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终身体育是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它的产生和发展对当代乃至将来的体育教育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做为中学体育教师研究和探讨终身体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而对初中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点,对于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改进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教育,终身体育,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生命的延续中为适应不同环境追求高质量生活而不断满足身、心所需要的一种特殊文化的实践过程。从狭义上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在当今体育教育界有多种体育指导思想并存,如:“技能教育”、“体质教育”、“全面教育”、“培养能力”、“竞技体育”、“和乐教育”、“养护体育”等教学指导思想。要使体育教育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高,并长盛不衰,仅靠上述一种或几种指导思想是不够的,它责无旁贷的就落在“终身体育”教育的肩上。终身体育是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它的产生和发展对当代乃至将来的体育教育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做为中学体育教师研究和探讨终身体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而对初中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点,对于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改进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培养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
体育意识是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按照个人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认识,采取个人认为正确有效的方式,以决定行为的心理活动。体育意识的培养是终身体育的出发点,学生体育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是初中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可采用逐步诱导的方式。
1.1 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成功与乐趣,激发起对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21世纪的体育教学将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小集体学习”,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习惯来组织教学。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见之于行动,而习惯则成自然,从体育教育的角度看,兴趣和爱好需要导向和引导,而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养成过程。初中阶段是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兴趣,爱好和习惯又是形成终身体育的必要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当务之急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1.2 要在学校造成一种利于培养体育意识的环境气氛。学校应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宣传体育知识,弘扬奥运精神,通过对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拚博精神的宣传,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宣传参加体育活动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系,参加体育活动与学习文化知识的关系等,从而让学生了解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加之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的体育意识也就得到了加强,体育意识的加强,使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自己的一生都要不断从事体育学习与锻炼,才有可能成为终身体育的学习者和锻炼者。
2.改进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每个国民的成长都必须经过学校教育这一过程,人们在青少时期所受到的学校体育教育,是其终身体育的基础,抓住了学校体育,就抓住了全民的体育,无疑学校体育是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学校体育教育不仅管学生“一阵子”,还要管学生“一辈子”。因此,改革体育教学,应以研究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方向转化为出发点,把教会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作为归宿。为此,要求教师要做到下列几点:
2.1 教师应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
2.1.1 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21世纪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蓬勃发展,国内外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体育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对现代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1.2 体育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体育学科是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学科,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师的创新意识起主导作用,教师只有获取成功的创新,才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意识还体现在为学生创设教学环境,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教师创新意识还应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2.1.3 教师要有“主体”意识。教师的主体意识,就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组织教法,建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我锻炼身体的方法为手段,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新的教学体系。教师在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进行复杂的脑力劳动,选择既先进又实用的教学方法,取得自己“精讲”而学生可以“多练”的效果。“精讲”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获得不断发展。
2.2 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上。教师要改变过去对动作技术讲解过细过多,而学生练习时间太少的做法,要求学生要观察、动脑、多练习,在某些体育项目的教学中,可以把教师先行讲解、示范,再让学生进行实践的教法改为在教师未“教”之前,让学生先行主动尝试练习,然后再在教师指导下,边练习,边体会,使学生由被动机械的练习变为在积极思维指导下的练习。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时,不直接指出错误所在,而是通过点拨,经过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再进行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动脑和体会,相互间也可以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在“乐学”和“乐练”的气氛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使学生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3 教师应改变考试办法,实行效益考核。初中体育课对学生运动成绩的考评通常是采用统一标准的方式进行,而考核的标准又往往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制定的,这往往难以调动水平高者和水平低者的积极性,而效益考核则是根据每个学生单项学习的基点水平,以及单项学习后的终点水平,看两者的落差,落差大者,成绩在先,这样可调动每个层次学生的
积极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锻炼能力的提高,为将来从事终身体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增加体育设施,抓好各种竞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社会都应加强对体育设施和场馆的管理和使用,在学校和人口密集的地方,增加体育设施和场馆,以满足学生双休日,节假日的体育活动,充分利用课堂上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及锻炼的方法,开辟体育教学的第二课堂,以促进课内外的密切结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结合《中学生合格标准》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突出群众性、健身性、趣味性,要求学生要积极参与,增强心理素质,保证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为此,学校应加强领导,并落到实处。
学校应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竞赛,如班级篮球赛,沙滩排球赛,健力操比赛,各种对抗赛等,在组织这些比赛时,各班可根据项目的不同,分甲、乙、丙三级组队参加。每个级别的队员,应根据平时体育课的成绩,优秀级的学生分到“甲组”,良好级的学生分到乙组,一般或不及格的学生分到“丙组”,并采用“升”“降”级的办法,不能参加比赛的同学,可参与组织工作或裁
