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胸佩“五·一”劳动奖章、头顶全国先进工作者和省人大代表等众多耀眼光环的原江苏省海门市民政局副局长倪国祥,曾经是全国民政系统的典范。这个在焚尸炉旁成长起来的草根官员,利用殡葬机会进行肮脏的交易,他在送别亡者灵魂升入天堂的途中却迷失了自己的灵魂。
焚尸炉边“炼”出全国劳模
倪国祥于1954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市一个平民家庭。22岁那年,他进入海门市殡仪馆工作。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从事火葬工作是一份令许多人难以接受的职业。父母大骂倪国祥是个“没出息的东西”,甚至要与他断绝关系。乡邻也对倪国祥讥笑嘲讽。正值青春年华的他谈了几任女朋友,都被他的职业吓得落荒而逃。
在人生遭遇寒流之际,倪国祥擦干眼泪,咬咬牙仍然坚守岗位。倪国祥做火化工很积极,焚尸炉坏了,许多人不敢进去,他敢进去,自己不会修,他又钻出来,向老师傅请教,请教完了,再回到焚尸炉。
倪国祥不仅工作勤恳,也喜欢钻研业务,自学钳工、电工和白铁工。面对着每天焚烧的一具具尸体,倪国祥一直在盘算着如何能节煤、节能和提高工效。经过多次尝试,倪国祥设计出了一种“三体炉”,使火化工告别了满身煤灰、满身异味。这项重大技术改造成果迅速在江苏全省推广,倪国祥因此声名鹊起。
1980年,倪国祥向上级争取到了3万元专用基金,自己设计图纸,建起了苏北一流的火化间。接着他又与阀门厂的技术人员日夜奋战,研制成新一代高效节能气发生火化炉,填补了国内空白。
倪国祥的拚搏努力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1980年,他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作者;1981年8月,倪国祥入党;1984年他当选为省党代表,同年被任命为殡仪馆副馆长,3年之后提拔为海门殡仪馆馆长,时年33岁。
令所有人深感惊愕的是,倪国祥当官后,仍然干着火化工作。草根馆长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迅速传遍了全国。1993年,倪国祥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是倪国祥荣誉与权力双丰收的一年,他不仅荣获全国劳模称号,而且兼任海門市民政局副局长,被人们誉为“焚尸炉旁‘炼’出来的局长”。
倪国祥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他带领全馆职工,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增加馆内投入,得到了客户的好评。殡仪馆的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由财政补贴户变成自收自支户,每年净收入数百万元。2000年海门市殡仪馆一举成为苏北地区首家国家二级殡仪馆。紧接着,倪国祥用20多辆专车组成了全国首支县级殡仪车队,改变了过去用大卡车、拖拉机送葬的方式,再次轰动全国。
2004年,倪国祥作为全国殡葬行业唯一劳模代表,出席了有中央领导人参加的全国百名劳模座谈会。随后,权威媒体浓墨重彩地报道了倪国祥改革的事迹。
谁也没有想到,这位风光无限的全国劳模,一只手创造诸多全国第一,另一只手却搞起了权钱交易来。
火化场里的肮脏交易
1997年海门市殡仪馆火化炉烟囱改造作为环保工程,被列入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倪国祥和海门市殡仪馆副馆长李义到上海申东燃烧炉厂考察后,决定购买该厂的火化炉。当年4月,申东厂供销科柳科长到海门市洽谈业务。经过谈判,确定火化炉的价格是每台30万元,共购买4台。因谈判顺利,申东厂王厂长很高兴,提出愿拿出16万元给倪馆长。当这16万元人民币第一次放在倪国祥面前时,他断然拒绝接受。
1997年5月的一天,申东厂的柳科长来电话,说他到了海门市。10分钟后,倪到了柳科长下榻的宾馆。
“这4万元钱是上次王厂长要送给你们的一部分,你收下吧。”柳科长说着便从皮包里拿出了4叠用银行封条封好的百元大钞。这次,倪国祥决定收下这钱。
