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士行中国戏剧“凶猛”的旁观者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ogil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就创作我要的东西,你接受不接受是你的事”
  
  一位与100多名女性有过性关系的单身汉,与一位擅自闯进单身汉公寓的神秘女人,两人会发生怎样的故事?10月11日起,编剧过士行带着名为《备忘录》的故事,踏入北京人艺小剧场。
  这次,他从编剧“转行”成了导演。
  《备忘录》系法国知名剧作家让·克劳德·卡里埃尔创作,1968年被搬上话剧舞台。他不避讳地告诉媒体“我看完这个剧本,觉得自己的剧本实在不成”,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不同之前他创作的一系列现实题材作品,《备忘录》演出现场没有乐队、没民间艺人,没有多媒体,乍一看很辛辣的剧情完全凭借男女角色间的对话向前推进,舞台上体现一股“极简”之气。
  借《备忘录》,过士行也延续着他对现实生活的冷眼观察,视角仍旧“凶猛”。
  1989年,当时身为《北京晚报》文艺记者的过士行写出了第一部剧作——讲述钓鱼迷故事的《鱼人》;1993年,第二部以养鸟迷为主角的剧作《鸟人》被北京人艺搬上话剧舞台,连演一百多场,风头一时无两;1994年,过士行完成《闲人三部曲》最后一部——讲述棋迷故事的《棋人》,话剧界知名编剧的地位就此奠定。
  之后,过士行的创作开始转型,《厕所》可算一部“老老实实”的现实主义之作,《闲人三部曲》中流露出的寓言气质不见踪影,通过一个厕所来探讨社会的变化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2007年,另一部带有魔幻现实色彩的剧作《火葬场》被林兆华搬上话剧舞台,在火葬场、灵堂里发生的世间百态被一一呈现,堪称一部葬礼集锦。
  从开始创作至今,争议一直与过士行的戏剧生涯同行。过士行回忆,当年人艺老领导看完他写的《鱼人》后,劝他“要先学走再学跑”,他回了句“蛤蟆生出来就会蹦”,此后这部戏长时间没人排,一搁八年。最后人艺领导换届、新领导接受了他的新东西,才得以排演。
  继而他又把厕所、火葬场这些被常人避而不谈的地方堂而皇之地搬上了话剧舞台,而且剧作还拿死人调侃和开涮……话剧公演之后,《厕所》即被一位戏剧界老领导斥为“当年三大坏戏之首”。
  “从关注厕所到关注火葬场,其实有一个脉络,就是把平常人觉得丑恶、与社会有种凶狠与尖锐关系的地方搬上舞台”,剧评人陶子评价过士行的剧作特点时说,“就像对社会持批判立场的欧洲精英知识分子,往往是‘怎么狠毒怎么做’,我觉得过士行受这个影响很深,对他来说,用厕所、火葬场这些意象不在于这些地方被社会忽视,而在于对社会的指斥可以更凶猛一点。”
  从《闲人三部曲》到《厕所》《火葬场》再到导演的《备忘录》,他始终关注的是当下社会的现实问题。
  2006年,过士行剧作《青蛙》在日本新国立剧场“时代与未来”主题演出季中上演。过成为唯一接到约请的中国作家。
  “当时他们组织了一个评审委员会,把中国一线作家发表的作品全部调来看,认为那些作家都是躲在神话和历史的背后写戏,没有对现实生活发言的能力,但认为我可以写,最后找到了我。”过士行解释自己被选中的原因。
  而他对主流社会的持续关注,却又一如既往地带着明显“过氏”的“旁观”姿态。这也是过士行所喜欢的方式,“我不是特别喜欢受关注,我觉得自己悄悄做点事挺好”。在陶子看来,过士行的戏里面“有一种中国老文人气质,就是那种挺不合流、对世界冷眼旁观的态度,这种东西又与欧洲精英知识分子的那种‘凶猛’视角糅合碰撞,形成了他的基本创作风格。”
  这种“旁观”,不仅体现在他创作的视角,也是他对中国戏剧所持的观察态度。他赞赏有加的《备忘录》几乎成为一面照出中国话剧创作各种潜存问题的镜子。他喜欢《备忘录》把人的感受、人的心理写得丰富又有层次,相比之下“我们的剧本欠缺对人的细致观察”;他称赞卡里埃尔让剧中男女的对话亦真亦假,虚实交织,“我们却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不够,总希望一个东西不是黑的就是白的”。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会选择这部戏而且要自己做导演?
