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能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它与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整合起来,能改变传统教学单一的方式,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加深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设情景,引起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知
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为语文教学提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形、音、义统一的信息集合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
如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一课,作者在文字中所饱含对失去的土地的强烈感情,那种在文字中奔腾的思绪,对于对那段历史已不甚了解的初中生,已经没有什么感染力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通过东北的美丽富饶与日军铁蹄之下的生灵涂炭二组画面进行对比,并且配上悲壮的音乐《松花江上》,在强烈的视听结合的情境之下,通过最直接的感知,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这种情境之下,学生已能与课文的语言文字产生较为强烈的共鸣。在课上,有的学生泣不成声,甚至连听课老师都为之动容。在这种氛围之下,学生各种感官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成功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感知。
二、结合课文,加强体验,促进学生整体感知
多媒体为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通过提供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构建情景交融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把需要学生有意注意接受的知识,变为无意注意并轻松获得,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上《木兰诗》一课中,我使用了FALSH所制作的动画,伴随着配乐的课文朗读,花木兰替父从军、从军途中、获胜归来等几个过程的画面逐渐展示,使本来比较枯燥无味的文言文教学,顿时变得有趣起来,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时暴发出惊叹的声音,花木兰这个女英雄形象,在教师分析课文之前已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课文获得深刻的整体感知。
三、突出难点,品读课文,加深课文理解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化静为动。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这一特有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与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的开发平台,教师就由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自主活动过程的指导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取代了主要靠教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的陈旧的教学模式。
如在上《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中,学生很难把握文中细致、生动、准确的人物描写。我在上课时,先展示出各个作家的肖像画,先请同学进行描述,再由学生找到文中描写的语句,然后进行对比,他们自然而然地发现,同学的描述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进而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培养兴趣、主动探索、提升审美能力
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如在上《黄河颂》这课时,我把这篇课文作为学生“观赏黄河、了解黄河、感悟黄河”活动课的载体,在上课过程中,以《黄河颂》的写作思路为线索,至始至终穿插着黄河的图片,黄河的音乐,描写黄河的诗文,结合多种审美载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审美活动。相比较于单纯的课文文本分析,学生十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由教师设定的审美活动中,对于黄河的汹涌澎湃、对于黄河的历史作用、对于黄河这个意象的深刻含义,学生有了较为深刻的见解,并且这些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审美活动创造出来的审美感悟,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启发想象、主体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训练不够全面,常以重复、繁琐的语文练习代替广泛综合的训练,使学生不堪重负,而效果甚微;作文训练机械化、模式化,往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和生活气息,更难体现青少年的个性特点。久而久之,造成思维的僵化等缺陷。而如果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就能有效地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进而能有效地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
如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学生对鲁迅所描述的百草园的乐趣不能有太大的体会,针对这种情况,我展示了几张百草园的图画,让学生试想一下,如果你小时候在这百草园能有什么可以玩的事情?并且用一段写出来,让同学评价下,谁说的有理、有趣。这节课上,同学的热情非常高,初中生丰富的想象力及爱玩的天性,经过老师有目的的引导,最后变成一篇篇充满天真浪漫情趣,并富有个性的文章,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理解。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只要我们适时、适当地运用,就能提高效率,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把多媒体教学融入语文课改教学的一般规律当中,进行有效、有益的整合,就能更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景,引起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知
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为语文教学提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形、音、义统一的信息集合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
如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一课,作者在文字中所饱含对失去的土地的强烈感情,那种在文字中奔腾的思绪,对于对那段历史已不甚了解的初中生,已经没有什么感染力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通过东北的美丽富饶与日军铁蹄之下的生灵涂炭二组画面进行对比,并且配上悲壮的音乐《松花江上》,在强烈的视听结合的情境之下,通过最直接的感知,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这种情境之下,学生已能与课文的语言文字产生较为强烈的共鸣。在课上,有的学生泣不成声,甚至连听课老师都为之动容。在这种氛围之下,学生各种感官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成功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感知。
二、结合课文,加强体验,促进学生整体感知
多媒体为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通过提供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构建情景交融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把需要学生有意注意接受的知识,变为无意注意并轻松获得,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上《木兰诗》一课中,我使用了FALSH所制作的动画,伴随着配乐的课文朗读,花木兰替父从军、从军途中、获胜归来等几个过程的画面逐渐展示,使本来比较枯燥无味的文言文教学,顿时变得有趣起来,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时暴发出惊叹的声音,花木兰这个女英雄形象,在教师分析课文之前已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课文获得深刻的整体感知。
三、突出难点,品读课文,加深课文理解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化静为动。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这一特有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与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的开发平台,教师就由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自主活动过程的指导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取代了主要靠教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的陈旧的教学模式。
如在上《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中,学生很难把握文中细致、生动、准确的人物描写。我在上课时,先展示出各个作家的肖像画,先请同学进行描述,再由学生找到文中描写的语句,然后进行对比,他们自然而然地发现,同学的描述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进而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培养兴趣、主动探索、提升审美能力
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如在上《黄河颂》这课时,我把这篇课文作为学生“观赏黄河、了解黄河、感悟黄河”活动课的载体,在上课过程中,以《黄河颂》的写作思路为线索,至始至终穿插着黄河的图片,黄河的音乐,描写黄河的诗文,结合多种审美载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审美活动。相比较于单纯的课文文本分析,学生十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由教师设定的审美活动中,对于黄河的汹涌澎湃、对于黄河的历史作用、对于黄河这个意象的深刻含义,学生有了较为深刻的见解,并且这些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审美活动创造出来的审美感悟,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启发想象、主体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训练不够全面,常以重复、繁琐的语文练习代替广泛综合的训练,使学生不堪重负,而效果甚微;作文训练机械化、模式化,往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和生活气息,更难体现青少年的个性特点。久而久之,造成思维的僵化等缺陷。而如果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就能有效地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进而能有效地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
如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学生对鲁迅所描述的百草园的乐趣不能有太大的体会,针对这种情况,我展示了几张百草园的图画,让学生试想一下,如果你小时候在这百草园能有什么可以玩的事情?并且用一段写出来,让同学评价下,谁说的有理、有趣。这节课上,同学的热情非常高,初中生丰富的想象力及爱玩的天性,经过老师有目的的引导,最后变成一篇篇充满天真浪漫情趣,并富有个性的文章,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理解。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只要我们适时、适当地运用,就能提高效率,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把多媒体教学融入语文课改教学的一般规律当中,进行有效、有益的整合,就能更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