于一种建家立业的关键之时,他们争取时间建立自己与子女的坚实生活基础,趋于安定状态;于90年代初及以前去的中国移民,人数虽少,但基本上已稳定安居,子女也大多成长起来自己对加拿大的隔膜感基本消除,融入主流能力也较强,甚至不少优秀人,才已投入主流政商界。
  这种分析自然未必精确,而且每个人调整时差的能力各不相同,如有些来到加国不到1年的新移民,完全没有时差感,马上融入主流社会,有投身于商界,有投入各种政治选举活动中。但这种分析大体上可以反映出目前大陆移民时差的现况。
  这种时差很容易反映出新老移民观念的差异性,这种情况并非独处于大陆移民群中,以往中国台港移民也有这种新老移民的时差状况,新移民以专业人士、富有商人为主,他们对老移民社区及加国创业环境同样也有隔膜感,但由于社会制度的相异,以及移民专业背景的不同,加之中国移民从90年代末期就是密集型涌入大城市的强势,使中国移民这种时差性表现就更为明显而强烈。
  而这种时差,也不是单方面指向由大陆去的新移民,同样也有逆向反映。长居加拿大的移民只要相隔几年再回到高速发展的中国,同样也有难以适应的时差感。
  时差是现实存在的难题,人力不能回避,时差可以引致亲情失和,心情失调,判断失误等等,但唯一的解脱只有自己去调适,既然选择了离乡背井,承受时差的痛苦煎熬也是必不可少,只是时间长短之差。开朗的个性可能是最佳的镇静剂,现在从事家居产品贸易的王东成就说,要想远离故里,闯荡四海,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是很难的,有些人根本没有任何心理准备,走一步算一步,别人移民跟着移民,别人回流他跟着回流,两面都在倒时差,人也变得越来越没判断能力。王东成自称自己已没有太大时差感,飞来飞去,一下飞机马上就能调适、工作,但他也曾付出过很大代价才换来的。
  长期的时差感,就会导致不安全感,近3年来的新移民最能体会进退维谷的窘困,老移民常会说“急不得”,但他们看着国内同事、朋友不断成长,焦虑感非常重。有过同样经历的李迈说,“2004年移民到多伦多,一看工作环境就心灰了,留下孩子、老婆就往回赶,但仅仅是几个月时间,国内的环境就大不相同,原先经理职位早有人坐上了,人走茶凉,国内你不在位上,只有求人的份,一般能移民的人都可以说是在国内中上流圈的,本来互相竞争、嫉妒就很重,除非你在国内还有公司、企业,否则你再降低身价去打工,心理的负担更重。所以我就回多伦多,什么工都打,反正自己选的路就自己去承担吧。”
  新移民群中确实低落情绪较重,考虑何去何从的顾忌也多,但谈论得多,真正回头的人也仅属少数。反而现在一些早年留学、移民美加的人,现在有较多的人回流找寻更大发展机会,他们大多已在北美打下事业基础,生活无忧,没有后顾之忧之下,他们回国寻求前程的心理压力就较小,有良好的情绪去适应快速变化的国情。
  现在在上海一家大型信托公司任副总经理的金先生表示,这两年周围回来的大学同学越来越多,他们出去都10多年以上,一般都在北美名牌大学、大公司任高级职位,现在看好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前景,所以回国发展。有些人是作为国外大学、公司的代表回到国内,还有不少是夫妇全部回国,进入高科技园区求职,现在投入金融圈的人也很多,主要是近年来中国资本运作市场激增,发展的机会较多。从他们的经历而言,本来在国外都有很高的基础,回到国内起点也较高,工作环境与国外差距不大。
  8年前移民到温哥华的秦育辉,在国内也曾是贸易公司总经理,移民后摆过地摊、做过厨房、开过货车,总算家有个小小安顿,前年回到国内,看到中国小商品市场繁荣之景,就独自在浙江义乌、永康一带闯荡,找寻小厂家作他们的海外代理,现在已将贸易生意打进美加及欧洲。他根据其个人经历称,“我算不上是回流,只是利用国内的基础做国际生意,说实在的,回流对已移民的人是很虚浮的概念,相信大部分现在说回流的人,几年后只要中国经济一有回落,他们都马上会回到美加,不像许多香港人回流就不再回去。人是很渺小的,说白了讨口饭吃,谁都经不起来来回回折腾,到一个地方光是调整心态就需花很长时间,谁愿意整天飞来飞去,好像很风光,实际上就是为了生存。”
  短短12小时的时差,却可以拉开社会文化经济的巨大差异,对华人移民而言,调适时差肯定是非常痛苦的经历,但既然愿意踏上了拉开时差的飞机,又何怨艰辛,人总能走出自己的路。
其他文献
家园,有物质实体的家和人的精神家园,两者都很重要。人们移民,定居国外,变换家园。但是,相当一部分人会发现其结局是个失算。想象中的家园,总是比实际的好。  华人移民到美国,远离故土和熟悉习惯的文化或只身在此,内心会很孤独。其实生活在单一文化里的人更容易孤独。今天的世界,人们越来越渴望了解和掌握别的文化。只有超越自己的文化进入对方的文化,才能真正地理解来自另一个文化的人。生活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可以变
