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德华·蒙克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复制匠,也是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病中的孩子》,《青春期》。
【关键词】:蒙克 表现性艺术 呐喊 内心世界;
有人说:“一个人必须为艺术痴迷、癫狂,将艺术作为内心的外在体现,他才能成为一个艺术家”。这句话用在爱德华·蒙克身上最合适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爱德华·蒙克无疑是在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苏富比2012年呈献的蒙克代表作《呐喊》,为四个版本中唯一收藏于私人藏家手中的作品,拍出了1亿1,990万美元的高价。
爱德华·蒙克的作品以表达自我内心世界和哲学观点为主。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和经常性阴暗、悲观、绝望的主题使他的作品超出了我们对于一般艺术作品的“娱乐性”定义。欣赏他的作品时我们似乎在观看人性深处不愿意被触及的隐私。我的一位老师在国外游历时曾经参加过蒙克的作品展,他将观看蒙克作品时的感受描述为“一种直达灵魂的颤栗”。
同凡·高一样,爱德华·蒙克也是一位有着深刻人生体验的艺术家,这是他的很多作品有着极强的个人主义色彩和自传性的原因。蒙克1863年出生于挪威,在他5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结核而去世,父亲开始变得抑郁和更加严守清教,他抑郁的神经强烈地感染了失去母亲的蒙克,这是蒙克一生中首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怖。蒙克13岁那年,与他关系十分相好、感情极深的姐姐也因肺病去世。她的死再次刺激了蒙克的神经。接下来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他本人自小体弱多病,疾病和死亡伴随着他的成长,使他形成了忧郁、内省和孤独的性格。1908年起由于精神的痛苦与疾病的折磨,他主动住进了医院,1944年逝世。
他的个人经历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比如融合了印象派和现实主义风格,也是他当前经历与个人记忆的融合的作品《病中的孩子》。画中描绘了一个母亲在照顾一个重病的女孩。这让他想起了他年仅15岁的姐姐索菲亚患病的情景,疾病即将夺去她的生命,她消瘦而脸色苍白,还未脱尽童稚的气质。他生动的笔触和沉闷、对比强烈的颜色使画面更具悲剧性气氛——年轻与死亡的共舞。蒙克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曾说:“我曾在这一年中,把这幅画反复描绘多次。我把颜料刮掉,用松节油洗掉后,多次设法找回那最初的印象,那紧贴着枕头、透明而苍白的皮肤,那发抖的嘴唇,和那发抖的双手… …”《病中的孩子》是预示他风格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是他绘画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学说、尼采的唯意志论都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在在他从这之后的作品中。
“我要描绘的是那种触动我心灵眼睛的線条和色彩。我不是画我所见的东西,而是画我所经历的东西。我决不描绘男人看书,女人们织毛衣之类的室内画。我一定要描绘有呼吸、有感觉、并在痛苦和爱情中生活的人们,通过人的神经、内心、头脑和眼神所表现出来的绘画形象就是艺术”这是蒙克对自己绘画的解释。1889年父亲去世后,丧父的悲痛使他的痛苦情绪达到了顶峰,举世闻名的作品《呐喊》出世。一个扭曲瘦高的人站在桥头,他双手抱着自己变形如婴儿般的脸发出高声呐喊;笔直的桥身同蜿蜒的河流和曲线构成的沙洲形成鲜明对比;天空如翻滚着的红色海浪,象征着激情热情的红黄色配上躁动不安的线条,与深邃幽蓝的河流、旋转变换的曲线遥相呼应。点线面的构成元素在这幅画中运用的淋漓尽致,那位呐喊者的面部是那些惊悸颤动线条的焦点,而画中的不同线条构成的节奏、色彩的强烈对比无一不在渲染着画面气氛,使崩溃、绝望、不安的情绪充斥在画面的每一寸。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呐喊者的尖叫声穿透了二维空间来到了我们面前,他的声波振动着我们眼前的空气。那种新艺术运动的曲线不停律动,不断地告诉我们这里有的只是恐惧、凄惨、动荡、孤独,使人们觉得除了尖叫之外别无它法。将人类的精神世界描绘得如此惊心动魄,这就是蒙克对孤独的诠释、对悲伤的释放和对自我人生体验的真实倾诉,是内心世界在崩塌边缘上绝望挣扎,他不恪守客观世界规则,重在描绘内心真实的画风表现出强烈的表现主义精神。
