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魔鬼情人》是英国杰出小说家伊丽莎白·鲍恩的短篇佳作。作者巧妙的运思、绝伦的建构、纯真的情愫、细致的描写在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以战时的伦敦为背景,以爱情为主题,在诡异迷离的气氛中,细腻地描绘了“二战”期间挣扎在战争和情人双重阴影下的一位平凡女性的内心世界,反映了战时女性心理上的恐惧和情感历程上的挫折和磨难。本文拟从意象的角度分析该作品中的人物意象、物质意象和场景意象,了解该小说的独特意义,挖掘意象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魔鬼情人》 意象 战争创伤 人鬼情
伊丽莎白·鲍恩(Elizabeth Bowen,1899—1973),20世纪英国杰出的女小说家,爱尔兰上层阶级名门望族出身,生于都柏林市。一生多产,其创作深受詹姆斯、伍尔夫、福特斯等人的影响,多以人伦琐事如感情危机为题材,风格细腻,感觉敏锐,其创作和创作理论均有建树,深受西方评论家的青睐。小说“注重心理分析,擅长使用意识流技巧,探讨特定社会环境下人的复杂微妙心理情感历程上的挫折和磨难”①。《魔鬼情人》巧妙的运思、绝伦的建构、纯真的情愫、细致的描写在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拟通过分析该小说的意象及意象背后的文化原型,探讨该小说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意义。
根据原型意象理论,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或原型是一种形象,无论这种形象是一个魔鬼,是一个人还是一个过程。弗莱认为神话都为后来的文学提供了原型,这原型便是在神话中反复出现,并扩展为其他题材的文学作品的成分,最主要的是其形式和结构,构成了文学批评的主要方面。庞德说:“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②。本文着重分析小说中人物“明”与“暗”对比意象、物质意象、环境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意象将人物迂回曲折的内心世界描摹得纤毫毕现。
一、人物意象
小说的主要人物有两个:痴心女(嫁为人妇的德罗芙尔太太)和铁心汉(魔鬼情人)。德罗芙尔太太是小说的“明”意象,处于前台。画面的中心始终是痴心女,她是小说的核心意象,小说围绕着她展开叙述。由于战争空袭,德罗芙尔太太一家被迫从伦敦搬到乡下。德罗芙尔太太为了取些生活必需品,不得不返回伦敦老家,故事就从这里铺开。步入房间,往昔生活的痕迹并不是欢乐的回忆,而是一片茫然。楼上取行李意外发现情人留书,她惊恐万状,产生身份的错位。本能地想逃离,可不能,即使心惊胆战,也要拿走旧物,因为自己是家庭生活的维持者。魂不守舍的德罗芙尔太太无论怎么努力离开这阴森恐怖的地方,她都在冷漠的世界中经历精神的冲击和折磨,心灵在现实社会的荒原中无根漂泊,找不到栖息地。
少女时期的德罗芙尔太太是“二战”时期千万英国普通女孩的缩影,嫁为人妇的她是万千普通女人的写照。情窦初开的少女和情人倾心相爱,最后老大嫁作他人妇。“多年来她没有吸引过任何男人,三十三岁时发现威廉·德罗芙尔正在追求自己,她终于嫁人了。”或许长相平庸而不自信,或许个性沉闷而不开放,或许太过含蓄而矜持,或许太过羞怯而卑微,她觉得好像是从来不曾见过他似的,分手时还没看清情人长什么模样,其情至真至纯。张爱玲爱着胡兰成时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年轻时的德罗芙尔太太和大部分寻常人家的女孩一样,她无法决定自己的人生,而是在苦苦地等待十多年后嫁为人妇,那是普通女孩的最终宿命。
