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尝试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是所有数学教师努力的目标。笔者认为活用“尝试教学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创设尝试情境,诱发学习兴趣;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兴奋剂;精心设计练习题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关键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尝试情境 艺术性 练习题 思维
  在数学课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促进智力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数学教师都一改过去的那种“灌注式”教学方法,而采用“尝试教学法”,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根据个人在教学实践中,怎样灵活应用“尝试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浅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尝试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或积极探究追求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而良好的尝试情境,是学生学习自主化,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造能力的物质保证。因此,教学中,我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来创设尝试情境。例如教学“比例尺”时,我创设了“学生出题考老师”的教学情境,课一开始,我说:“今天改变过去的考试方法,由你们出题考老师,愿意吗?”学生听后很感兴趣。我拿出一幅地图挂在黑板上,指着地图说:“你们用直尺任意量出图上两地距离,我都能很快地告诉你们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相信吗?”于是学生纷纷上台度量、报数,我都一个接一个地回答了对应的实际距离。学生这时更感到奇怪,都说:“老师,你快告诉我们吧,你是怎样算的?”我说:“其实呀,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帮助老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想认识它吗?”于是引出了所学习的内容“比例尺”。由于老师独具匠心的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培养了学生始终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发散性。
  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兴奋剂
  运用尝试教学法,教师讲解的时间减少,学生练习时间增多。如果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平平淡淡地要求学生先练习后讲评或集体订正,学生由于时间多而会感到枯燥无味的。所以,教师应该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当学生学习了圆心、半径、直径的特点后,让他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我说了下面一段话:“看哪位同学最有探索精神,不用任何工具,就能找到圆心?”此时,学生先是一愣,不用工具怎么能找到圆心呢?继而产生折一折的想法,通过多次对折,发现折痕相交的这个点就是圆心,这是运用鼓励性语言创设“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情境,使他们产生一种“柳暗花明”的探索精神。
  由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存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动作基础。教师的鼓励性语言不能单一、肤浅,而要做到因材施教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发散性。
  三、精心设计练习题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关键
  我们知道,教材中的例题不可能列举出可能出现的每一种情况,为了达到全面巩固新课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执教者在“吃透”教材的情况下,除了教科书的题目外,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些有特点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寻求答案,再组织讨论,这样既使学生全员参与活动,又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正、反比例应用题”过程中,例题只给出了仅用正比例解或反比例解的情况。综合练习时,我出了下面一道题:“一辆汽车原计划每小时行5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需要7小时到达。实际3小时就行驶了1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需要用多少小时?”并说了下面一段话:“这道题很有意思,请同学们认真分析题意,选择适当的解法。”学生做完题后汇报:(1)从速度角度分析,根據已知条件“3小时就行驶了180千米”可以理解为速度一定,那么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路程÷时间=速度(一定),解:设行完全程需要X小时。180÷3=(50×7)÷X。(2)从路程角度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每小时行5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需要7小时到达。”可以理解为路程一定,那么,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速度×时间=路程(一定)。解:设行完全程需要X小时。(180÷3)X=50×7.这样,学生在做补充题的过程中,不但得到思维灵活性的训练,而且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较全面的练习巩固。总之,练习题的设计,一定要密切联系教材内容,联系形式应多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运用尝试教学法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发散性,教师要针对学科的特点,做到适时、适度,自然结合,同时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有趣、有力。这样小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和发散性就会在课堂教学中的惊讶和发现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李向臣.一题多解与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J].数学学习与研究
  [2]邱学华.尝试教学理论研究[J]
  [3]高泽波.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其他文献
我在听障部担任1—3年级的律动课及艺术团学生的舞蹈课、节目排练课。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里听障部没有音乐课,然而律动课就相当于他们的音乐课。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根据聋生的特点,把舞蹈考级教材作为学校的律动教材、编写出具有针对性、导向性的教学计划,以确立学期目标、明确阶段目标,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几个学期下来,我觉得只有一部分学生喜欢律动课,对于趴青蛙、压腿等那些软开度动作没有学生愿意练习。几年的教学经历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正在加强素质教育的落实,并且已经成为了历史教学发展的新方向。现阶段,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大部分老师还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致使阻碍了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所以,一定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探索。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阅读、精讲、议论、练习、补充”这五步教学法的应用,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本文介绍用1985-1991年NOAA卫星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进行处理生成的条件植被指数(VCI),研究我国土壤的湿度状况,并阐述了应用VCI,结合常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监测由于干
会议
【摘要】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是一个薄弱的环节,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的作文水平呢?本文试从“让学生寻找习作的途径;让学生提高习作兴趣;让学生自我赏识与互动赏识;重对学生习作的评价”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途径 兴趣 赏识 评价 体会  现在,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是一个薄弱的环节,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的作文水平呢?在农村的教育中,学生对习作普遍厌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以下几点实践
期刊
由于看到孩子们常吃劣质食品、挑食,不注意饮食卫生,对营养早餐挑三拣四,随意浪费,感到特别揪心和心痛,所以很想在这方面做点文章,希望能改变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以求安心。因为我深知,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从小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不仅可以保证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和健康,还会让其一生受益。  一科学饮食与均衡营养。  健康的饮食行为
【摘要】学中我们及时总结和反思,養成善于总结和反思的习惯,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分析查找失败的原因,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与此同时,教学中要吃透教材,找准教材中重点、难点,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反思 精心 耐心 总结  一、教学前反思,精心准备,有助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