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改革和“依据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考试命题原则,给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广泛、更能动的创造空间,同时也影响到思想品德教师对待教材文本的态度和方法,其最终必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业和成长。
一、出现了偏差,有些甚至背离了思想品德学科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进行单一的品德常识的灌输,教材观点的简单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并且不能脱离狭隘的成绩考核和教材羁绊。还有些教师却走向了另一面,认为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简单,教学要求也“低”,没有深挖的必要,转而过度地依赖多媒体或用大量的课外资源取代教材文本,名曰将课堂置于生活中。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更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二、矫正偏差,培养文本阅读能力和习惯,是思想品德教学不能丢弃的“根”
那么,思想品德课该如何矫正偏差回归本真,服务于中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呢?我校思想品德学科备课组多次进行了“查找制约学科教学的瓶颈问题”的主题教研活动,决定将“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作为切入口。我们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实践与反思,具体阐述如下。
(一)教师“准”“深”“精”地把握文本是前提
“如果我们认同学生在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大多是经由教师对文本进行解读和构建后的‘二手’知识,那么,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意义构建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提高教师对文本的驾驭能力,“精”“深”“准”地把握文本,处理好教师与文本的关系,是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习惯和能力的前提。
(二)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方法渗透和引领是关键
1.感知文本,从亲近教材开始。亲近源于了解和好感,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初中思品课新教材的编写布局。新教材文本资源包括正文、插图、说明材料、案例材料、名言警句、思考练习等。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深入解读和意义构建教材文本,理清教材中图与文、文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它们之间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补充说明以及拓展延伸的问题的过程。教师还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阅读,感受教材文本中每一部分资源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教师也要使学生认识到教材仅仅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蓝本,不要死抠教材,还要敢想、敢于质疑。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能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和兴趣,逐渐地形成学科好感。当然,这样的学科情感的培养要在每一节课中随教师的态度、情感和方法悄悄潜入。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发现主干问题。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和教材文本观点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距离,教师空洞的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就需要教师围绕问题,创设真实情景,从而缩小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提供一些话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其实就是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起点和阅读文本的题眼。以科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扬帆起航”第一课“走进中学”第1课时“校园风景线”的教学设计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直接就课题先抛出两个问题:(1)进入新学校你发现我们的校园风景线有哪些?(学生自由交流)(2)再看看教材当中罗列的一个校园该有的风景线有哪些?在七年级学生的认识中,校园风景主要是花、草、树木、建筑等,而当他们带着自己认为的校园风景,再读教材中罗列的校园风景时就会发现校园风景不仅是花、草等自然景观,还有学校多年积淀的人文风景,健康、进取、奋发有为的同学也是校园最鲜活的风景。
教师设计的问题源自于教材,但又不囿于教材,将抽象的教材内容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自主探究、体验和感悟。学生的阅读学习自然也不会拘泥于教材,他们的思想会回到他们已有的生活和经验。教师精心的一个问题设置,一箭双雕,不仅使学生整体感知了本课教材的主干知识,还使他们已有的认知经验与教材中的观点发生碰撞,这时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便产生了。
3.学会把握正文关键词,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对大多数初中生来说,在阐述观点解决问题时,要么是大篇幅地搬用教材观点,要么凭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主观臆断。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缺乏把握教材关键词,以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巧妙引领。在平时的每一节课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引领学生不仅要找到主干问题,还有动手圈出关键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严谨的、深入研读文本的习惯和能力,从而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展开教学打下基础。
4.学会利用教材辅助文的,理解巩固、迁移拓展学科知识和增强应用能力。在教科书中,有不少辅助文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形象鲜明的材料。它们与正文部分互为补充,是对正文中的观点、概念进行补充说明或论证。若忽略了教材辅助文,学生则很难透彻理解正文观点。作为教师,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捕捉这些信息,借助丰富多彩的材料,充实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知识。
(三)走出教材,精选并适度拓展课外文本,面向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世界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思想品德教材文本资源固然重要,是教与学的依据,而教材之外的资源因为更能结合实际、联系时政,同样不可小觑。
教材是有情感的,需要师生静下心来多一些欣赏,因为它是进行学科思维方法教育最直接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应当好引领者,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也是使思想品德课课堂和谐高效的必然选择。
