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个月过去了,那一幕时常在我脑海里出现。回顾当时的情景,大致如下:当天,我教学的是《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课始,我首先创设了一个分吃苹果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一堆苹果四个人平均分每人吃到的多,还是三人平均分每人吃到的多?”开始,组织学生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反复验证,通过交流、评价,总结出了比较的办法。然后,让学生做一些针对性练习。
(1)看图,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2)在下面各题的○里填上“<”或“>”
14○34 16○26 47○27 720○920
78○58 17○15 49○59 310○311
反馈交流中学生总结出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相同看分母。这时候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要是分子分母都不相同那该怎么比较?”顿时,全班同学的目光唰的一齐投向了我,为了不影响进度,我小声地对那位学生说:“等一会儿再说吧!”继续出示下一道练习题,练习完了之后又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反思小结。到了“小结”快要结束的时候,那个生忍不住了,嚯地又一次站起来说:“老师,您现在总可以教我们学习比较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了吧!”可我没有应答,而是出示了“提高题”:闯关练习,直到下课我都没有回答学生的提问。
反思我的课堂教学,前半节课,我采取了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但在学生的学习动机被充分激发起来并提出了问题以后,我却不能及时去满足他们的这种强烈需求,而是执着地让学生做不同层次的练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我觉得以后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关注学生的发展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需要。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有为了基本需要的学习,也有为了发展需要的学习,各种学习总是在不断满足需要的追求之中。旧的需要获得满足,新的需要又不断产生,学习也就在满足需要的追求中不断发展。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但我在课堂教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只顾按自己原定的教学思路走,没有做到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倾向。如果再出现类似的学习需要不满足时,就应及时调控,运用教学机智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保持或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始终充满生机。如: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以后,就应突破原有教学思路,对预定的教学任务作适当调整,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可以把“闯关练习”改为发展性练习,再一次引导学生实验、探索、发现。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比较大时,教师可作适当提示,来不及完成还可延伸到课外,让他们去自由发展;或者也可以不改,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给予安慰、给学生予希望。
2 充分注意各个学生在认识上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任何认识活动都是主体主动的建构,即使就同一数学内容的学习而言,不同的个体也完全可能由于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即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或个体特殊性。在本课“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探究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部分学生能不依赖教师独立探究,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很难参与或勉强能在同学的帮助下参与。探究的层次也有所不同,个别学生不满足仅对“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探究,甚至还想对“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也作探究。事实上,这种学习上的差异性不仅在探究活动中存在,在观察、操作、思维训练、计算、作业等方面也都有不同度的反应。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不过分追求统一性,要看到合理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化”了的。本课第二环节的教学,可采取让学生分层学习的办法,一边组织大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巩固性练习和深化练习;另一边让有学有余力、探究欲望强烈的学生深入探究,老师尽量当好他们的参谋,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提供空间,使他们能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从而实现国家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 不拘泥于教材,让教材发挥最大功能。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应当成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教师有权利对课程进行调整、重组,而且教师应当具备这种能力。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获取新知识已成为每个教师的共识,但求稳、求全现象仍较为普遍。在本课教学中,我因为要顾及到教材的编排体系,怕超越了教学要求(“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在第八册,“一般分数大小的比较”在第十册),因而在学生提出要进一步探究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没有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得大部分学生感到很失望,也使得小部分学生失去了一次自由发展的机会,这是非常可惜的。现在,新的国家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利,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实施因材施教。我们就要做好这项工作,让教材发挥最大功能。
(1)看图,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2)在下面各题的○里填上“<”或“>”
14○34 16○26 47○27 720○920
78○58 17○15 49○59 310○311
反馈交流中学生总结出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相同看分母。这时候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要是分子分母都不相同那该怎么比较?”顿时,全班同学的目光唰的一齐投向了我,为了不影响进度,我小声地对那位学生说:“等一会儿再说吧!”继续出示下一道练习题,练习完了之后又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反思小结。到了“小结”快要结束的时候,那个生忍不住了,嚯地又一次站起来说:“老师,您现在总可以教我们学习比较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了吧!”可我没有应答,而是出示了“提高题”:闯关练习,直到下课我都没有回答学生的提问。
反思我的课堂教学,前半节课,我采取了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但在学生的学习动机被充分激发起来并提出了问题以后,我却不能及时去满足他们的这种强烈需求,而是执着地让学生做不同层次的练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我觉得以后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关注学生的发展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需要。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有为了基本需要的学习,也有为了发展需要的学习,各种学习总是在不断满足需要的追求之中。旧的需要获得满足,新的需要又不断产生,学习也就在满足需要的追求中不断发展。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但我在课堂教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只顾按自己原定的教学思路走,没有做到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倾向。如果再出现类似的学习需要不满足时,就应及时调控,运用教学机智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保持或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始终充满生机。如: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以后,就应突破原有教学思路,对预定的教学任务作适当调整,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可以把“闯关练习”改为发展性练习,再一次引导学生实验、探索、发现。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比较大时,教师可作适当提示,来不及完成还可延伸到课外,让他们去自由发展;或者也可以不改,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给予安慰、给学生予希望。
2 充分注意各个学生在认识上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任何认识活动都是主体主动的建构,即使就同一数学内容的学习而言,不同的个体也完全可能由于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即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或个体特殊性。在本课“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探究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部分学生能不依赖教师独立探究,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很难参与或勉强能在同学的帮助下参与。探究的层次也有所不同,个别学生不满足仅对“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探究,甚至还想对“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也作探究。事实上,这种学习上的差异性不仅在探究活动中存在,在观察、操作、思维训练、计算、作业等方面也都有不同度的反应。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不过分追求统一性,要看到合理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化”了的。本课第二环节的教学,可采取让学生分层学习的办法,一边组织大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巩固性练习和深化练习;另一边让有学有余力、探究欲望强烈的学生深入探究,老师尽量当好他们的参谋,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提供空间,使他们能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从而实现国家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 不拘泥于教材,让教材发挥最大功能。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应当成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教师有权利对课程进行调整、重组,而且教师应当具备这种能力。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获取新知识已成为每个教师的共识,但求稳、求全现象仍较为普遍。在本课教学中,我因为要顾及到教材的编排体系,怕超越了教学要求(“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在第八册,“一般分数大小的比较”在第十册),因而在学生提出要进一步探究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没有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得大部分学生感到很失望,也使得小部分学生失去了一次自由发展的机会,这是非常可惜的。现在,新的国家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利,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实施因材施教。我们就要做好这项工作,让教材发挥最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