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与欧盟“联姻”,谁将从中受益?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z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6月30日,越南与欧盟在越南首都河内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同意逐渐削减直至取消双边货物贸易中99%的关税。这是欧盟同一个发展中国家签署的最全面和最高标准的协定,因此,该协定也被期待成为一把可以让越南产品走向欧盟等更广阔国际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谁将从中受益?
  查鱼作为越南对欧盟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近期呈现出口猛增趋势。据越南水产加工与出口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前5个月,越南对欧盟查鱼出口金额突飞猛进,增长31.5%,创汇1.052亿美元。同时,越南对欧盟的查鱼出口价格也由2016~2017年阶段平均每公斤2~2.6美元上升至2019年前3个月的2.93~3.55美元。
  “在长期下跌后,2019年前几个月越南对欧盟的查鱼出口之所以恢复增长,是因为各企业在保持质量稳定、解决宣传问题的过程当中作了不懈努力,为《越南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即将生效所带来的有关关税便利做好准备。”越南水产加工与出口协会秘书长张廷槐表示。
  查鱼这一水产品正是即将受益于《越南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的越南产品之一。根据协定,在商品贸易方面,越南出口到欧盟71%的商品关税在协定生效后立即免除,而99%的关税则在未来7~10年内逐渐消除。在非关税壁垒方面,越南的汽车和药品等将对接国际标准,越南还将简化和规范海关手续。另外,双方还许诺赋予各自企业国家待遇及最惠国待遇,并给与公平、妥當、全面及充分的保护,允许把投资盈利及资本自由地转汇国外,未经妥当赔偿不征收或国有化投资商的财产等。
  如此一来,不仅是水产品,越南的大米、服装、鞋类和电信设备等主要向欧盟出口的产品都将从中获益。“消除关税壁垒将为越南企业、行业和产品带来最高利益。”越南工贸部部长陈俊英说。据了解,越南对欧盟的出口活动将受到该协定的巨大影响。预计2019年出口将增长4%~6%,各经济产业将增加190亿美元,至2028年增加700亿美元。
  其中,越南的纺织品和鞋类等商品被认为受益最大。据越南通讯社报道,欧洲是纺织品和鞋类等许多商品高价值链的起源,也是这些产品的高额销售市场。随着协定生效,越南纺织品对欧盟的出口关税将逐步从9.6%降低为0%。在此背景下,专家预测,2019年越南纺织品出口总额将突破400亿美元大关,与2018年相比增加40亿美元。
  不仅如此,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古小松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越南是欧盟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是越南的第二大出口市场。而这次双方签署的自贸协定包括了商品贸易、服贸贸易和投资等方面,这不仅会进一步扩大越南出口到欧盟的商品贸易,同时也会增加欧盟以及其他国家对越南的投资。
  “因为,越南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对外投资多了,肯定会吸引更多来自欧盟的投资。同时,其他国家在看到越南跟欧盟签署的协定以后,也会增加对越南的投资,因为可以通过在越南投资,生产产品,再扩大对欧盟的出口。”古小松说。
  一把双刃剑?
  越南和欧盟的自贸协定谈判始于2012年,从启动到最后正式签署历时7年。在这过程中,双方克服了许多障碍而将其最终敲定,这表明了越南与欧盟都看到该协定生效后对彼此,乃至世界经济带来的好处。不过,这是否就意味着双方今后都将一帆风顺了呢?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对越南来说也是‘双刃剑’,对其经济竞争力和经济规则的冲击不可忽视。越南是欧盟所签署自贸协定的伙伴中发展水平最低的经济体之一,对越南经济和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而自由贸易协定包含较高的环保、地理保护标识,以及过高的人权和劳工权益等标准,对越南的冲击则是全方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许利平说。越南企业和管理部门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来真正实现增加越南产品对欧盟的出口,则是越南未来能否抓住协定机遇的关键。
  对此,陈俊英建议,越南在开放市场的同时,应注重增强在加工制造业、汽车、信息技术、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等领域的竞争力。这是越南制定发展方向,与各合作伙伴拥有共同价值链的机会,有助于推动各经济产业的投资取得成效。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利用该协定所带来的利益,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要主动了解相关信息,全面研究欧盟市场的机遇和挑战,采取提高产品质量和款式的措施,通过发挥竞争优势、增加效率,以保证自己的产品能够满足欧盟有关原产地、技术标准和动植物安全卫生等要求。
  而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陈功胜则表示,为了提高越南农产品的质量,使其满足该协定的出口要求和越南国内市场的需求,越南应建设有效的分销渠道,与进口产品进行竞争,保障产品信息的透明性和公开性,提高越南国内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
