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校长资质现状
1 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或能力相当的中小学校长在我国所占的比例很低,不到3%;而发达国家里这样的中小学校长。则高达30%以上(发达国家里的幼儿园园长,拥有博士学位的屡见不鲜;而我国拥有硕士学位的中学校长,则凤毛麟角)。例如德国,对中小学的教师资格要求相当严,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经过激烈的竞争,只有十分之一能够跻身于中小学教师队伍;至于中小学校长,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由于我国中小学校长资质次于发达国家,因此,在学术研究和教科研等方面。我国中小学校长也就普遍不能有力地领导和带动广大教师在业务素质方面不断提升,在教育研究的前沿领域里就必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2 跟学养基本成比例的是,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等普遍不过硬,因此难以调动起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热情,跟不上时代步伐,难以办成让公众、社会满意学校。
3 年纪偏大,多在40岁,甚至50岁以上,工作热情和积极进取心普遍衰退。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中小学校长资质的面貌,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四化”方针,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样就势必制约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势必影响到了国家各行各业对所需人才的规格质量。
可行性
1 我国大学的校长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资质相当,一般也由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著名学者、教授担当,因此各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科研活动,能够得到较好的开展。而中小学不然,有关活动往往徒有虚名,流于形式,其突出原因是与校长的学识肤浅有关。校长各方面资质不够,难以起好带头作用,难以服人,有力提升教师素质的教科研活动等难以开展。但我国的中小学校长若来一次大换血,改由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来担任,则中小学的旧貌换新颜,指日可待。
2 当前,一般的中小学,特别是城市中小学,对各学科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都是本科。如此,作为中小学教师的领头人——校长,学历自然要高出一两级,即小学校长至少需要硕士学位,中学校长一般则需要博士学位。不然,在学历上跟一般教师平起平坐,自然难以服众。
3 当前我国人才市场上,待业的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为数不少,且呈上升趋势。他们年纪一般多在40岁以下,血气方刚,正是用武之时。不充分地使用他们,实在可惜。
4 各大学里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非常多,可从各大学里抽调部分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到中小学里担任校长。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走向中小学的领导岗位,会真正将他们做学术研究、钻研学问的良好风气,带进中小学校园,这样就能有力地带动广大中小学教师,促进中小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全国教育事业的进步。而各大学少了几个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内部一般可以互相调剂,影响不大。
5 稳扎稳打,让具有管理能力的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人担任中小学校长。在各地方可以推出各种实验方案,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推广。
任何一个单位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无疑是各单位的第一领导人的素质。在中小学里,校长是最重要的人物。目前中小学的教育状况,无论从师德还是从文化知识的教学来看。有目共睹,难以令公众满意。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学校长,资质普遍低下,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寥寥无几。校长个人资质、能力等低下,学校想要取得大发展,实在渺茫。为此,我认为,当前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应立足现实,首先从校长的资质任命改革上起步。
中小学是国家教育的基础,是国家重要的育人基地,是关系国民素质提升的基础工程,不可忽视。而中小学校长的任职资质如果不能得以提高,则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要赶超世界强国,也就无从谈起。
1 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或能力相当的中小学校长在我国所占的比例很低,不到3%;而发达国家里这样的中小学校长。则高达30%以上(发达国家里的幼儿园园长,拥有博士学位的屡见不鲜;而我国拥有硕士学位的中学校长,则凤毛麟角)。例如德国,对中小学的教师资格要求相当严,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经过激烈的竞争,只有十分之一能够跻身于中小学教师队伍;至于中小学校长,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由于我国中小学校长资质次于发达国家,因此,在学术研究和教科研等方面。我国中小学校长也就普遍不能有力地领导和带动广大教师在业务素质方面不断提升,在教育研究的前沿领域里就必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2 跟学养基本成比例的是,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等普遍不过硬,因此难以调动起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热情,跟不上时代步伐,难以办成让公众、社会满意学校。
3 年纪偏大,多在40岁,甚至50岁以上,工作热情和积极进取心普遍衰退。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中小学校长资质的面貌,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四化”方针,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样就势必制约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势必影响到了国家各行各业对所需人才的规格质量。
可行性
1 我国大学的校长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资质相当,一般也由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著名学者、教授担当,因此各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科研活动,能够得到较好的开展。而中小学不然,有关活动往往徒有虚名,流于形式,其突出原因是与校长的学识肤浅有关。校长各方面资质不够,难以起好带头作用,难以服人,有力提升教师素质的教科研活动等难以开展。但我国的中小学校长若来一次大换血,改由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来担任,则中小学的旧貌换新颜,指日可待。
2 当前,一般的中小学,特别是城市中小学,对各学科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都是本科。如此,作为中小学教师的领头人——校长,学历自然要高出一两级,即小学校长至少需要硕士学位,中学校长一般则需要博士学位。不然,在学历上跟一般教师平起平坐,自然难以服众。
3 当前我国人才市场上,待业的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为数不少,且呈上升趋势。他们年纪一般多在40岁以下,血气方刚,正是用武之时。不充分地使用他们,实在可惜。
4 各大学里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非常多,可从各大学里抽调部分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到中小学里担任校长。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走向中小学的领导岗位,会真正将他们做学术研究、钻研学问的良好风气,带进中小学校园,这样就能有力地带动广大中小学教师,促进中小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全国教育事业的进步。而各大学少了几个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内部一般可以互相调剂,影响不大。
5 稳扎稳打,让具有管理能力的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人担任中小学校长。在各地方可以推出各种实验方案,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推广。
任何一个单位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无疑是各单位的第一领导人的素质。在中小学里,校长是最重要的人物。目前中小学的教育状况,无论从师德还是从文化知识的教学来看。有目共睹,难以令公众满意。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学校长,资质普遍低下,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寥寥无几。校长个人资质、能力等低下,学校想要取得大发展,实在渺茫。为此,我认为,当前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应立足现实,首先从校长的资质任命改革上起步。
中小学是国家教育的基础,是国家重要的育人基地,是关系国民素质提升的基础工程,不可忽视。而中小学校长的任职资质如果不能得以提高,则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要赶超世界强国,也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