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1949年建国后到现在,我国的黄金市场走完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目前正在经历从大到强、从国内到国际发展的新征程。本文从中国黄金市场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及现状、前景出发,对我国黄金市场的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黄金市场;发展历程;上海金基准价
一、黄金概述
黄金是一种贵金属,简称金,化学元素符号Au,纯金呈现艳丽的黄色。黄金的物理特性良好,化学性质稳定,韧性和延展性强,其特殊的性质决定了黄金特别的用途。它不仅是储备和投资的硬通货,还是珠宝首饰业和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因此, 黄金是一种同时具备商品、金融、货币三种属性的特殊金属。通常说的黄金市场就是开展黄金交易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
二、中国黄金市场的发展历史
根据大部分文献的研究,我国黄金市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走向国际的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交易冻结、严格管制(1949—1978)
建国之初,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黄金储备特别少,为了发行人民币和解决外汇短缺的问题,政府将黄金列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对黄金实施严格的管制,国内的黄金交易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民间不允许拥有黄金。
2.统一管理、统购统配(1978—1993)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黄金管制的政策开始放松。1982年开始发行熊猫金币。同年9月,国内恢复了黄金饰品的销售,从此中国的金银市场开始逐渐开放。
在这一阶段,政府开始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黄金管理制度。如1983年和1984年分别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金银进出国境的管理办法》,对我国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生产、加工、销售、进出口等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3.逐步市场化(1993—2001)
从1993年开始,国内的产金用金企业开始了市场导向的改革,地方性的黄金交易市场开始出现。1999年11月白银市场放开,封闭近半个世纪的白银开始了自由交易,此举被认为的黄金市场开放的“预演”。到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人行批准。以上这些都标志着统收体制即将结束。在2000年底,政府将建立黄金交易市场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纲要。
4.国内市场建设(2001年以后)
2001年4月,人行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管理体制,并将在上海成立黄金交易所。6月,启动黄金周报机制,国内金价参考国际金价的变动进行调整。随后的8月,部分黄金饰品、金矿、金银产品的价格开始放开。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我国的黄金交易至此正式实现了市场化,开启了对内全面市场化的进程。随后的2003年国务院取消了黄金10项行政许可,放开了黄金的经营权。
场外黄金市场也在同时得到了发展,各商业银行开始向社会大众提供黄金投资产品。在现货交易蓬勃发展的基础上,2008年1月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黄金期货。
至此,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建立了包含现货和期货市场在内的较为完善的黄金市场体系。
5.国际化进程(2014年以后)
2014年9月1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黄金国际板”正式启动。国际投资者可以利用离岸资金(包括人民币、可兑换货币等)参与上海黄金交易所人民币报价的黄金、白银合约。同时,上海黄金交易所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了千吨级黄金转口库,国际投资者可充分利用自贸区相关政策,通过黄金国际板开展便利的实物黄金进口和转口服务。
2016年4月19日,人民币黄金基准价“上海金”推出。“上海金”定价机制将有助于上海打造黄金国际定价的“第三极”,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黄金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效力。
三、中国黄金市场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黄金市场已形成了以上海黄金交易所集中统一的一级市场为核心,集中有序的二级市场为主体,多元化的衍生产品为补充的黄金市场格局。
1.市场交易体系不断完善
上海黄金交易所自2002年成立以来,不断完善交易机制和创新产品,现已建设成为一个面向广大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黄金现货交易和衍生产品日益丰富、场内竞价和場外询价市场适度竞争、境内主板和国际板市场融合发展的多层次黄金市场体系。
2.市场交易规模大幅增加
自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开始,经过十五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黄金市场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实物黄金市场之一,既是全球第一大产金国(图1),也是第一消费大国和最重要的进口国。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上海金交所的所有黄金产品累计成交量4.87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场内现货黄金市场;同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合约成交量有6.95万吨,交易量全球前三。
3.国际化进程日趋加快
金交所的国际板自2014年建立以来,积极扩大对外合作,加入的国际会员日益增多,交易规模也逐年上升,发展态势良好。到2016年年底,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国际会员已有67家,而通过国际会员代理的国际客户共计60家。
四、中国黄金市场展望
作为金融市场重要子市场的黄金市场,无论对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投资市场。因此,我国应从自身黄金市场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逐步放开对黄金及相关衍生品的交易限制,鼓励国内外投资者积极参与我国的黄金市场交易,进一步深化和强化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
1.黄金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建立,为场内市场提供了不同种类的黄金产品及合理的定价机制。接下来,我国应该从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出发,借鉴其他国际市场的发展经验,积极发展场外OTC市场,以拓展我国黄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在黄金市场建立初期,我国没有具备相应定价和做市能力的金融机构或黄金企业,所以没有实行报价制。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黄金市场的参与度相对于国际做市商来说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进一步发展黄金市场的基础上,必須重视对国内金融机构关于定价及做市能力的培育,我国金融机构或企业只有具备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能力,才能为我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保驾护航。