  尽管目前来看,越南与欧盟“联姻”或将给越南企业带来或多或少的挑战,不过业内专家大都表示,该协定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企业只需做足功课,积极提升产品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就能搭上这趟通往欧洲市场的便车。
  ·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7月14日,柬埔寨旅游大臣童昆表示,旅行社“零团费”模式损害旅游业发展,是近期吴哥古迹游客人数下降的重要原因,柬埔寨政府将采取措施打击“零团费”现象,改善旅游市场环境。  “零團费”模式通常指游客出发前在组团旅行社缴纳低于旅游成本价的团费,到达目的地国后,地接社再把游客带到高价商店购物,兜售自费项目,以额外消费填补少交的团费 。同时,导游和旅行社也可从中抽取高额回扣。
期刊
马来西亚公布,从7月15日起在6个入境处为中国与印度游客增设落地签证服务,并放宽落地签证的多项政策。增设的落地签入境處包括:吉隆坡梳邦机场、兰卡威国际机场、纳闽渡轮码头、黑木山马泰边境、沙捞越美里国际机场及美里双溪都九(Sungai Tujoh)入境处(文莱—马来西亚边境)。  放宽的政策包括:逗留期限从目前的7天延长至15天,签证办理费用从330林吉特下调至200林吉特。此外,入境时必须携带的现
期刊
近日,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与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追加投资800万新元(约合4000万元人民币),支持两者与新加坡飞机机械服务有限公司合资设立的联合实验室发展。  该实验室于2017年设立,已实施针对罗尔斯·罗伊斯业务需求设立的研究项目约30个,其中两个项目已顺利落实,另有5个项目将在未来一年内逐步落实。在新的投资项目下,三方将着重于开发宇航工程业先进再制造、维修与翻修科技方案,以提升高价值飞机引擎部
期刊
7月4日,越南Bkav集团在缅甸仰光市举行亮相仪式,将其自主研发的智能手机Bphone 3 正式推广至缅甸。随后,Bphone 3、Bphone 3 Pro两款智能手机在缅甸全国100家商店上架出售,正式开启了Bphone迈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Bkav集团是越南著名的网络安全公司。2017年11月,該公司曾用一个3D打印面具(成本约为1033.9元人民币)解锁了iPhoneX面部识别,这项试验
期刊
近期,当中国的垃圾分类开始动真格时,菲律宾这一邻国在拒绝“洋垃圾”上的做法也闹得沸沸扬扬。2019年6月29日,在菲律宾的重重压力下,堆放在其港口数年的1500吨集装箱垃圾终于运抵其“原产国”加拿大,并被送往目的地附近的废物转化能源焚烧厂处理。至此,一场持续了6年的“垃圾处理风波”终于划上了句号。同时,该事件也再次彰显了菲律宾对“洋垃圾”坚决说“不”的决心。  长达6年的菲加“垃圾纠纷”  垃圾对
期刊
7月3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表示,他在20国集团峰会期间已向中国提出根据“一带一路”倡议框架成立专项基金的请求。目前申请专项基金的框架正在制定。印尼之所以向中国寻求“一带一路”专项基金,是因为该倡议下的中印尼合作是基于B2B(商业对商业)方式。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高级编辑Prashanth Parameswaran:印尼对“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和发展前景持开放态度。这项讨论对整个东南亚
期刊
在马来西亚带壳冻榴莲获准进入中国市场以前,泰国是唯一获准向中国出口整个带壳新鲜榴莲的国家。眼看马来西亚带壳榴莲进入中国市场“分羹”,泰国榴莲商笑不出来了:他们不得不面对本国榴莲出口中国难度加大的问题。  中国市场对榴莲有着巨大的需求,中国榴莲文化的留白正在催生榴莲的品牌化建设。  泰国榴莲的困境  泰国榴莲种植园主及出口商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从2019年7月1日起,出口至中国的泰国榴莲必须拥有对华
期刊
2019年是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开幕式的贺信中曾指出:希望双方媒体做友好交往的传播者、务实合作的推动者、和谐共处的守望者,讲好共促和平、共谋发展的故事,为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不同国家的民心相通,需要借助传媒建立文化交流的纽带,帮助人们从相识走向相知,从相知走向信任。中国—东盟及“一带一路”其他沿线国家的传媒发展,除了各国媒体
期刊
这是一个人造岸外的垃圾焚烧地——新加坡实马高岛。全新加坡的垃圾最后都去了这个岛,但它看上去并不像个垃圾场。这里拥有清新的空气以及清澈的海水,生长着很多罕见的植物,拥有大量稀有动物。岛上一边在填埋垃圾,一边在进行生态还原并向游客开放。  经过新加坡政府多年的努力,岛上的生态系统一片欣欣向荣。遵循“3R原则”—— 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新加坡政府希望尽可
期刊
“很多人不相信越南北部能种葡萄,当葡萄挂果时,许多农业科研院校、企业都赶来参观。”说起中越边境地区农业科技走廊项目,越南北江农林大学副校长阮俊叠难掩自豪。  中越边境地区农业科技走廊项目,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积极参与中国—东盟技术转移的成果。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揭牌成立6年,在一次次科研实验中,变不可能为可能,推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硕果累累。  中国先进适宜技术在东盟国家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