倪国祥寻思,要拿这笔钱,关键人物李义应该知道。于是便连夜敲开了李义的门。两人一见面,倪国祥便直奔主题,把申东厂为何要送钱、送多少钱的来龙去脉向李义和盘托出。
“反正别人都不知道,不如我们俩分掉算了。”倪国祥从包里掏出了两叠百元大钞。李义推辞了一番后,还是收下了。
3个月后,海门市殡仪馆按合同规定第二次向申东厂支付了货款。没几天,申东厂的柳科长又给倪国祥送来4万元。因为已经有了第一次,第二次拿钱,倪国祥便显得不是那么的紧张了,他又分给了李义两万元。
申东厂在1997年年底,将剩余的8万元送给倪国祥。倪国祥这一次在分给有关人员后,自己得了3万元。
2002年,海门殡仪馆火化炉升级换代,倪国祥又投资100万元,从上海申东燃烧炉有限公司购置了两台国内一流的火化设备——全自动高档拣灰火化炉,倪国祥因此再次收受柳科长4万元。
倪国祥从此一发不可收。在殡仪馆的采购和相关工程建设中先后收受某客车厂张老板送上的4000元、建筑商梁老板送上的3万元、房地产开发商俞老板送上的2万元、个体建筑户施某送上的7.3万元、安徽一家园林公司送上的6万元。
尝到受贿甜头的倪国祥,大脑飞速运转着,很快将眼睛盯在小小的骨灰盒上。
生产骨灰盒的企业众多,而采购商通常仅有殡仪馆一家,因此倪国祥成为不少骨灰盒供应商竞相巴结的对象。骨灰盒供应商顾老板为了向殡仪馆推销骨灰盒而捷足先登,向倪国祥行贿7000元,倪国祥笑纳了。紧接着,他先后收取了福建、浙江及省内苏州、盐城、淮安及海门等地10多家骨灰盒供应商数十次的贿赂,其中有小到一千元的“红包”,大到内有一两万元的信袋。几十元购进的骨灰盒,到了殡仪馆就卖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而中间的差价自然被人侵吞。
也许觉得小打小闹收点钱不解渴,倪国祥忽然来了灵感,使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大手笔”。
灵魂在“人生后花园”彻底丧失
一天晚上,一家丧户第一次进入海门市殡仪馆,不由得惊呆了:这哪里是殡仪馆,简直是一个人间天堂般的超级花园!走进陵园,进园桥长116米、宽10.2米,古色古香的门楼高大而精致,高标准的停车场、围墙照壁,形成了气势宏伟的建筑群体。园内共设有28个区,建有各类不同档次的墓穴,四周绿树成荫,花卉争艳,小桥流水。让丧户大开眼界的是,殡仪馆里竟开着豪华大酒店,餐厅500多平方米,能同时容纳600人就餐,生意十分火爆。
见这位丧户满脸惊愕表情,倪国祥说:“人生苦短,在他们去世后,我们活着的人要给死者最后的礼遇、尊严,所以我们才为死者建了人生后花园……”
谁也没想到,在送别无数人上天堂的途中,倪国祥却在这个“人生后花园”中彻底丧失了自己的灵魂。
浙江温岭市某石材厂的陈老板和海门市殡仪馆是多年的业务伙伴,是倪国祥多年的老相识。2000年10月的一天,就在倪国祥的办公室,两人达成协议,由陈老板为青龙陵园建造800只墓穴,合同没有约定业务年限,但规定陈老板建造墓穴后,到年底根据墓穴的销量结给他工程款。从2001年春节至2007年春节,陈老板共送给倪国祥人民币6.6万元。
2005年初,海门市殡仪馆为增加陵园的“含金量”,决定在青龙陵园建造两座九曲桥、两座亭子及人工河的栏杆等,总造价估计120万元。2005年5月,海门市园林公司的王老板找到了民政局副局长并兼任殡仪馆馆长的倪国祥。
在王老板一万元钱的进攻下,这项本应该经过公开招投标的工程,未经招标就被王老板的园林公司给揽下了。王老板接下工程后,继续进行他的“公关”战术。2005年6月,王老板来到倪国祥的办公室,送上两万元,随后就把西边九曲桥建设工程从倪国祥手中拿下来了。随后,王老板再次扔出两万元,陵园匡河南侧的石栏杆建设工程也被收入囊中。
2007年夏,倪国祥被纪委“两规”。2008年5月,海门市法院开庭审理倪国祥受贿案。据查:自1997年至2007年的10年间,倪国祥利用担任殡仪馆馆长的职务便利,在基建工程发包、支付工程款、采购火化炉及代销骨灰盒过程中,多次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40.96万元。案发后倪国祥主动交代了自己的主要受贿犯罪事实,并退清了全部赃款;他还主动检举他人犯罪。据此,海门市法院认定倪国祥犯收受贿赂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20万元。(未经作者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