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性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是呵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修课。我们越是把性问题搞得神神秘秘,越会增加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心。不少学生正是因为对性知识产生好奇,又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渠道,才会浏览色情网站或色情读物,最终步入性的歧途。倘若我们在孩子想要了解性知识之前,便给他们普及科学知识,对他们进行系统科学的性教育,就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性生理,建立科学性心理,进而防止不良生活习惯的发生。
加强性教育迫在眉睫
课堂上,幻灯片里跳出一张卡通的男性生理图,前排的几个小男生看到后,轰然大笑:“哈哈,小××!”男生们的笑声还没停止,幻灯片里又跳出一张女性生理图。正在嬉笑的一个小男生慌忙拿起课桌上的一张纸挡住双眼:“太不好意思了,我不敢看!”
这是性教育讲师陶剑丽开展性教育讲座中的一个场景。今年6月份,国内第一批性教育工作者约70多人拿到国家颁发的证书,来自杭州的陶剑丽是其中一位。最近有两件新闻让陶剑丽觉得开设性教育讲座很有必要:一是高铁上一位父亲对自己五六岁的女儿做出过于亲密的动作,网友认为其有猥亵之嫌;二是杭州一位父亲在读高三的儿子的宿舍里发现了一盒开封的安全套,让这位父亲感觉“五雷轰顶”。
现实中,受到性侵害最多的往往是那些从未受过性教育、不知“性”为何物的孩子。因为孩子对“性”的无知,当面临性侵害时,往往并不知道侵害实施者到底要做什么,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更不用说去拒绝或反抗了。而当侵害发生后,孩子可能因为对“性”的无知或害怕,没有把伤害的情况告诉家人,从而导致伤害可能再次发生。
事实上,一个缺乏性知识的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有一对不关注性教育的父母。当孩子受到性侵害时,这样的父母可能懵懵懂懂,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还会责怪孩子的“异常举动”。这很可能会让孩子错误地以为性侵害的根源是自己的错,从而对幼小的心灵造成再次伤害。
北京的一所大学对义务教育阶段4个年级的学生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显示,这些学生从影视作品、互联网、书报、杂志上获取性知识的占80%以上,而从父母那里获取性知识的只占0.3%,少得实在可怜。《人之初》杂志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上海、北京、广州的2 250名高中生,对“女孩来例假,男孩开始遗精,是否有了生育能力”表示“不知道”和“不是”的占46%。高中生还如此缺乏性知识,实在让人惊讶。这也就难怪会有十几岁的女孩生下足月婴儿竟浑然不知的荒唐事。
现在的孩子是“信息化的一代”,获取信息的途径十分便捷,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都会遭到各式各样性内容的“轰炸”,如果引导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孩子走入不健康的性心理误区。中国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曾调查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某个班级,班上40多个学生,几乎人人都曾用手机上网涉黄,甚至男生与女生还相互“交流分享”其中的内容,这样的行为实在让人担忧。
以上种种事例和数据表明,加强青少年性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转变观念是性教育的关键
上文提到的性教育讲师陶剑丽,开设的性教育讲堂,往往一节课只能招到10多个孩子。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家长或老师不支持,而不支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观念未能转变。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加拿大密西沙加市有上千名中国移民家庭学生的家长通过寄发请愿信、在公共场所聚集、在听证会陈述反对意见等方式,向当地政府提出抗议,抗议的主题是,反对当地政府提出的开展儿童性教育方面的主张。
由此可见,哪怕是到了对“性”态度相对开放的西方国家,中国家长的传统观念仍然未能有所改变。去年,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性教育教材在国内一些小学使用时引发了争议。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妈妈在微博上发了教材的部分截图并质疑:“现在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习这些了吗?这本书这样编辑真的好吗?”面对无休止的社会舆论,该教材编写方只得站出来回应:“了解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性知识需自然准确地传递给儿童。”
许多家长至今仍存在这样的观念:性教育就是性行为教育。实则不然。专家指出,性行为和性教育完全是两码事。性行为是人的自然行为;性教育却不仅包含性行为,还包含青春期男女生的身心变化、两性差异、如何处理两性关系、如何避免自己受伤害、避孕措施、怀孕期间如何处理等一系列生理及心理问题。
一位青少年性教育教师曾谈到这样一件事。一次讲座上,一名高中男生发言说:“原来那几天女性的情绪会发生变化,怪不得我妈每个月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原来她不是故意对我发脾气,不能怪她。”而这名男生的妈妈当时就坐在台下,听了儿子的发言后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该教师认为,能够收到这样的效果,说明性教育应该从误区中走出来,走向性别认同、情感认同、人格培养等方面的教育。而这样的教育,正需要广大家长、教师改变传统观念,建立正确的性教育理念。
受传统道德观念影响,很多家长和教师对性知识的认识过于狭隘,将性知识仅仅归于性生理方面的知识,各种“无师自通论”“诱發论”“盲目无知论”,都是家长和教师们欠缺科学性知识和性教育能力的表现。
事实上,如果家长和教师对待“性”的态度是正面且积极的,对待性教育知识能像对待其他知识一样,就不会出现谈“性”色变、羞于启齿的问题。因此,只有当家长和教师真正转变自身的观念,认同性教育,能够坦然客观地看待“性”,而不是负面评价“性”或回避“性”的时候,性教育才会真正发挥作用,才会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性教育
