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检察院做好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168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国家司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决定了检察机关既是一个大量涉及国家秘密,检察工作秘密,同时又是一个大量产生国家秘密和检察工作秘密的重要部门,但是随着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在给检察机关的办案、办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使传统的保密机制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给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涉密信息的泄露不仅会损害检察机关的形象,使检察工作处于被动,严重的还会给检察事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新形势下的检察信息保密工作刻不容缓。
  一、基层检察院在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存在的隐患
  (一)保密意识淡薄。大部分干警思想上停留在以往传统的保密工作概念上,对当前高科技状态下窃密手段先进性的认识不足,对新形势下信息网络安全的表现形式认识不够、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1)对检察工作信息化条件下网络泄密的渠道和危害性缺乏清醒的认识,存在麻痹思想,盲目认为“保密无用,无密可保”;(2)认为检察系统网络已做到内外网物理隔离,信息安全防御已非常牢固,且本单位已连续多年未出现泄密事故,思想上麻痹大意,在非涉密计算机及网络存放密级文件、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非涉密计算机上交叉使用,在外网处理办案信息等;(3)还有干警认为网上安全问题是保密部门和技术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这些错误认识,都可能导致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二)保密管理不规范。个别部门对保密的要求还仅仅停留在对文件材料实体的保管回收上,而对存有大量保密信息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安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1)规章制度不健全,个别部门对计算机办公设备和内部局域网缺乏完善的管理办法,没有相关的制度约束,网络管理处于放任状态;有的即便有制度,往往也因内容不全、条款不细导致制度流于形式、执行不力,不能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需要。(2)保密管理不严,个别干警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保密制度不落实,缺乏严格的网络安全监督检查和制裁措施。(3)设备管理不够规范,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对移动存储介质性质上未作涉密和非涉密的区分,用途上虽作了公用和私用的区分,但不能严格遵守,因此,存在着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设备的现象,检察秘密随之游移于工作环境于私人环境之间,泄密的几率大为增加。
  (三)保密设施不健全。由于经费紧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杀毒软件等盗版居多,缺乏技术支持和后续的更新,易受网络病毒、恶意软件的攻击和其它安全威胁。有的保密部门如机要室、机房、档案室等未按照要求安装监控、防盗、报警等安全装置。
  二、对加强基层检察院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增强保密意识。首先,检察机关各级领导必须重视对保密法规的学习和理解,熟知信息化建设中安全保密的有关规定,牢固树立“保密无小事”、“保守秘密,慎之又慎”的意识,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建设中保密工作领导。其次,强化检察干警的保密意识,在坚持对重点岗位和重点涉密人员进行安全保密教育的同时,必须把保密教育的面扩大到全体干警,重点加强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密知识教育,提高信息安全保密意识,自觉遵守保密纪律和有关保密规定。一是坚持“保密教育日”制度。定期进行保密教育;二是坚持开展“保密法”宣传月活动。通过张贴保密宣传挂图,选择典型泄密案例进行通报,组织参观安全保密教育图片展,使干警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增强自觉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三是利用内部局域网,宣传保密工作。在局域网上开辟“保密之窗”专栏,内设最新动态、上级文件、保密制度、工作部署、经验交流、警钟长鸣、知识问答等。
  (二)加强对计算机及网络的保密管理。一是要完善计算机及网络保密管理规章制度。做到实在管理,切实可行,旨在落实。 二是严格重点涉密人员的教育管理。建立保密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在与重点涉密人员签订岗位责任书的基础上,实行部门负责人保密工作一岗双责制度,将保密工作落到实处。将保密工作责任纳入季度考核范围。三是强化对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管理。严格将涉密计算机与国际互联网实行管理隔离,严禁用处理国家秘密和检察工作秘密信息的计算机上国际互联网。上互联网的计算机与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严格区分,做到专机专用;禁止将网络安全隔离与设备用于涉密信息网络和互联网之间;实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认证制度,禁止内外网交叉使用;严格规范涉密文件或材料的上网审查程序,严格把好上网关,切实做到绝密、机密文件、信息不上网。
  (三)强化保障,夯实保密工作基础。加大资料投入。坚持把保密经费列入部门预算,加大对保密工作相关设施的建设资金投入,及时更新引进科技含量高、保密防范效果好的设备。按照要求对机要室、机房、档案室等保密部门安装监控、防盗、报警等安全装置。
其他文献
