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我国农村中等职业存在着严重的政府投入问题,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准公共产品,具有强烈的公共产品特性。这就决定了在其供给过程中要注重其政府责任,以保障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准公共产品 政府责任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 党和国家强调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从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出发考虑的。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对于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对于实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萨缪尔森关于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对应物,萨缪尔森的经典定义是从三个特征出发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是从物品本身的属性方面来界定的,不是由哪个部门提供来界定的。公共产品性质特征是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最基本因素。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产品性质的研究,几乎都将农村职业教育定义为准公共产品。因为,其具有发展个人职业能力的一面,而且对其享用都不能符合完全没有排他性和数量不受限制的标准。一些人享受了农村职业教育,意味着另外的一些人减少对其的享用。因此我们可以认定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解决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问题时,充分考虑其公共产品特性,从而界定政府的责任。
二、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政府责任缺失
(一)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受国家重视不够多
受历史的、文化的、现实的多元因素的影响,九年制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的力度要远远大于职业教育法。尽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府重视不够,推动实施不力应是主要原因。
(二)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政府投入力度不够大。
我国实行的是分级投入的办学体制,中等职业教育过去主要由地方政府和企业来承担,县级职教中心主要由公共教育经费分担,而技校由企业拨款。虽然目前很多职教中心都拥有了“国家重点”的帽子,但从教育部门获得的经费有限,经费投入欠缺是职教中心的普遍现象。加之,政府投入并没有形成制度,职教投入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例很低,很多地方仅在5%左右。技校的生存依存于企业,企业经营状况好就多给钱,没钱就不给。
三、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政府责任建议
(一)加大职教投入逐步实施免费。
农村职业教育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短板,或者说是薄弱环节,因此也应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2006年,中央决定“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8亿元,共安排专项经费40亿元,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2007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扩大到中职学校全日制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1500元,国家资助两年,第三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至2008年年底,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约3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147.9亿元,资助1200万人,受助比例达到90%。并且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
(二)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法规建设。
已颁布10年的《 职业教育法》在新形势下有待修订完善,各地方根据实际应出台新的相应条例和实施办法,还应加强对罚则的补充,强化各级人大对执法状况的监管,促进依法治教。尽管有《 职业教育法》、《 民办教育促进法》 等相关法规, 但至今还没有一部关于农民职业教育的专门法规出台。农民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职业教育的立法应该成为我国教育法下的骨干法之一。
(三)用职业道德和技能改变社会偏见。
政府应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简报等宣传形式,营造科教兴农的氛围,大力宣传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和动员农村学生参加中等职业教育,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各级党政领导,要利用各种媒体、在各种场合,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对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积极宣传职业学校毕业生在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积极为职业学校造势,大力肯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的、掌握了专业技能的建设者的职业学校,营造一种看重职业教育的氛围。
四、结语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是农村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而农民本身的发展与提高又依赖于教育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政府责无旁贷。党和政府应当非常重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工作,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一任务的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作者:河南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政策)
注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2009-3-16.
翟帆,胡航宇.【两会内外】中职免费 培养更多新农村建设者.中国教育报.2009-3-6(4).
陈红颖,夏金星,匡远配.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特征分析.http://www.studa.net/zhiye/090626/16493825.html,2009-06-26.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教育报.2006-7-7(7).
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yb.cn/.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准公共产品 政府责任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 党和国家强调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从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出发考虑的。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对于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对于实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萨缪尔森关于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对应物,萨缪尔森的经典定义是从三个特征出发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是从物品本身的属性方面来界定的,不是由哪个部门提供来界定的。公共产品性质特征是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最基本因素。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产品性质的研究,几乎都将农村职业教育定义为准公共产品。因为,其具有发展个人职业能力的一面,而且对其享用都不能符合完全没有排他性和数量不受限制的标准。一些人享受了农村职业教育,意味着另外的一些人减少对其的享用。因此我们可以认定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解决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问题时,充分考虑其公共产品特性,从而界定政府的责任。
二、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政府责任缺失
(一)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受国家重视不够多
受历史的、文化的、现实的多元因素的影响,九年制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的力度要远远大于职业教育法。尽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府重视不够,推动实施不力应是主要原因。
(二)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政府投入力度不够大。
我国实行的是分级投入的办学体制,中等职业教育过去主要由地方政府和企业来承担,县级职教中心主要由公共教育经费分担,而技校由企业拨款。虽然目前很多职教中心都拥有了“国家重点”的帽子,但从教育部门获得的经费有限,经费投入欠缺是职教中心的普遍现象。加之,政府投入并没有形成制度,职教投入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例很低,很多地方仅在5%左右。技校的生存依存于企业,企业经营状况好就多给钱,没钱就不给。
三、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政府责任建议
(一)加大职教投入逐步实施免费。
农村职业教育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短板,或者说是薄弱环节,因此也应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2006年,中央决定“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8亿元,共安排专项经费40亿元,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2007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扩大到中职学校全日制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1500元,国家资助两年,第三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至2008年年底,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约3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147.9亿元,资助1200万人,受助比例达到90%。并且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
(二)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法规建设。
已颁布10年的《 职业教育法》在新形势下有待修订完善,各地方根据实际应出台新的相应条例和实施办法,还应加强对罚则的补充,强化各级人大对执法状况的监管,促进依法治教。尽管有《 职业教育法》、《 民办教育促进法》 等相关法规, 但至今还没有一部关于农民职业教育的专门法规出台。农民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职业教育的立法应该成为我国教育法下的骨干法之一。
(三)用职业道德和技能改变社会偏见。
政府应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简报等宣传形式,营造科教兴农的氛围,大力宣传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和动员农村学生参加中等职业教育,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各级党政领导,要利用各种媒体、在各种场合,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对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积极宣传职业学校毕业生在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积极为职业学校造势,大力肯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的、掌握了专业技能的建设者的职业学校,营造一种看重职业教育的氛围。
四、结语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是农村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而农民本身的发展与提高又依赖于教育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政府责无旁贷。党和政府应当非常重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工作,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一任务的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作者:河南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政策)
注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2009-3-16.
翟帆,胡航宇.【两会内外】中职免费 培养更多新农村建设者.中国教育报.2009-3-6(4).
陈红颖,夏金星,匡远配.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特征分析.http://www.studa.net/zhiye/090626/16493825.html,2009-06-26.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教育报.2006-7-7(7).
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y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