本文为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申报的小课题“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习惯和能力,提高文本资源利用有效性的研究”的阶段性实践反思。
(责编 张翼翔)
一、出现了偏差,有些甚至背离了思想品德学科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进行单一的品德常识的灌输,教材观点的简单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并且不能脱离狭隘的成绩考核和教材羁绊。还有些教师却走向了另一面,认为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简单,教学要求也“低”,没有深挖的必要,转而过度地依赖多媒体或用大量的课外资源取代教材文本,名曰将课堂置于生活中。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更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二、矫正偏差,培养文本阅读能力和习惯,是思想品德教学不能丢弃的“根”
那么,思想品德课该如何矫正偏差回归本真,服务于中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呢?我校思想品德学科备课组多次进行了“查找制约学科教学的瓶颈问题”的主题教研活动,决定将“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作为切入口。我们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实践与反思,具体阐述如下。
(一)教师“准”“深”“精”地把握文本是前提
“如果我们认同学生在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大多是经由教师对文本进行解读和构建后的‘二手’知识,那么,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意义构建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提高教师对文本的驾驭能力,“精”“深”“准”地把握文本,处理好教师与文本的关系,是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习惯和能力的前提。
(二)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方法渗透和引领是关键
1.感知文本,从亲近教材开始。亲近源于了解和好感,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初中思品课新教材的编写布局。新教材文本资源包括正文、插图、说明材料、案例材料、名言警句、思考练习等。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深入解读和意义构建教材文本,理清教材中图与文、文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它们之间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补充说明以及拓展延伸的问题的过程。教师还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阅读,感受教材文本中每一部分资源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教师也要使学生认识到教材仅仅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蓝本,不要死抠教材,还要敢想、敢于质疑。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能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和兴趣,逐渐地形成学科好感。当然,这样的学科情感的培养要在每一节课中随教师的态度、情感和方法悄悄潜入。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发现主干问题。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和教材文本观点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距离,教师空洞的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就需要教师围绕问题,创设真实情景,从而缩小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提供一些话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其实就是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起点和阅读文本的题眼。以科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扬帆起航”第一课“走进中学”第1课时“校园风景线”的教学设计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直接就课题先抛出两个问题:(1)进入新学校你发现我们的校园风景线有哪些?(学生自由交流)(2)再看看教材当中罗列的一个校园该有的风景线有哪些?在七年级学生的认识中,校园风景主要是花、草、树木、建筑等,而当他们带着自己认为的校园风景,再读教材中罗列的校园风景时就会发现校园风景不仅是花、草等自然景观,还有学校多年积淀的人文风景,健康、进取、奋发有为的同学也是校园最鲜活的风景。
教师设计的问题源自于教材,但又不囿于教材,将抽象的教材内容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自主探究、体验和感悟。学生的阅读学习自然也不会拘泥于教材,他们的思想会回到他们已有的生活和经验。教师精心的一个问题设置,一箭双雕,不仅使学生整体感知了本课教材的主干知识,还使他们已有的认知经验与教材中的观点发生碰撞,这时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便产生了。
3.学会把握正文关键词,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对大多数初中生来说,在阐述观点解决问题时,要么是大篇幅地搬用教材观点,要么凭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主观臆断。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缺乏把握教材关键词,以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巧妙引领。在平时的每一节课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引领学生不仅要找到主干问题,还有动手圈出关键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严谨的、深入研读文本的习惯和能力,从而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展开教学打下基础。
4.学会利用教材辅助文的,理解巩固、迁移拓展学科知识和增强应用能力。在教科书中,有不少辅助文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形象鲜明的材料。它们与正文部分互为补充,是对正文中的观点、概念进行补充说明或论证。若忽略了教材辅助文,学生则很难透彻理解正文观点。作为教师,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捕捉这些信息,借助丰富多彩的材料,充实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知识。
(三)走出教材,精选并适度拓展课外文本,面向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世界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思想品德教材文本资源固然重要,是教与学的依据,而教材之外的资源因为更能结合实际、联系时政,同样不可小觑。
教材是有情感的,需要师生静下心来多一些欣赏,因为它是进行学科思维方法教育最直接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应当好引领者,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也是使思想品德课课堂和谐高效的必然选择。
本文为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申报的小课题“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习惯和能力,提高文本资源利用有效性的研究”的阶段性实践反思。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