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都看不清的官员起复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ang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官员犯错误,丢了乌纱帽,再次被起用,这是个古已有之的现象,清朝的时候,管这叫起复或者开复。那个时候,哪怕位至一品,一輩子不出错的官儿,非常之稀罕,在仕途上混,总是免不了在罢免——起复之间折腾,只要错误犯得不至于一下子丢了吃饭的家伙,即使被发配充军,也有翻身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经常会见到某位官员的处分上写明:永不叙用。但是,过了若干年,人家还是被叙用了。官家的话,即使皇帝说的,只要用在官员身上,大抵当不得真。
  开复的获利者是被开掉的官员,所以,所谓的开复,多半都有这些官员背后的运作,因此,那个时候,开复两字的前面,要加一个“谋”字,凡是官员被免职,稍微歇歇,就得谋开复,怎么个谋法?无非找关系,递包袱,包袱里的“货色”充足,开复的希望就大些。
  开复必须得有个时间段,不能太快,在清朝的时候,是等皇帝情绪凉下来,或者干脆把这事给忘了,找个机会,能在皇帝身边说上话的人,有机会的时候,递个话上去,皇帝一含糊,另一顶官帽子就落到免职者的头上了,如果皇帝气还没消,无论谁,这话也递不上去,递上去,事办不成不说,还给自己找不自在。有时候需要等舆论凉下来。犯事的官员所犯的事,往往是会激起民愤的,舆论不凉下来,一开复,说不定御史要说话,所以,开复的事,急不得。到了民国时候,官员的开复,因为有了媒体,最需要畏惧的是舆论,官员免职,人称避风头,风头过了,换个地方照旧做官,风头不过,天下大乱。所以,那时候被免职的大官,一般都出国转一圈,几个月甚至几年在国内销声匿迹,舆论自然会把他忘了,然后再回来戴官帽子。
  官员犯事,只要不被关进监狱,再次做官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在甲地犯事,转个身,到乙地接着做官。某些惹出大娄子,闹出世界名气的官员,风头还没过,或者没有完全过去,就复出了。这两年的几件大事,黑砖窑事件、瓮安事件、毒奶粉事件,举世轰动,当事的官员,不用说都丢了乌纱帽。可是,事情才过去没多久,人们惊讶地发现,当事人居然被开复了。理由呢?据有关部门的人说,是人才难得。
  当然,即使不是人才,我们也没有理由把犯过事的官员一棒子打死,让他们永不叙用。犯了错误,改正就是好同志嘛。但是,当今之世,犯错误,尤其犯得挺大,挺有知名度的官员,开复的过程,最好让民众看得清楚一点,为什么开复,改正了没有,得拿出点证据来。至于这个开复是否像过去一样,存在背后的交易,更应该给民众一个交代。总而言之,这个过程不能像个灰箱,还是比较黑的灰箱,到底怎么回事,老百姓都不知道,就算是人才难得,也得露两手给人们看看吧?
  很可能,就像过去一样,对这些官员的免职,无非是让他们躲躲风头,但是即使躲风头,似乎也应该躲的时间长一点,像过去那样,少则两三年,多则三五年,不能这边人们还记忆犹新,那边官员就粉墨登场,说句不好听的话,也太不给民众面子了吧?
其他文献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的一个基本单位.解决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者履职能力惰化的方法是对其进行激励与约束,声誉激励是其中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文章通过声誉理论的博弈模型,
2009年2月,重庆原规划局局长蒋勇因受贿被判死缓。这名“海归”官员被公认是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型干部”,一度被视为重庆市副市长的后备人选。可他走上迷途竟是为了完美“规划”情妇的生活……    博红颜欢心“走钢丝”     蒋勇,1962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1982年,大学毕业后的他任建设部城市规划局区域规划处干部。1992年,蒋勇在英国威尔士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回国担任建设部某副部长的秘
当今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体育锻炼缺乏、体能体质较差的情况,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传授体育锻炼理念已经成为素质教育新的前进方向。
自1979年广州会议修订<慢性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诊断分型防治方案>至今已经20余年,该方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发挥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慢性支气管炎研究基本
笔者运用益肾固冲法治疗青春期少女崩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