判工作,这样人人都有参加比赛的机会。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感到他们既是学习和锻炼者,又是谋划和决策者,还能增强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从而体会到参加终身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教育,终身体育,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生命的延续中为适应不同环境追求高质量生活而不断满足身、心所需要的一种特殊文化的实践过程。从狭义上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在当今体育教育界有多种体育指导思想并存,如:“技能教育”、“体质教育”、“全面教育”、“培养能力”、“竞技体育”、“和乐教育”、“养护体育”等教学指导思想。要使体育教育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高,并长盛不衰,仅靠上述一种或几种指导思想是不够的,它责无旁贷的就落在“终身体育”教育的肩上。终身体育是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它的产生和发展对当代乃至将来的体育教育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做为中学体育教师研究和探讨终身体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而对初中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点,对于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改进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培养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
体育意识是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按照个人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认识,采取个人认为正确有效的方式,以决定行为的心理活动。体育意识的培养是终身体育的出发点,学生体育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是初中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可采用逐步诱导的方式。
1.1 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成功与乐趣,激发起对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21世纪的体育教学将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小集体学习”,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习惯来组织教学。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见之于行动,而习惯则成自然,从体育教育的角度看,兴趣和爱好需要导向和引导,而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养成过程。初中阶段是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兴趣,爱好和习惯又是形成终身体育的必要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当务之急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1.2 要在学校造成一种利于培养体育意识的环境气氛。学校应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宣传体育知识,弘扬奥运精神,通过对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拚博精神的宣传,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宣传参加体育活动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系,参加体育活动与学习文化知识的关系等,从而让学生了解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加之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的体育意识也就得到了加强,体育意识的加强,使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自己的一生都要不断从事体育学习与锻炼,才有可能成为终身体育的学习者和锻炼者。
2.改进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每个国民的成长都必须经过学校教育这一过程,人们在青少时期所受到的学校体育教育,是其终身体育的基础,抓住了学校体育,就抓住了全民的体育,无疑学校体育是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学校体育教育不仅管学生“一阵子”,还要管学生“一辈子”。因此,改革体育教学,应以研究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方向转化为出发点,把教会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作为归宿。为此,要求教师要做到下列几点:
2.1 教师应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
2.1.1 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21世纪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蓬勃发展,国内外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体育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对现代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1.2 体育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体育学科是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学科,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师的创新意识起主导作用,教师只有获取成功的创新,才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意识还体现在为学生创设教学环境,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教师创新意识还应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2.1.3 教师要有“主体”意识。教师的主体意识,就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组织教法,建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我锻炼身体的方法为手段,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新的教学体系。教师在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进行复杂的脑力劳动,选择既先进又实用的教学方法,取得自己“精讲”而学生可以“多练”的效果。“精讲”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获得不断发展。
2.2 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上。教师要改变过去对动作技术讲解过细过多,而学生练习时间太少的做法,要求学生要观察、动脑、多练习,在某些体育项目的教学中,可以把教师先行讲解、示范,再让学生进行实践的教法改为在教师未“教”之前,让学生先行主动尝试练习,然后再在教师指导下,边练习,边体会,使学生由被动机械的练习变为在积极思维指导下的练习。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时,不直接指出错误所在,而是通过点拨,经过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再进行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动脑和体会,相互间也可以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在“乐学”和“乐练”的气氛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使学生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3 教师应改变考试办法,实行效益考核。初中体育课对学生运动成绩的考评通常是采用统一标准的方式进行,而考核的标准又往往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制定的,这往往难以调动水平高者和水平低者的积极性,而效益考核则是根据每个学生单项学习的基点水平,以及单项学习后的终点水平,看两者的落差,落差大者,成绩在先,这样可调动每个层次学生的
积极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锻炼能力的提高,为将来从事终身体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增加体育设施,抓好各种竞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社会都应加强对体育设施和场馆的管理和使用,在学校和人口密集的地方,增加体育设施和场馆,以满足学生双休日,节假日的体育活动,充分利用课堂上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及锻炼的方法,开辟体育教学的第二课堂,以促进课内外的密切结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结合《中学生合格标准》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突出群众性、健身性、趣味性,要求学生要积极参与,增强心理素质,保证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为此,学校应加强领导,并落到实处。
学校应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竞赛,如班级篮球赛,沙滩排球赛,健力操比赛,各种对抗赛等,在组织这些比赛时,各班可根据项目的不同,分甲、乙、丙三级组队参加。每个级别的队员,应根据平时体育课的成绩,优秀级的学生分到“甲组”,良好级的学生分到乙组,一般或不及格的学生分到“丙组”,并采用“升”“降”级的办法,不能参加比赛的同学,可参与组织工作或裁
判工作,这样人人都有参加比赛的机会。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感到他们既是学习和锻炼者,又是谋划和决策者,还能增强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从而体会到参加终身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