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牢固树立了大德育理念,充分挖掘了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德育潜能,提高了德育实效性,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子。
构建学校文化,创设育人氛围。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有效地推动我校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立足实际,挖掘传统优势,以“静与和谐之美”作为校园文化的主题。老校门、双元匾、“致知力行”影壁、贝满中斋楼……悠久校史为学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同时,学校还陆续建成了孔子像、老校钟、校史长廊、荣誉室等,让师生们时时感受着老育英的传统精髓。
每个班级在组建之初,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们根据他们对本班的认识及对未来发展的美好展望,自己动手制定班级格言、绘制出展现班级风采的班旗。走进每一间教室,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班级文化栏,那里张贴的班旗、班级格言展现了风格各异的班级风采。除此之外,班歌、班级博客、班级短片……越来越多的软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合作中增进了解和信任,提高班级凝聚力。
开展德育活动,实现自我教育。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的有效途径,创设一种从他律到自律、从受制到自觉的合理教育机制,能够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校设立的校园少年志愿先锋岗培养了学生的爱校意识、服务意识;学生自发组建的育英绿色行动社,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利用午休时间开展创业实践,对收支进行了精细分析,把所有获利款捐赠给了中国红十字会,不仅体验了创业的艰辛更收获了创业的喜悦……2010年4月,学校组织学生赴山东贫困地区进行社会实践交流,我们的学生与当地的孩子们同吃同住,下地劳动,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亲身感悟到农村学生在艰苦条件下对知识的渴望和他们身上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受益匪浅。一项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增加了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全面人才。经过二十多年的传承与发展,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已成为二十五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传统活动,并随着时代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
科技节上,科技电影的展映、科学专家的报告、科技图书的阅览,丰富了同学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梦想。在2010年举行的第三十届安捷伦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决赛中,我校秦臻同学发明的碳零排放发电装置——“海浪浪涌发电平台”获得创新大赛一等奖及“发明创新奖”。陈思达同学发明的“球漂式太阳能海啸水情检测报警装置”获得大赛二等奖及“西觅亚科学奖”和“中铭科技专项奖”。
体育节上,班级篮球联赛、大跳绳比赛……展现了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精神风貌;2008年学校邀请世界乒坛名将李佳薇来到学校,与同学们共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奥运体验,勉励同学们对待任何事都要勤奋进取,顽强拼搏才能取得成功。
艺术节上,随着律动的舞步,欢快的乐曲,孩子们拥有了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2008~2010年,在北京市艺术节上,我校初、高中合唱队获得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的好成绩。而传统京剧入校园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化艺术的发展。
读书节上,紧张激烈的成语知识问答,红火热闹的校园书市,诉说着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2009年,二十五中成为东城区唯一荣获“北京市红领巾读书活动先进单位”称号的中学,褚昭然同学被评为东城区中学组唯一的“读书小状元”。
为了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课程,组织学生到神笛陶艺村亲身体验陶艺的制作过程,把研究性学习合理有效地渗透到陶艺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带领学生走访老舍故居、孔庙、国子监、故宫,感受古都风韵;开设茶艺、飞行奥秘、旅游摄影等校本课程……二十五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德育新模式,在活动中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型人才,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编辑 郭卿
构建学校文化,创设育人氛围。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有效地推动我校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立足实际,挖掘传统优势,以“静与和谐之美”作为校园文化的主题。老校门、双元匾、“致知力行”影壁、贝满中斋楼……悠久校史为学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同时,学校还陆续建成了孔子像、老校钟、校史长廊、荣誉室等,让师生们时时感受着老育英的传统精髓。
每个班级在组建之初,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们根据他们对本班的认识及对未来发展的美好展望,自己动手制定班级格言、绘制出展现班级风采的班旗。走进每一间教室,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班级文化栏,那里张贴的班旗、班级格言展现了风格各异的班级风采。除此之外,班歌、班级博客、班级短片……越来越多的软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合作中增进了解和信任,提高班级凝聚力。
开展德育活动,实现自我教育。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的有效途径,创设一种从他律到自律、从受制到自觉的合理教育机制,能够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校设立的校园少年志愿先锋岗培养了学生的爱校意识、服务意识;学生自发组建的育英绿色行动社,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利用午休时间开展创业实践,对收支进行了精细分析,把所有获利款捐赠给了中国红十字会,不仅体验了创业的艰辛更收获了创业的喜悦……2010年4月,学校组织学生赴山东贫困地区进行社会实践交流,我们的学生与当地的孩子们同吃同住,下地劳动,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亲身感悟到农村学生在艰苦条件下对知识的渴望和他们身上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受益匪浅。一项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增加了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全面人才。经过二十多年的传承与发展,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已成为二十五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传统活动,并随着时代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
科技节上,科技电影的展映、科学专家的报告、科技图书的阅览,丰富了同学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梦想。在2010年举行的第三十届安捷伦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决赛中,我校秦臻同学发明的碳零排放发电装置——“海浪浪涌发电平台”获得创新大赛一等奖及“发明创新奖”。陈思达同学发明的“球漂式太阳能海啸水情检测报警装置”获得大赛二等奖及“西觅亚科学奖”和“中铭科技专项奖”。
体育节上,班级篮球联赛、大跳绳比赛……展现了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精神风貌;2008年学校邀请世界乒坛名将李佳薇来到学校,与同学们共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奥运体验,勉励同学们对待任何事都要勤奋进取,顽强拼搏才能取得成功。
艺术节上,随着律动的舞步,欢快的乐曲,孩子们拥有了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2008~2010年,在北京市艺术节上,我校初、高中合唱队获得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的好成绩。而传统京剧入校园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化艺术的发展。
读书节上,紧张激烈的成语知识问答,红火热闹的校园书市,诉说着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2009年,二十五中成为东城区唯一荣获“北京市红领巾读书活动先进单位”称号的中学,褚昭然同学被评为东城区中学组唯一的“读书小状元”。
为了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课程,组织学生到神笛陶艺村亲身体验陶艺的制作过程,把研究性学习合理有效地渗透到陶艺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带领学生走访老舍故居、孔庙、国子监、故宫,感受古都风韵;开设茶艺、飞行奥秘、旅游摄影等校本课程……二十五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德育新模式,在活动中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型人才,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编辑 郭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