魔鬼情人是小说的“暗”意象,他始终未露真容。这个好似“形同虚设”、没有来历的人物一直处于后台。热恋时,姑娘没看清他的脸,末了,也没看清他的真面目。在英国流传甚广的同名民间叙事歌谣中就有魔鬼情人这一原型。作为歌谣,魔鬼情人已经被人们传唱了数百年,其原型也深入人心。歌谣中女主人公与男水手一见倾心、陷入热恋,在他即将出海的时候海誓山盟、许下诺言,无论如何都会等男水手回来。然而水手一去数年下落不明,女主人公无奈地等待之后接受了他人的求婚。正当她拥有幸福婚姻生活的时候,魔鬼情人回来了。在他的召唤下,女主人公抛家弃子,与他一起扬帆远行,才发现对方原来是鬼不是人。情人把船弄翻,拖着女主人公一起沉入了深深的海底。民谣的故事情节“立誓——离别——别嫁——归来——劫持”与《魔鬼情人》的主线情节相似。女主人公德罗芙尔太太与铁心汉二十五年前倾心相爱,铁心汉在开赴前线时许下诺言,山盟海誓。然而,在得知他生死不明的消息后,她嫁了别人,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魂不守舍的她为了躲避情人的追逼,惊恐万分地逃出家门,没有想到正好坐上了魔鬼情人的出租车。批评家指出魔鬼情人的形象来自《圣经》中的反叛上帝耶和华的堕落天使(Fallen Angels)“撒旦”原型。撒旦自由作恶,肆意妄为,在世界末日的时候,他终被米迦勒等天使所打敗,被投入硫磺火湖中,因为他是罪恶的根源,所以他要在火湖中承受最大的痛苦。小说中德罗芙尔太太黑夜里惊慌失措地逃离诡异旧屋时的柔弱无助和魔鬼情人至死不渝地追逐未了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说反映了历史,魔鬼情人忠诚坚定,至死也不愿与爱人分离,他对爱人狂热的感情甚至引领他超越了世俗生死界限,“实质上映射出了男性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③小说结尾部分“司机猛踩刹车,任凭她尖叫着拍打车门,情人依然疯狂加速前行,飞驰而去,劫持她驶入了茫茫黑夜”也足以说明这一点。男性是女性的身体和灵魂的所有者,即使时过境迁,斗转星移,拥有顽强意志的男性仍是软弱女性的命运主宰。
德罗芙尔太太和魔鬼情人两个人物形象意味深长,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显一隐,虚实相衬,互为表里,因时空和感情的张力而显示出了二人绵长而残缺的爱情梦,同时也映射了当代女性渴望在男权文化的压制下寻找自我身份的认同。
二、物质意象
小说的物质意象主要是书信和镜子。书信在当时作为通讯的主要媒介,是相隔两地的双方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情感联系的纽带,是私密的内心深处真性情的流露,情感尤其真挚。文中德罗芙尔太太离开寒气袭人的客厅往楼上走去,这时门厅里折射进了一道光线,她一下愣在那儿,眼睛紧盯着门厅里的那张桌子——上面搁着一封信,地址是写给她的。她先想了想——那么一定是门房回来了。可即便是这样,看见房子门窗紧闭,谁又会把信投放在信箱里呢?那不是传单,也不是账单呀。再说邮局已将一切邮寄品按乡下的地址全都转寄给她了。门房(就算是回来了)也不知道她今天要到伦敦来。那么这封信究竟是从何而来呢?邮票也没有。没贴邮票的信是怎么送达的呢?信是心灵的复写,是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可信中连约会的时间和地点也没写,如何约会见面呢?起初,她以为是门房或者其他什么人的来信而不屑一顾;可看到是情人短短的几行字迹时她惊恐万状,也蕴涵着某种无奈的焦虑与绝望。她让我们看到,除了时间与空间的自然因素之外,还有诸多社会性因素影响着跨文化间的正常沟通。这封奇异而玄乎的书信没有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这些未知的因素与德罗芙尔太太坐上情人的出租车潜入茫茫黑夜相吻合,象征着德罗芙尔太太未知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说,借助书信,作者连同她笔下的德罗芙尔太太一起回到了二十五年前,欲言还休的姑娘和情人树下话别,那是温暖的忧伤,情人生死不明,那是绝望的爱情,也注定了这封情书带有一种浓厚的悲剧性色彩。
