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四亿”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_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语言、思维等学习行为,做出及时的价值判断。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激励、表扬、解疑释惑、点拨导向功能,使课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现实教学中,教学评价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情感虚假、语言单调、方法单一、主体单一等。那么,如何走出课堂评价的误区?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要具备“四化”。
  
  情感:真挚化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许多教师认识了“学生是夸出来的”“尊重学生独特体验”这些教育观点,于是一味地夸奖学生。当然,赏识表扬能够激励学生成功,然而,如果我们的课堂被这种表面的表扬充斥着,反而会造成表扬虚假的现象。如,对于学生的发言,一律“嘿!嘿!你真棒!”机械地做着动作,评价简单化、形式化,这种程式化的表扬,缺乏感情因素、激励因素、评价因素,因而意义不大,甚至起反作用。这种廉价的、垂手可得的表扬反而让学生失去兴趣,偏离课堂,导致他们养成随意应对的不良习惯,对学生成长不利。
  教师应从心灵深处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用眼睛,用动作,用一个会心的微笑,用一次温柔的抚摸,展现“一个温柔投入的我”。这样的评价是从教师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才会唤醒学生真情投入。
  一位教师教学生读“奶奶”这个生词,同学们都读得很标准。轮到一位学生读了,这位同学总好把拼音读错,她站起来怯生生地读到:“lailai。”顿时,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这时,老师轻轻走到她身边,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她,微笑着说:“王树玮,这个词读‘nainai’,你再跟我读一遍,好吗?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王树玮抬起头,又读了一遍,但还是读错了。老师摸摸她的头,让孩子观察发音的口型,让她模仿再读一遍,可她还是发不准,顿时伤心地哭了起来。此时,老师边拿纸巾轻轻擦掉她的眼泪,安慰说:“读不好不要紧,关键是要有信心,如果小鹰试飞时遇到困难就退缩,那它长大还能展翅高飞吗?”在这位老师的真情鼓励和耐心纠正下,她终于读准了。教室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她露出骄傲而自信的笑容……这位教师有着对孩子真挚的爱心,并将爱心投向学生,当学生屡次读错时,他没有放弃,更没有批评或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鼓励引导,真挚的评价让学生收获了自信和成功。情感真挚化是教学即时评价的首要特质。
   语言:激励化
  
  现实教学中,课堂即时评价语言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语言单一。左一个“你真棒”,右一个“你真行”,久之,学生感觉腻烦,缺乏激励性。二是语言过激。对于胆小同学或面对不正确的答案时,取笑学生,有过激性语言。如,“你真笨,又错了!”“错了,坐下!”“不对!谁替她?”这样武断性的语言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潜在的需要,那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赏识。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充满激励性。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美,给评价穿上“形象的外衣”,摆脱枯燥单调,走向丰富多彩。教师不能吝啬赏识与赞许,及时送上“真了不起!”“瞧!你说得多精彩!”“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长大肯定能当播音员!”如此亲切、热情洋溢的语言,学生怎能不被感染、不受鼓舞呢?例如,教学《槐香五月》时,老师引导学生朗读描写槐花香味的句子:“清香、醇香、浓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想都浸在香海中了!”一名学生读得不够有感情,老师微笑着说:“谁朗读能让我闻到槐花的清香?”此时,学生争相举手朗读。一位同学读得较有感情,进步不小。老师兴奋地夸奖道:“我已经闻到了槐花的醇香了!”这时,学生群情激昂,投入练习,跃跃欲试。一位同学朗读,感情充沛,将槐花之香演绎得有声有色。老师陶醉地夸奖说:“现在,整个教室都弥漫着浓浓的槐香了!”教室内掌声雷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槐花香味的浓淡变化来评价学生的朗读,意在寻找优点,放大优点,评价富于艺术性和激励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蛊惑着学生不断进步,掀起了教学高潮。
  面对学生不令人满意或错误的回答时,教师千万不能冷嘲热讽,要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情感投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应当亲切地说:“别紧张,慢慢说。”“说错是正常的,老师也有错的时候,没关系,再说一遍。”“虽然你说得不够正确,但我发现你已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了。”评价时也可以对存在问题以委婉的语气以建议的形式提出,如,“你的朗读真好,声情并茂。如果语速再稍快些,就更好了!”诸如此类的评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暗示了学习方法,学生会增加学习动力,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方法:多样化
  
