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为什么用原子弹炸日本?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wyshe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6月18日,美国海军金上将放弃了原定的作战计划,不再进攻福磨萨,新的计划是直接进攻日本最南端的九州。
  6月29日,美军将进攻九州的日期定在1945年11月1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这个作战计划。
  根据这项作战计划,克吕格尔将军指挥的美军第6军将在九州实施两栖登陆。4个月后,美军第8军、第10军进行第二次进攻,并且还要从欧洲抽调一个军,进攻的地点选择在距日本首都东京不远的地方。按照这个计划,要到1946年11月15日,即欧洲战争胜利一年半之后,才能打败日本。
  丘吉尔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打算用空中轰炸和大量军队的进攻来打击日本本土。我们所想到的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他们拼命抵抗,直到战死……要一个一个地消灭日军的抵抗,一寸一寸土地征服那个国家,很可能要丧失100万美国人和50万英国人的生命。”
  马歇尔将军也作了一个令人沮丧的估计,他说在日本本土迫使日本投降,可能要牺牲50万美国军人的生命。可是,原子弹出现后,这一切都改变了。7月17日凌晨,陆军部长史汀生带着原子弹的机密电报来见国务卿贝尔纳斯,他说:“我们应该向日本人提出可能使用原子弹的警告,在保留天皇的前提下,促使他们投降。”然而,贝尔纳斯对史汀生的建议不屑一顾。
  当史汀生把这个消息告诉丘吉尔后,首相得意洋洋,“这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了。”丘吉尔说:“看来,我们一夜之间就已经有把握缩短东方的流血战争了。”
  尽管波茨坦会议主题是处理战后欧洲和德国的一些重大问题,但是,有关对日作战问题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会议期间,苏、美、英三方围绕日本投降的条件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7月17日晚,斯大林神秘兮兮地对丘吉尔说:“在我们来波茨坦之前,日本大使送给我们一份日本天皇发来的电报。尽管电报没有说是给谁的,但我想,要么是给我的,要么是给加里宁主席,或者苏联政府其他什么人。电报说,日本政府不能接受无条件投降。”第二天,杜鲁门轻描淡写地对丘吉尔说:“我已经知道了,这只不过是日本人的一种试探性议和。”但是,杜鲁门迷惑不解地问丘吉尔:“斯大林为什么没有告诉我呢?”
  不过,丘吉尔也担心,“如果盟国强迫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话,美国可能会蒙受巨大的牺牲,而且英国也将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接着,丘吉尔便用商谈的口气对杜鲁门说:“关于日本投降的条件,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表达?我们既可以得到和平与安全,又能给日本人保全一点面子,不至于使日本军人的荣誉扫地。”
  “不!一定要坚持让日本无条件投降。”杜鲁门断然拒绝了丘吉尔的建议。杜鲁门这样做,自然有他的想法。只有坚持让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才有可能会继续打下去,那么,美国就有理由投放原子弹,从而迫使日本向美国投降。
  当听到丘吉尔提起日本军人的“荣誉”问题时,杜鲁门直截了当地对丘吉尔说:“珍珠港事件以后,日本军人已经没有什么荣誉可言了。”
  美国负责研制原子弹的专门委员会在试爆之前曾建议:“在条件具备时,应立即使用原子弹对付敌人,而且不必向对方发出警告。”至于轰炸目标,委员会建议选择在“能够造成巨大破坏力的地方”。
  当时,美国人认为,原子弹可以从两个方面威胁敌人。一是作为技术上的武器,如在荒岛上投放,以威慑敌方,但这很难结束战争;二是军事上的武器,直接打击敌人。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必须用原子弹袭击敌人。”至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投放原子弹,那是美国总统决定的事情了。
  杜鲁门在谈到原子弹的用途时,把它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武器。他直言不讳地说:“我认为原子弹是一种战争武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可以使用它。”
  在波茨坦,当杜鲁门把他的这种想法告诉丘吉尔时,这位首相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如果原子弹有助于结束战争,我主张运用它。”
  7月23日,美国首都华盛顿,格罗夫斯将军正在这里起草投掷原子弹的指令。
  起初在选择目标时,美国陆军航空队总司令阿诺德将军曾主张把京都也列入其中,因为它是日本的军事活动中心。但是,史汀生坚持认为京都是日本的文化和宗教圣地,不同意向那里投放原子弹。史汀生的建议被接受,所以,京都就从轰炸名单上被勾掉了。
  经过讨论,最终确定广岛、小仓、新泻和长崎四个城市作为轰炸目标。这些城市是按照作为第一次袭击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的。美国人确立这样一个名单,其依据是这些城市所发挥的军事作用的大小,同时考虑到投弹时的气候条件。
