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迫切需要性,引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第3页)
问题与讨论
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下,我们省已经实施了两个完整的教学循环,我很幸运成为我们学校首届参与新课改教学、并使用外研社的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外语教师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从方法,手段及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等方面有一些改进,以适应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要求。在这个新的教学思想理念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重中之重。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持的态度、应用的方法手段以及对老师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都不可小视。
第一,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一切的源泉。那么,学生的学习态度取决于什么呢?我认为主要的就是师生关系。我们总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我们能从师生关系上下手让学生亲近我们,尊敬我们,爱待我们,那么,学生们也会努力上好我们的课。即使想在课堂上溜号,碍于面子和与老师的和谐关系,他们也会尽量管住自己,上课不说话或是少犯错误的。记得曾经读过《重塑心灵》这本书,起初只是好奇,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但是,读着读着就被她吸引住了,她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尤其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寻找学生的不对和问题,事实上,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并不是总能保持稳定、平衡的心态,与学生的关系真的需要一些改善。
首先,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No two persons are the same.)我们每天接触的人经历、经验都不同,学生也是如此,所以,要求他们都按照我的模式去完成每天的学习生活显然是违背规律的。那我为什么还要因为几个学生没完全按照我的要求完成今天的一项任务而大发雷霆,和学生过不去,也和自己过不去呢?如果我能先平静下来,找个合适的时间听听学生今天不一样的经历,或许我立刻就能理解他们了!学生也会觉得我容易接触和交流,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我、和我交朋友,那我们师生间的关系不就融洽多了吗?
其次,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One person cannot change another person.)“一个人不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改变了自己,才有可能改变别人。”是呀,不去尊重学生而一味的要求他们来尊重我们,这太不现实了,即使得来的尊重也是虚假的、停留在表面的。想靠言语、批评、指责、惩罚使学生改掉坏习惯、全心投入学习,是不可能的。只有学生自己才能改变自己,要他们做到自控、自觉、自省、自尊才是我们工作的重心。那么,我要先做到“自己改变自己”,少用言语,多用行动;少做批评,多做表扬;少些指责,多些理解;少用惩罚,多用鼓励。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让他们看到我的改变,也鼓励他们每个人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科学的方法手段是学习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用了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省力又见成效。但是,他们是否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状况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就很重要了。这需要我们老师给与学生们很大的、个性化的指导,因为不同的学生适合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同样的方法对于不同的人也不一定都有效。针对这个突出的问题我们发挥了集体的作用,“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日常教学中,每学期开学提前一周开始备课,每名教师负责一个模块的课时内容,从课堂教学、习题和作业安排到课后辅导都提出多种学生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每一个环节都要涉及。开学后在每一模块的教学中,老师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把学生分类,再给不同类别的学生学法指导,尽量达到量体裁衣,做到整体性和针对性兼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老师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学生是在了解自己的,他们可以提出选择学习方法的意见并解释原因,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和老师保持联系和沟通,及时纠正效率低或针对性不强的方法手段。
第三,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能力除与生俱来的差异之外,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在培养学生这一能力过程中,老师要建立起与学生和谐的沟通渠道,使学生更轻松的接受老师传递的信息。沟通的意义决定与对方的回应,作为一名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达成有效的沟通是最最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对于学习过程的促进作用更是非常明显。“话有很多种方法说出来,使听者完全接受或大部分接受讲者意图传达的信息,便是正确的方法。听者的抗议是对讲者说话方式不够灵活的指控。”(《重塑心灵》)看到这句话时,我立刻意识到这好像就是针对我们老师说的,似乎就是在告诉我一样。每天我们说了那么多,累得自己筋疲力尽,可是真正有多少话是有效果的,使学生们听进去的,是能转化为学生实际行动的呢?怎样做才能是和学生的有效沟通,这又是我们要仔细思考的一个课题。要使我与学生的沟通真正有效,就要作一个时刻爱动脑筋的老师,每个动作、每句话都是沟通的一部分,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是沟通,持之以恒的去做是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李中莹.《重塑心灵》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迫切需要性,引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第3页)