  过士行:如果它十年前在中国演,观众肯定不理解,现在中国青年人中“一夜情”、网恋的特别多,在多伴侣的生活中人是一种什么状态?以前我们不可能有这种情况。
  以前人们觉得这是个道德问题,实际上马克思早预言过家庭的解体,也就是婚姻家庭要以经济基础为前提,经济基础与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
  最早看到这个剧本在今年,我偶然翻到它,由台湾人翻译的。
  我看的第一反应:作为一个剧本,它有很多开放式的东西,包含很多可能性,里面没有谁对谁不对,没有是非,没有做道德评判,说的是这种状态下生存的两个人是多么迷惘,多么地难以选择,它写的是人的感受。
  作家在写这种感受时,写的非常丰富、有层次,并且非常有戏剧性。我们的作品永远缺这种东西——就是细致,对人的观察、对人反应的细致描写。
  我们的剧本太粗糙了,可以说我们的剧本从来没真正地关心过人。
  首先我喜欢这个剧本,其次是对别的导演不放心,怕他们乱加东西,我是站在编剧的立场去导戏的,我要维护这个剧本。我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把我最初读剧本的感受完整地体现出来,把导演隐藏在幕后。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这部戏可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有多少观众做好心理准备愿意去接受这种严肃方式的话剧?
  过士行:无所谓。你说凡·高画画的时候老考虑,哎呀,这玩意不像,不是那个画法,那他还能画得了么,他画不了。艺术贵在创新,贵在不能跟别人一样,也不能跟自己以前一样,这是艺术规律。
  我就创作我要的东西,你接受不接受是你的事。再说谁也不能代表观众,你只代表观者,真正一百多人坐在一起的时候,那才是观众,而且只是一场的观众,什么也不说明。哪怕有五个人,我也按照我的思路去演。这戏我们自己投钱,我们愿意赔钱。
  你说艺术规律,格洛托夫斯基等等那些贫困戏剧,它更小众,连服装都没有,但是他一拍戏,全欧洲的大导演都跑到那儿去看,他给戏剧增添了多少东西啊。
  为艺术必须得有人去做牺牲、做实验,相当于吴运铎研究手榴弹,把手指头炸了一样,必须有人干这事。
  中国新闻周刊:你说中国话剧剧本“从来没真正地关心过人”?
  过士行:你觉得我们社会有尊重人、研究人的习惯么?包括名剧《雷雨》《茶馆》。我们更主要研究人在社会中的命运、人和社会的关系。具体到人,就你我俩人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我们研究得不够。
  甚至于我们的语言,为什么我们走到哪都给人感觉嗓门特大?我们没有私人用语,基本上都是公共语言,所以它都是喊出来的,他不会小声说话,小声说话那个句式不太适合。比如说一句亲密的私语,我们能想到多少词?法语可能有很多,我们只有一句“亲爱的”,这还是从外国来的。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这是中国话剧和国外的最大差距?
  过士行:中国的话剧同国外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咱们的话剧,是吹起来的东西,自我陶醉的东西,长期下去是有害的,早晚是立不住的,肯定要清盘的。
  我去欧洲看到的戏,特别是欧洲青年剧作家写的戏,受到触动,他们都是以日常生活为主题,很少有特别重大的主题。像贝克特那种,特别哲理,特别荒诞的戏也不太多,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很深刻,写的都是人性的复杂。
  我们有时候往往从大的方面着眼,实际上人遇到的社会问题,更多还是人自身的问题,我觉得戏剧能给我们这种可能性。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话剧界几乎见不到这种高水准的剧本。
  过士行:中国(的创作)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伪现实主义。什么是现实主义?就得是一针见血,像易卜生似的,直接把社会问题的底给兜出来。敢兜么?
  还一个是伪先锋。先锋是上世纪20年代苏联诞生的,像马雅可夫斯基,一大批那些人,从诗歌、音乐,到文学、戏剧,他们有一批革命性的变革,颠覆老的、活报剧、拼贴等方式,各种各样的新形式都出现了。好多东西人家早都实践过了,我们再弄,是什么先锋啊?国内是先锋,你到国外看看去,连后卫都不是。
  同时,先锋永远是反对现实的,这不是说它反动,他是一种艺术家的良心,他总发现不尽如人意的、违背人性的地方,所以他才采取变革性的东西。
  这两者在干同一个事,但在我们这,这伪先锋,也是在绕开人生、社会当中的重大问题,搞一些形式上的变化。
  中国新闻周刊:以后有什么打算?
