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辉棠先生是一位胸怀广阔,心系香港,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爱国人士。从身为教师到参与《基本法》筹备接待工作,再融入商界后来成为社会服务者。“我是中国人, 香港是我家”,在他内心世界,国家的地位从来不曾改变,他默默耕耘,竭尽所能,默默付出,衷心希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他说:“我的愿望就是在自己有生之年,无论如何,力所能及,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为香港——祖国的繁荣稳定多作贡献。”
【马辉棠先生,鹰诚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顾问兼秘书长、香港科技协进会助理义务秘书长、粤港科技产业促进会理事、大中华跨越式教学基金会(香港)副主席、大连市金州区经济顾问。】
身先士卒,为香港回归贡献心力
有人说人生像一首诗,简洁空灵,却意味深长;有人说人生像一篇散文,优美沉静,却经久耐读;有人说人生像一部小说,起伏难料,却有始有终;有人说人生像一篇记叙文,直抒胸臆,却余音缭绕。马辉棠先生的人生却如一幅国画般五彩斑斓,一路走来顺理成章的过程如流畅的线条,人生的各个阶段,或用笔工整,或细致入微,或层层渲染,或豪放简练。
马辉棠先生在八十年代初就担任老师,一年后任行政管理工作。1991年,马辉棠先生在香港,参与负责香港回归的筹备工作。心怀祖国和香港的马辉棠先生似一座虹桥,搭建在香港和内地之间,他又如一匹骏马,奔驰在祖国大地,任劳任怨,一直在为促进香港和内地的沟通合作和文化交流而努力;他与许多爱国爱港的人士携手为香港的平稳过渡贡献了心力。1997年7月1日凌晨,在国歌声中,香港结束了上百年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马辉棠先生这盼望了多年的心愿终于完成,几经努力,几多心血,终换来了可喜的回报。亲身经历着欢欣鼓舞的一刻,他的内心满是喜悦。伴随着香港回归,马辉棠先生乐意继续参与协助筹办香港青少年认识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增进民族情怀的事务,实践他一心为香港繁荣稳定效力的理念。
为青少年成长倾尽智慧
马辉棠先生的女儿是全球第二大消费用品制造商——联合利华全球供应链经理,曾于英国接受专利奖。女儿历尽艰辛学习所获得如今的成就,让他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也因此将青少年的服务任务作为他服务的重心。
“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尤其是香港回归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开展让青少年认识祖国,这对于香港和祖国都十分重要。”马辉棠先生说。在1998年——香港回归的第二年,便参与筹建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金会,并首次组织了200多位香港青少年来到祖国的首都——北京——一个蕴藏着千年文化的地方,在这里,两地的青少年分享了一次深入的文化交流活动,让香港的青少年对于祖国开始有了较为真实的印象,为两地彼此深入的文化交流揭开了新序幕。自此之后,逾百个文化交流团、成千上万青少年来到了内地。由于精心策划,每次均收获颇佳。马辉棠先生说:“香港的青少年与内地青少年需要多交流。”交流有益于彼此了解,互相熟悉,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青少年是香港的未来,亦是祖国的未来,要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知尤其重要。”2006年,梁洁华教授等一批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热衷于教育的爱国爱港人士倡导筹办现名为“大中华跨越式教学基金会(香港)”,乃慈善机构。现为该会副会长的马辉棠先生说。该会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香港、国家培育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年代迅速发展、与时俱进、有抱负、有承担社会责任、建设美好未来的接班人”为宗旨,达至发展优质教育,培育华夏英才。多年来,在香港推行“跨越式基础教学”,由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为主持人,从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把以电脑及网络为核心的资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交流的工具,实现基础教育的根本性变革。其前几年所办的“跨越式基础教学”于一所小学率先进行,初见成效。这几年来,“跨越式基础教学”成果应用得到了推广,增进了香港与内地两地学校间的友谊。
马辉棠先生说:“在香港,对于国民教育,相信大多数人持认同态度,关键是方法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马辉棠先生相信,通过教育,可以将这百十年来缺失的国民教育重新补回来。他似一颗星星,在深邃的天空,静静地闪烁,这样的闪烁只是为了用一抹洁白的光,将青少年看向祖国的那一方向照亮。
从亲历香港回归到如今,已经过去十五载,马辉棠先生感受到香港这十五年来,《基本法》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了,且推动了香港的发展,香港繁荣稳定,香港人对祖国的认同有了很大的改变,人心所向,“以前香港人去内地时,对解放军会有一种畏惧感,如今,这种感觉已经消失。此外,回归前,香港市民来往内地,大多需要借助他人的组织,如今已经被自发前往内地的情景所代替。就整个香港来说,大家对祖国的认同感有所提升,这是最大的感受。”马辉棠先生高兴地说。
