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核心。为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学校德育工作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迫切。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本文结合个人的工作实践和体会,提出了“笔谈法”德育模式,并从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实施方法、实施原则及注意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学校教育;德育工作;德育模式
1. 缘起:“差生”汇集,德育工作何去何从 学校德育工作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有人错误地认为这是一种“务虚”的工作,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畏惧情绪,认为学校德育工作不好做,初中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比小学生难做,高生的德育比初中生难做,职高中专学生的德育工作就更难了。因为这部分人是中考落榜者,考不进普通高中,是“差生”汇集的人群。这些人平时不爱学习,思想上又复杂,但精力又充沛,整天不知道在想着什么,当这样班级的班主任就更加令人头疼了,平时的德育工作不知如何开展。
上述观念的产生,可以说教师是受了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制约,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根据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应逐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水平,思想水平和能力,也可以进行不同的德育方式;作为一名职高中专教师更应树立比普通高中教师更强烈的“人人都可雕琢”,“人人都能成材”的学生观,这是我们能不能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动力。有了这样的思想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才会去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尝试,去寻求的学校德育工作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正是本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在工作中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学校德育方式——“笔谈法”德育方式。从中使们感到学校德育工作确定有事可做,也使我们体会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乐趣。它有利于沟通师生情感,消除隔阂,建立信任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关心的热点;有利于教师正确把握的德育方向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尤其在处理学生违纪事件时降低了师生间的“火药味”,使问题在平和环境中得以解决,而且拓宽了德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与学生笔谈的过程也是学生一次自我解剖,自我教学的过程。
2. 探索:来自“以文会友”的启示,另辟德育蹊径 “笔谈法”德育模式,它是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文字叙述的方法,以日记、周记、随感等形式,反映学校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谈对某件事的看法、自己的思想等。我们常用的方法有:
2.1 命题法。事先确定撰写的主题,谈对某件事的看法,教师综合全体学生的意见,作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中专学生在校期间该读哪些书?你如何看待男女同学的交往?等等,让学生来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方案。这种由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比教师一锤定音能收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2.2 自由法。这种方法相对于命题式而言,它在规定笔谈内容上更具有灵活性,学生可以想谈就谈什么。但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认真研读学生的每篇谈话内容,从中体验学生的心理,找出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思想倾向,把握学生动态,及时处理有关事件,将问题真正解决在萌芽状态。
2.3 个案法。一位学生在校期间偶尔出现违纪现象是难免的,如同学吵架,损坏公物等这些都是常见现象。以学生吵架为例,教师在处理时的调查、分析、解决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学生心理的伤害,认为教师偏袒某一方,以致造成德育工作中的不良因素,由此造成的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这时采用“个案法”的笔谈方式,是一种非常理想德育方法。教师不要急于参与介入整个过程,更不应轻易作出结论,而应以中立者的身份召集当事者双方,让他们平息心情。要求当事者双方能以平静的心情以记叙文形式将事情的经过写下来,重点谈在整个事件中“我的”正反两面,分析避免该事件的可能性,以及解决事件的方案。此时,教师切不可作任何判断,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以两方共同朋友的身份参加了解真相,以平静的口吻提醒学生在多谈自己正确一面的同时,千万别忘了谈些自己的不当的地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乐意接受教师的建议。
3. 实施:立足“尊重人格”,恪守原则 为了保证“笔谈式”德育方式的正常实施,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半公开原则。根据谈话的内容,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通过征求学生的意见,决定笔谈内容能不能公开。同时,因为学生笔谈的对象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因此,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谈到自己心里话时,往往会在求得教师帮助的同时会希望教师帮助他(她)保守秘密,因此,教师在处理时应充分尊重学生。
3.2 科学性原则。在笔谈过程中,师生方面均应坚持科学性原则。反映的事件应真实,参与的目的性应明确,否则将失去笔谈的科学意义。教师在处理学生笔谈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科学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切忌处理问题时的随意性。
3.3 自愿性原则。提倡自愿性原则也是笔谈科学性的要求。学生只有在充分自愿的基础上才能向教师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提供的德育信息才更具有价值,才能真正达到笔谈的最终目的。
4. 反思:坚守“以生为本”,力求高效 在实施“笔谈法”德育方式时,除了遵守上述几个原则以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融洽师生情感。每次笔谈我们都是为了达到解决某个现象而进行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取得学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在回答问题时教师的态度应该中肯,才能确保笔谈的顺利进行,才能真正达到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2 教师应注意角色的转变。怕师,尤其是怕班主任老师是学生的普通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势必影响笔谈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放下架子,学会去尊重学生,主动地去接近学生,努力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向你倾诉肺腑之言,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倾心交谈的知心朋友。
4.3 教师应有足够的毅力,能持之以恒。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艰辛。教师阅读、批阅每份笔谈内容的工作量会相当大,这无疑就增加了教师平时的工作量,这时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毅力,能将工作持之以恒,严格要求自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复工作。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才能逐渐体会到“笔谈式”德育模式的优越性。
同时教师还应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发挥爱岗敬业精神,热爱德育工作,这样在德育工作中才会有所建树。
