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聚居着壮族与苗族少数民族群体,這里不仅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更是与省教育厅直接挂钩的扶贫县。对于广南县的教育工作来说,主要是对少数民族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近几年来,在广南地区的中小学中积极开展了双语教学,这不仅是脱贫攻坚、教育先行的有效贯彻与落实,更是推行国家公平教育所进行的具体践行。
一、先解决学生的语言障碍,再讲授课堂知识
我国部分少数民族语言的语法结构,尤其是语序方面,比如壮语和汉语是有差别的。首先,壮语词语中,名词修饰语一般在名词后(定语前置)例如:树大(大树)、家我(我家)、蛋鸭(鸭蛋)、酒米(米酒)等。接着,就是存在“夹壮”现象,有些壮族学生不知道壮语和汉语言在表达过程中语序有差异,在交流和写作中,常有“夹壮”现象。如:老师语文(语文老师)、钥匙后门(后门钥匙)、来坐屋子(来屋子里坐)。但是,在数量词、动宾短语、主谓短语中,壮语和汉语的语序是一样的,在生活中都是用壮语交流。使得学生在读书发音上,带着浓厚的民族语言色彩,很大程度影响壮族学生普通话表达。壮语与汉语发音的异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汉语拼音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壮语的标准语音有22个声母(辅音)。壮语声母一般把声母编成四组来读:
唇音 b [p] mb [?] m [m] f [f] v [β]
舌尖音 d [t] nd [?] n [n] s [θ] l [l]
舌根音、喉音 g [k] gv [k?] ng [?] h [h] r [?]
舌面音、ngv、腭化音 c [?] y [?j] ny [?] ngv [??] by [p?] gy [k?] my [m?]
3、壮语与汉语拼音部分声母发音相同,如:b (bai_摆桌子) m(ma--狗)d (da--眼睛)n (na--田)l (lai--多) g (gai--卖)
4、壮语与汉语拼音声母发音不同的,如:c (发音与汉语拼音x相同,cam--问) f (fa--盖子) v(v是与f相对,vaiz--水牛)by(bya--鱼)nd(ndang--身体)
5、壮语一般没有送气的清塞声母,如:没有p、t、k、q、ch、c送气声母。如:跑(bao)步打牌(bai)桃(dao)树跳(diao)舞看(gan)见客(ge)人起(ji)来村(zun)子长(zhang)度参(zan)加
所以,导致在汉语教学环节中学生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概念以及句子产生歧义或是误解。汉语老师不光要教汉语,还要得讲壮语。既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还要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并且还要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词语。基于此,双语教师可组织学生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让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来帮助其他的学生进行汉语学习十分具有效果。
二、运用直观性原则,引导学生克服语言障碍
数学教学中,一个数学概念和数学定理以及数学法则与公式,通过自然语言来表述,有时很容易产生歧义,然而引入一些符号进行再叙述则会让语言更加简洁。例如,将如下命题“在直角三角形当中,斜边的中线与斜边的一半相等”转换成数学语言,画出直角三角形ABC,若在RtΔABC当中,∠ABC=90°,CD为中线,那么可知CD= AB。然而,部分双语班的学生可能会理解成:若RtΔABC当中,∠C=90°,那么DE则为中位线,则可知DE= AB。出现这种误解的原因有两种:首先,是在汉语当中“中线”与“中位线”的读音非常接近,容易混淆;其次,是“中线”在壮语与苗语中属于外来词汇,但“中位线”则是由壮语与苗语的基本词汇组合而成,双语班的学生依照壮语与苗语的读音很容易将其理解成汉语中的“中位线”,但是却很难记住“中线”,很难运用壮语与苗语来进行理解。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画图来让学生对两种图形进行直观的对比,从而分辨出两者的端点不同,那么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双语老师在展开教学时,要重视汉语与壮语之间的应用,有时在壮语中更能把数学问题和数学语言的直观形象化,同时注重借助图像和表格,或是实物模型以及多媒体设备等,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数学,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成功地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直接构建第二语言和数学知识的桥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使用汉语表达,语速要缓,语言表述要形象、精准,发音要标准
若学生将自己的第一语言母语以及有第一语言表征的价值观或是文化模式带入到学校,然而却发觉学校运用的是另外一种新的语言,这就会导致学生感到极大的不便。课后的时间通过和双语班的学生进行交流会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运用汉语来实现流畅的沟通,然而当回答数学问题时往往会有词不达意的现象。不仅如此,汉语当中的声调是双语班的老师以及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汉语发音分为五个声调,即阴平(ˉ)和阳平(ˊ),以及上声(ˇ)和去声(ˋ)、轻声(不标声调),但壮语与苗语却不同,而且汉语词汇若声调不同,那么所表达的含义也会有差异,相反壮语与苗语却不是。例如,“重( )心”与“中( )心”,为了防止将其混淆,双语老师通常会把汉字写到黑板上,用以注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控好语速,表达要精准,当学生发生语塞的时候,多耐心鼓励学生运用汉语来回答问题。双语老师要刻苦学习汉语,尤其是要重视汉语的发音。还要多鼓励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这样老师不但可以观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情况,还可以掌握学生汉语表达数学语言是否准确,以便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运用“汉语主讲,民族语辅助”的模式开展教学