蒙克的另一个绘画主题是表现性与死亡。《马拉之死》这幅画打破古典主义与印象派绘画中男女和谐的场景,相爱的男女没有彼此放下界限,却在互相突破对方的自我保护时遍体鳞伤。《青春期》描绘了一个青春期女孩。她的眼神惶恐不安,背后的阴影里隐约可以看到蛇与鬼魂,这似乎是暗示少女对性的幻想与不安。这些画作大胆奔放满溢情感的表现技巧却表达出一种人性背后的黑暗与冷淡。这得益于画家的精湛技术,但更重要的是画家对自我的剖析和勇于向世人展示人类黑暗面的勇气。
蒙克的画作不仅是对自身经历与思想的记述,也是他所处社会的一个真实写照,被深深烙上了时代烙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北欧国家的艺术领域,表现主义绘画因为其社会的动荡不安显得尤为突出,它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而蒙克的画作主要表现他自身的主观情感和个人经历,极大程度上抛弃了写实技法,以真实世界在内心中的镜像来构成画面,强调内心世界的真实即主观是唯一真实。在19世纪末德国掀起表现主义运动时,他无疑是德国表现主义的带头人。
蒙克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的发展,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绘画的开拓者、先驱者。他的家庭悲剧和从事艺术以来的艰难曲折给了他一个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生,同时也给了他武器,让他能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他对平面创作展现内心情感的研究让他给一切以绘画表现内心情感的流派开拓了一扇新的大门。如果你有幸与他的作品“面对面”“对话”,你会看到一个不幸又伟大的人,在向你诉说他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Isabe lla Ascoli.巨匠美术周刊———孟克[ M],黄文婕,译.台北:锦绣出版社,1994
【2】 [日]土方定一.爱德华·蒙克———近代人类心灵的肖像画家 [J].世界美术,1981,(2):13-18.
作者简介:成凌萱(1996—),男,汉族,山西太原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本科在读,绘画(油画方向)专业。
【关键词】:蒙克 表现性艺术 呐喊 内心世界;
有人说:“一个人必须为艺术痴迷、癫狂,将艺术作为内心的外在体现,他才能成为一个艺术家”。这句话用在爱德华·蒙克身上最合适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爱德华·蒙克无疑是在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苏富比2012年呈献的蒙克代表作《呐喊》,为四个版本中唯一收藏于私人藏家手中的作品,拍出了1亿1,990万美元的高价。
爱德华·蒙克的作品以表达自我内心世界和哲学观点为主。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和经常性阴暗、悲观、绝望的主题使他的作品超出了我们对于一般艺术作品的“娱乐性”定义。欣赏他的作品时我们似乎在观看人性深处不愿意被触及的隐私。我的一位老师在国外游历时曾经参加过蒙克的作品展,他将观看蒙克作品时的感受描述为“一种直达灵魂的颤栗”。
同凡·高一样,爱德华·蒙克也是一位有着深刻人生体验的艺术家,这是他的很多作品有着极强的个人主义色彩和自传性的原因。蒙克1863年出生于挪威,在他5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结核而去世,父亲开始变得抑郁和更加严守清教,他抑郁的神经强烈地感染了失去母亲的蒙克,这是蒙克一生中首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怖。蒙克13岁那年,与他关系十分相好、感情极深的姐姐也因肺病去世。她的死再次刺激了蒙克的神经。接下来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他本人自小体弱多病,疾病和死亡伴随着他的成长,使他形成了忧郁、内省和孤独的性格。1908年起由于精神的痛苦与疾病的折磨,他主动住进了医院,1944年逝世。