心系家国 深切情怀
多年来,马辉棠先生实践以科学发展观,多做些有利于香港、国家的事。主要为推动香港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科技发展等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吸引了一大批香港的中小企业进驻内地,仅在珠三角地区,来自香港的中小企最多的时候就有八万多家之多,所以说中国这三十年的发展,香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没有工业便没有商业,没有商业,则不会有繁荣稳定,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马辉棠先生说。2003年,“非典”疫潮席卷香港,香港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香港经贸界团结一心,于2004年3月成立了香港中小企业贸易促进会,期望透过工商界的共同努力,互相扶持,缔造新天地,恢复业界和社会的信心。到如今,香港中小企业贸易促进会集腋成裘,协会会员囊括机械、化工、玩具、电器、物流、投资、旅游、律师、会计等多个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群策群力,共同致力于推动及协助发展香港经济,以创造和促进社会的繁荣稳定为目标,马辉棠先生现为顾问兼秘书长。他说:“香港回归之后,经历了1997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风暴,2008金融海啸,2011年全球股市危机,但香港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创伤不大,恢复也很迅速,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好,只是,包括香港在内,贫富差距在拉大,也有青年找不到工作。”马辉棠先生说。他建议抓好工业,让年轻人人人有工作,因为,只有大家都有工作,有事可做,社会才会稳定,这需要发挥中小企业的力量,为青年创造更多就业的机会。
马辉棠先生又言:“香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而企业的发展、财富的创造更离不开科技。“香港这么小的地方,一定要做好升级转型,如此一来,才是适合香港发展的方向。”可见马辉棠先生对科技发展香港生产力十分关切。
近来,马辉棠先生又支持、协助金时代集团公司,主要以研发、生产、销售金时代灵芝为方向,他说,从农民手中购买质量好的灵芝,按GMP要求制作,将灵芝制成胶囊,通过香港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在香港及美国销售。此举,一来有利于辅助一些民众身体健康,此外,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可谓一举两得。马辉棠先生对这些点点滴滴的探索工作锲而不舍,认真地实践。
回看马辉棠先生精彩的人生路,他从教师到《基本法》筹备工作者,再到从事商务、社会服务者,祖国在他心中的地位从来不曾改变,马辉棠先生曾说:“我的愿望就是在自己有生之年,无论如何,能够用自己的能力,为香港、祖国的统一大业、繁荣稳定多做贡献。”此等情怀,让人动容。
【马辉棠先生,鹰诚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顾问兼秘书长、香港科技协进会助理义务秘书长、粤港科技产业促进会理事、大中华跨越式教学基金会(香港)副主席、大连市金州区经济顾问。】
身先士卒,为香港回归贡献心力
有人说人生像一首诗,简洁空灵,却意味深长;有人说人生像一篇散文,优美沉静,却经久耐读;有人说人生像一部小说,起伏难料,却有始有终;有人说人生像一篇记叙文,直抒胸臆,却余音缭绕。马辉棠先生的人生却如一幅国画般五彩斑斓,一路走来顺理成章的过程如流畅的线条,人生的各个阶段,或用笔工整,或细致入微,或层层渲染,或豪放简练。
马辉棠先生在八十年代初就担任老师,一年后任行政管理工作。1991年,马辉棠先生在香港,参与负责香港回归的筹备工作。心怀祖国和香港的马辉棠先生似一座虹桥,搭建在香港和内地之间,他又如一匹骏马,奔驰在祖国大地,任劳任怨,一直在为促进香港和内地的沟通合作和文化交流而努力;他与许多爱国爱港的人士携手为香港的平稳过渡贡献了心力。1997年7月1日凌晨,在国歌声中,香港结束了上百年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马辉棠先生这盼望了多年的心愿终于完成,几经努力,几多心血,终换来了可喜的回报。亲身经历着欢欣鼓舞的一刻,他的内心满是喜悦。伴随着香港回归,马辉棠先生乐意继续参与协助筹办香港青少年认识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增进民族情怀的事务,实践他一心为香港繁荣稳定效力的理念。
为青少年成长倾尽智慧
马辉棠先生的女儿是全球第二大消费用品制造商——联合利华全球供应链经理,曾于英国接受专利奖。女儿历尽艰辛学习所获得如今的成就,让他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也因此将青少年的服务任务作为他服务的重心。