结合相关双语方面的研究发现,在问题通过第二语言的形式提出的时候,第二语言会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产生一定的干扰。不管是运用第一语言,还是运用第二语言来阐述应用题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忽略问题和实际生活间的联系。若问题当中采用了模糊或是抽象的语言,那么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地理解应用题的题意,进而对问题的解决造成阻碍。例如,七年级下的一道课后习题:从蔬菜大棚当中收集到50株西红柿秧上小西红柿的数量,按照组距为10进行数据分组,列出频数分布表,并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最后分析数据的分布状况。在这一题目中“从蔬菜大棚当中收集到50株西红柿秧上小西红柿”是“数量”的定语,由于定语较长会使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于双语班的学生来说对“株”和“秧”并没有太大的概念,而且这两个词在汉语当中也并非生活常用词汇。所以双语老师一定要运用本民族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翻译,让学生明白其大体的含义,然后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五、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各民族的文化交融
双语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担负起优秀文化传承的责任,还要积极去构建和谐的民族文化,同时也肩负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职责。比如,在学习“木兰诗(壮语:Muh Lanh Sw)”这一课文内容的过程当中,双语老师在课堂小节中总结到,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认为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她身上哪些金子般的东西?双语老师先让一个学生用壮语来描述木兰的形象。她说道:“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接下来,学生都能纷纷的用汉语去描述。
综上所述,针对广南县中小学双语教学活动进行全面探析,在不断提升教师水平的前提下,将教学内容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使之既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双语教学活动开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汉语能力的提升,这使当地在素质教育的推进與实施中,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公平教育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孙娜. 基于学生需求的初中数学双语教学总目标探析[J]. 考试周刊, 2015(66):71-71.
[2]王文彦. 如何解决壮汉双语教学出现的新问题[J]. 中国民族教育, 2013(2):32-33.
[3]零兴宁. 强化课堂教学主体、合作意识提高壮汉双语教学有效性[C]//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2012.
[4]宁婵. 民族双语教学的研究——以壮汉双语为例[J]. 许昌学院学报, 2014, 33(5):149-151.
[5]韦家朝. 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与特征[J]. 教育界, 2014(6):68-68.
[6]关宇. 壮族双语区域性教学策略初探[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3(11):342-342.
作者简介:王朝宁,出生年月日:1983.11.20,男,民族:壮族,籍贯:云南省广南县,单位:广南县坝美镇八达初级中学校,学历:本科,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及双语教育。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云南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路径研究——以文山州广南县壮族地区为例》(立项编号:AC17013)。
一、先解决学生的语言障碍,再讲授课堂知识
我国部分少数民族语言的语法结构,尤其是语序方面,比如壮语和汉语是有差别的。首先,壮语词语中,名词修饰语一般在名词后(定语前置)例如:树大(大树)、家我(我家)、蛋鸭(鸭蛋)、酒米(米酒)等。接着,就是存在“夹壮”现象,有些壮族学生不知道壮语和汉语言在表达过程中语序有差异,在交流和写作中,常有“夹壮”现象。如:老师语文(语文老师)、钥匙后门(后门钥匙)、来坐屋子(来屋子里坐)。但是,在数量词、动宾短语、主谓短语中,壮语和汉语的语序是一样的,在生活中都是用壮语交流。使得学生在读书发音上,带着浓厚的民族语言色彩,很大程度影响壮族学生普通话表达。壮语与汉语发音的异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汉语拼音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壮语的标准语音有22个声母(辅音)。壮语声母一般把声母编成四组来读:
唇音 b [p] mb [?] m [m] f [f] v [β]
舌尖音 d [t] nd [?] n [n] s [θ] l [l]
舌根音、喉音 g [k] gv [k?] ng [?] h [h] r [?]
舌面音、ngv、腭化音 c [?] y [?j] ny [?] ngv [??] by [p?] gy [k?] my [m?]
