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大学生实际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质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较高要求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导性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矛盾,基础课的应试教育与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实效性的矛盾。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对教学过程中的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矛盾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 矛盾 思想道德素质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152-02
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崭新课程,2006年9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本教材正式与全国大学生见面,2007年作了修订并增加了和谐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要内容,基础课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大学生思想发展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以培养 “四有”新人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展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基本教育内容,是一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的精品基础课教材。如何把好教材使用好,发挥好基础课的育人功能,是每位任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参加基础课培训后,认真研读了教材,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影响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养成的原因,新基础课的特点入手,深入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个矛盾,借以为矛盾的解决提供基本思路,为增强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提供参考意见。
1 影响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形成的原因
1.1 客观原因
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存在的急功近利、惟利是图、自私自利等因素,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二是学校教育的影响,尽管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提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但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自身的实际脱节,针对性不强,实际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也间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沟通,教育过程中针对性不强、感染力不够;大多数高校在职称评定上偏重教学和科研成果,忽视育人实绩,致使教师在育人方面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只教书不育人;三是家庭的影响,部分家长教育观念的滞后,采用专制型教育和溺爱型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将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家长长期过分溺爱,致使当前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挫折经受能力和吃苦精神欠缺,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四是就业工作的影响,就业体制不完善及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落后,侵蚀着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1];五是帮困助学工作的影响,如:要求大学生毕业后就按期还贷,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毕业后,只能灵活就业,工资收入普遍较低,很难按期还贷,不少学生就被纳入了“不诚信”的行列,这样很容易迫使学生不得不急功近利,对他人的宽容之心也产生动摇。这些都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客观因素。
1.2 主观原因
一是法律意识淡薄与道德观念模糊并存。学生缺少必要的社会磨练,对法律的需求欲望不强烈,不少学生都不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过程中,也感觉到学生认为学习法律知识识记最重要,否则考试就过不了关,无意中淡化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加之各种观念的冲击,使许多学生模糊了是非观念。二是思想观念与行为实际的分裂。先进的思想观念只有不断被主体同化,由思想转化为行为,达到知行的统一,才能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进步和法律素质的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实际的分裂只不过是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期人们观念更新、道德创建过程中的一种振荡,是暂时的现象;三是探索进取与自我迷失的结缘。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上表现出自身的探索性,而社会各阶层难以自身的特定规范约束他们,使得他们具有试错性质的思想道德探索在较大的范围内为社会所允许,在这一进程中,总会或多或少的把自己迷失在黑暗之中。大学校园中的口头禅“郁闷”是学生自我迷失的表现。四是理性认知与感性体验的冲突。经济社会体制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复杂状况,使大学生们对社会的理性认知受到了挑战,社会上流行的功利价值取向也在影响大学生的实际行为。
2 基础课的特点
2.1 政治性
基础课的内容设置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国家,高等教育就必须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所以基础课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武装大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信心,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2 实践性
基础课联系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联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实际,联系当前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局势,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基础课更加注重“知行统一”,求知与个人修养相结合,通过知识的传授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从而指导学生的行为。[2]当然,外部教育和他人的帮助只能是这个过程的外在影响条件,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才能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自身的品质、落实为自觉的行动。
2.3 针对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趋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基础课在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诚信、社会责任、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心理素质等问题。同时,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恋爱婚姻、择业与创业、网络生活等问题。
2.4 创新性
本基础课与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比,在整体布局,内容结构上有许多创新。基础课紧扣“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两个治国方略,更加注重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密切联系,从而使二者的内容编写上实现了二者的有机融合。基础课的内容遵循思想、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按照“四有”新人的逻辑顺序安排,把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的内容安排在了第一、二章,这样就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根本要求。基础课更加重视坚持法制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质,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重点介绍了如何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法律修养,自觉遵守法律等内容,不再追求法学理论的系统性和法律知识的完整性,而更加突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3]
3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三个矛盾
结合影响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形成的因素和基础课的特点,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主要应处理好以下三个矛盾:
3.1 正确处理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较高要求与大学生实际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质之间的矛盾。基础课的目的就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的要求变成他们的实际的素质,但是,教育对象本身具有双重性,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会自觉能动地以主体视角审视教育活动及其传递的教育信息的价值和意义,以自己的认识方式理解、评价、选择和内化教育者所传递的教育目的和内容,进行知、情、意、行的转化。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理论认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有矛盾的,而这种矛盾反映在思想上就成了思想问题,就成了基础课教育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从实际情况看,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带有全局性,个人利益则相对狭隘,要求个人利益要服从社会全局利益,这种差距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是很难调解。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大学生的自然性,在深入分析大学生的需要的基础上,合理满足其需求,同时,充分利用人具有的社会性的特点,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和法律追求,使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得到满足。