“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尤其是香港回归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开展让青少年认识祖国,这对于香港和祖国都十分重要。”马辉棠先生说。在1998年——香港回归的第二年,便参与筹建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金会,并首次组织了200多位香港青少年来到祖国的首都——北京——一个蕴藏着千年文化的地方,在这里,两地的青少年分享了一次深入的文化交流活动,让香港的青少年对于祖国开始有了较为真实的印象,为两地彼此深入的文化交流揭开了新序幕。自此之后,逾百个文化交流团、成千上万青少年来到了内地。由于精心策划,每次均收获颇佳。马辉棠先生说:“香港的青少年与内地青少年需要多交流。”交流有益于彼此了解,互相熟悉,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青少年是香港的未来,亦是祖国的未来,要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知尤其重要。”2006年,梁洁华教授等一批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热衷于教育的爱国爱港人士倡导筹办现名为“大中华跨越式教学基金会(香港)”,乃慈善机构。现为该会副会长的马辉棠先生说。该会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香港、国家培育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年代迅速发展、与时俱进、有抱负、有承担社会责任、建设美好未来的接班人”为宗旨,达至发展优质教育,培育华夏英才。多年来,在香港推行“跨越式基础教学”,由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为主持人,从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把以电脑及网络为核心的资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交流的工具,实现基础教育的根本性变革。其前几年所办的“跨越式基础教学”于一所小学率先进行,初见成效。这几年来,“跨越式基础教学”成果应用得到了推广,增进了香港与内地两地学校间的友谊。
马辉棠先生说:“在香港,对于国民教育,相信大多数人持认同态度,关键是方法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马辉棠先生相信,通过教育,可以将这百十年来缺失的国民教育重新补回来。他似一颗星星,在深邃的天空,静静地闪烁,这样的闪烁只是为了用一抹洁白的光,将青少年看向祖国的那一方向照亮。
从亲历香港回归到如今,已经过去十五载,马辉棠先生感受到香港这十五年来,《基本法》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了,且推动了香港的发展,香港繁荣稳定,香港人对祖国的认同有了很大的改变,人心所向,“以前香港人去内地时,对解放军会有一种畏惧感,如今,这种感觉已经消失。此外,回归前,香港市民来往内地,大多需要借助他人的组织,如今已经被自发前往内地的情景所代替。就整个香港来说,大家对祖国的认同感有所提升,这是最大的感受。”马辉棠先生高兴地说。
心系家国 深切情怀
多年来,马辉棠先生实践以科学发展观,多做些有利于香港、国家的事。主要为推动香港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科技发展等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吸引了一大批香港的中小企业进驻内地,仅在珠三角地区,来自香港的中小企最多的时候就有八万多家之多,所以说中国这三十年的发展,香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没有工业便没有商业,没有商业,则不会有繁荣稳定,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马辉棠先生说。2003年,“非典”疫潮席卷香港,香港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香港经贸界团结一心,于2004年3月成立了香港中小企业贸易促进会,期望透过工商界的共同努力,互相扶持,缔造新天地,恢复业界和社会的信心。到如今,香港中小企业贸易促进会集腋成裘,协会会员囊括机械、化工、玩具、电器、物流、投资、旅游、律师、会计等多个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群策群力,共同致力于推动及协助发展香港经济,以创造和促进社会的繁荣稳定为目标,马辉棠先生现为顾问兼秘书长。他说:“香港回归之后,经历了1997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风暴,2008金融海啸,2011年全球股市危机,但香港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创伤不大,恢复也很迅速,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好,只是,包括香港在内,贫富差距在拉大,也有青年找不到工作。”马辉棠先生说。他建议抓好工业,让年轻人人人有工作,因为,只有大家都有工作,有事可做,社会才会稳定,这需要发挥中小企业的力量,为青年创造更多就业的机会。
马辉棠先生又言:“香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而企业的发展、财富的创造更离不开科技。“香港这么小的地方,一定要做好升级转型,如此一来,才是适合香港发展的方向。”可见马辉棠先生对科技发展香港生产力十分关切。
近来,马辉棠先生又支持、协助金时代集团公司,主要以研发、生产、销售金时代灵芝为方向,他说,从农民手中购买质量好的灵芝,按GMP要求制作,将灵芝制成胶囊,通过香港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在香港及美国销售。此举,一来有利于辅助一些民众身体健康,此外,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可谓一举两得。马辉棠先生对这些点点滴滴的探索工作锲而不舍,认真地实践。
回看马辉棠先生精彩的人生路,他从教师到《基本法》筹备工作者,再到从事商务、社会服务者,祖国在他心中的地位从来不曾改变,马辉棠先生曾说:“我的愿望就是在自己有生之年,无论如何,能够用自己的能力,为香港、祖国的统一大业、繁荣稳定多做贡献。”此等情怀,让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