  目标选定以后,杜鲁门、史汀生、马歇尔、阿诺德就投掷的时间和第一个目标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7月25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陆军部的指令,并指示陆军部长史汀生执行这项命令。当天,史汀生在结束波茨坦的使命后,便返回美国。不久,这位77岁的陆军部长向总统递交了辞呈和一份备忘录。
  
  (摘自《书摘》)
其他文献
新中国建立前,苏联对于派遣专家来华的待遇要求是很低的。刘少奇指示陈云和薄一波,“苏联专家临时薪资暂订最高标准为2500斤小米”,另外,适当规定食堂伙食价格并设特别商店,对专家给予照顾。  后来,当苏联意识到专家来华必须做真正意义上的技术专家,而不同于安插在东欧国家的“顾问”时,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苏方提出,在支付专家工资之外,中国还应支付一笔费用,作为补偿专家原所在企业所蒙受的损失,为此,中国政府
期刊
在中国,负责新闻检查的部门,是南京政府某部。它拥有大权,可以对全体中国人民的言论、写作和行为进行“检查”。它与盖世太保相似,对思想实施控制,并自定规则,频繁剥夺记者使用电报的权利,没收和销毁报纸、杂志和书籍。对冒犯了国民党一党独裁的中国人,它可以下令逮捕和处死。对思想独立与写作独立的迫害,最臭名昭著的例子,要算对胡适博士的迫害。胡适博士后来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大使。他常说,是《纽约时报》救了他的命,此
期刊
在西安事变中,杨虎城是张学良的亲密合作者。我在美国阅读张学良的口述史及其相关档案资料时,杨虎城是注意的重点之一。我发现部分新资料有助于西安事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陪衬?主角?    1956年12月,蒋命张学良回忆西安事变时,曾特别指问杨的情。况。当时,张学良的回答是:“平心而论,西安之变,杨虎城乃受良之牵累,彼不过陪衬而已。”但是,上世纪90年代,在回答张之丙姐妹的访谈时,张学良却说:“那
期刊
1966年12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我在北京大学红卫兵总部值班的同学何本方接到了“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简称“校文革”)副主任姜同光老师的一个奇怪电话。电话里说有一伙小流氓在聂元梓家里捣乱,让北大红卫兵去一些人把他们赶走。何本方为了解情况,自告奋勇先去聂家侦察。  过了大约一个小时,何本方回来了。一进办公室就说:“老牛啊,帮助老聂去撵人的事可不能干哪!”接着他讲述了自己的侦察结果。第一,这是一伙大
期刊
1943年7月4日,朱德明电胡宗南,称:“自驾抵洛川,边境忽呈战争景象。道路纷传,中央将乘国际解散机会,实行剿共。我兄已将河防大军向西调动,弹粮运输,络绎于途,内战危机,有一触即发之势。当此抗战艰虞之际,力谋团结,犹恐不及,若遂发动内战,必致兵连祸结,破坏抗战团结之大业,而使日寇坐收渔利,陷国家民族于危亡之境,并极大妨碍英美苏各盟邦之作战任务。”  收到这份电报,我心里一惊,送给胡宗南。他看了两遍
期刊
1976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也是历史大转折的开始。这一年的元旦,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新年,而邓小平则处在与“四人帮”斗争的政治漩涡中。    毛泽东发表旧词    元旦当天,全国各大报刊都刊载了毛泽东十年前写的两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标题下方,印着笔迹颤抖的“毛泽东”签名。  同时发表的经过毛泽东圈阅的“两报一刊”元旦社论写道:发表这两首词“具有重大的政
期刊
1959年3月17日零点,达赖化装后逃离拉萨,前往叛乱武装根据地山南地区。达赖出走后,人民解放军用两天时间平息了拉萨地区的叛乱。3月26日,达赖喇嘛及其追随者宣布“西藏独立”,成立了“西藏临时政府”。之后,他们逃往印度。    达赖喇嘛的无理诉求    叛逃到印度后,达赖喇嘛召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驻印使馆将“达赖记者招待会情况”电传北京。档案详细地记录了记者会的情况。  记录显示,达赖要求成立“大
期刊
我们常说大智若愚,这句话可以用在一直被我们小看的阿斗身上。  刘禅,刘备之子,于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国皇帝。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刘禅被俘虏到洛阳后,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
期刊
不少人怀疑中国史料的真实性。确实,很多史料都有不少错误,但如果通过对几种史料的对比分析,很多错误都是可以被纠正的。如果只看《明史》《清史稿》,得出的结论自然是明朝有如人间地狱,清朝跟天堂似的;如果只看《元史》,南宋简直弱得没边了。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评价:大概是秦始皇在阿房宫那边的工作太忙,把这事给忘了吧。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
期刊
国民政府成立之时,适值国内革命运动高潮之际,这是一次以国共合作为主要标志、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目标、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伟大政治运动。孙中山所主张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体现了这次革命的根本特点。当孙中山在世时,可以凭藉他的崇高威望,排除干扰,领导革命运动按预定的方向发展。可是随着孙中山的逝世,国民党内部左中右三派的分化日益明显,原来反对三大政策的右派分子重新抬头,反共活动日趋嚣张。此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