3.2 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导性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矛盾。基础课强调,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导向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希望能把学生的思想都统一到核心价值体系上来。然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并且还将继续发生的社会变化,导致中国已经形成了文化多样和价值多元。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基础课如何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核心价值上来面临挑战。以集体主义为例,它要求无条件地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但现实社会中,存在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先私后公、损公肥私等五种情况。笔者认为除了损公肥私应该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之外,公私兼顾和先私后公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更何况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经济,个人利益是最直接的出发点和目的,因此,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与社会现实多种价值体系之间存在不少的矛盾。基础课教育应立足现实,思考与解决和大学生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我们在为大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时,从基本的道德要求——承担必要的角色责任开始,教师可以问:你作为别人的儿子你是否希望你的父母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学生回答是肯定的,把角色互换后再进行提问。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这时候在讲大学生要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学生就容易接受。要充分尊重人的内在发展和要求,不能只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去谈基础课的教育;在高扬人性的崇高和理性的同时,尊重人的感性,体现人的本质需要,符合人们的价值选择要求。
3.3 正确处理好基础课的应试教育与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矛盾。基础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在具体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目前许多高校实行选课与统考结合的管理办法。在成绩评定上,总成绩=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期末考试仍是学生关注的焦点,考试通过率是学生选课的主要参考条件,不少教师为照顾学生考试,课堂教学就只好采用“灌输”式的模式。而思想道德素质与与法律素质的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逐步深化的过程,灌输只能解决受教育者的“知”的问题,而由知向情、意、行的转化,都不是灌输所能解决的。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有两种力量即内部的力量和外部的力量,而前者往往是主要的。由于部分高校把基础课的教学过程等同于知识教育过程,进而用知识考核的办法来评价基础课教学情况,这就强化了把基础课教学看作概念学习、规范的传授和记忆的过程,忽视了价值导向、理性思维和情感的熏陶。这种考试方式只能评价学生的记忆力,不能检验基础课的教育成效;这种考试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地发挥考试的诊断、反馈、发展的功能,反而强化了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倾向[4];这种考试方式不知不觉把学生引导到了为考试而学习的教育中去,进而导致知行脱节,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对于基础课的评价必须把评价和培养过程结合起来,使评价经常化、过程化,从单纯的知识考核向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思想表现融为一体的综合考察转变,淡化期末终结性考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使教学评价更趋于合理化。[5]
我们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合理需要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人的社会性, 在弘扬主流价值的同时、充分尊重体现人的本质需要的价值选择,在注重理论考试的同时、将应用能力和思想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唐亚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成因及对策[J].衡阳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119-121.
[2] 段长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础课的特点分析[J].哈尔滨科技信息,2007:130-148.
[3] 高中和.对新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黑龙江教育,2007:102-103.
[4] 赵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矛盾及对策研究[J].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07:22-26.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 矛盾 思想道德素质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152-02
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崭新课程,2006年9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本教材正式与全国大学生见面,2007年作了修订并增加了和谐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要内容,基础课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大学生思想发展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以培养 “四有”新人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展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基本教育内容,是一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的精品基础课教材。如何把好教材使用好,发挥好基础课的育人功能,是每位任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参加基础课培训后,认真研读了教材,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影响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养成的原因,新基础课的特点入手,深入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个矛盾,借以为矛盾的解决提供基本思路,为增强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提供参考意见。
1 影响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形成的原因
1.1 客观原因
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存在的急功近利、惟利是图、自私自利等因素,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二是学校教育的影响,尽管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提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但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自身的实际脱节,针对性不强,实际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也间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沟通,教育过程中针对性不强、感染力不够;大多数高校在职称评定上偏重教学和科研成果,忽视育人实绩,致使教师在育人方面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只教书不育人;三是家庭的影响,部分家长教育观念的滞后,采用专制型教育和溺爱型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将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家长长期过分溺爱,致使当前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挫折经受能力和吃苦精神欠缺,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四是就业工作的影响,就业体制不完善及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落后,侵蚀着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1];五是帮困助学工作的影响,如:要求大学生毕业后就按期还贷,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毕业后,只能灵活就业,工资收入普遍较低,很难按期还贷,不少学生就被纳入了“不诚信”的行列,这样很容易迫使学生不得不急功近利,对他人的宽容之心也产生动摇。这些都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客观因素。
1.2 主观原因
一是法律意识淡薄与道德观念模糊并存。学生缺少必要的社会磨练,对法律的需求欲望不强烈,不少学生都不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过程中,也感觉到学生认为学习法律知识识记最重要,否则考试就过不了关,无意中淡化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加之各种观念的冲击,使许多学生模糊了是非观念。二是思想观念与行为实际的分裂。先进的思想观念只有不断被主体同化,由思想转化为行为,达到知行的统一,才能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进步和法律素质的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实际的分裂只不过是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期人们观念更新、道德创建过程中的一种振荡,是暂时的现象;三是探索进取与自我迷失的结缘。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上表现出自身的探索性,而社会各阶层难以自身的特定规范约束他们,使得他们具有试错性质的思想道德探索在较大的范围内为社会所允许,在这一进程中,总会或多或少的把自己迷失在黑暗之中。大学校园中的口头禅“郁闷”是学生自我迷失的表现。四是理性认知与感性体验的冲突。经济社会体制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复杂状况,使大学生们对社会的理性认知受到了挑战,社会上流行的功利价值取向也在影响大学生的实际行为。