问题与讨论
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下,我们省已经实施了两个完整的教学循环,我很幸运成为我们学校首届参与新课改教学、并使用外研社的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外语教师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从方法,手段及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等方面有一些改进,以适应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要求。在这个新的教学思想理念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重中之重。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持的态度、应用的方法手段以及对老师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都不可小视。
第一,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一切的源泉。那么,学生的学习态度取决于什么呢?我认为主要的就是师生关系。我们总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我们能从师生关系上下手让学生亲近我们,尊敬我们,爱待我们,那么,学生们也会努力上好我们的课。即使想在课堂上溜号,碍于面子和与老师的和谐关系,他们也会尽量管住自己,上课不说话或是少犯错误的。记得曾经读过《重塑心灵》这本书,起初只是好奇,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但是,读着读着就被她吸引住了,她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尤其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寻找学生的不对和问题,事实上,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并不是总能保持稳定、平衡的心态,与学生的关系真的需要一些改善。
首先,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No two persons are the same.)我们每天接触的人经历、经验都不同,学生也是如此,所以,要求他们都按照我的模式去完成每天的学习生活显然是违背规律的。那我为什么还要因为几个学生没完全按照我的要求完成今天的一项任务而大发雷霆,和学生过不去,也和自己过不去呢?如果我能先平静下来,找个合适的时间听听学生今天不一样的经历,或许我立刻就能理解他们了!学生也会觉得我容易接触和交流,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我、和我交朋友,那我们师生间的关系不就融洽多了吗?
其次,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One person cannot change another person.)“一个人不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改变了自己,才有可能改变别人。”是呀,不去尊重学生而一味的要求他们来尊重我们,这太不现实了,即使得来的尊重也是虚假的、停留在表面的。想靠言语、批评、指责、惩罚使学生改掉坏习惯、全心投入学习,是不可能的。只有学生自己才能改变自己,要他们做到自控、自觉、自省、自尊才是我们工作的重心。那么,我要先做到“自己改变自己”,少用言语,多用行动;少做批评,多做表扬;少些指责,多些理解;少用惩罚,多用鼓励。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让他们看到我的改变,也鼓励他们每个人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科学的方法手段是学习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用了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省力又见成效。但是,他们是否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状况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就很重要了。这需要我们老师给与学生们很大的、个性化的指导,因为不同的学生适合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同样的方法对于不同的人也不一定都有效。针对这个突出的问题我们发挥了集体的作用,“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日常教学中,每学期开学提前一周开始备课,每名教师负责一个模块的课时内容,从课堂教学、习题和作业安排到课后辅导都提出多种学生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每一个环节都要涉及。开学后在每一模块的教学中,老师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把学生分类,再给不同类别的学生学法指导,尽量达到量体裁衣,做到整体性和针对性兼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老师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学生是在了解自己的,他们可以提出选择学习方法的意见并解释原因,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和老师保持联系和沟通,及时纠正效率低或针对性不强的方法手段。
第三,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能力除与生俱来的差异之外,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在培养学生这一能力过程中,老师要建立起与学生和谐的沟通渠道,使学生更轻松的接受老师传递的信息。沟通的意义决定与对方的回应,作为一名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达成有效的沟通是最最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对于学习过程的促进作用更是非常明显。“话有很多种方法说出来,使听者完全接受或大部分接受讲者意图传达的信息,便是正确的方法。听者的抗议是对讲者说话方式不够灵活的指控。”(《重塑心灵》)看到这句话时,我立刻意识到这好像就是针对我们老师说的,似乎就是在告诉我一样。每天我们说了那么多,累得自己筋疲力尽,可是真正有多少话是有效果的,使学生们听进去的,是能转化为学生实际行动的呢?怎样做才能是和学生的有效沟通,这又是我们要仔细思考的一个课题。要使我与学生的沟通真正有效,就要作一个时刻爱动脑筋的老师,每个动作、每句话都是沟通的一部分,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是沟通,持之以恒的去做是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李中莹.《重塑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