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學效果的优化和提升是广大教师一直以来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因为只有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科教学的价值和效用,让学生实现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初中物理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应当遵循基本教学规律和原则,重点推进教学效果的优化和提高。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合作交流和开拓学生思路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基本策略和有效方法。
关键词: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策略;方法
在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将教学的核心与重点错误地放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从而盲目地选择并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没有独立地思考和自主地探究,最终结果只能是造成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低、效果差,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广大的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彻底走出传统观念和模式的误区,树立科学的观念和先进的思想,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学习特点,积极探索创新、高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
一、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只有激发起学生对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才具备优化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当以激趣为教学首要任务,尝试从教材课本中提炼出启发性、趣味性的物理问题,并在恰当的时机以巧妙的方式向学生提问,创设出充满悬念的教学情境,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对问题展开思考、分析与深入探究,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功率》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并不难,学生们理解起来相对容易,所以,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提问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加深学生们的记忆。问题如下:李老师上课需要从1楼的教师办公室走到5楼的教室,这个过程通常用时2分钟。有一次李老师因为时间比较紧张,跑步来到教室,这个过程只用了50秒,那么李老师在两种情况下做的功是否相同?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立即围绕课本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学生们猜想结束后,笔者再对正确的结果进行讲解。这样,笔者通过提出相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引导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合作交流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这样才有利于知识和信息的“上传下达”,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所以说,初中物理教师应当适当转变过去统一性的授课方式,依据科学的标准和原则来将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确定组内成员的具体分工,保证合作交流的基础;其次,教师需鼓励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某个知识点或者问题的讨论、沟通与交流,实现思维的碰撞与互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收获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动能和势能》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学生们交际能力,笔者在本次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上课后,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针对各小组笔者布置相应的探究任务,任务难度逐渐提升。开始时,笔者会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如,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动能?随着学生们的理解,笔者再将任务提升难度。这样,笔者通过引导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开拓学生思路,增强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提高实践环节的比重,在基本的理论教学完成之后,依据基础知识和学生学习情况来设计和布置相关的物理练习题,包括基础习题、趣味练习、变式训练等等,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让学生在足够的练习中体会理论知识的应用,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本质规律,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电功率》时,本节课程涉及到了一些计算题,实际上,这些例题只要掌握了公式,理解其中的概念便很容易解决,所以,在课程开始之前,笔者先对公式、概念进行讲解,巩固学生们的基础知识。然后,笔者再设置例题,并对例题进行解析,引导学生们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们快速掌握解题技巧。这样,笔者通过开拓学生思路,增强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优化教学效果是展现教学魅力与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所以,广大的初中物理教师需要以科学的观念为指引,以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合作交流和开拓学生思路为手段,来建立全新的物理教学结构体系,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并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可以真正学好初中物理并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杜志鸿.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34):32-33.
[2]吴进川.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97-198.
关键词: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策略;方法
在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将教学的核心与重点错误地放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从而盲目地选择并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没有独立地思考和自主地探究,最终结果只能是造成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低、效果差,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广大的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彻底走出传统观念和模式的误区,树立科学的观念和先进的思想,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学习特点,积极探索创新、高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
一、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只有激发起学生对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才具备优化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当以激趣为教学首要任务,尝试从教材课本中提炼出启发性、趣味性的物理问题,并在恰当的时机以巧妙的方式向学生提问,创设出充满悬念的教学情境,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对问题展开思考、分析与深入探究,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功率》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并不难,学生们理解起来相对容易,所以,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提问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加深学生们的记忆。问题如下:李老师上课需要从1楼的教师办公室走到5楼的教室,这个过程通常用时2分钟。有一次李老师因为时间比较紧张,跑步来到教室,这个过程只用了50秒,那么李老师在两种情况下做的功是否相同?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立即围绕课本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学生们猜想结束后,笔者再对正确的结果进行讲解。这样,笔者通过提出相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引导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合作交流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这样才有利于知识和信息的“上传下达”,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所以说,初中物理教师应当适当转变过去统一性的授课方式,依据科学的标准和原则来将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确定组内成员的具体分工,保证合作交流的基础;其次,教师需鼓励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某个知识点或者问题的讨论、沟通与交流,实现思维的碰撞与互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收获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动能和势能》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学生们交际能力,笔者在本次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上课后,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针对各小组笔者布置相应的探究任务,任务难度逐渐提升。开始时,笔者会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如,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动能?随着学生们的理解,笔者再将任务提升难度。这样,笔者通过引导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开拓学生思路,增强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提高实践环节的比重,在基本的理论教学完成之后,依据基础知识和学生学习情况来设计和布置相关的物理练习题,包括基础习题、趣味练习、变式训练等等,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让学生在足够的练习中体会理论知识的应用,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本质规律,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电功率》时,本节课程涉及到了一些计算题,实际上,这些例题只要掌握了公式,理解其中的概念便很容易解决,所以,在课程开始之前,笔者先对公式、概念进行讲解,巩固学生们的基础知识。然后,笔者再设置例题,并对例题进行解析,引导学生们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们快速掌握解题技巧。这样,笔者通过开拓学生思路,增强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优化教学效果是展现教学魅力与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所以,广大的初中物理教师需要以科学的观念为指引,以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合作交流和开拓学生思路为手段,来建立全新的物理教学结构体系,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并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可以真正学好初中物理并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杜志鸿.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34):32-33.
[2]吴进川.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