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宋拓本《淳化阁帖》的补配现象与版本特征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an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泉州本《淳化阁帖》共有十卷,年代约在南宋,学界一般认为是由两种版本拼配而成,即帘纹较宽笔画略肥的第三、六、九卷,和其他七卷合并成为一套.经校勘,该版本实际情况与前辈学者所述并不相符,此本虽是十卷全本,且保存完好,基本具备学界公认的“泉州本”特征,但补配现象较多,浓墨拓法和淡墨拓法在同一卷中交错出现,其中第五卷比较特殊,可见木裂和银锭纹,字口圆润含蓄,明显与其他几卷不是一套.目前存世的宋拓泉州本全本,仅有国博泉本与上图泉本两套.学者仲威总结的七条特征大约是以上图泉本为主,结合历代文献和传世泉本校勘之后所确定的,国博泉本有六条特征与仲威所述一致,说明国博泉本与上图泉本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同作为宋拓的阁帖泉州本,而其中的版本差异也有重要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朱岱林墓志》之墓主乃刘宋元嘉末期青齐地区的移民家族后裔,该墓志的内容丰富了以往对魏晋南北朝青齐家族历史的认识.乐陵朱霸家族是因崔浩国史之狱及兵役之累而被迫渡河迁
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知识分子在报纸杂志上围绕“恩”“孝”“恋爱自由”“生育节制”“新性道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在一系列社会批评文章中尝试建构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
作为20世纪中国最为重要的文艺思潮之一,现代主义及其理论批判构成20世纪80年代文论的重要内容.总体上看,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接受过程伴随着双重焦虑:被延迟的现代化焦虑与民族
近代以来,西学再次传入中国,充当先锋的依然是西方学人,他们通过发行报纸杂志、创办出版机构、兴办学校等来传播西学,这其中也有逻辑学.这次的传播也开始影响到一大批国人主
1948-1954年,是缅甸中立外交政策的形成、确立阶段.缅甸独立后虽然宣称奉行中立不结盟外交政策,却明显与英美西方阵营的关系更为紧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中立外交.1950年初,从
从服务型政府到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主流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公众话语.其建设与发展不仅涉及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涉及政府结构的优化;不仅要
唐顺之《左氏始末》改《左传》编年体为纪事本末体,突出了纪事原则,但标目也存在以人分类的现象,甚至是名实不符的情况.《左氏始末》以《左传》作为基本史料来源,还充分参考
健康中国战略面前,推动“思政育人”、引导拔尖临床医学生尽早参与到科研实践活动中,对于加快科技创新、医学院校的发展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南京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系以党建带团建,将“思政育人”理念融入“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的科研创新实践学习中,在培养其科研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其科研精神的构建,从“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平台及体系建设”等方面着手,开展了以“成全式科研育人”为主要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实践与探索。
理学“心性存养”话语有悠久的来源,其发展演变历程复杂,其代表人物观点差异性较大.两宋理学“心性存养”话语因其涵涉“心”“性”“存养”“心性存养”,而具备丰富涵蕴.两
中国国家治理中长期存在着为追求有效性而超越制度规范的治理行为.改革开放以来,这些治理行为被限制在维持社会稳定的范围内,逐渐演化出依赖规范性政府行政,又部分突破制度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