2.随着居民投资意识的苏醒,中国黄金消费需求得到释放,在当前宏观经济大背景下,我国应合理利用香港等国际黄金市场资源,加快国际板的发展,增强中国对国际黄金市场价格的影响力。
多年来,我国执行了鼓励生产、自给自足的黄金产业政策,初期黄金供需基本平衡但稍有缺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在开放黄金市场后,居民的黄金投资需求增长很快,现在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黄金市场的绝对需求主力。考虑到我国外汇储备结构比较单一,60%以上由美元构成,在当前国内黄金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动支部分外汇储备从国外进口黄金,这种做法,既有利于国内黄金市场的发展,加快我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化,也有利于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同时还能调节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而中国黄金需求的释放给全球市场带来的冲击,也使得国际黄金市场与国内市场的联动增强,价格联系更加紧密。可以预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金价了,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国际黄金价格的长期趋势。
3.定价权是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上海金基准价”的面世,在国际黄金市场上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以人民币标价的基准价格,这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中国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加快我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结算的中心,强化人民币作为全球计价结算货币的作用。“上海金基准价”是中国市场融入国际大环境的趋势和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黄金市场的定价机制,对我国黄金市场的产品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将促使国际黄金市场体系健康有序地发展。
4.从其它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黄金市场既是重要的商品市场,也是关键的投资市场,政府应鼓励国内金融机构积极创新,立足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投资需求,开发出黄金为标的的多样化投资产品,为市场上的投资者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投资与避险工具。
参考文献:
[1]焦瑾璞.稳步推进黄金市场改革[J].中国金融,2017,(1): 31-33.
[2]焦瑾璞.中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化发展[J].中国金融,2016,(9): 36-38.
[3]许罗德.开启黄金市场发展新征程[J].中国金融,2014,(23): 35-38.
[4]杨晓莉.国际成熟黄金市场对我国黄金市场发展的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9): 39-41.
[5]年四伍,周贤宇.我国黄金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2014,(5): 37-40.
[6]宋超宇.我国黄金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3): 233-234.
[7]祝合良.黄金市场的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2,(33): 45-51.
[8]张海波,郭玲.中国黄金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37卷(1).
【关键词】黄金市场;发展历程;上海金基准价
一、黄金概述
黄金是一种贵金属,简称金,化学元素符号Au,纯金呈现艳丽的黄色。黄金的物理特性良好,化学性质稳定,韧性和延展性强,其特殊的性质决定了黄金特别的用途。它不仅是储备和投资的硬通货,还是珠宝首饰业和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因此, 黄金是一种同时具备商品、金融、货币三种属性的特殊金属。通常说的黄金市场就是开展黄金交易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
二、中国黄金市场的发展历史
根据大部分文献的研究,我国黄金市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走向国际的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交易冻结、严格管制(1949—1978)
建国之初,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黄金储备特别少,为了发行人民币和解决外汇短缺的问题,政府将黄金列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对黄金实施严格的管制,国内的黄金交易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民间不允许拥有黄金。
2.统一管理、统购统配(1978—1993)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黄金管制的政策开始放松。1982年开始发行熊猫金币。同年9月,国内恢复了黄金饰品的销售,从此中国的金银市场开始逐渐开放。
在这一阶段,政府开始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黄金管理制度。如1983年和1984年分别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金银进出国境的管理办法》,对我国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生产、加工、销售、进出口等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3.逐步市场化(1993—2001)
从1993年开始,国内的产金用金企业开始了市场导向的改革,地方性的黄金交易市场开始出现。1999年11月白银市场放开,封闭近半个世纪的白银开始了自由交易,此举被认为的黄金市场开放的“预演”。到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人行批准。以上这些都标志着统收体制即将结束。在2000年底,政府将建立黄金交易市场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纲要。
4.国内市场建设(2001年以后)
2001年4月,人行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管理体制,并将在上海成立黄金交易所。6月,启动黄金周报机制,国内金价参考国际金价的变动进行调整。随后的8月,部分黄金饰品、金矿、金银产品的价格开始放开。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我国的黄金交易至此正式实现了市场化,开启了对内全面市场化的进程。随后的2003年国务院取消了黄金10项行政许可,放开了黄金的经营权。
场外黄金市场也在同时得到了发展,各商业银行开始向社会大众提供黄金投资产品。在现货交易蓬勃发展的基础上,2008年1月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黄金期货。
至此,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建立了包含现货和期货市场在内的较为完善的黄金市场体系。
5.国际化进程(2014年以后)