  从评价的形式上看,现实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多是口头语言评价,形式较为单一。其实,除了口头语言评价,还可以采用肢体语言评价。肢体语言评价既不会造成教学语言琐碎,又不会打断教学思路,而且有利于增进情感交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当学生表现出色时,可以竖竖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摸摸孩子的后脑勺,或者与学生握手拥抱,满意地微笑,认可地点头等。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亦可以采用物质奖励作为评价。用红五星、大红花、大苹果、贴贴纸、糖果等物质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往往会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但是,我们要注意,物质化激励手段使用不能过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通过实验曾得出结论:当一个人对活动充满兴趣时,给他提供外部的物质激励,反而会减少他对活动本身的吸引力。这是著名的“德西效应”。因此,物质化激励并不是不可使用,而要防止使用过滥,要掌握好使用的度。
  从评价的角度上看,现实教学中,评价多是关注于学习成果的诊断性评价,评价角度单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所以,课堂评价时,不仅要评价学习成果,更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良好的心理素质、新颖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独到的体验和感悟进行及时的激励性评价。“小芳听得最认真,大家要向他学习!”“今天,女同学表现得比较好!”(评价学习兴趣)“老师被你们感动了!你们明知自己读不好,还全力以赴读完课文,有这种顽强的精神一定会成功!”(评价心理素质)“你的看法真独特!”“你分析得真有道理!”(评价学习过程)“好哇!这种方法真好,你真会动脑筋!”(评价学
其他文献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发生一些意外的教学状况。当课堂意外发生时,教师不能回避或者不假思索地匆忙答复,而应该将这种意外及时纳入教学之中,即时调整教学策略,重构课堂动态生成,将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化作“惊喜”,从而使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转变成教学中的一次次精彩。  我上大学时,给我们讲授心理学的彭志启老师讲课有个特点,当他进入状态时,会有手势动作的。一次上课,正当彭老师激情地讲人遇尴尬或挫折时的心
“微”是近年来在网络迅速传播的一种时尚概念,由“微博”而衍生出的“微信”“微公益”“微电影”等众多产品正日益显现出“形式微小而力量巨大”的发展强势。对于教育来说,其启示意义也非常明显:微小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吸引绝大多数人的参与,帮助具有畏难心理的人逐步分解问题的压力,在不知不觉中解决问题,使更多人受益。作为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正面临着研修针对性不强,培训难度大,交流机会少等尴尬的局面,那么,我们是不
我国教育有悠久的历史,尊师重教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教师安贫乐道有长期的历史传统。重理想、重情感、重名誉、重成就是我国教师群体的思想特点。这种重“义”轻“利”的思想决定了教师评价的复杂性,既要科学合理,又要最大限度地激励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当前我国教师评价的最大弊端是用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标准,很多地方许多时候甚至把它当成教师评价的唯一标准。  笔者以前所在的学校早就进行过类似的
一、初次概括,循序渐进  四年级学生的概括水平处于从形象水平向本质抽象水平过渡的状态。探究加法交换律时,我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操场上,同  学们正在上体育活动课,看!同学们玩得多开心。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算出跳绳的人数是多少吗?  学生迅速口答出跳绳人数是28 17=45(人)或者17 28=45(人)。我把算式写下来,说:“无论用男生人数加女生人数还是女生人数加男生人数,都是
中小学校长资质现状    1 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或能力相当的中小学校长在我国所占的比例很低,不到3%;而发达国家里这样的中小学校长。则高达30%以上(发达国家里的幼儿园园长,拥有博士学位的屡见不鲜;而我国拥有硕士学位的中学校长,则凤毛麟角)。例如德国,对中小学的教师资格要求相当严,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经过激烈的竞争,只有十分之一能够跻身于中小学教师队伍;至于中小学校长,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由
场景再现  一年一度的国际“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为了让学生度过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节日,周校长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号召大家出谋划策,并精心策划了系列庆祝活动。与此同时,周校长接到上级通知,新上任的县教育局董局长拟来校与学生同乐。县一级领导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莅临学校参加过此类活动了,听到这个消息,周校长既兴奋又紧张,因此及时对全体教师做了总动员,要求大家务必积极准备。为了慎重起见,周校长还专门请示了县教
科技创新是运用科技知识与方法在各个领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并且具有积极价值的新成果的活动。科技是手段,是载体;创新是目的,是结果。科技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的,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激活学生创造潜能的教育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培养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对创新人才迫切需求之“命题”。然而,受传
江苏省泰兴市教育系统共有基层党组织105个,其中学历教育民办学校党组织4个;共有党员3893人,其中在职党员2700多人。2010~2011年,根据泰州市委组织部、教育工委《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全面开展创建学校党建工作示范区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市紧密围绕教育中心工作,科学制定创建实施方案,认真落实29项指标要求,有序、深入、持续推进学校党建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步入
曾几何时,我们的热情“像一团火,燃烧着整个沙漠”;而如今,当桃李满天下的梦想不再,当教师仅仅成了养家糊口的职业,我们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教师的工作热情,为什么消失了呢?    教师工作热情消失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为“光环”所累。长期以来,教师的职业承载了太多的社会期望,教师应怎么怎么,不该如何如何,一言一行备受社会关注,社会各方面以近乎
“雏鹰争章”活动是融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重要少先队活动,在丰富多彩的体验实践活动中,一枚枚形象生动的奖章成为有效的激励载体,发挥着不平常的作用,促进队员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为了使这一传统的少先队评价活动焕发新活力,惠安实验小学对“雏鹰争章”活动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遵循不同层面学生的成长规律,把“四好少年”的教育目标和工作内容落实到争章活动之中,构建“系统规划、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