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变形记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名称
  昆虫变形记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饲养、观察、记录昆虫,让儿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成长经历、繁殖过程与蜕变形式,帮助儿童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常识。
  能力目标:在教师与家长的指导下,儿童为昆虫建造适宜其生活的小家园,并为昆虫提供合适的食物,同时观察、记录昆虫成长的历程,提高儿童的自然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制作能力与持久的专注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饲养照顾昆虫的过程中,培养了儿童的责任心;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儿童对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与萤火虫从平凡到美丽的蜕变历程有所感悟,培养儿童坚韧的意志力、吃苦耐劳与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让儿童亲身感受到什么是生命与责任、付出与收获。最后把昆虫(萤火虫)放归自然,让儿童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生物来源于自然,归属于自然。
  三、参与人员
  (一)儿童:46名5~7岁儿童
  (二)教师团队
  四、活动的设计与准备
  1.首先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图像资料和科普文献引导儿童了解、认识和发现身边的未知昆虫世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2.当儿童对昆虫有所认识和了解后,选取特定昆虫(主要是蚕与萤火虫这两种有蜕变功能的昆虫)带回家里饲养,与昆虫共成长,让儿童每天注意观察,进一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成长经历、繁殖过程以及蜕变形式。
  3.由教师或父母对儿童进行指导,给昆虫建造一个适宜其生活的小家园、并供给适合它们吃的食物,观察、记录(以文字或照相的形式)昆虫的生活点滴(如萤火虫吃什么,多长时间喂一次,多久后会结蛹化虫?蚕宝宝整个生命过程是如何变化的,如何区分公母等),让孩子在细心观察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常识,并通过合理引导让儿童对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与毛毛虫从平凡到美丽的奋斗历程有所感悟,引导儿童向昆虫学习其美好的品质。
  4.组织饲养幼虫的孩子将萤火虫放归自然,让昆虫脱离人工饲养,自由地回到大自然中去生存。
  五、活动步骤记录
  (一)活动一
  目的:让儿童对昆虫有基本了解,引发孩子对昆虫的好奇心与兴趣。
  步骤:
  1.成立生态道德教育科研小组,多次举行策划研讨会,细化活动内容,研究如何将生态道德教育更自然地、不露痕迹地融入具体活动当中,讨论多大的孩子适合参与这样的活动,应以什么样的方式让儿童更好地认识与了解昆虫,引发孩子对自然界与昆虫的兴趣。
  2.为了拓宽儿童了解、认识昆虫的途径,活动部教师不仅通过视频让儿童了解蚕、萤火虫的生长周期与生活习性,而且还带了一些昆虫样本,让孩子亲身接触与感受。
  效果:当儿童看到蚕的一生经历的蚕卵、幼蚕、蛹与成虫这四个阶段时,都表现出惊讶与好奇。当儿童知道像蜈蚣一样的小虫竟是萤火虫的幼虫时,这些丑陋的小虫如何变成美丽的萤火虫也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都特别期待见证生命这个美妙的过程。通过视频与实物,儿童基本上能够了解蚕与萤火虫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生长过程与生命周期等基本知识。
  (二)活动二