2014年9月1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黄金国际板”正式启动。国际投资者可以利用离岸资金(包括人民币、可兑换货币等)参与上海黄金交易所人民币报价的黄金、白银合约。同时,上海黄金交易所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了千吨级黄金转口库,国际投资者可充分利用自贸区相关政策,通过黄金国际板开展便利的实物黄金进口和转口服务。
2016年4月19日,人民币黄金基准价“上海金”推出。“上海金”定价机制将有助于上海打造黄金国际定价的“第三极”,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黄金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效力。
三、中国黄金市场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黄金市场已形成了以上海黄金交易所集中统一的一级市场为核心,集中有序的二级市场为主体,多元化的衍生产品为补充的黄金市场格局。
1.市场交易体系不断完善
上海黄金交易所自2002年成立以来,不断完善交易机制和创新产品,现已建设成为一个面向广大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黄金现货交易和衍生产品日益丰富、场内竞价和場外询价市场适度竞争、境内主板和国际板市场融合发展的多层次黄金市场体系。
2.市场交易规模大幅增加
自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开始,经过十五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黄金市场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实物黄金市场之一,既是全球第一大产金国(图1),也是第一消费大国和最重要的进口国。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上海金交所的所有黄金产品累计成交量4.87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场内现货黄金市场;同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合约成交量有6.95万吨,交易量全球前三。
3.国际化进程日趋加快
金交所的国际板自2014年建立以来,积极扩大对外合作,加入的国际会员日益增多,交易规模也逐年上升,发展态势良好。到2016年年底,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国际会员已有67家,而通过国际会员代理的国际客户共计60家。
四、中国黄金市场展望
作为金融市场重要子市场的黄金市场,无论对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投资市场。因此,我国应从自身黄金市场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逐步放开对黄金及相关衍生品的交易限制,鼓励国内外投资者积极参与我国的黄金市场交易,进一步深化和强化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
1.黄金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建立,为场内市场提供了不同种类的黄金产品及合理的定价机制。接下来,我国应该从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出发,借鉴其他国际市场的发展经验,积极发展场外OTC市场,以拓展我国黄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在黄金市场建立初期,我国没有具备相应定价和做市能力的金融机构或黄金企业,所以没有实行报价制。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黄金市场的参与度相对于国际做市商来说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进一步发展黄金市场的基础上,必須重视对国内金融机构关于定价及做市能力的培育,我国金融机构或企业只有具备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能力,才能为我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保驾护航。
2.随着居民投资意识的苏醒,中国黄金消费需求得到释放,在当前宏观经济大背景下,我国应合理利用香港等国际黄金市场资源,加快国际板的发展,增强中国对国际黄金市场价格的影响力。
多年来,我国执行了鼓励生产、自给自足的黄金产业政策,初期黄金供需基本平衡但稍有缺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在开放黄金市场后,居民的黄金投资需求增长很快,现在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黄金市场的绝对需求主力。考虑到我国外汇储备结构比较单一,60%以上由美元构成,在当前国内黄金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动支部分外汇储备从国外进口黄金,这种做法,既有利于国内黄金市场的发展,加快我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化,也有利于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同时还能调节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而中国黄金需求的释放给全球市场带来的冲击,也使得国际黄金市场与国内市场的联动增强,价格联系更加紧密。可以预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金价了,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国际黄金价格的长期趋势。
3.定价权是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上海金基准价”的面世,在国际黄金市场上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以人民币标价的基准价格,这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中国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加快我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结算的中心,强化人民币作为全球计价结算货币的作用。“上海金基准价”是中国市场融入国际大环境的趋势和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黄金市场的定价机制,对我国黄金市场的产品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将促使国际黄金市场体系健康有序地发展。
4.从其它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黄金市场既是重要的商品市场,也是关键的投资市场,政府应鼓励国内金融机构积极创新,立足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投资需求,开发出黄金为标的的多样化投资产品,为市场上的投资者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投资与避险工具。
参考文献:
[1]焦瑾璞.稳步推进黄金市场改革[J].中国金融,2017,(1): 31-33.
[2]焦瑾璞.中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化发展[J].中国金融,2016,(9): 36-38.
[3]许罗德.开启黄金市场发展新征程[J].中国金融,2014,(23): 35-38.
[4]杨晓莉.国际成熟黄金市场对我国黄金市场发展的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9): 39-41.
[5]年四伍,周贤宇.我国黄金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2014,(5): 37-40.
[6]宋超宇.我国黄金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3): 233-234.
[7]祝合良.黄金市场的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2,(33): 45-51.
[8]张海波,郭玲.中国黄金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37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