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絮凝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是给水净化中比较常见的净化工艺,本文通过利用“微絮凝过滤”的技术,使传统的给水净化工艺技术得到了提升,降低了成本。
[关键词]微絮凝 投药量 后絮凝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3-0325-01
一、概述
濮阳市第三水厂(以下简称“三水厂”)于2016年建成投产,采用的主要净化工艺:网格絮凝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出厂,源水为南水北调中线丹江水。在网格絮凝池中投加的絮凝剂为5%的聚合氯化铝铁,投加单耗为6-10mg/L,V型滤池采用单层的均质石英砂滤料,滤料平均有效粒径0.95mm,厚度1.1m,过滤周期24-36h,反洗采用气、气+水、水三种方式。
二、微絮凝过滤简介
微絮凝过滤是直接过滤的一种。直接过滤是指原水不经沉淀而直接进入滤池过滤称为“直接过滤”。直接过滤充分体现了滤层中特别是深层滤料中的接触絮凝的作用。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原水经加药后直接进入滤层过滤,滤前不设任何絮凝设备,这种过滤方式一般称为“接触过滤”;二是滤池前设一简易微絮凝池,原水加药混合后先经微絮凝池,形成粒径相近的微絮凝后(粒径大致在40~60μm)即刻进入滤层过滤,这种方式称“微絮凝过滤”
美国水行业协会(AWWA)的一份关于直接过滤的报告,把满足下列标准的源水定义为“最适合”于直接过滤的源水:
色度∠40 浊度∠5NTU 藻类∠2000asu/mL
铁∠0.3mg/L 锰∠0.05mg/L
三、混凝剂投加量的现场试验
1、原水水质
三水厂的原水水质(2017年3月1日检验)如表1:
通過对三水厂建成投产运行以来源水水质一年来多次化验,完全符合AWWA关于适用于“直接过滤”的源水水质的要求,通过以上分析及考虑到三水厂工艺成型后的实际情况,其净化工艺采用“直接过滤”的一种—微絮凝过滤。
2、试验方法
因烧杯试验存在较大误差,所以本文在保证总出水水质合格的情况下直接采用全程大规模过滤试验来确定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依次降低,调整投加量之间的间隔以天计算,即每一次混凝剂的投加量调整时间间隔不少于一天。试验结果见表2:
由此可见,当混凝剂投加量为3.5mg/L时,平流沉淀池与V型滤池的运行是稳定的。当混凝剂的投加量分别为:10mg/L、8mg/L、6mg/L时,因原水浊度过低(0.34-2.19NTU),部分混凝剂无法与水中的物质发生电性中和、吸附架桥、压缩双电层等反应,故会在穿透滤池滤料后在清水池内发生“后絮凝”现象。
四、滤速的调整
当混凝剂投加量为3.5mg/L时,因水中不含有大的絮凝体,因此滤层表面不易被堵塞,可适当提高滤速,同时采用均质滤料可充分利用V型滤池的深层截污能力。实践中,本文将设计的滤速由原来的15m/h,提高到20m/h,仍可满足总出水水质达标的要求,从而提高了产水量。
五、结语
1、较常规过滤相比,不会降低对TOC的去除率。这是因为水中有机物以胶体和溶解性两种形式存在,且一般带有较高的表面电荷,其中胶体有机物可通过混凝剂的压缩双电层、电性中和作用来改变表面电荷的性质而由滤池截留,而溶解性有机物则必须经过混凝、沉淀才能去除。由于直接过滤没有经过反应、沉淀过程,因此不能有效去除溶解性有机物,故对TOC的去除率较常规过滤的低,但在传统净化工艺中采用“微絮凝过滤”工艺,可充分发挥平流沉淀池混凝沉淀作用,从而达到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目的。
2、混凝剂投加量少,产泥少,降低了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成本。
3、适用于原水浊度变化的能力强,抗水力冲击的能力强。还可处理“直接过滤”工艺不能处理的高浊度和高色度的原水。
[关键词]微絮凝 投药量 后絮凝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3-0325-01
一、概述
濮阳市第三水厂(以下简称“三水厂”)于2016年建成投产,采用的主要净化工艺:网格絮凝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出厂,源水为南水北调中线丹江水。在网格絮凝池中投加的絮凝剂为5%的聚合氯化铝铁,投加单耗为6-10mg/L,V型滤池采用单层的均质石英砂滤料,滤料平均有效粒径0.95mm,厚度1.1m,过滤周期24-36h,反洗采用气、气+水、水三种方式。
二、微絮凝过滤简介
微絮凝过滤是直接过滤的一种。直接过滤是指原水不经沉淀而直接进入滤池过滤称为“直接过滤”。直接过滤充分体现了滤层中特别是深层滤料中的接触絮凝的作用。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原水经加药后直接进入滤层过滤,滤前不设任何絮凝设备,这种过滤方式一般称为“接触过滤”;二是滤池前设一简易微絮凝池,原水加药混合后先经微絮凝池,形成粒径相近的微絮凝后(粒径大致在40~60μm)即刻进入滤层过滤,这种方式称“微絮凝过滤”
美国水行业协会(AWWA)的一份关于直接过滤的报告,把满足下列标准的源水定义为“最适合”于直接过滤的源水:
色度∠40 浊度∠5NTU 藻类∠2000asu/mL
铁∠0.3mg/L 锰∠0.05mg/L
三、混凝剂投加量的现场试验
1、原水水质
三水厂的原水水质(2017年3月1日检验)如表1:
通過对三水厂建成投产运行以来源水水质一年来多次化验,完全符合AWWA关于适用于“直接过滤”的源水水质的要求,通过以上分析及考虑到三水厂工艺成型后的实际情况,其净化工艺采用“直接过滤”的一种—微絮凝过滤。
2、试验方法
因烧杯试验存在较大误差,所以本文在保证总出水水质合格的情况下直接采用全程大规模过滤试验来确定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依次降低,调整投加量之间的间隔以天计算,即每一次混凝剂的投加量调整时间间隔不少于一天。试验结果见表2:
由此可见,当混凝剂投加量为3.5mg/L时,平流沉淀池与V型滤池的运行是稳定的。当混凝剂的投加量分别为:10mg/L、8mg/L、6mg/L时,因原水浊度过低(0.34-2.19NTU),部分混凝剂无法与水中的物质发生电性中和、吸附架桥、压缩双电层等反应,故会在穿透滤池滤料后在清水池内发生“后絮凝”现象。
四、滤速的调整
当混凝剂投加量为3.5mg/L时,因水中不含有大的絮凝体,因此滤层表面不易被堵塞,可适当提高滤速,同时采用均质滤料可充分利用V型滤池的深层截污能力。实践中,本文将设计的滤速由原来的15m/h,提高到20m/h,仍可满足总出水水质达标的要求,从而提高了产水量。
五、结语
1、较常规过滤相比,不会降低对TOC的去除率。这是因为水中有机物以胶体和溶解性两种形式存在,且一般带有较高的表面电荷,其中胶体有机物可通过混凝剂的压缩双电层、电性中和作用来改变表面电荷的性质而由滤池截留,而溶解性有机物则必须经过混凝、沉淀才能去除。由于直接过滤没有经过反应、沉淀过程,因此不能有效去除溶解性有机物,故对TOC的去除率较常规过滤的低,但在传统净化工艺中采用“微絮凝过滤”工艺,可充分发挥平流沉淀池混凝沉淀作用,从而达到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目的。
2、混凝剂投加量少,产泥少,降低了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成本。
3、适用于原水浊度变化的能力强,抗水力冲击的能力强。还可处理“直接过滤”工艺不能处理的高浊度和高色度的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