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这种教学方法,就能有效避免课堂的重说教、枯燥乏味的尴尬境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本文首先阐述了角色扮演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生成,现场表演;课前设置、排练,课堂表演;赋予学生具体的角色;创设角色情境四方面探讨了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角色扮演的途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角色扮演;应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5-0085-01
1.角色扮演的内涵
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来源于美国社会学家谢夫特的“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的理论,它是一种在教学中制造或模拟一定的现实生活片段,由学习者扮演其中的角色,将角色的语言、行为、表情及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以学习新的行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这样一句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教学法,属于情境学习。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在生活中处于某个真实角色(子女、学生、公民等),或根据教师要求在课前活动中亲身实践模拟某角色,从此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二是教师课堂上创设情境(文字、图片、书信、视频等载体),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色的角度思考问题(封闭式、开放式)。
2.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角色扮演的途径
角色扮演具有趣味性、灵活性、主动性和榜样性的特点。因此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总的思路是要贴近学生实际、易于操作,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1)课堂生成,现场表演
笔者认为这是种传统的角色扮演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提供情景,学生按照情景进行表演。在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题《师生交往》中,教师选取教材P67的探究与分享材料,让学生分别扮演小奇、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这些角色,续写不同结果。在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二框题《情绪的管理》中,教师将班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生观看无声视频,另一部分学生观察第一部分学生的表情、动作等,从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如第一部分同学看到视频中幽默的片段大笑,第二部分同学虽不能看到视频,但仍有人会跟着一起笑。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易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同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缺点是课堂易失控,也有可能產生冷场,从而造成课堂效率低下。
(2)课前设置、排练,课堂表演
教师在课后布置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同学们思考不同角色需要怎样去做。课堂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在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题《以礼待人》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根据剧本拍摄礼仪短剧,学生根据不同角色的需要进行表演,演出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个人、社会、国家等不同主体的礼仪行为。教师发挥引导、点评作用,按照故事—释理—导行的主线设计思路。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通过反复排练和思考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缺点是表演成分较大、参与面窄等。除了以上两种传统方法,在今天的道德与法治新课程中也可以采用情境代入、角色表演的方式。
(3)赋予学生具体的角色
这种方式更加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而得到具体的感受。如谢树平教授所说,我们要根据真实的实践活动生成情感体验。在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题《爱在家人间》这一课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所有学生进行“孕妇”角色的模拟,学生用衣服在腹部包着一个气球在学校生活一天,并保证气球不滑落、爆炸。通过这一角色的扮演,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并在教师指引下结合自身实际来更深刻地理解本课中“亲情之爱”、“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只要用心感悟就能够体会”。学生行动、反思、明理。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了对于社会生活中不同职业人物的理解,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并且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扮演,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创设角色情境
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使学生融入情境中的某个角色,进行思考。角色的“扮演”不外显,而是基于学生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一种思考和想象,形式如:书信、微博话题等。
在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题《深深浅浅话友谊》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前调查通过书信形式呈现学生交友中的真实问题,如……(举例扩展)创设情境。学生阅读材料,扮演情境中的角色进行问题思考。
角色扮演不仅是扮演角色,还包括进入角色。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角色的角度来体验,思考问题,从而构建起新的理解和知识,并使学生逐步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关心和爱护他人的情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这也是在培育学生的公民素养。
当然,每种方式各有利弊,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选择使用。在使用角色扮演时,笔者认为对于教师而言,要贴近学生的年龄思维特征和实际生活;重在让学生体验,让表演服务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有效组织,尽可能安排更多学生参与其中;表演过后要回归理性思考,提升教学深度。
总之,通过合理使用角色扮演方法,能够有效实现道德与法治课教书、育人的双重功能,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获得新的知识,促进全面发展。它不仅是对初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从而为学生一生的幸福生活奠基。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角色扮演;应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5-0085-01
1.角色扮演的内涵
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来源于美国社会学家谢夫特的“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的理论,它是一种在教学中制造或模拟一定的现实生活片段,由学习者扮演其中的角色,将角色的语言、行为、表情及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以学习新的行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这样一句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教学法,属于情境学习。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在生活中处于某个真实角色(子女、学生、公民等),或根据教师要求在课前活动中亲身实践模拟某角色,从此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二是教师课堂上创设情境(文字、图片、书信、视频等载体),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色的角度思考问题(封闭式、开放式)。
2.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角色扮演的途径
角色扮演具有趣味性、灵活性、主动性和榜样性的特点。因此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总的思路是要贴近学生实际、易于操作,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1)课堂生成,现场表演
笔者认为这是种传统的角色扮演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提供情景,学生按照情景进行表演。在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题《师生交往》中,教师选取教材P67的探究与分享材料,让学生分别扮演小奇、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这些角色,续写不同结果。在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二框题《情绪的管理》中,教师将班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生观看无声视频,另一部分学生观察第一部分学生的表情、动作等,从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如第一部分同学看到视频中幽默的片段大笑,第二部分同学虽不能看到视频,但仍有人会跟着一起笑。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易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同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缺点是课堂易失控,也有可能產生冷场,从而造成课堂效率低下。
(2)课前设置、排练,课堂表演
教师在课后布置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同学们思考不同角色需要怎样去做。课堂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在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题《以礼待人》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根据剧本拍摄礼仪短剧,学生根据不同角色的需要进行表演,演出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个人、社会、国家等不同主体的礼仪行为。教师发挥引导、点评作用,按照故事—释理—导行的主线设计思路。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通过反复排练和思考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缺点是表演成分较大、参与面窄等。除了以上两种传统方法,在今天的道德与法治新课程中也可以采用情境代入、角色表演的方式。
(3)赋予学生具体的角色
这种方式更加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而得到具体的感受。如谢树平教授所说,我们要根据真实的实践活动生成情感体验。在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题《爱在家人间》这一课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所有学生进行“孕妇”角色的模拟,学生用衣服在腹部包着一个气球在学校生活一天,并保证气球不滑落、爆炸。通过这一角色的扮演,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并在教师指引下结合自身实际来更深刻地理解本课中“亲情之爱”、“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只要用心感悟就能够体会”。学生行动、反思、明理。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了对于社会生活中不同职业人物的理解,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并且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扮演,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创设角色情境
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使学生融入情境中的某个角色,进行思考。角色的“扮演”不外显,而是基于学生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一种思考和想象,形式如:书信、微博话题等。
在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题《深深浅浅话友谊》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前调查通过书信形式呈现学生交友中的真实问题,如……(举例扩展)创设情境。学生阅读材料,扮演情境中的角色进行问题思考。
角色扮演不仅是扮演角色,还包括进入角色。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角色的角度来体验,思考问题,从而构建起新的理解和知识,并使学生逐步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关心和爱护他人的情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这也是在培育学生的公民素养。
当然,每种方式各有利弊,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选择使用。在使用角色扮演时,笔者认为对于教师而言,要贴近学生的年龄思维特征和实际生活;重在让学生体验,让表演服务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有效组织,尽可能安排更多学生参与其中;表演过后要回归理性思考,提升教学深度。
总之,通过合理使用角色扮演方法,能够有效实现道德与法治课教书、育人的双重功能,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获得新的知识,促进全面发展。它不仅是对初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从而为学生一生的幸福生活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