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思想品德教师应更新观念、明确任务使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起来,是有效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下面就谈谈我在多年教学中的感受和体会。
1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面便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通常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相应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把学生看着是教学主体,努力唤醒、激励和鼓励其“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
1.1 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运用教学艺术去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组织辩论等。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对知识感到新奇、有趣、新鲜。如“依法治国”一课的教学,我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为辩题,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观点是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同学们在课下积极为辩论搜集材料,因准备充分,许多同学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甚至有人很好地阐述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这样的交流与讨论,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又完成了思想品德理论的传授,还真正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1.2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思想品德课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因此,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采用灵活而有趣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而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真正领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在教学活动中,要常常使用表扬与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的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情景材料,让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1.3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互“动”。实践证明,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学生才会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因而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从而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因而,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尊重学生,态度亲切。教师要为学生服务,由过去的“主宰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以求心灵的沟通,师生彼此理解、信任和合作。一旦形成这种气氛,就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才能尽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2 教师转变观念,让教学方法“活”起来。
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单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上课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如通过演一演、议一议、唱一唱、讲一讲、想一想等形式,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演讲、辩论、观看电影、录像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得牢固。如在讲授《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时,由学生扮演一个消费者和一个售货员进行小品表演,然后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品中二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分析等等。学生情绪高涨,学生不仅把握了的相关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把那些用文字很难表达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更主要的是很好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充分张扬了他们的鲜明的个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思想品德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以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创设开放的教学,教学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身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于我们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来说,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潜心研究教学艺术,合理安排教学过程,选择最有效、最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爱学、乐学、深入地学,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成长。
1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面便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通常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相应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把学生看着是教学主体,努力唤醒、激励和鼓励其“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
1.1 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运用教学艺术去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组织辩论等。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对知识感到新奇、有趣、新鲜。如“依法治国”一课的教学,我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为辩题,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观点是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同学们在课下积极为辩论搜集材料,因准备充分,许多同学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甚至有人很好地阐述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这样的交流与讨论,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又完成了思想品德理论的传授,还真正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1.2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思想品德课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因此,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采用灵活而有趣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而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真正领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在教学活动中,要常常使用表扬与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的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情景材料,让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1.3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互“动”。实践证明,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学生才会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因而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从而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因而,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尊重学生,态度亲切。教师要为学生服务,由过去的“主宰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以求心灵的沟通,师生彼此理解、信任和合作。一旦形成这种气氛,就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才能尽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2 教师转变观念,让教学方法“活”起来。
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单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上课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如通过演一演、议一议、唱一唱、讲一讲、想一想等形式,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演讲、辩论、观看电影、录像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得牢固。如在讲授《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时,由学生扮演一个消费者和一个售货员进行小品表演,然后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品中二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分析等等。学生情绪高涨,学生不仅把握了的相关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把那些用文字很难表达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更主要的是很好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充分张扬了他们的鲜明的个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思想品德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以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创设开放的教学,教学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身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于我们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来说,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潜心研究教学艺术,合理安排教学过程,选择最有效、最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爱学、乐学、深入地学,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