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各门学科不断地探索实践,在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完成。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立足于农村语文教学实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切实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情景激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阶梯。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激发其作文兴趣。在传统的小学作文课上,我们经常看见学生迫不得已奉命作文的被动状态,他们也因为写不出、写不好而害怕作文,厌恶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活经历少、知识面狭小,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不懂得积累写作素材,或是词汇贫乏,无话可写。怎样使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呢?根据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动画或课件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诱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刺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如《自我介绍》是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我首先运用多媒体导入,大屏幕上有小朋友们所喜爱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和唐老鸭,首先向大家作精彩的自我介绍,学生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也知道了什么是自我介绍;接着,再安排“找朋友”这一游戏形式,让学生间互相交流,用一段话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爱好、家里都有谁;最后,再利用投影设备展示各类动植物和实物的真实图片,如:大熊猫、小猴儿、向日葵、文具等,学生可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图画或感兴趣的事物,转换角色,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特征。这样一来,既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角色的交流,又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训练了思维。如一只“小兔”这样介绍自己:我的名字叫小白兔,看我全身雪白,就像一团小雪球,我有两只长耳朵,一双眼睛红通通的,像两颗红宝石。我爱吃萝卜和青菜,喜欢在草地上蹦蹦跳跳着玩儿。
二、化静为动,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学生作文同样离不开想象,有想象的作文更耐人寻味。在小学作文练习中,有很大比例是看图写文,在指导学生观察感知事物的同时,更要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作文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集形、声、光、色为一体的真实、恰到好处的情景就会更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写起文章来,更有一番洞天和情趣。
如:在三年级指导学生看图作文《爱惜粮食》时,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只用挂图,尽管做不少启发,可因学生的生活经历少,想象空间小,大部分学生只对图中三个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的心理活动简单的描写。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把农民耕地的情景、古诗《锄禾》和有关节约粮食的动人故事、具体数据,以及粮食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等有关资料汇集在资料库里,让学生提取学习,分组讨论,这样,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得到了拓展,图中的“爸爸、妈妈”教育“孩子”的语言更加有理有据,既有生动的例子,又有具体数字,小孩眼前浮现的情景是形象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深化了主题,文章中心更突出了。这正如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说的一样:“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给他们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去捕捉想象的光环,实现语言的创新和表达能力上的提高。
三、再现情境,强化学生写作感受
充分利用媒体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的特点,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实物、图片、录像、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这不仅营造了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兴趣,还弥补了学生认识与实际的焦距,缩短了时空,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会于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如在指导学生写一篇《拔河比赛》时,在比赛时学生们往往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比赛的胜负上,而忽视了比赛的过程,学生写出的文章都象流水账一样完全强调的是各局比赛的胜负,而没有比赛激烈的场面,从而学生写出的文章内容不充实,文章枯燥乏味。针对这一点,我首先把比赛的场景用摄像机摄下来,课堂上播放录像,再现了比赛的激烈场面和学生欢乐无比的比赛场景,引导学生细心、有序的观察,唤起学生的记忆和想象,从而写出既生动又充实的文章来。四、培养创造力,放飞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正确诱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学生读有情有景的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图画。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内容,又培养了想象力。同时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读写练习,培养想象力。如在讲完《凡卡》后,重新播放录相,“当凡卡把信寄出以后,远在乡下的爷爷是否可以收到来信,而当凡卡的梦醒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围绕这个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给故事加一个结尾。我课前把自己编的故事结尾制成光盘,此时播放,并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自己编的故事结尾大胆的讲出来,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结尾,在学生的头脑中诞生了。教师相机点评、总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证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双边活动变得更加和谐高效、科学,符合儿童的“感知认识——思维想象——实践创造”的认识规律,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和优化作文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情景激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阶梯。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激发其作文兴趣。在传统的小学作文课上,我们经常看见学生迫不得已奉命作文的被动状态,他们也因为写不出、写不好而害怕作文,厌恶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活经历少、知识面狭小,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不懂得积累写作素材,或是词汇贫乏,无话可写。怎样使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呢?根据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动画或课件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诱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刺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如《自我介绍》是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我首先运用多媒体导入,大屏幕上有小朋友们所喜爱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和唐老鸭,首先向大家作精彩的自我介绍,学生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也知道了什么是自我介绍;接着,再安排“找朋友”这一游戏形式,让学生间互相交流,用一段话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爱好、家里都有谁;最后,再利用投影设备展示各类动植物和实物的真实图片,如:大熊猫、小猴儿、向日葵、文具等,学生可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图画或感兴趣的事物,转换角色,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特征。这样一来,既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角色的交流,又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训练了思维。如一只“小兔”这样介绍自己:我的名字叫小白兔,看我全身雪白,就像一团小雪球,我有两只长耳朵,一双眼睛红通通的,像两颗红宝石。我爱吃萝卜和青菜,喜欢在草地上蹦蹦跳跳着玩儿。
二、化静为动,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学生作文同样离不开想象,有想象的作文更耐人寻味。在小学作文练习中,有很大比例是看图写文,在指导学生观察感知事物的同时,更要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作文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集形、声、光、色为一体的真实、恰到好处的情景就会更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写起文章来,更有一番洞天和情趣。
如:在三年级指导学生看图作文《爱惜粮食》时,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只用挂图,尽管做不少启发,可因学生的生活经历少,想象空间小,大部分学生只对图中三个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的心理活动简单的描写。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把农民耕地的情景、古诗《锄禾》和有关节约粮食的动人故事、具体数据,以及粮食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等有关资料汇集在资料库里,让学生提取学习,分组讨论,这样,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得到了拓展,图中的“爸爸、妈妈”教育“孩子”的语言更加有理有据,既有生动的例子,又有具体数字,小孩眼前浮现的情景是形象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深化了主题,文章中心更突出了。这正如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说的一样:“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给他们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去捕捉想象的光环,实现语言的创新和表达能力上的提高。
三、再现情境,强化学生写作感受
充分利用媒体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的特点,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实物、图片、录像、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这不仅营造了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兴趣,还弥补了学生认识与实际的焦距,缩短了时空,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会于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如在指导学生写一篇《拔河比赛》时,在比赛时学生们往往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比赛的胜负上,而忽视了比赛的过程,学生写出的文章都象流水账一样完全强调的是各局比赛的胜负,而没有比赛激烈的场面,从而学生写出的文章内容不充实,文章枯燥乏味。针对这一点,我首先把比赛的场景用摄像机摄下来,课堂上播放录像,再现了比赛的激烈场面和学生欢乐无比的比赛场景,引导学生细心、有序的观察,唤起学生的记忆和想象,从而写出既生动又充实的文章来。四、培养创造力,放飞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正确诱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学生读有情有景的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图画。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内容,又培养了想象力。同时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读写练习,培养想象力。如在讲完《凡卡》后,重新播放录相,“当凡卡把信寄出以后,远在乡下的爷爷是否可以收到来信,而当凡卡的梦醒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围绕这个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给故事加一个结尾。我课前把自己编的故事结尾制成光盘,此时播放,并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自己编的故事结尾大胆的讲出来,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结尾,在学生的头脑中诞生了。教师相机点评、总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证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双边活动变得更加和谐高效、科学,符合儿童的“感知认识——思维想象——实践创造”的认识规律,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和优化作文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