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少年儿童性教育。例如:美国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传授生育、两性差异、个人卫生、性道德等知识;英国通过立法规定,必须对5岁的儿童开展强制性性教育;瑞典从1942年就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
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性教育一直在尴尬中摸索。随着时代发展,教育部在2008年终于出台《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其中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应掌握生命孕育、成长的基本知识,让他们知道“我从哪里来”;五六年级的学生要掌握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包括男女第二性征的表现、女性初潮及意义、男性遗精及意义等内容;初中阶段的学生要掌握青春期常见生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办法;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对婚前性行为等有所了解。
尽管如此,国内许多地方和一些学校由于缺乏相关教材及教师,较少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导致学校性教育“雷声大、雨点小”。学生一谈性,老师便如临大敌;学校一谈性,家长便如惊弓之鸟。如何进行性教育让众多学校和家长左右为难。
对此,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银河表示,开展儿童性教育需要三要素,即书本、教师、学时。当前,《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是本合适的教材,该书得到了国内权威专家的普遍认可,并且进入基层学校已数年。不过,书本有了,还需要有专业的教师以及相应的学时。
性教育不是单方面由教师把自己的性价值观灌输给学生,而是应向学生提供全面、科学的性信息,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诉求,从而在性认知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一线教师指出,在中小学校里开展性教育,千万不要让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尤其是不要盲目开课,最好能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系统地开展,例如可以通过漫画模拟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逐渐普及生理方面的知识。
实践证明,只有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才会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性教育的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可以灵活采取讨论、辩论、游戏、角色扮演、讲故事、案例分析、小制作、现场调查等方式,系统全面地推进实施。
要真正走出性教育的困境,需要家校双方一起发力。学校应率先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家长应摒弃错误认知,系统科学地学习性知识,并向孩子传授性知识,肩负起家庭教育的职责,当好孩子成长路上的知心人。
(综合《钱江晚报》《海南日报》《东方青年》《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
(责编 欧金昌)
加强性教育迫在眉睫
课堂上,幻灯片里跳出一张卡通的男性生理图,前排的几个小男生看到后,轰然大笑:“哈哈,小××!”男生们的笑声还没停止,幻灯片里又跳出一张女性生理图。正在嬉笑的一个小男生慌忙拿起课桌上的一张纸挡住双眼:“太不好意思了,我不敢看!”
这是性教育讲师陶剑丽开展性教育讲座中的一个场景。今年6月份,国内第一批性教育工作者约70多人拿到国家颁发的证书,来自杭州的陶剑丽是其中一位。最近有两件新闻让陶剑丽觉得开设性教育讲座很有必要:一是高铁上一位父亲对自己五六岁的女儿做出过于亲密的动作,网友认为其有猥亵之嫌;二是杭州一位父亲在读高三的儿子的宿舍里发现了一盒开封的安全套,让这位父亲感觉“五雷轰顶”。
现实中,受到性侵害最多的往往是那些从未受过性教育、不知“性”为何物的孩子。因为孩子对“性”的无知,当面临性侵害时,往往并不知道侵害实施者到底要做什么,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更不用说去拒绝或反抗了。而当侵害发生后,孩子可能因为对“性”的无知或害怕,没有把伤害的情况告诉家人,从而导致伤害可能再次发生。
事实上,一个缺乏性知识的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有一对不关注性教育的父母。当孩子受到性侵害时,这样的父母可能懵懵懂懂,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还会责怪孩子的“异常举动”。这很可能会让孩子错误地以为性侵害的根源是自己的错,从而对幼小的心灵造成再次伤害。
北京的一所大学对义务教育阶段4个年级的学生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显示,这些学生从影视作品、互联网、书报、杂志上获取性知识的占80%以上,而从父母那里获取性知识的只占0.3%,少得实在可怜。《人之初》杂志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上海、北京、广州的2 250名高中生,对“女孩来例假,男孩开始遗精,是否有了生育能力”表示“不知道”和“不是”的占46%。高中生还如此缺乏性知识,实在让人惊讶。这也就难怪会有十几岁的女孩生下足月婴儿竟浑然不知的荒唐事。
现在的孩子是“信息化的一代”,获取信息的途径十分便捷,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都会遭到各式各样性内容的“轰炸”,如果引导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孩子走入不健康的性心理误区。中国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曾调查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某个班级,班上40多个学生,几乎人人都曾用手机上网涉黄,甚至男生与女生还相互“交流分享”其中的内容,这样的行为实在让人担忧。
以上种种事例和数据表明,加强青少年性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转变观念是性教育的关键