5. 结束语 在德育工作中提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显得相当重要。“笔谈法”德育模式仅仅是我们德育工作中尝试的一种方法,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我们确实收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但难免也存在一些缺陷,我们旨在通过本文力求介绍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希望能得到广大教育界同仁的批评指正,为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而共同努力。
【关键词】学校教育;德育工作;德育模式
1. 缘起:“差生”汇集,德育工作何去何从 学校德育工作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有人错误地认为这是一种“务虚”的工作,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畏惧情绪,认为学校德育工作不好做,初中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比小学生难做,高生的德育比初中生难做,职高中专学生的德育工作就更难了。因为这部分人是中考落榜者,考不进普通高中,是“差生”汇集的人群。这些人平时不爱学习,思想上又复杂,但精力又充沛,整天不知道在想着什么,当这样班级的班主任就更加令人头疼了,平时的德育工作不知如何开展。
上述观念的产生,可以说教师是受了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制约,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根据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应逐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水平,思想水平和能力,也可以进行不同的德育方式;作为一名职高中专教师更应树立比普通高中教师更强烈的“人人都可雕琢”,“人人都能成材”的学生观,这是我们能不能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动力。有了这样的思想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才会去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尝试,去寻求的学校德育工作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正是本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在工作中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学校德育方式——“笔谈法”德育方式。从中使们感到学校德育工作确定有事可做,也使我们体会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乐趣。它有利于沟通师生情感,消除隔阂,建立信任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关心的热点;有利于教师正确把握的德育方向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尤其在处理学生违纪事件时降低了师生间的“火药味”,使问题在平和环境中得以解决,而且拓宽了德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与学生笔谈的过程也是学生一次自我解剖,自我教学的过程。
2. 探索:来自“以文会友”的启示,另辟德育蹊径 “笔谈法”德育模式,它是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文字叙述的方法,以日记、周记、随感等形式,反映学校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谈对某件事的看法、自己的思想等。我们常用的方法有:
2.1 命题法。事先确定撰写的主题,谈对某件事的看法,教师综合全体学生的意见,作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中专学生在校期间该读哪些书?你如何看待男女同学的交往?等等,让学生来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方案。这种由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比教师一锤定音能收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2.2 自由法。这种方法相对于命题式而言,它在规定笔谈内容上更具有灵活性,学生可以想谈就谈什么。但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认真研读学生的每篇谈话内容,从中体验学生的心理,找出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思想倾向,把握学生动态,及时处理有关事件,将问题真正解决在萌芽状态。
2.3 个案法。一位学生在校期间偶尔出现违纪现象是难免的,如同学吵架,损坏公物等这些都是常见现象。以学生吵架为例,教师在处理时的调查、分析、解决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学生心理的伤害,认为教师偏袒某一方,以致造成德育工作中的不良因素,由此造成的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这时采用“个案法”的笔谈方式,是一种非常理想德育方法。教师不要急于参与介入整个过程,更不应轻易作出结论,而应以中立者的身份召集当事者双方,让他们平息心情。要求当事者双方能以平静的心情以记叙文形式将事情的经过写下来,重点谈在整个事件中“我的”正反两面,分析避免该事件的可能性,以及解决事件的方案。此时,教师切不可作任何判断,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以两方共同朋友的身份参加了解真相,以平静的口吻提醒学生在多谈自己正确一面的同时,千万别忘了谈些自己的不当的地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乐意接受教师的建议。
3. 实施:立足“尊重人格”,恪守原则 为了保证“笔谈式”德育方式的正常实施,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半公开原则。根据谈话的内容,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通过征求学生的意见,决定笔谈内容能不能公开。同时,因为学生笔谈的对象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因此,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谈到自己心里话时,往往会在求得教师帮助的同时会希望教师帮助他(她)保守秘密,因此,教师在处理时应充分尊重学生。
3.2 科学性原则。在笔谈过程中,师生方面均应坚持科学性原则。反映的事件应真实,参与的目的性应明确,否则将失去笔谈的科学意义。教师在处理学生笔谈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科学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切忌处理问题时的随意性。
3.3 自愿性原则。提倡自愿性原则也是笔谈科学性的要求。学生只有在充分自愿的基础上才能向教师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提供的德育信息才更具有价值,才能真正达到笔谈的最终目的。
4. 反思:坚守“以生为本”,力求高效 在实施“笔谈法”德育方式时,除了遵守上述几个原则以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融洽师生情感。每次笔谈我们都是为了达到解决某个现象而进行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取得学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在回答问题时教师的态度应该中肯,才能确保笔谈的顺利进行,才能真正达到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2 教师应注意角色的转变。怕师,尤其是怕班主任老师是学生的普通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势必影响笔谈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放下架子,学会去尊重学生,主动地去接近学生,努力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向你倾诉肺腑之言,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倾心交谈的知心朋友。
4.3 教师应有足够的毅力,能持之以恒。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艰辛。教师阅读、批阅每份笔谈内容的工作量会相当大,这无疑就增加了教师平时的工作量,这时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毅力,能将工作持之以恒,严格要求自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复工作。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才能逐渐体会到“笔谈式”德育模式的优越性。
同时教师还应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发挥爱岗敬业精神,热爱德育工作,这样在德育工作中才会有所建树。
5. 结束语 在德育工作中提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显得相当重要。“笔谈法”德育模式仅仅是我们德育工作中尝试的一种方法,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我们确实收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但难免也存在一些缺陷,我们旨在通过本文力求介绍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希望能得到广大教育界同仁的批评指正,为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