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异构体,若没有一个完整的命名(nomenclature)方法来区分各个化合物,在文献中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因此认着学习每一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一项重要内容[1]。针对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结合微课的优势,本文提出将微课应用于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中。以《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为例,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探索微课在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中的应用。将微课与课堂教学结合,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提高学习有机化合物命名的效率,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最终期望通过微课技术提高该教学板块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设计 微课制作 高中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如重点,难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过程,实验,任务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短小精悍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课程资源[2].本文重点研究如何设计微课,使其更好地配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并以高中选修5第一章第3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为例,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探索分析微课在有机化合物命名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常规教学模式向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转变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一、研究现状
本章是在学生已具备了有机化学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小结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同分异构现象与命名方法。是学生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其中命名方法是第一章总结性篇章。理解分类,和同分异构现象,才能更好的学会命名。但是,目前该板块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教學方式仍然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2)教学课时一般为1个课时,在短时间内将烃类化合物:烷、烯、炔、苯的同系物讲授完毕。造成学生理解不深刻,出现混乱的现象。(3)在前面已经初步接触过官能团的概念,学习了重要官能团的名称,在本节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并没有在烃的衍生物的命名上展开。本文将探讨微课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并掌握烃及其同系物的命名方法。同时尝试开展烃的衍生物的命名方法。研究如何将微课应用到课前预习,课中提升,课后巩固上。
二、微课的优势
高中有机化学相当于是有机化学的启蒙阶段。学生在此之前对有机化学并没有太多直观认识。对这一阶段的教学应该注重夯实基础。而传统学习模式中的书本预习效果非常低效。学生是0基础上课,因此导致上课效率低下。甚至出现一段时间将方法遗忘的现象。而微课因其短小更适合在课前预习中反复观看学习,达到很好的预习效果,有利于独立思考。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微课的开发和应用方式
(1)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应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烷、烯、炔、苯的同系物)
2.(拓展)烃的衍生物命名以R-OH为例
(2)内容分析
1.地位与功能:本节内容是已经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同分异构现象后展开的。起到对前者内容的巩固和拓展的作用,是学生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
2.内容选择与呈现:数目庞大的有机化合物,需要有专有的名称与之一一对应。所以,有机化合物的的命名原则是学习、交流和研究有机化学必备的工具。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命名法与系统命名法。学会应用命名原则命名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并了解烃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3]
3.内容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C4H10 C5H12
(2)系统命名法:烃(烷、烯、炔、苯的同系物)
(3)教学设计
本堂微课的设计理论来源于Anders Ericsson 博士的刻意练习理论。[4]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练习像科学家那样思考。一般来说,最有益的学习目标是那些帮助学生创建有效心理表征的目标。如何创建这样的心理表征呢?曾在200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卡尔·韦曼教授和他的同事向学生提出一些课堂问题,并布置了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达到此前确定的学习目标。这些课堂问题和学习任务经过精挑细选,目的是引起学生的讨论,进而掌握和应用他们正在学习的概念,最后运用那些概念来回答课堂问题和完成学习任务。需要注意的是课堂问题与学习任务的设计不能太难,对学生来讲问题不能够轻松回答,但也不至于完全不知道如何回答。然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让他们反复做,并给与反馈。
基于以上理论作者研究出基于课前、课中、课后,三种适用于不同环境的微课。有利于知识的连贯性,有利于使学生保持思考状态。
1.微课设计之教案
2.微课设计之引入
本堂课是建立在官能团,同分异构现象的知识基础上展开的。例如在烷烃的命名上,教师可以从C5H12的同分异构现象入手,介绍不同结构的C5H12的习惯命名法。当碳原子数目更多时,用正、异、新的习惯命名法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一种更完善、更科学的命名方法。
3.微课设计之过程
同分异构现象是一个难点,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还处在一个二维平面的印象中。那么如何让有机化合物变得更立体呢?我们可以从共价键的种类开始分析,从而得出,“直链”、“主链”、“支链”等概念。以烷烃的命名为例,详细介绍烃基的来历,以及烃基的同分异构现象。当这些基本概念清晰明了之后,在来学习系统命名法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4.微课设计之例题演示
微课是课堂预习的延伸,因此微课也必须与课堂教学相联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微课中的例题不易过难。选择最简单的物质做演示,比如以烯烃的命名为例。我选择丁烯作为烯烃的命名方法作为微课演示。当开始课堂教学后,学生将以丁烯的同分异构体的命名作为习题练习。
5.微课设计之教学反思
以烷烃的命名为例。烷烃同分异构体的数目随着组成烷烃的碳原子数目的增多而迅速增大。并且烃基数目也会增多。引导学生书写丙烷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形成的两种不同烃基的结构简式,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越复杂,同分异构体数目越多,让学生体会习惯命名法在应用中的局限性,激发学习系统命名法的热情。
(4)篇末总结
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开发出适合学生的课前自学微课,指导学生如何有效预习,提升自学能力。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升级,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用于“微课”的制作的设备,应用也会得到普及,“微课”会越来越容易制作,“微课”的应用会更广泛。[5]