上文提到的性教育讲师陶剑丽,开设的性教育讲堂,往往一节课只能招到10多个孩子。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家长或老师不支持,而不支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观念未能转变。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加拿大密西沙加市有上千名中国移民家庭学生的家长通过寄发请愿信、在公共场所聚集、在听证会陈述反对意见等方式,向当地政府提出抗议,抗议的主题是,反对当地政府提出的开展儿童性教育方面的主张。
由此可见,哪怕是到了对“性”态度相对开放的西方国家,中国家长的传统观念仍然未能有所改变。去年,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性教育教材在国内一些小学使用时引发了争议。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妈妈在微博上发了教材的部分截图并质疑:“现在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习这些了吗?这本书这样编辑真的好吗?”面对无休止的社会舆论,该教材编写方只得站出来回应:“了解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性知识需自然准确地传递给儿童。”
许多家长至今仍存在这样的观念:性教育就是性行为教育。实则不然。专家指出,性行为和性教育完全是两码事。性行为是人的自然行为;性教育却不仅包含性行为,还包含青春期男女生的身心变化、两性差异、如何处理两性关系、如何避免自己受伤害、避孕措施、怀孕期间如何处理等一系列生理及心理问题。
一位青少年性教育教师曾谈到这样一件事。一次讲座上,一名高中男生发言说:“原来那几天女性的情绪会发生变化,怪不得我妈每个月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原来她不是故意对我发脾气,不能怪她。”而这名男生的妈妈当时就坐在台下,听了儿子的发言后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该教师认为,能够收到这样的效果,说明性教育应该从误区中走出来,走向性别认同、情感认同、人格培养等方面的教育。而这样的教育,正需要广大家长、教师改变传统观念,建立正确的性教育理念。
受传统道德观念影响,很多家长和教师对性知识的认识过于狭隘,将性知识仅仅归于性生理方面的知识,各种“无师自通论”“诱發论”“盲目无知论”,都是家长和教师们欠缺科学性知识和性教育能力的表现。
事实上,如果家长和教师对待“性”的态度是正面且积极的,对待性教育知识能像对待其他知识一样,就不会出现谈“性”色变、羞于启齿的问题。因此,只有当家长和教师真正转变自身的观念,认同性教育,能够坦然客观地看待“性”,而不是负面评价“性”或回避“性”的时候,性教育才会真正发挥作用,才会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性教育
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少年儿童性教育。例如:美国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传授生育、两性差异、个人卫生、性道德等知识;英国通过立法规定,必须对5岁的儿童开展强制性性教育;瑞典从1942年就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
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性教育一直在尴尬中摸索。随着时代发展,教育部在2008年终于出台《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其中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应掌握生命孕育、成长的基本知识,让他们知道“我从哪里来”;五六年级的学生要掌握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包括男女第二性征的表现、女性初潮及意义、男性遗精及意义等内容;初中阶段的学生要掌握青春期常见生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办法;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对婚前性行为等有所了解。
尽管如此,国内许多地方和一些学校由于缺乏相关教材及教师,较少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导致学校性教育“雷声大、雨点小”。学生一谈性,老师便如临大敌;学校一谈性,家长便如惊弓之鸟。如何进行性教育让众多学校和家长左右为难。
对此,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银河表示,开展儿童性教育需要三要素,即书本、教师、学时。当前,《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是本合适的教材,该书得到了国内权威专家的普遍认可,并且进入基层学校已数年。不过,书本有了,还需要有专业的教师以及相应的学时。
性教育不是单方面由教师把自己的性价值观灌输给学生,而是应向学生提供全面、科学的性信息,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诉求,从而在性认知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一线教师指出,在中小学校里开展性教育,千万不要让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尤其是不要盲目开课,最好能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系统地开展,例如可以通过漫画模拟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逐渐普及生理方面的知识。
实践证明,只有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才会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性教育的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可以灵活采取讨论、辩论、游戏、角色扮演、讲故事、案例分析、小制作、现场调查等方式,系统全面地推进实施。
要真正走出性教育的困境,需要家校双方一起发力。学校应率先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家长应摒弃错误认知,系统科学地学习性知识,并向孩子传授性知识,肩负起家庭教育的职责,当好孩子成长路上的知心人。
(综合《钱江晚报》《海南日报》《东方青年》《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