  过士行:写写戏,偶尔我喜欢的戏就导一下。触电偶尔为之,以后能少弄就少弄,实在没辙,受朋友之托弄一下。电视剧就戒了,电视剧基本就是垃圾,但有时候捡垃圾能弄钱啊。
其他文献
有的年纪大些的孩子会问老师为什么罢课?老师向孩子讲明缘由。孩子说:老师我们给你们出钱,你们给我们上课,我们支持。老师反正都不上课,我们明天不背书包了。  “你还要带书包来,自己看看书也好。”老师回答    重庆永川区数千名中小学教师在经历罢课后,又回到了讲台上。他们没有像3个星期前的四川郫县老师那样,通过罢课得到政府的补贴。最终的结果是,几千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获得了三五百块钱的“一次性补贴”以
“个人的收益权利有了,合作的权利也有了,再喊出‘农民阶级’来,就不奇怪了吧?”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我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其他劳动群众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基本力量的作用,又支持新的社会阶层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作用,使全体人民都满腔热情地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1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上如是说。  即使是最近5年来年年参与中央一号文件
德国不同于欧洲其他国家,反社会主义力量根深蒂固,所以一个“极左”政党走上政治舞台并不寻常    左派势力似乎在德国壮大起来了。2008年新年一过,一个名为“左翼党”的德国政党在地方选举中席卷了东部地区。更惊人的是,左翼党已经连续在不莱梅、黑森、下萨克森和汉堡进入了州议会,取得了在德国西部的历史性突破。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法国共产党就曾进入密特朗政府与社会党一起联合执政。在瑞典和意大利,比社民
是谁发起了抵制?是谁第一个站到了家乐福门口抗议?是谁组织了一场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这背后的推动力又是什么?    那个以自由、浪漫著称,并把“吻面”作为相见礼节的国家,在北京奥运火炬的传递中激怒了众多中国人。于是,它在中国最真实的存在——遍及30多个城市、拥有112家分店、2007年销售额接近300亿人民币的家乐福超市,遭到了“围攻”。    源起“天涯”    如同全球化时代的绝大多数“战争”一样
如同WCDMA、CDMA2000等世界上任何一项3G标准的发展历程一般,初期的TD终端和业务均无法称得上“完美”,但却因为商用伊始即接受了世界顶尖赛事的考验而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可视通话、高速上网、视频会议——这些原本在计算机上才能实现的功能,如今一部TD手机就能轻松解决。  “3G时代确定要来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而对中国来说,标志性的事件便是TD手机的社会化测试和试商用的开始。这项在中
几百年来,在“人性恶”基础上建立的国家(政府)是“必要之恶”的观点,在西方国家早已走出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的书本,进入大众文化领域,成为大众的“潜意识”  近来,令人惊心动魄的美国电视连续剧《越狱》通过网络在中国流行,甚至产生了一批“越迷”。该片的大致情节是,天赋极高的建筑师迈克的哥哥被控杀人入狱,被判死刑;迈克坚信哥哥清白无辜,于是自己设计“犯罪”入狱,与老兄关进同一座监狱,力图营救哥哥。通过
直到1974年,中国在国际上还处于孤立状态。人们不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决定把这点当成我将来工作的一部分    在所有美国历任总统中,老布什无疑是与中国缘分最深的一个。1971年当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候,中美两国还是提起对方名字就是一顿痛骂的敌人,那时,布什是美国驻联合国代表。  在布什的回忆录中,记载着他当时看着台湾离去的失落心情,然而,他也富有远见地看到,共产党执政的中国回到国际舞
“有关中国所谓窃取美国军事机密的说法纯属无中生有,毫无根据”    如果不是因为3年前那3张加密光盘,如今,67岁的美籍华人麦大志多半会像很多退休的美国老人一样,四处旅行,安享晚年。2008年3月24日,美国加州圣安纳联邦法院以“图谋向中国出口美国静音潜艇等防卫技术”罪名宣判:麦大志入狱24年零5个月,并罚款5万美元。     “训练有素的间谍”?    2005年10月28日深夜,洛杉矶国际机场
众生  爱情有理    也许没有哪个年代对待婚外情有18世纪的法国来得更宽容。  18世纪对于法国是一个享乐主义的年代。那个年代极度藐视婚姻,当然主要因为婚姻在当时只是贵族间家世与财富的商业交易而已,对于名媛而言结婚只是嫁给了一个表示身份的姓。婚姻只是为了延续家族的荣耀,爱情才是尊从自己的心愿,所以当时的人们对于爱情的尊重前所未有。  非常著名的例子就是伏尔泰。出身资产阶级的伏尔泰也许算不上贵族,
当年在中国的美术史中并不被待见的一批当代艺术家,以“主流”的姿态纷纷进入大众视野,似乎表明中国当代艺术正逐渐被中国主流价值观接纳    3月22日,著名旅法艺术家黄永石水的个人回顾展“占卜者之屋”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这个长达两个多月的展览是黄永石水在中国的第一个个展。近几年来,许多一直旅居西方并且得到西方认可的华人艺术家相继回国,在国内举办展览逐渐成为了一种热潮。  2008年初,旅居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