  目的:让儿童到大自然中观察昆虫,进一步认识昆虫。
  步骤:
  1.实地考察东莞周边的森林公园与郊野公园,选择合适的活动场地,商讨活动的流程,明确细化活动内容,研究如何将观察与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2.活动部教师带领儿童到东莞虎英郊野公园进行野外观察,孩子们在山间小道观察蚂蚁军团如何协力将一条蚯蚓搬走,孩子们还观察了蜜蜂采蜜以及在花众中飞舞的过程。当孩子们看到一群小小的蚂蚁在搬运一条大青虫的时候,表现得既兴奋又惊讶。在观察自然界中的昆虫时,孩子们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与持久的专注力,让同行的家长惊叹原来大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课堂。结合昆虫标本,教师向儿童讲解昆虫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周期与繁殖过程。
  3.活动部教师带儿童做《昆虫角色表演》活动,让儿童以昆虫的身份进行自我介绍,增进儿童对昆虫的结构、生活习性的了解与认识。带领儿童玩《珠行万里》团队合作游戏,让儿童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效果:经过野外的观察,很多儿童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昆虫,走进昆虫的世界,体会到昆虫世界的多彩,在观察中,带队教师的解说、引导与活动设置让儿童了解到蚂蚁的团队协作能力、认识到昆虫的身体结构与生活习性,增进了儿童对昆虫的认识。
  问题与建议:因为季节与环境原因,我们计划让孩子在下一次活动领养的两种昆虫(蚕与萤火虫)都无法在野外发现,最后只能借助昆虫标本让儿童进一步认识这两类昆虫。
  (三)活动三
  目的:系统认识蚕与萤火虫,领养蚕与萤火虫。
  步骤一:
  1.活动部教师带领儿童与其家长到广州市花都区桑蚕科普教育基地——宝桑园,在宝桑园蚕的饲养展示区中,儿童认识了蚕的生长周期与生活习性,还近距离与蚕宝宝接触。在桑、蚕、丝、绸以及农耕历史文化科普展区中,展示区工作人员向儿童展示缫丝工艺流程和扎染、织绸工艺。
  2.在活动部教师的带领下,儿童来到桑蚕综合利用展示区,园区工作人员向儿童展示了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的桑基鱼塘生态循环链生产方式。
  3.儿童到桑树迷宫玩团队游戏,采摘桑叶与桑椹,通过教师与园区工作人员的讲解,儿童学会如何饲养蚕宝宝与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每位儿童在家长的带领下领养了十条幼蚕宝宝。
  步骤二:
  1.活动部教师带领儿童到广州南湖萤火虫主题公园,儿童参观了萤火虫生态展览馆,了解了萤火虫的生长周期与生活习性等基础知识。儿童在赏萤区观赏萤火虫,看到带着荧光的小精灵,孩子们兴奋得又嚷又叫,仿佛到了童话世界里。儿童还在囊萤夜读区感受了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是如何用纱囊装萤火虫夜读的场景。   2.儿童参观了萤火虫幼虫展示区,观赏了十种萤火虫幼虫,在工作人员与带队教师的讲解后,儿童掌握了萤火虫饲养技术,并领养了十只萤火虫幼虫,当得知萤火虫幼虫的食物是蜗牛与螺类后,孩子们都表示惊讶。
  效果:儿童不但系统了解了桑蚕的养殖成长过程与蚕桑生态循环系统,还掌握了萤火虫的生活习性,同时也激发了儿童对这两种昆虫的喜爱与兴趣,每位儿童都决定把这两种昆虫领养回家,与之为伴。
  (四)活动四
  目的:通过饲养昆虫,与昆虫为伴,观察、记录昆虫的成长过程,让儿童领悟到春蚕至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与昆虫从平凡到美丽的奋斗历程,以此培养儿童坚韧的意志力、吃苦耐劳与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步骤:
  1.在领养蚕与萤火虫后,在教师与家长的指导下,儿童为蚕与萤火虫建造适宜其生长的小家园,儿童每天观察蚕与萤火虫的进食过程、生活习性与生长变化,用图片与文字等形式记录它们的成长。有的孩子是这样记录的:我觉得萤火虫很神奇,先是长在水里,这不是海军吗?化成蛹后在地里,这不是陆军吗?最后变成会飞的萤火虫,这不就是空军吗?原来萤火虫的一生经历了海陆空三军呢!
