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FD-DEM方法的变径T型流道冲蚀特性研究

来源 :表面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em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石油开采过程中,携砂压裂液对变径T型流道壁面冲蚀磨损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针对石油压裂管汇及井下喷砂器等工具中常见的变径T型流道的冲蚀问题,建立了基于CFD-DEM的变径T型流道固液两相流冲蚀磨损预测模型,该模型中颗粒-颗粒、颗粒-壁面碰撞采用逆向迭代碰撞搜索算法,颗粒-流体耦合计算时间步长根据耦合收敛条件自适应调整。将数值方法与正交试验方法结合,分析各因素变化对均值主效应响应的优先排序和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并进行了单因素变化对冲蚀规律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时入口流速增大,T型流道最大冲蚀速率和冲
其他文献
为解决车轮踏面损伤样本不足问题,构建了相似车轮踏面的样本数据集,基于迁移学习的思想对车轮踏面损伤进行诊断检测.首先根据车轮踏面损伤实际图像数据构建了相似车轮踏面损伤类别数据集,利用YOLOv3神经网络对构建好的踏面损伤类别数据集进行训练,建立车轮踏面损伤特征提取参数模型;然后将该特征提取模型迁移到实际车轮踏面损伤数据样本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车轮踏面损伤检测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为车轮踏面损伤检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防护涂层对风沙环境下混凝土抗冲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从而选取适合风沙环境且综合性能良好的混凝土防护涂层。方法以聚氨酯、丙烯酸及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对三种混凝土结构防护涂层进行了研究。通过接触角和显微硬度对涂层的物理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模拟风沙环境侵蚀实验系统,在不同冲蚀参数下,对混凝土结构防护涂层体系的抗冲蚀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测试。结合混凝土防护涂层风沙冲蚀实验及扫描电镜表征,探究风沙环境下混凝土防护涂层的冲蚀机理。结果相同冲蚀条件下,不同防护涂层的冲蚀率大小为:聚氨酯防护
为配合《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T/CECS719-2020)的推广使用,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进行设计及整体性能分析.介绍了PEC构件的基本概念,并以此为背景设计一个16层PEC柱-型钢梁组合框架结构.利用软件PKPM中的SATWE模块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并对PEC构件进行验算.结果显示:框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529,出现在第9层,小于1/400的限值;结构验算均满足规程要求.PEC柱在竖向荷载及偏心受压荷载作用下不会发生整体失稳,满足极限承载力设
基于包钢某工程项目,分析了不同终冷温度对TG石油套管用热轧板带机械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不同中间坯厚度产品冲击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终冷温度570℃,中间坯厚度45 mm时,产品屈服强度达到530 MPa,抗拉强度665 MPa,-10℃冲击功100 J以上,性能优异.研究表明,随着终冷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均有所降低,但屈服强度下降趋势高于抗拉强度下降趋势.
目的 针对某飞机吊挂结构用2A12铝合金开展预腐蚀后的动态腐蚀-疲劳耦合试验,很快发生断裂行为,寻找失效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 利用自制的卧式动态腐蚀-疲劳试验装置,开展
目的提升钽酸锂晶圆的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方法采用8000#金刚石和树脂结合剂热压制成金刚石丸片,并拼接成固结磨盘,研磨钽酸锂。针对丸片配方的砂结比展开研究,设置3组砂结比变量11∶9、7∶3、17∶3,对应磨粒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5%、70%、85%。通过单个磨粒晶胞模型计算磨粒裸露比,即单位面积内磨粒裸露数与总磨粒数的比值(Ng/N)。分析不同砂结比下磨粒与结合剂的分布状态变化,以及对加工钽酸锂晶圆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结果3组磨粒质量分数55%、70%、85%制作的金刚石丸片,其磨粒裸露比分
目的从“系统性”角度构建老年人健康监测需求指标体系,利用AHP法构建老年人健康监测需求重要性评价模型,为老年人健康监测产品的设计提供借鉴。方法首先,构建老年人健康监测需求系统性概念框架,进一步设计出老年人健康监测需求指标体系,包括需求层的5个指标和26个具体指标。其次,通过专家调研对同一层次内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利用AHP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最后,结合现状对重要性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评价结果显示,生理是老年人健康监测系统的基础,健康数据获取是老年人健康监测的起点,注重参与的分享型活动是提升老年人
目的研究氧化石墨烯膜在不同表面粗糙度条件下的微动电接触性能。方法采用金属铜为基底,使用不同粒度的砂纸进行处理,制备不同表面粗糙度的试样。通过电泳沉积法在不同粗糙度的铜表面制备氧化石墨烯膜。通过微动电接触试验装置,研究氧化石墨烯膜在不同表面粗糙度条件下的微动电接触性能。采用拉曼光谱仪分析氧化石墨烯膜的沉积情况。使用白光干涉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磨痕形貌、磨损体积和成分进行分析。结合摩擦因数及接触电阻,分析氧化石墨烯膜在微动磨损下的电接触性能。结果表面粗糙度为1.51、1.27μm时,氧化石墨烯膜的D峰和G峰
目的为推动增材制造技术与新材料、新工艺和产业应用的加速融合提供技术信息参考。方法首先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以“增材制造”为关键词,分别对2016—2021年的WOS和CNKI核心文献数据库的进行分析,得出近5年国内外增材制造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然后从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阶段、技术标准体系、材料类型、成形工艺类型等方面介绍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梳理了不同材料与工艺类型增材制造技术的对应关系,归纳了各类增材制造技术的成形原理、材料、工艺特点和技术优势;接着探讨了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模具、
目的通过在氧化铝胶黏陶瓷涂层中添加氮化硼纳米片(BNNP),从而改善涂层的摩擦学性能。方法利用均质机将混合粉末均匀分散,并采用料浆法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得不同含量的BNNP增强氧化铝胶黏陶瓷涂层(BRPC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不同含量的BNNP增强氧化铝胶黏陶瓷涂层的显微组织、物相和摩擦学性能。结果涂层的主要物相为氧化铝、磷酸铝、磷酸锌和氮化硼。BNNP未参与涂层固化反应,但作为黏结相的“成核剂”填补了孔隙或覆盖了孔洞。随着BNNP含量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