2 基础课的特点
2.1 政治性
基础课的内容设置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国家,高等教育就必须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所以基础课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武装大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信心,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2 实践性
基础课联系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联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实际,联系当前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局势,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基础课更加注重“知行统一”,求知与个人修养相结合,通过知识的传授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从而指导学生的行为。[2]当然,外部教育和他人的帮助只能是这个过程的外在影响条件,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才能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自身的品质、落实为自觉的行动。
2.3 针对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趋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基础课在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诚信、社会责任、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心理素质等问题。同时,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恋爱婚姻、择业与创业、网络生活等问题。
2.4 创新性
本基础课与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比,在整体布局,内容结构上有许多创新。基础课紧扣“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两个治国方略,更加注重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密切联系,从而使二者的内容编写上实现了二者的有机融合。基础课的内容遵循思想、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按照“四有”新人的逻辑顺序安排,把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的内容安排在了第一、二章,这样就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根本要求。基础课更加重视坚持法制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质,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重点介绍了如何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法律修养,自觉遵守法律等内容,不再追求法学理论的系统性和法律知识的完整性,而更加突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3]
3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三个矛盾
结合影响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形成的因素和基础课的特点,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主要应处理好以下三个矛盾:
3.1 正确处理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较高要求与大学生实际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质之间的矛盾。基础课的目的就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的要求变成他们的实际的素质,但是,教育对象本身具有双重性,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会自觉能动地以主体视角审视教育活动及其传递的教育信息的价值和意义,以自己的认识方式理解、评价、选择和内化教育者所传递的教育目的和内容,进行知、情、意、行的转化。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理论认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有矛盾的,而这种矛盾反映在思想上就成了思想问题,就成了基础课教育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从实际情况看,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带有全局性,个人利益则相对狭隘,要求个人利益要服从社会全局利益,这种差距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是很难调解。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大学生的自然性,在深入分析大学生的需要的基础上,合理满足其需求,同时,充分利用人具有的社会性的特点,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和法律追求,使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得到满足。
3.2 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导性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矛盾。基础课强调,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导向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希望能把学生的思想都统一到核心价值体系上来。然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并且还将继续发生的社会变化,导致中国已经形成了文化多样和价值多元。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基础课如何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核心价值上来面临挑战。以集体主义为例,它要求无条件地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但现实社会中,存在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先私后公、损公肥私等五种情况。笔者认为除了损公肥私应该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之外,公私兼顾和先私后公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更何况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经济,个人利益是最直接的出发点和目的,因此,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与社会现实多种价值体系之间存在不少的矛盾。基础课教育应立足现实,思考与解决和大学生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我们在为大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时,从基本的道德要求——承担必要的角色责任开始,教师可以问:你作为别人的儿子你是否希望你的父母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学生回答是肯定的,把角色互换后再进行提问。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这时候在讲大学生要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学生就容易接受。要充分尊重人的内在发展和要求,不能只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去谈基础课的教育;在高扬人性的崇高和理性的同时,尊重人的感性,体现人的本质需要,符合人们的价值选择要求。
3.3 正确处理好基础课的应试教育与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矛盾。基础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在具体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目前许多高校实行选课与统考结合的管理办法。在成绩评定上,总成绩=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期末考试仍是学生关注的焦点,考试通过率是学生选课的主要参考条件,不少教师为照顾学生考试,课堂教学就只好采用“灌输”式的模式。而思想道德素质与与法律素质的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逐步深化的过程,灌输只能解决受教育者的“知”的问题,而由知向情、意、行的转化,都不是灌输所能解决的。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有两种力量即内部的力量和外部的力量,而前者往往是主要的。由于部分高校把基础课的教学过程等同于知识教育过程,进而用知识考核的办法来评价基础课教学情况,这就强化了把基础课教学看作概念学习、规范的传授和记忆的过程,忽视了价值导向、理性思维和情感的熏陶。这种考试方式只能评价学生的记忆力,不能检验基础课的教育成效;这种考试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地发挥考试的诊断、反馈、发展的功能,反而强化了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倾向[4];这种考试方式不知不觉把学生引导到了为考试而学习的教育中去,进而导致知行脱节,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对于基础课的评价必须把评价和培养过程结合起来,使评价经常化、过程化,从单纯的知识考核向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思想表现融为一体的综合考察转变,淡化期末终结性考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使教学评价更趋于合理化。[5]
我们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合理需要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人的社会性, 在弘扬主流价值的同时、充分尊重体现人的本质需要的价值选择,在注重理论考试的同时、将应用能力和思想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唐亚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成因及对策[J].衡阳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119-121.
[2] 段长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础课的特点分析[J].哈尔滨科技信息,2007:130-148.
[3] 高中和.对新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黑龙江教育,2007:102-103.
[4] 赵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矛盾及对策研究[J].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07: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