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的这六年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renma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IPCC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与此同时,京都议定书在2005年生效,关于温室气体进一步减排的国际谈判开始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由于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直接关系到各个国家的能源政策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媒体高度重视。虽然IPCC给出的结论核心部分在科学界内部没有争议,但是反对IPCC的声音很快就在媒体上占据了很大的位置,各种阴谋论也随之而来。公共媒体上纷杂的声音给普通人的感觉是相关问题在科学界仍然很有争议。
  对IPCC报告最不利的事件发生在2009年11月。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大会之前几周,一个重要气候变化研究组的大批电子邮件泄露,一些文字被反对方断章取义,指责全球变暖本身就是编造的。虽然后来经过严格的检验,这些泄露的电子邮件并没有提供任何关于研究者伪造数据的证据,也没有发现任何的行为不端,反对方的指责完全是故意误导,但是却给随后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造成了足够的干扰。而且这个事件的调查和澄清并没有被广泛传播,以至于今天还成为反对者的话题。
  这些邮件中被反对者利用的最关键的一句是关于短期内气候变暖减缓的讨论。从1998年开始,持续了多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趋势的确减慢了。尽管刚刚过去的三个年代每一个都创造了人类有气候纪录以来的平均气温最高的纪录,但是一种声音忽然响了起来,就是全球变暖即将要到顶点,甚至有了小冰期即将到来的预言。在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中观测到一个速度减慢,既有变化即将到达高点的可能,也可能仅是一个短暂的缓冲,究竟如何发展应该根据观测到的各种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来推测,需要数据支撑。但是反对方仅仅随便在气温变化图上画了一个曲线,就给出了一个气温即将下降的暗示。这个做法本身并没有任何科学意义,却在媒体造成了足够的混乱。在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第一工作组报告公开前的政府审核中,就有政府代表提出了这个问题,最终的报告中也加入了对于短期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解释。事实是气候本身的年计变化非常大,从1998年到2012年,平均气温升高是每十年0.05摄氏度,低于1951年以来的每十年0.12摄氏度的升温幅度。但是如果分别从1995、1996、1997年来数十五年,每十年的升温趋势就分别是0.13、0.14和0.07摄氏度,由此可见年计的气候变化对这个趋势的影响。而且研究者已经知道1998年是厄尔尼诺现象非常强大的高温年,选其作为起点很不合适。
  过去的几年里,反方一个很不合理的推测都能在媒体里面掀起波澜,而正方的解释却往往传播不远。这个现象并不令人奇怪。实际上,IPCC给出的评估报告是一份科学文献综述,覆盖很广泛的领域,很多领域人类刚刚开始研究。这些领域往往有缺乏足够数据、研究方法仍然在发展等问题,使得评估报告的一些细节在科学界内被质疑。这属于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没有任何一条质疑能够动摇IPCC最终给出的综合结论。不过这些科学界内的正常讨论被一些媒体拿出来放到公众面前,给民众加深了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结论未定的印象。这些争论与一些人想象的其实很不同。比如对于北极海冰问题,有研究者认为第四次评估报告过于乐观,实际情况要更加糟糕,北极会更早出现无冰之夏;比如第四次评估报告忽略了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融化的影响,考虑了这些影响以后的海平面上升问题变得更加迫切。这些质疑内容也都被纳入了新的评估报告中,所以才有了气候变化比原来预料的更加严重的新结论。真正有价值的疑问出现在对第二工作组报告中关于喜马拉雅冰川融化速度的一个错误引用上,IPCC意识到问题以后立刻纠正了错误,同时对所引用的文献提出了更加严格的选用标准。
  新出台的第五次评估报告同样遭到了反方的攻击。虽然攻击的内容基本上都有科学解释,很多都是故意误导,但是媒体信息的混乱仍然给人造成这个问题有争议的感觉。争吵仍然在继续,但是留给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如果短期内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仍然无法达成协议并实施,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很可能会比19世纪末高出1.5摄氏度以上,甚至有高出2摄氏度的可能,而21世纪以后升温仍然会持续,这种升温对地球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我们很可能会给子孙留下一个不大一样的地球。
