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要紧扣核心素养要求,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促进语文教学提质增效。在此,本文从“丰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创设问题情境,深化学生的思维发展”“结合多媒体,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挖掘文化内涵,发挥文化传承功能”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媒体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023
语文核心素养是基于“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体验、文化传承”等要素的,强调语文教学的启发性和拓展性。在语文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要集中精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出发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下面,本文也对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丰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注重知识的灌输式讲解,忽视了和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难以得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学生只是被动地随着学生教师去阅读,但是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独立理解能力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建构。为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丰富课堂活动,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得到语言能力的综合提升。
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篇文章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首先结合多媒体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如为学生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等,让学生能够从视觉上更为直观地感受南方园林的美丽、魅力。之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去深入分析这篇文章的主旨、写作方式以及文章结构等,让学生体会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一些技巧。同时,为了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文章语言运用的方法,引导学生积累一些语言基础知识,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于重点的词句进行语法和修辞方面的分析。此外,为了促使学生可以产生一定的互动,并且真正提高语言建构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角色扮演活动,即要求学生充当导游的角色,結合这篇课文的内容,来对苏州园林进行描述,如此充分激发学生潜能,真正促使学生得到语言的多方面建构。
二、创设问题情境,深化学生的思维发展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要求初中学生能够对自然、社会生活有更深刻的思考和理解,养成独立思考、提问和探究的习惯,以及具有理性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发展是重中之重,这有利于他们得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教师需要注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可以得到拓展。在问题情境下,学生可以开展自主探究,产生自己的思考、认识。
例如,在教学《渡荆门送别》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即:(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请选择一种加以分析;(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进行具体分析。这两种问题都是典型的开放性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去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与经验进行个性化、自主性的鉴赏、分析。这种思维多向指向的问题情境设计也十分符合新课标、新教材、新考纲的要求,有利于真实地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评价、创造的思维能力。可以说,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涉及的方面比较多,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点”,如含义深刻、语意双关的句子,或者是一些不起眼的文本细节,然后去引导学生加以思考,深化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结合多媒体,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比,初中语文教学更加系统和深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审美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审美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需求,增强审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格完善和素养提高很有帮助。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无不是美的凝聚,或包含了一定的人文美,或包含了一定的人文美,因此教师需要挖掘其中的美的因素,结合多媒体来促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内涵。
例如,在教授《背影》这节课时,作者的情感浓烈而又含蓄,深沉而又真挚,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体会这种情感,但是这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心对于父亲的感恩之情,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来播放日常生活中有关父亲的相关图片,然后结合一定的教学语言促使学生可以认识到其中的情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自己的感受来进行一定的讨论活动,从而充分促使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这样结合多媒体来调动学生对于文章情感的审美体验,从而实现情感的审美教学。又如,在教学《<诗经>二首》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诗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用心感受语言的魅力,促进审美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挖掘文化内涵,发挥文化传承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是语文教学所具备的特殊功能。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完成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还要将语文教学的重要功能发挥出来,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目前的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少之又少,对古代文化的尝试没有清晰的认识,严重缺失民族精神和传统的美德。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切实促使学生树立文化传承的意识,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来发挥文化传承功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诗文朗诵班。教师可以在学校创设诗文朗诵班,通过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古诗词、文言文知识竞答活动,促使学生可以产生一定的探究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传统节日来开展一定的活动,比如在端午节开展一定的屈原诗词朗读活动,真正促使学生可以建立文化传承意识。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切实促使学生可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保证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雅琴.基于核心素养重建的初中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2):40-42.
[2]张静.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7(14):7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媒体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023
语文核心素养是基于“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体验、文化传承”等要素的,强调语文教学的启发性和拓展性。在语文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要集中精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出发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下面,本文也对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丰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注重知识的灌输式讲解,忽视了和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难以得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学生只是被动地随着学生教师去阅读,但是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独立理解能力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建构。为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丰富课堂活动,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得到语言能力的综合提升。
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篇文章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首先结合多媒体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如为学生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等,让学生能够从视觉上更为直观地感受南方园林的美丽、魅力。之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去深入分析这篇文章的主旨、写作方式以及文章结构等,让学生体会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一些技巧。同时,为了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文章语言运用的方法,引导学生积累一些语言基础知识,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于重点的词句进行语法和修辞方面的分析。此外,为了促使学生可以产生一定的互动,并且真正提高语言建构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角色扮演活动,即要求学生充当导游的角色,結合这篇课文的内容,来对苏州园林进行描述,如此充分激发学生潜能,真正促使学生得到语言的多方面建构。
二、创设问题情境,深化学生的思维发展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要求初中学生能够对自然、社会生活有更深刻的思考和理解,养成独立思考、提问和探究的习惯,以及具有理性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发展是重中之重,这有利于他们得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教师需要注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可以得到拓展。在问题情境下,学生可以开展自主探究,产生自己的思考、认识。
例如,在教学《渡荆门送别》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即:(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请选择一种加以分析;(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进行具体分析。这两种问题都是典型的开放性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去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与经验进行个性化、自主性的鉴赏、分析。这种思维多向指向的问题情境设计也十分符合新课标、新教材、新考纲的要求,有利于真实地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评价、创造的思维能力。可以说,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涉及的方面比较多,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点”,如含义深刻、语意双关的句子,或者是一些不起眼的文本细节,然后去引导学生加以思考,深化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结合多媒体,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比,初中语文教学更加系统和深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审美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审美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需求,增强审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格完善和素养提高很有帮助。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无不是美的凝聚,或包含了一定的人文美,或包含了一定的人文美,因此教师需要挖掘其中的美的因素,结合多媒体来促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内涵。
例如,在教授《背影》这节课时,作者的情感浓烈而又含蓄,深沉而又真挚,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体会这种情感,但是这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心对于父亲的感恩之情,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来播放日常生活中有关父亲的相关图片,然后结合一定的教学语言促使学生可以认识到其中的情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自己的感受来进行一定的讨论活动,从而充分促使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这样结合多媒体来调动学生对于文章情感的审美体验,从而实现情感的审美教学。又如,在教学《<诗经>二首》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诗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用心感受语言的魅力,促进审美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挖掘文化内涵,发挥文化传承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是语文教学所具备的特殊功能。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完成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还要将语文教学的重要功能发挥出来,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目前的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少之又少,对古代文化的尝试没有清晰的认识,严重缺失民族精神和传统的美德。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切实促使学生树立文化传承的意识,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来发挥文化传承功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诗文朗诵班。教师可以在学校创设诗文朗诵班,通过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古诗词、文言文知识竞答活动,促使学生可以产生一定的探究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传统节日来开展一定的活动,比如在端午节开展一定的屈原诗词朗读活动,真正促使学生可以建立文化传承意识。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切实促使学生可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保证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雅琴.基于核心素养重建的初中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2):40-42.
[2]张静.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7(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