期刊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我读到余华的《活着》的时候,我被深深地震憾了。那是我能记住的极少部分作品之一。我与余华同龄,都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所以看过那部作品之后,我就为主人公那种活着的智慧深深地感动。  同时我也想到了几年前武汉关于池莉作品的争论,认为池莉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大作家。原因大概是她的作品都是表现市民世俗的生活,缺乏形而上的终极追问。我无意于参与这些讨论。但她的中篇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却
期刊
难忘的大学校园生活,总是难免和甜蜜的恋爱联系在一起。清纯浪漫的一对对身影,绝对是校园里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线。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远离亲人独处异国,面对生活、经济和学业的重压,他们的恋爱掺杂了更多更复杂的独特元素。    美香怀孕了    从美香(化名)记事起,父亲便常年离家赴韩国打工,此后听人说已经在当地娶妻安家的父亲再也没有回来。母亲含辛茹苦一手养大的美香,没有辜负期望,成功考入了北方一所重点大学日
期刊
我是取得了某个机构的奖学金,经过短时间的德语培训,在2000年10月来到了德国北部H 市的一所很小的大学的。奖学金虽然不很高,但由于住在学校便宜的宿舍,对我一人也绰绰有余。即使如此,所在系的K教授仍然体谅我一人离家去国的辛苦,给我1/4个工作位置。事实证明这1/4工资对我的长期居留非常重要,因为奖学金不需交税和养老保险。因此我在该大学的一年每月都交养老保险。这一年我的居留是Aufenthalter
期刊
转眼之间,2007年已经走过一半,这半年多的时间,加拿大移民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007年下半年,加拿大移民又会呈现出怎样的新的发展趋势?  配额计划达到141,000人至158,000人.比起2006年的126,000人至143,000人,增幅最高达到10%。    商业类移民配额显著增加    根据加拿大移民局2006年度工作报告,2007年加拿大预计招收的新移民配额与2006年相比有所增加
期刊
在西班牙马德里,当地华人提醒我们最多的话就是:小心你的包。在马德里,偷盗和抢劫时有发生,而且,针对的一般都是中国游客,因为中国人喜欢带现金。  如何严重,我举个例子,相信你就明白了。一次我们在马德里市区一条大马路边拍摄,就有一辆警车,停在我们身边,两位警察首先亮了自己的警徽,然后,告诉我们,如果有人向你们要求检查证件,那么不要相信他们,他们肯定是意图偷窃或者抢劫,因为马德里的警察,是不会随便让你掏
期刊
法国人房产拥有率比当地的华人低    据统计,法国人的房产拥有率为55%左右,而在法国的华人,房产拥有率则达到百分之八九十。尽管在法国拥有房产,有时并不占便宜,但中国人还是把拥有房产视为成功的象征。  中国人对房地产一向情有独钟。俗话说,纵有家财万贯不如瓦房一间。我在法国居住多年,还没见过一位尚未置房产的老华侨。身边的朋友除了刚来乍到、还没有站住脚的,只要有一份固定收入、生活比较稳定,几乎都贷款买
期刊
张艺谋之女张末    比起普通人家的孩子,生长在名人家庭的孩子总会有一点不同。他们有着声名显赫的父亲或母亲,从小就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然而,当这些孩子离开了父母,飘洋过海到了异国他乡,没有了父母的光环笼罩在头顶的时候,他们会过上一种怎样的生活呢?   如今,名人出书已成为风尚,但在这股风尚中,大导演张艺谋却丝毫不为所动,他从来不提出自传的事情。因此,有关他的家事、婚变及和巩俐分手的真正原因,在
期刊
美国主流社会绝不是美国的上流社会。明星、政客、医生、律师、金融经济人物、企业家只是美国社会的一小部分人,虽然他们拥有着美国社会大部分的财富。因他们的生活方式每日被大量报道于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体上,让人觉得好像这就是美国的主流社会,这实在是一种误导。美国的主流社会其实是由那些大多数沉默的、勤劳努力的、早九晚五艰辛地维持一房两车三保险的低中产阶级们组成的。他们的家庭年收入范围是3-13万。(东西两岸
期刊
我要命地怀念80年代,因为诗,因为爱,因为青春。  人生最美的年华,与世间最美的艺术,交汇于20岁的那一年。  在20岁的时候,如果你的心里,没有爱和诗这两棵幼芽,你的人生已经开始失败了。  就这层意义来说,我是幸运儿。    一    1982年7月,我在《长春》月刊上,发表了第一首诗《邂逅》。刊物出版时,正是暑假。我在家乡的小镇沙洋,找到文化馆的图书室,问管理员:“您这里订有《长春》月刊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