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影响,关注美术学科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满足新形势下对美术课程的要求,与时俱进是美术课程需要采取的首要措施,改善过去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良情况,并在改正过程中积极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如何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充分体现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从而有效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这是现阶段美术授课教师所思考、探索的热点。本研究结合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理论知识,以新课改形式下改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目标作为出发点,探讨提高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形式 初中美术 课堂教学
美术课程属于初中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该门课程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而言具有促进作用,美术存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美术课程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学生缺少美术教育的机会,导致学生个性难以突出,在表达内容方面缺乏创造性、丰富性。本研究通过分析以往美术教学方式中的弊端,探讨改善教学方式的有效措施,以实现提高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
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通常是以美术授课教师讲解教材为主,接着由学生自行操作,其中教师在讲解中对于需要记住的内容以及学生易于出错的环节较为注重,导致学生对教师这一种传授方法过于依赖,这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主观积极性,此种教育方式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能力等局限在框框中,使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的潜能、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激发,教师可通过不同引导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实际创造,尽可能使学生在实际美术创造中灵活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进行知识技能授课时,可对游戏、故事、访问、录像、参观等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从而调动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中意识到自身感受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提高。在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其教学目标以及宗旨应该是帮助学生培养、提高自身创造力,發展个人个性,与时俱进,转变过去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初中生采取自主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授课教师应充分肯定与支持学生对于美术的独特见解。
二、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
对于现阶段的教学而言,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法进行充分利用不仅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还是有利于素质教育进步的重要手段。因此,美术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特点、美术教材等方面,在实际授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寻求新型教学规律,争取将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到新的阶段。美术授课教师在进行备课时,结合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在互联网中进行查询,并从中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资料(音响信息资料、欣赏文字、图片等),通过计算机中的辅助软件,利用查询到的资料制作成集文字、图片、声音于一体的教学课件。例如在教育学生如何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相关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授课教师可制作内容丰富的专题短片,使学生可以通过短片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品的相关信息有一定的了解,由此加深学生对该时期美术作品的认识,此外在课件中可插入该时期之前与之后的美术作品,并对美术作品的变化进行对比。授课教师可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给予学生丰富、直接、生动的课堂效果,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力与想象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了解。
三、转变对学生及其作品的评价手段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均存在一个较为多见的现象,即美术授课教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是均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通过“优秀”、“良好”、“合格”等标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简单评价。这一种评价方式过于简单,易于打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自身的信心,作者认为,对学生及其作品进行评价时,应有效结合多种层次评价方式,例如等级评定、书面评选等,学生的美术作品有好有差,然而授课教师应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作业个性化特点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从中获取成就感。此外,对于学生美术作品中的缺点,授课教师应通过激励性语言,委婉提出改进方法,为学生今后的改进之处指明方向。最后,可应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评价方式,一来可以了解对自身作品的看法,二来可以使学生通过评价其他同学的美术作品,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学习他人的长处,此举有利于培养与增强学生自身的评价能力、审美能力等,实现取长补短的目的。
综上所诉,美术课程对于培养与提高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美术课程的授课中,教师应对探讨促进美术教学的有效手段、加快初中美术课程教育事业进步的方法等加以重视,以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培养与提高初中生各项潜能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红云.巧设语境有意引领——谈美术课堂中美术语言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7).
[2]姜雪平,徐淳.示范教学生成性策略的选择——以中小学及幼儿园美术教学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3(02).
[3]韩晓霞.循序渐进求发展教无定法育新人——论美术在校内外教育中的巧妙衔接与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第三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新课改形式 初中美术 课堂教学
美术课程属于初中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该门课程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而言具有促进作用,美术存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美术课程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学生缺少美术教育的机会,导致学生个性难以突出,在表达内容方面缺乏创造性、丰富性。本研究通过分析以往美术教学方式中的弊端,探讨改善教学方式的有效措施,以实现提高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
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通常是以美术授课教师讲解教材为主,接着由学生自行操作,其中教师在讲解中对于需要记住的内容以及学生易于出错的环节较为注重,导致学生对教师这一种传授方法过于依赖,这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主观积极性,此种教育方式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能力等局限在框框中,使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的潜能、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激发,教师可通过不同引导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实际创造,尽可能使学生在实际美术创造中灵活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进行知识技能授课时,可对游戏、故事、访问、录像、参观等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从而调动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中意识到自身感受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提高。在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其教学目标以及宗旨应该是帮助学生培养、提高自身创造力,發展个人个性,与时俱进,转变过去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初中生采取自主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授课教师应充分肯定与支持学生对于美术的独特见解。
二、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
对于现阶段的教学而言,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法进行充分利用不仅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还是有利于素质教育进步的重要手段。因此,美术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特点、美术教材等方面,在实际授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寻求新型教学规律,争取将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到新的阶段。美术授课教师在进行备课时,结合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在互联网中进行查询,并从中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资料(音响信息资料、欣赏文字、图片等),通过计算机中的辅助软件,利用查询到的资料制作成集文字、图片、声音于一体的教学课件。例如在教育学生如何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相关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授课教师可制作内容丰富的专题短片,使学生可以通过短片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品的相关信息有一定的了解,由此加深学生对该时期美术作品的认识,此外在课件中可插入该时期之前与之后的美术作品,并对美术作品的变化进行对比。授课教师可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给予学生丰富、直接、生动的课堂效果,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力与想象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了解。
三、转变对学生及其作品的评价手段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均存在一个较为多见的现象,即美术授课教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是均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通过“优秀”、“良好”、“合格”等标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简单评价。这一种评价方式过于简单,易于打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自身的信心,作者认为,对学生及其作品进行评价时,应有效结合多种层次评价方式,例如等级评定、书面评选等,学生的美术作品有好有差,然而授课教师应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作业个性化特点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从中获取成就感。此外,对于学生美术作品中的缺点,授课教师应通过激励性语言,委婉提出改进方法,为学生今后的改进之处指明方向。最后,可应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评价方式,一来可以了解对自身作品的看法,二来可以使学生通过评价其他同学的美术作品,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学习他人的长处,此举有利于培养与增强学生自身的评价能力、审美能力等,实现取长补短的目的。
综上所诉,美术课程对于培养与提高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美术课程的授课中,教师应对探讨促进美术教学的有效手段、加快初中美术课程教育事业进步的方法等加以重视,以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培养与提高初中生各项潜能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红云.巧设语境有意引领——谈美术课堂中美术语言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7).
[2]姜雪平,徐淳.示范教学生成性策略的选择——以中小学及幼儿园美术教学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3(02).
[3]韩晓霞.循序渐进求发展教无定法育新人——论美术在校内外教育中的巧妙衔接与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第三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