关键词:《魔鬼情人》 意象 战争创伤 人鬼情
伊丽莎白·鲍恩(Elizabeth Bowen,1899—1973),20世纪英国杰出的女小说家,爱尔兰上层阶级名门望族出身,生于都柏林市。一生多产,其创作深受詹姆斯、伍尔夫、福特斯等人的影响,多以人伦琐事如感情危机为题材,风格细腻,感觉敏锐,其创作和创作理论均有建树,深受西方评论家的青睐。小说“注重心理分析,擅长使用意识流技巧,探讨特定社会环境下人的复杂微妙心理情感历程上的挫折和磨难”①。《魔鬼情人》巧妙的运思、绝伦的建构、纯真的情愫、细致的描写在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拟通过分析该小说的意象及意象背后的文化原型,探讨该小说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意义。
根据原型意象理论,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或原型是一种形象,无论这种形象是一个魔鬼,是一个人还是一个过程。弗莱认为神话都为后来的文学提供了原型,这原型便是在神话中反复出现,并扩展为其他题材的文学作品的成分,最主要的是其形式和结构,构成了文学批评的主要方面。庞德说:“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②。本文着重分析小说中人物“明”与“暗”对比意象、物质意象、环境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意象将人物迂回曲折的内心世界描摹得纤毫毕现。
一、人物意象
小说的主要人物有两个:痴心女(嫁为人妇的德罗芙尔太太)和铁心汉(魔鬼情人)。德罗芙尔太太是小说的“明”意象,处于前台。画面的中心始终是痴心女,她是小说的核心意象,小说围绕着她展开叙述。由于战争空袭,德罗芙尔太太一家被迫从伦敦搬到乡下。德罗芙尔太太为了取些生活必需品,不得不返回伦敦老家,故事就从这里铺开。步入房间,往昔生活的痕迹并不是欢乐的回忆,而是一片茫然。楼上取行李意外发现情人留书,她惊恐万状,产生身份的错位。本能地想逃离,可不能,即使心惊胆战,也要拿走旧物,因为自己是家庭生活的维持者。魂不守舍的德罗芙尔太太无论怎么努力离开这阴森恐怖的地方,她都在冷漠的世界中经历精神的冲击和折磨,心灵在现实社会的荒原中无根漂泊,找不到栖息地。
少女时期的德罗芙尔太太是“二战”时期千万英国普通女孩的缩影,嫁为人妇的她是万千普通女人的写照。情窦初开的少女和情人倾心相爱,最后老大嫁作他人妇。“多年来她没有吸引过任何男人,三十三岁时发现威廉·德罗芙尔正在追求自己,她终于嫁人了。”或许长相平庸而不自信,或许个性沉闷而不开放,或许太过含蓄而矜持,或许太过羞怯而卑微,她觉得好像是从来不曾见过他似的,分手时还没看清情人长什么模样,其情至真至纯。张爱玲爱着胡兰成时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年轻时的德罗芙尔太太和大部分寻常人家的女孩一样,她无法决定自己的人生,而是在苦苦地等待十多年后嫁为人妇,那是普通女孩的最终宿命。