他的个人经历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比如融合了印象派和现实主义风格,也是他当前经历与个人记忆的融合的作品《病中的孩子》。画中描绘了一个母亲在照顾一个重病的女孩。这让他想起了他年仅15岁的姐姐索菲亚患病的情景,疾病即将夺去她的生命,她消瘦而脸色苍白,还未脱尽童稚的气质。他生动的笔触和沉闷、对比强烈的颜色使画面更具悲剧性气氛——年轻与死亡的共舞。蒙克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曾说:“我曾在这一年中,把这幅画反复描绘多次。我把颜料刮掉,用松节油洗掉后,多次设法找回那最初的印象,那紧贴着枕头、透明而苍白的皮肤,那发抖的嘴唇,和那发抖的双手… …”《病中的孩子》是预示他风格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是他绘画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学说、尼采的唯意志论都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在在他从这之后的作品中。
“我要描绘的是那种触动我心灵眼睛的線条和色彩。我不是画我所见的东西,而是画我所经历的东西。我决不描绘男人看书,女人们织毛衣之类的室内画。我一定要描绘有呼吸、有感觉、并在痛苦和爱情中生活的人们,通过人的神经、内心、头脑和眼神所表现出来的绘画形象就是艺术”这是蒙克对自己绘画的解释。1889年父亲去世后,丧父的悲痛使他的痛苦情绪达到了顶峰,举世闻名的作品《呐喊》出世。一个扭曲瘦高的人站在桥头,他双手抱着自己变形如婴儿般的脸发出高声呐喊;笔直的桥身同蜿蜒的河流和曲线构成的沙洲形成鲜明对比;天空如翻滚着的红色海浪,象征着激情热情的红黄色配上躁动不安的线条,与深邃幽蓝的河流、旋转变换的曲线遥相呼应。点线面的构成元素在这幅画中运用的淋漓尽致,那位呐喊者的面部是那些惊悸颤动线条的焦点,而画中的不同线条构成的节奏、色彩的强烈对比无一不在渲染着画面气氛,使崩溃、绝望、不安的情绪充斥在画面的每一寸。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呐喊者的尖叫声穿透了二维空间来到了我们面前,他的声波振动着我们眼前的空气。那种新艺术运动的曲线不停律动,不断地告诉我们这里有的只是恐惧、凄惨、动荡、孤独,使人们觉得除了尖叫之外别无它法。将人类的精神世界描绘得如此惊心动魄,这就是蒙克对孤独的诠释、对悲伤的释放和对自我人生体验的真实倾诉,是内心世界在崩塌边缘上绝望挣扎,他不恪守客观世界规则,重在描绘内心真实的画风表现出强烈的表现主义精神。
蒙克的另一个绘画主题是表现性与死亡。《马拉之死》这幅画打破古典主义与印象派绘画中男女和谐的场景,相爱的男女没有彼此放下界限,却在互相突破对方的自我保护时遍体鳞伤。《青春期》描绘了一个青春期女孩。她的眼神惶恐不安,背后的阴影里隐约可以看到蛇与鬼魂,这似乎是暗示少女对性的幻想与不安。这些画作大胆奔放满溢情感的表现技巧却表达出一种人性背后的黑暗与冷淡。这得益于画家的精湛技术,但更重要的是画家对自我的剖析和勇于向世人展示人类黑暗面的勇气。
蒙克的画作不仅是对自身经历与思想的记述,也是他所处社会的一个真实写照,被深深烙上了时代烙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北欧国家的艺术领域,表现主义绘画因为其社会的动荡不安显得尤为突出,它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而蒙克的画作主要表现他自身的主观情感和个人经历,极大程度上抛弃了写实技法,以真实世界在内心中的镜像来构成画面,强调内心世界的真实即主观是唯一真实。在19世纪末德国掀起表现主义运动时,他无疑是德国表现主义的带头人。
蒙克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的发展,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绘画的开拓者、先驱者。他的家庭悲剧和从事艺术以来的艰难曲折给了他一个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生,同时也给了他武器,让他能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他对平面创作展现内心情感的研究让他给一切以绘画表现内心情感的流派开拓了一扇新的大门。如果你有幸与他的作品“面对面”“对话”,你会看到一个不幸又伟大的人,在向你诉说他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Isabe lla Ascoli.巨匠美术周刊———孟克[ M],黄文婕,译.台北:锦绣出版社,1994
【2】 [日]土方定一.爱德华·蒙克———近代人类心灵的肖像画家 [J].世界美术,1981,(2):13-18.
作者简介:成凌萱(1996—),男,汉族,山西太原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本科在读,绘画(油画方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