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MNL的Pareto杂波功率谱仿真改进方法

来源 :弹箭与制导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son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零记忆非线性变换(ZMNL)法无法模拟非对称形状功率谱的问题,在解决形状参数取值受限问题的基础上,对Pareto杂波功率谱仿真方法进行改进,实现了非对称杂波功率谱的仿真.实验表明,只要形状参数选择恰当值,其频谱泄漏水平在要求的范围内,就能够生成形状参数为非整数、功率谱为非对称形状的Pareto分布杂波.
其他文献
应用Fluent软件对12种结构参数多孔介质换热管管内传热与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场协同理论分析了波纹管的换热效果.结果表明,管内分段插入多孔介质时,间隙相同时,插入多孔介质的长度越长换热效果越好;但综合换热效果管内完全填充多孔介质时要好于分段插入多孔介质.管内分层插入多孔介质时,当管内层插入的孔隙率为1,即内层不插入任何多孔介质时,换热效果最好.管内插入环状多孔介质时,管内插入多孔介质的厚度越大,换热效果越好.当Re<1700时,厚度为7 mm的环状多孔介质综合换热效果好.综合所研究的几种管型,5#管
为优化燃气导流器表面热环境,对某型车载单面导流器的热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确定了导流器高度、导流器折转半径和导流器背板与发射架距离为重要结构参数,它们与导流器表面温度之间存在复杂非线性关系.基于BP神经网络和RBF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相应代理模型进行对比,选择了决定系数更高、稳定性更好的RBF径向基神经网络代理模型进行导流器型面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流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导流器机动性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后的导流器表面最大温度降低了约400 K,热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导流效果更佳.优化误差在
本文通过对插销的不同材料与加工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对空心插销的铆接工艺进行研究,阐述了实施中的关键技术、性能对比分析,以及在铆接加工工艺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法,提出了一种空心插销铆接加工新工艺,为转换器等产品的设计与加工提供了理论基础.
根据3个不同产品,在射击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高海拔试验场及低海拔试验场进行相同类型试验,分析其试验数据发现,排除射手操作等略微差别条件外,不同产品在标准化后低海拔试验场的射程要高于高海拔试验场的射程,高海拔试验场的散布要低于低海拔试验场的散布.该现象目前没有理论支持,运用外弹道六自由度弹道方程及射程标准化相关理论知识,初步分析了不同海拔对弹道射程的影响.
为解决无人艇在行驶过程中艇身晃动造成的视频抖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灰度投影的无人艇电子稳像方法,通过采用差分灰度投影、环投影和圆投影,估计出相邻帧之间存在的相对运动关系并进行补偿,从而达到稳像的目的。与传统方法相比,对于大面积无意义纹理的抵抗性更好,因此对于水面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实验阶段,通过对数据集和水面实拍视频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对水面环境有很高的稳像精度和很强的鲁棒性。
为预测固体火箭发动机多层结构间的粘结质量与发动机燃烧过程中药柱厚度的变化情况,应用半解析有限元法,分别对固体火箭发动机3种不同界面黏接质量的兰姆波频散曲线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当胶层质量相对变差时,频散曲线整体向左漂移.而当药柱厚度大于100 mm以后,频散曲线不再发生变化.药柱厚度从100 mm逐渐递减到0 mm的过程,频散曲线的整体向右漂移,且阶数越来越少,低阶模态波变化明显.
电热毯产品已成为我国家庭冬天必备的一种家用电器,其家庭占有率逐年上升,产品质量受到消费者的普遍关注.电热毯产品一直是我国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抽查的重点产品,近几年的监督抽查结果显示,电热毯产品质量堪忧,容易出现严重不合格项目,其产品质量提升空间很大.本文对电热毯及类似柔性发热器具产品常见安全不合格项目分析说明,并提出改进措施.
为研究杀爆榴弹自然破片的破片形状特性、速度衰减能力、侵彻能力等基本终点威力参数,通过理论分析、试验验证,得到了1~4g自然破片的平均迎风面积、阻力系数、衰减系数及对不同铝板的极限穿透能力,建立了终点毁伤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4 g自然破片的形状系数为4.96×10-3 m2 kg-2/3,在空气中的速度衰减系数为0.022 m-1,阻力系数为0.89,侵彻单位铝板消耗的能量为4.4×108 J/m3.该试验方法的建立,可指导大质量自然破片的终点参数研究,进一步完善毁伤模型,为火力规划与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针对当前空空导弹的发展趋势,对基于冲压发动机的第五代空空导弹战术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空空导弹飞行任务(对空作战和对地打击).参考“流星”空空导弹,考虑未来内埋远程空空导弹小尺寸、远射程、高速度的基本特点,给定二元三波系进气道、旁侧进气凹腔燃烧室和轴对称拉瓦尔喷管,建立起冲压发动机整机计算模型,完成了冲压发动机(小尺寸,直径167 mm)在高马赫数(3.0~5.0)下的三维数值计算和分析,初步验证了冲压发动机作为未来内埋远程高速空空导弹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