  2.开展蚕宝宝吃桑叶比赛活动,经过十余天的饲养后,部分孩子的蚕长得很快,而部分孩子的蚕则没有多大的变化,活动部教师让儿童把饲养在家里的蚕带到儿童活动中心,每个孩子给自己的蚕宝宝换两片桑叶,最后看哪个孩子养的蚕吃得最快。通过这个活动,教师发现孩子饲养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同时教导儿童正确的饲养方法,比如要勤换桑叶,因为桑叶干了之后蚕宝宝是吃不了的;又比如养蚕的盒子要适当的封闭,这样桑叶不容易干等等。
  3.在教师的引导下,儿童在一起讨论如何才能照顾好蚕宝宝,让蚕宝宝更好的成长发育,总结出了让蚕宝宝更快更好地成长的一些方法。
  效果:儿童从饲养蚕与萤火虫的第一天开始,就忙着为他们的昆虫找食物,有的孩子放学就到处找蜗牛,也有的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到乡下采摘桑叶。经过几天的饲养,有的孩子发现蚕宝宝不吃也不动,特别着急,以为是蚕宝宝生病了,后来经过学习与了解,才知道原来蚕宝宝蜕皮的时候就是这样,这样孩子对蚕的生长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因为孩子的疏忽,有的蚕与萤火虫死掉了,孩子非常伤心,家长也寻求教师的帮助,在教师与家长的引导下,孩子认识到只有自己悉心的照顾与养护,才能让蚕宝宝与萤火虫平安地成长,培养了儿童的责任心与爱心。在两个多月的饲养过程中,孩子们与昆虫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更加懂得如何去爱护与照顾昆虫,也观察、记录了昆虫的整个生命周期与成长过程,对昆虫的成长发育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
  (五)活动五
  目的:通过将蚕和萤火虫放归自然,让儿童领悟生命的循环周期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步骤:通过一个多月的饲养,蚕从幼虫变成了蛹,又从蛹化成了飞蛾,产下了无数芝麻大小的蚕卵。在产卵后,儿童把蚕卵保存起来,等待着明年开春新一代的蚕宝宝出生。同时,把成虫的萤火虫放飞到大自然中。
  效果:通过观察蚕宝宝的完整生命周期,儿童体验到生命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变化,认识到生命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萤火虫饲养的失败,则让儿童体会到生命完成美丽蜕变的漫长、艰辛与不易。
  问题与建议:蚕的饲养是成功的,大部分儿童都可以观察到蚕完整的生命过程,而萤火虫的饲养则没能成功,使得最后把萤火虫放归自然的计划无法实行,一个是因为萤火虫的幼虫周期太长,有半年之久,另一个是因为萤火虫的养殖技术较为复杂,孩子们不容易掌握。如果明年开展相类似的活动,我们可以寻找更容易饲养的昆虫代替,或者聘请专业养殖技术人员,以给予孩子更加专业的指导。
  六、活动分析
  (一)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昆虫变形记”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部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视频图像资料与科普文献,让儿童对昆虫的身体结构、生命周期与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带领儿童到郊野观察自然状态下昆虫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与觅食方式。为了让儿童对即将饲养的两种昆虫(蚕与萤火虫)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活动部教师带领儿童到桑蚕教育科普基地与萤火虫主题公园参观,让儿童认识蚕与萤火虫的生命周期与喂养方法,了解了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的桑基鱼塘生态循环链生产方式。在儿童全面掌握了蚕与萤火虫的喂养方法与生活习性后,把蚕与萤火虫领养回家,经过两个多月的观察、记录,儿童经历了蚕的四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认识到生命的循环。
  (二)活动设计环环相扣
  活动设计分为五个阶段,从开始运用视频图像与科普资料的形式让儿童认识蚕与萤火虫身体结构与生长周期,到带领儿童到大自然中观察与记录昆虫的自然状态,接下来到昆虫科普教育基地全面了解蚕与萤火虫及其工业生产方式,再让儿童领养蚕与萤火虫进行细致的观察与记录,最后让儿童认识到生命的循环周期与放归自然。活动设计环环相扣,紧密地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让孩子亲近昆虫,增进对自然界生物的感情
  在两个多月的活动中,儿童饲养蚕的时间有30多天,而饲养萤火虫的时间则从20多天到2个月以上。有一位妈妈说,孩子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给它的小伙伴喂食,给蚕宝宝添桑叶,为萤火虫加蜗牛。孩子每天放学就趴在桌子上观察蚕宝宝吃桑叶,看萤火虫如何在蜗牛伸出触角时攻击它。在长达2个月的朝夕相处中,儿童与小伙伴产生了亲密的感情,在养蚕几天后,一天傍晚,我们的一位教师接到一位妈妈电话,电话那头传来那位妈妈焦急的声音:“林老师,蚕不吃也不动,浩浩很伤心,情绪很低落,是不是蚕生病了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在得知那是蚕宝宝脱皮时的正常表现时,妈妈与孩子都释然轻松,带着满心的欣喜与期待等待着蚕宝宝再恢复活力。当孩子对昆虫与自然界的生物产生情感后,孩子不但会更愿意亲近它们,也会发自内心去保护它们。
  七、活动反思
  (一)应根据昆虫特点选择适合的观察对象,以保证活动效果
  活动准备阶段,我们计划用3种昆虫开展变形记活动,包括蚕、萤火虫与蝴蝶,后来经过前期的考察与研究讨论,发现儿童害怕接触蝴蝶幼虫,最后选定蚕与萤火虫作为活动对象。蚕的饲养过程比较顺利,基本每一个孩子都可以饲养成功,完整观察到蚕的四个生命周期,而萤火虫由于饲养难度大,大部分孩子都无法观察到萤火虫完整的生命过程。在明年的活动中,我们应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向教师与孩子传授养殖技术,同时应该考量儿童的能力发展水平,选择更加合适的昆虫作为饲养对象。
  (二)如何引导孩子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思考