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尤其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直接关系到每一起刑事案件的正确办理,对于正确适用法律,打击犯罪,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审查起诉过程中认定犯罪嫌疑人的年龄会出现许多复杂情况,如果因临界点年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证据没有达到证明的标准,将会导致案件证据瑕疵、证据漏洞,证据真假难以甄别,增加了退回补充侦查、延期审理等情况,甚至使案件无法及时处理下去
期刊
刑事和解作为体现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及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地试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公诉部门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尤其是刑事诉讼法修订后,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作为特别程序的一种,进行了专门规定,这也是对刑事和解实践的一种肯定。那么,审查起诉阶段的刑事和解目前面临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应对,本文试着从这方面进行阐述。  一、刑事和解的问题 
期刊
引言  正如卢梭所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规范权力的章法实际是实现权利的保障,将心比心尊重权利方能让司法公正看得更清走得更近,从国家司法制度的架构看,辩护律师与检察官、法官同为法律职业主体,共为打击犯罪、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各司其职,都具有司法权的客观性和独立性,都依赖法律的统一性,都体现职权的程序性。[1]原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
期刊
近年来,律师已经广泛地参与查办贪污贿赂刑事诉讼活动。新修改《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第三十六条规定“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  律师以辩护人身
期刊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日益复杂,过失犯罪在刑事犯罪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害,过去的以实害结果作为过失犯罪成立的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为了保卫社会,刑法有必要将介入的时间提前到置生命、健康、重大财产损失的直接危险状态的阶段。因此,对过失危险犯罪理论的研究将有助于过失犯罪构成理论的更新,实现刑法的任务和刑罚的目的。  关键词:
期刊
深化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把握实践要求,创新方法手段,是当前一项首要政治任务。如何在基层检察队伍中,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始终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在学习前辈的经验的基础上,对于破解这一课题形成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想法。  一、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确保团结、活力的队伍  我们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是民主集中制。它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期刊
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工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他们的权益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话题,尤其是近年来富士康跳楼事件和台州民工相约自杀案件的发生,农民工权益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将从法律的视角对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举措。  一、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法律问题  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作为劳动者的农民工享有以下基
期刊
摘 要:  自首必须同时具备自动投案、如实供述两个条件。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司法实践中,对是否自动投案的认定存在争议。笔者立足查办职务犯罪的实践活动,对以直接通知、间接通知、直接找到被调查人三种常见方式归案的情况下,如何理解、如何认定“自动投案”,提出自己的理解和建议。  关键词:职务犯罪;自首;自动投案  自首可以得到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认定自首不够规范,一定程度上成为
期刊
政府采购是一种广泛涉及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特殊市场行为。政府采购,将政府财政支出范围严格限制在公共支出领域,进一步改革了行政审批制度,对于从源头上堵塞权力寻租,治理腐败具有深远意义。了解政府采购的相关政策要求,研究分析政府采购领域出现职务犯罪的易发环节、形成原因、特点危害,有预见性、前瞻性、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治理的措施建议,对政府采购健康、规范、有序地发展和效预防职务犯罪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期刊
检察院作为国家的司法机关,承担着对于反贪案件的侦查、审查批准逮捕以及对于公诉案件提起诉讼。对于反贪案件的侦查来说,审讯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反贪案件的审讯是侦查人员同犯罪嫌疑人攻心斗智,利用证据和政策教育犯罪、制服犯罪的一场战斗,审讯方法是否得当,不但关系到案件能否顺利进行,更关系到小案能否变成大案,以及办案效果。因此,侦查讯问作为收集线索的一种最简便的途径和侦破案件的重要突破口,值得所有办案人员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