魔鬼情人是小说的“暗”意象,他始终未露真容。这个好似“形同虚设”、没有来历的人物一直处于后台。热恋时,姑娘没看清他的脸,末了,也没看清他的真面目。在英国流传甚广的同名民间叙事歌谣中就有魔鬼情人这一原型。作为歌谣,魔鬼情人已经被人们传唱了数百年,其原型也深入人心。歌谣中女主人公与男水手一见倾心、陷入热恋,在他即将出海的时候海誓山盟、许下诺言,无论如何都会等男水手回来。然而水手一去数年下落不明,女主人公无奈地等待之后接受了他人的求婚。正当她拥有幸福婚姻生活的时候,魔鬼情人回来了。在他的召唤下,女主人公抛家弃子,与他一起扬帆远行,才发现对方原来是鬼不是人。情人把船弄翻,拖着女主人公一起沉入了深深的海底。民谣的故事情节“立誓——离别——别嫁——归来——劫持”与《魔鬼情人》的主线情节相似。女主人公德罗芙尔太太与铁心汉二十五年前倾心相爱,铁心汉在开赴前线时许下诺言,山盟海誓。然而,在得知他生死不明的消息后,她嫁了别人,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魂不守舍的她为了躲避情人的追逼,惊恐万分地逃出家门,没有想到正好坐上了魔鬼情人的出租车。批评家指出魔鬼情人的形象来自《圣经》中的反叛上帝耶和华的堕落天使(Fallen Angels)“撒旦”原型。撒旦自由作恶,肆意妄为,在世界末日的时候,他终被米迦勒等天使所打敗,被投入硫磺火湖中,因为他是罪恶的根源,所以他要在火湖中承受最大的痛苦。小说中德罗芙尔太太黑夜里惊慌失措地逃离诡异旧屋时的柔弱无助和魔鬼情人至死不渝地追逐未了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说反映了历史,魔鬼情人忠诚坚定,至死也不愿与爱人分离,他对爱人狂热的感情甚至引领他超越了世俗生死界限,“实质上映射出了男性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③小说结尾部分“司机猛踩刹车,任凭她尖叫着拍打车门,情人依然疯狂加速前行,飞驰而去,劫持她驶入了茫茫黑夜”也足以说明这一点。男性是女性的身体和灵魂的所有者,即使时过境迁,斗转星移,拥有顽强意志的男性仍是软弱女性的命运主宰。
德罗芙尔太太和魔鬼情人两个人物形象意味深长,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显一隐,虚实相衬,互为表里,因时空和感情的张力而显示出了二人绵长而残缺的爱情梦,同时也映射了当代女性渴望在男权文化的压制下寻找自我身份的认同。
二、物质意象
小说的物质意象主要是书信和镜子。书信在当时作为通讯的主要媒介,是相隔两地的双方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情感联系的纽带,是私密的内心深处真性情的流露,情感尤其真挚。文中德罗芙尔太太离开寒气袭人的客厅往楼上走去,这时门厅里折射进了一道光线,她一下愣在那儿,眼睛紧盯着门厅里的那张桌子——上面搁着一封信,地址是写给她的。她先想了想——那么一定是门房回来了。可即便是这样,看见房子门窗紧闭,谁又会把信投放在信箱里呢?那不是传单,也不是账单呀。再说邮局已将一切邮寄品按乡下的地址全都转寄给她了。门房(就算是回来了)也不知道她今天要到伦敦来。那么这封信究竟是从何而来呢?邮票也没有。没贴邮票的信是怎么送达的呢?信是心灵的复写,是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可信中连约会的时间和地点也没写,如何约会见面呢?起初,她以为是门房或者其他什么人的来信而不屑一顾;可看到是情人短短的几行字迹时她惊恐万状,也蕴涵着某种无奈的焦虑与绝望。她让我们看到,除了时间与空间的自然因素之外,还有诸多社会性因素影响着跨文化间的正常沟通。这封奇异而玄乎的书信没有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这些未知的因素与德罗芙尔太太坐上情人的出租车潜入茫茫黑夜相吻合,象征着德罗芙尔太太未知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说,借助书信,作者连同她笔下的德罗芙尔太太一起回到了二十五年前,欲言还休的姑娘和情人树下话别,那是温暖的忧伤,情人生死不明,那是绝望的爱情,也注定了这封情书带有一种浓厚的悲剧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