参考文献
[1]邢其毅 裴伟伟 徐瑞秋 裴坚《基础有机化学》第4版 上册
[2]黄金凤 曾凌静 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J].福建交通科技.2016(06):107-110
[3]人民教育出版社《有机化学基础》教师教学用书
[4] Anders Ericsson 、Robert Pool《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王正林译2016第239175
[5]赵国忠,傅一芩.微课:课堂新革命[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关键词:微课设计 微课制作 高中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如重点,难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过程,实验,任务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短小精悍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课程资源[2].本文重点研究如何设计微课,使其更好地配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并以高中选修5第一章第3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为例,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探索分析微课在有机化合物命名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常规教学模式向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转变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一、研究现状
本章是在学生已具备了有机化学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小结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同分异构现象与命名方法。是学生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其中命名方法是第一章总结性篇章。理解分类,和同分异构现象,才能更好的学会命名。但是,目前该板块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教學方式仍然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2)教学课时一般为1个课时,在短时间内将烃类化合物:烷、烯、炔、苯的同系物讲授完毕。造成学生理解不深刻,出现混乱的现象。(3)在前面已经初步接触过官能团的概念,学习了重要官能团的名称,在本节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并没有在烃的衍生物的命名上展开。本文将探讨微课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并掌握烃及其同系物的命名方法。同时尝试开展烃的衍生物的命名方法。研究如何将微课应用到课前预习,课中提升,课后巩固上。
二、微课的优势
高中有机化学相当于是有机化学的启蒙阶段。学生在此之前对有机化学并没有太多直观认识。对这一阶段的教学应该注重夯实基础。而传统学习模式中的书本预习效果非常低效。学生是0基础上课,因此导致上课效率低下。甚至出现一段时间将方法遗忘的现象。而微课因其短小更适合在课前预习中反复观看学习,达到很好的预习效果,有利于独立思考。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微课的开发和应用方式
(1)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应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烷、烯、炔、苯的同系物)
2.(拓展)烃的衍生物命名以R-OH为例
(2)内容分析
1.地位与功能:本节内容是已经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同分异构现象后展开的。起到对前者内容的巩固和拓展的作用,是学生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
2.内容选择与呈现:数目庞大的有机化合物,需要有专有的名称与之一一对应。所以,有机化合物的的命名原则是学习、交流和研究有机化学必备的工具。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命名法与系统命名法。学会应用命名原则命名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并了解烃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3]
3.内容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C4H10 C5H12
(2)系统命名法:烃(烷、烯、炔、苯的同系物)
(3)教学设计
本堂微课的设计理论来源于Anders Ericsson 博士的刻意练习理论。[4]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练习像科学家那样思考。一般来说,最有益的学习目标是那些帮助学生创建有效心理表征的目标。如何创建这样的心理表征呢?曾在200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卡尔·韦曼教授和他的同事向学生提出一些课堂问题,并布置了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达到此前确定的学习目标。这些课堂问题和学习任务经过精挑细选,目的是引起学生的讨论,进而掌握和应用他们正在学习的概念,最后运用那些概念来回答课堂问题和完成学习任务。需要注意的是课堂问题与学习任务的设计不能太难,对学生来讲问题不能够轻松回答,但也不至于完全不知道如何回答。然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让他们反复做,并给与反馈。
基于以上理论作者研究出基于课前、课中、课后,三种适用于不同环境的微课。有利于知识的连贯性,有利于使学生保持思考状态。
1.微课设计之教案
2.微课设计之引入
本堂课是建立在官能团,同分异构现象的知识基础上展开的。例如在烷烃的命名上,教师可以从C5H12的同分异构现象入手,介绍不同结构的C5H12的习惯命名法。当碳原子数目更多时,用正、异、新的习惯命名法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一种更完善、更科学的命名方法。
3.微课设计之过程
同分异构现象是一个难点,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还处在一个二维平面的印象中。那么如何让有机化合物变得更立体呢?我们可以从共价键的种类开始分析,从而得出,“直链”、“主链”、“支链”等概念。以烷烃的命名为例,详细介绍烃基的来历,以及烃基的同分异构现象。当这些基本概念清晰明了之后,在来学习系统命名法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4.微课设计之例题演示
微课是课堂预习的延伸,因此微课也必须与课堂教学相联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微课中的例题不易过难。选择最简单的物质做演示,比如以烯烃的命名为例。我选择丁烯作为烯烃的命名方法作为微课演示。当开始课堂教学后,学生将以丁烯的同分异构体的命名作为习题练习。
5.微课设计之教学反思
以烷烃的命名为例。烷烃同分异构体的数目随着组成烷烃的碳原子数目的增多而迅速增大。并且烃基数目也会增多。引导学生书写丙烷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形成的两种不同烃基的结构简式,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越复杂,同分异构体数目越多,让学生体会习惯命名法在应用中的局限性,激发学习系统命名法的热情。
(4)篇末总结
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开发出适合学生的课前自学微课,指导学生如何有效预习,提升自学能力。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升级,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用于“微课”的制作的设备,应用也会得到普及,“微课”会越来越容易制作,“微课”的应用会更广泛。[5]
参考文献
[1]邢其毅 裴伟伟 徐瑞秋 裴坚《基础有机化学》第4版 上册
[2]黄金凤 曾凌静 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J].福建交通科技.2016(06):107-110
[3]人民教育出版社《有机化学基础》教师教学用书
[4] Anders Ericsson 、Robert Pool《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王正林译2016第239175
[5]赵国忠,傅一芩.微课:课堂新革命[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