3、壮语与汉语拼音部分声母发音相同,如:b (bai_摆桌子) m(ma--狗)d (da--眼睛)n (na--田)l (lai--多) g (gai--卖)
4、壮语与汉语拼音声母发音不同的,如:c (发音与汉语拼音x相同,cam--问) f (fa--盖子) v(v是与f相对,vaiz--水牛)by(bya--鱼)nd(ndang--身体)
5、壮语一般没有送气的清塞声母,如:没有p、t、k、q、ch、c送气声母。如:跑(bao)步打牌(bai)桃(dao)树跳(diao)舞看(gan)见客(ge)人起(ji)来村(zun)子长(zhang)度参(zan)加
所以,导致在汉语教学环节中学生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概念以及句子产生歧义或是误解。汉语老师不光要教汉语,还要得讲壮语。既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还要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并且还要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词语。基于此,双语教师可组织学生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让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来帮助其他的学生进行汉语学习十分具有效果。
二、运用直观性原则,引导学生克服语言障碍
数学教学中,一个数学概念和数学定理以及数学法则与公式,通过自然语言来表述,有时很容易产生歧义,然而引入一些符号进行再叙述则会让语言更加简洁。例如,将如下命题“在直角三角形当中,斜边的中线与斜边的一半相等”转换成数学语言,画出直角三角形ABC,若在RtΔABC当中,∠ABC=90°,CD为中线,那么可知CD= AB。然而,部分双语班的学生可能会理解成:若RtΔABC当中,∠C=90°,那么DE则为中位线,则可知DE= AB。出现这种误解的原因有两种:首先,是在汉语当中“中线”与“中位线”的读音非常接近,容易混淆;其次,是“中线”在壮语与苗语中属于外来词汇,但“中位线”则是由壮语与苗语的基本词汇组合而成,双语班的学生依照壮语与苗语的读音很容易将其理解成汉语中的“中位线”,但是却很难记住“中线”,很难运用壮语与苗语来进行理解。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画图来让学生对两种图形进行直观的对比,从而分辨出两者的端点不同,那么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双语老师在展开教学时,要重视汉语与壮语之间的应用,有时在壮语中更能把数学问题和数学语言的直观形象化,同时注重借助图像和表格,或是实物模型以及多媒体设备等,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数学,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成功地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直接构建第二语言和数学知识的桥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使用汉语表达,语速要缓,语言表述要形象、精准,发音要标准
若学生将自己的第一语言母语以及有第一语言表征的价值观或是文化模式带入到学校,然而却发觉学校运用的是另外一种新的语言,这就会导致学生感到极大的不便。课后的时间通过和双语班的学生进行交流会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运用汉语来实现流畅的沟通,然而当回答数学问题时往往会有词不达意的现象。不仅如此,汉语当中的声调是双语班的老师以及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汉语发音分为五个声调,即阴平(ˉ)和阳平(ˊ),以及上声(ˇ)和去声(ˋ)、轻声(不标声调),但壮语与苗语却不同,而且汉语词汇若声调不同,那么所表达的含义也会有差异,相反壮语与苗语却不是。例如,“重( )心”与“中( )心”,为了防止将其混淆,双语老师通常会把汉字写到黑板上,用以注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控好语速,表达要精准,当学生发生语塞的时候,多耐心鼓励学生运用汉语来回答问题。双语老师要刻苦学习汉语,尤其是要重视汉语的发音。还要多鼓励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这样老师不但可以观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情况,还可以掌握学生汉语表达数学语言是否准确,以便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运用“汉语主讲,民族语辅助”的模式开展教学
结合相关双语方面的研究发现,在问题通过第二语言的形式提出的时候,第二语言会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产生一定的干扰。不管是运用第一语言,还是运用第二语言来阐述应用题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忽略问题和实际生活间的联系。若问题当中采用了模糊或是抽象的语言,那么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地理解应用题的题意,进而对问题的解决造成阻碍。例如,七年级下的一道课后习题:从蔬菜大棚当中收集到50株西红柿秧上小西红柿的数量,按照组距为10进行数据分组,列出频数分布表,并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最后分析数据的分布状况。在这一题目中“从蔬菜大棚当中收集到50株西红柿秧上小西红柿”是“数量”的定语,由于定语较长会使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于双语班的学生来说对“株”和“秧”并没有太大的概念,而且这两个词在汉语当中也并非生活常用词汇。所以双语老师一定要运用本民族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翻译,让学生明白其大体的含义,然后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五、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各民族的文化交融
双语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担负起优秀文化传承的责任,还要积极去构建和谐的民族文化,同时也肩负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职责。比如,在学习“木兰诗(壮语:Muh Lanh Sw)”这一课文内容的过程当中,双语老师在课堂小节中总结到,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认为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她身上哪些金子般的东西?双语老师先让一个学生用壮语来描述木兰的形象。她说道:“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接下来,学生都能纷纷的用汉语去描述。
综上所述,针对广南县中小学双语教学活动进行全面探析,在不断提升教师水平的前提下,将教学内容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使之既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双语教学活动开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汉语能力的提升,这使当地在素质教育的推进與实施中,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公平教育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孙娜. 基于学生需求的初中数学双语教学总目标探析[J]. 考试周刊, 2015(66):71-71.
[2]王文彦. 如何解决壮汉双语教学出现的新问题[J]. 中国民族教育, 2013(2):32-33.
[3]零兴宁. 强化课堂教学主体、合作意识提高壮汉双语教学有效性[C]//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2012.
[4]宁婵. 民族双语教学的研究——以壮汉双语为例[J]. 许昌学院学报, 2014, 33(5):149-151.
[5]韦家朝. 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与特征[J]. 教育界, 2014(6):68-68.
[6]关宇. 壮族双语区域性教学策略初探[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3(11):342-342.
作者简介:王朝宁,出生年月日:1983.11.20,男,民族:壮族,籍贯:云南省广南县,单位:广南县坝美镇八达初级中学校,学历:本科,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及双语教育。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云南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路径研究——以文山州广南县壮族地区为例》(立项编号:AC1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