  我们让儿童领养昆虫,是为了让儿童观察、记录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同时培养儿童对昆虫的感情,让儿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但是,当我们把本应该生存于大自然的昆虫饲养在家里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破坏昆虫的自然本性,可能也误导了孩子。虽然我们计划最后把昆虫放归大自然作为弥补,但如何才能让孩子更好地领悟到大自然才是生物真正的家园,大自然中的生物作为一个整体该如何和谐共存,人类应该如何融入、回归到大自然中,回到我们真正的家园中,这是我们下一次活动需要探索与思考的问题。
  案例点评:活动有完整的教育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各种形式的教育资源,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深入思考,并尝试将生态游戏融入到活动当中,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观察昆虫部分,可设计出观察手册,引导儿童从颜色、形状、习性等多个方面观察和认识昆虫,并将所得以观察记录、生态小文、摄影作品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
其他文献
分析钢丝圈与钢领间纤维润滑膜的形成原因、摩擦因数f大小的确定、摩擦力F的测定及其与f的关系;论述钢领、钢丝圈各种表面处理方法和涂层的优劣。指出:减小钢丝圈与钢领的摩擦
随着英语新课改的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但还不尽如人意,源于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仍然比较传统。结合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施策
明代春秋学对明代文学变迁的影响甚大,以春秋学为代表的明代经学受理学影响,呈现衰落之势。为救经学之失,因史证经成为普遍认可的解经方式。明代学术重心随之发生了由经学向史学
<正>~~
期刊
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利用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应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出发,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要从实际出发,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确定教育目标,设计活动。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兴趣;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主动学习;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实践,这就是“回归生活。  数学回归生活情境生活
为了保证集聚赛络纺良好稳定的成纱质量,延长纺织器材的使用寿命,介绍了集聚赛络纺毛羽少、强力高、类似股线的性能特点;结合赛络纺的工艺特点,探讨了集聚赛络纺生产过程中对
摘要:对目前的营林生产现状,想要对其改变,就要从改变生产技术开始,使营林生产技术得到升级转型,把生产成本降低,逐渐把营林的管理水平提高,实现经济和生态的森林资源效益目标。基于此,该文对营林生产技术转型升级进行探讨。  关键词:营林 生产技术 转型升级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a)-0091-02  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非常快,很
该文首先介绍了汽车座椅安全带导架的基本概况和重要性,然后通过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问题,通过因果分析图找出其主要原因,接着根据主要原因进行有效对策并对其效果进行
一直以来,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就落后于城市,如何利用新课程改革的机会,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是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 专业水平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课程的改革也在一步一步进行,其为教学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一直以来,对于我国地域广大的农村,新课程改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所以,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更好地在农村实施课程改革的任务就显得更加重要
摘 要:高职院校要提高办学水平,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提高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水平。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转型,各类旅游企业包括传统旅游企业和旅游新业态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这要求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有更多优秀双师型教师参与人才培养。该文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双师型”师资培养的必要性、培养要点两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双师型”师资培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旅游专业 双师型 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