其他文献
近日,俄罗斯媒体宣称,俄军方证实,经过多年的紧张谈判,中俄达成了引进图-22M3(“逆火”式轰炸机)生产线的协议。俄方同意转让全部技术资料。该机型未来将会装备中国海军航空兵部队,并将会被命名为轰-10。  在中国和菲律宾南海发生争端之际,这则消息格外引人瞩目。“逆火”式轰炸机是一种非常另类的武器平台。它最初的型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末。甫一公布,它便被西方媒体判断为苏联的新型洲际轰炸机。“逆火
1909年,时任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的F·H·金来到东亚考察,他很好奇,东亚三国的农业竟能支撑如此高密度的人口,他十分推崇中国、朝鲜和日本的原生态农耕方式,认为这种可持续农业经验对全人类都有帮助。归国后,金于1911年写成了《四千年农夫》一书,指出中国农业社会长盛不衰的秘诀,不仅在于农民的勤劳、智慧和节俭,更在于擅于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利用人畜粪便和自然形成的堆积肥料培育土地。可以说,这
在老家坐小客车去火车站的时候,我看见了贤子姐。那时客车还停在路边,司机要等座位满员了才发车,我往窗外一瞥,看见一张有点熟悉的脸,很快就认了出来。  她比当年老多了。想想也是40岁的人了,比起年龄,此时她的相貌还略显年轻吧。留着时髦的波波头,红上衣配藏蓝牛仔裤,衣服的质地看上去不错。她应该是过得挺富足的,八九年前我妈在汽车站碰见过她,她和丈夫承包了一条小客车线路,一个做司机另一个售票,挺赚钱的。  
伊朗核问题谈判取得历史性突破。11月23日凌晨,伊朗与“5 1”(中英美法俄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加德国)达成过渡性协议。根据白宫透露的协议细节,伊朗同意暂停提炼浓度高于5%的浓缩铀;目前浓度高于20%的库存将被稀释到5%以下;伊朗同意不再增设可加快浓缩铀提炼的第二代离心机,同时暂停兴建可生产军用钚元素的阿拉克重水反应堆;伊朗也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每天进入纳坦兹和福尔多铀浓缩设施进行核查,以及
有时我特别后知后觉,5月起和尼曼工作人员通了无数邮件,他们所在的Lippmann House也在邮件里出现过无数次,我从来没仔细看过那个词,大概潜意识觉得,反正也是我搞不懂的老外人名。来美国后,某天打量了一番Lippmann,突然脑子里“叮”的一声,我就像烤熟的面包一样弹起:这不是李普曼吗?后来才知道,75年前,正是这位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记者的建议,哈佛才创立尼曼学者项目,“旨在提高美国新闻业的
7年前,威震江湖的同福客栈门口,一群人微笑着与观众挥手道别,结束了现象级电视剧《武林外传》的热播。7年后,编剧宁财神推出了自己的另一部电视剧《龙门镖局》,依然是江湖、武侠和笑料,用古装、群戏与现代意识包装,肩负着“逗你笑 高收视”的任务,隆重登场,重塑了喜剧创作的话题。  从表面看,《龙门镖局》和《武林外传》异曲同工,故事继续发生在遥远的江湖,除了客栈变成镖局外,两剧的人物設置几乎一致,陆三金对应
文馨和石可是校友,两人在1994和1995年分别入读北大英语系和光华管理学院。十几年后文馨从华尔街归来转身为戏剧制作人,石可则在英国拿到戏剧博士学位,回国当了大学教师。文馨将石可介绍给她的搭档张子一,后者由此读到石可写于2003年的剧本《新青猿》,她认为这是个好故事。一番合计后3人决定将此剧搬上舞台。  2013年9月18日,《新青猿》媒体场在北京蓬蒿剧场开演。演员们在两个月排练后面对第一批观众尚
中国证监会三任主席周小川、尚福林、郭树清构筑起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脉络。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简称“FSI”)所长吴晓求是改革的见证者。作为三任证监会主席的重要智囊之一,他是如何给他们当参谋的,他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又是如何看的?  与郭树清相识  1987年9月,中国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深圳特区交易证券公司成立。这一年,吴晓求刚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硕士毕业后,吴晓求留校
在茶楼喝茶,电视正在播放关于悬浮照的新闻,那位将领导P成大神的倒霉操作员对着镜头无限悲催地说:我的初衷,是想把看望百岁老人的班子领导全装进去,拍照时因场地所限,几位领导无法一齐入画……  我不由得感叹:一位县级民政局的电脑操作员,有这样的政治意识,足见官场风气与现代政治文明之间的距离。  茶友老陈笑道:这还不算极品的。我几年前的真实经历那才叫极品——  那年,我在一家地級市机关报当摄影记者,跑要闻
下午3点,Maggie姐的一天才开始。吃过第一餐饭(她称之为早餐),从何文田的家里出门做头。她经常光顾的是湾仔道一家二楼发廊。爬上狭窄楼道,推开玻璃门,劲猛的冷气迎面扑来。刚做完头的Maggie姐伸出手,职业性地微笑。她的蓬松短发吹向一侧,微微翘起的发梢处被挑染成酒红色。“短发才有女强人的味道,”她说。  这天,她挑了身玫红色亚麻西装,黑色紧身裤勒出她双腿紧绷的曲线,一双朋克风黑色松糕凉鞋,足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