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韩三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近邻,互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三国自经贸合作启动以来,合作领域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亚洲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回顾过去,20余年来,中日韩不断增进互信、共克时艰,在共谋发展中不断前行,在深化合作中互利共赢,建立了以领导人会议为中心、21个部长级会议为主体、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等为支撑的全方位合作体系,持续推进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共同利益,初步形成了经济和利益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日韩三国团结协作,三国民众守望相助,谱写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的时代新篇,展现出风雨同舟的邻邦之谊,也进一步激发了三国在贸易等多领域深入合作的巨大潜力,为加快后疫情时代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的来看,中日韩在经贸合作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得益于过去 20 余年有利的全球贸易发展格局和相对稳定的全球治理秩序,得益于三方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产业链的紧密联系和经济结构的高度互补,更得益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和生动实践。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践行者,中国坚定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持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构建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为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构建了坚实的内部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放眼当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和国际分工体系受到持续冲击,中日韩经贸合作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2002年,“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正式提出。历经18年,三方已完成16轮谈判,并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等议题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形成了全球贸易和经济一体化紧密连接的区域,中国成为日本和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与此同时,受制于复杂的内外部因素,三方谈判进程整体较为缓慢。从内部看,政治分歧、历史纷争、利益分配等制约因素始终存在,影响三方合作深度;从外部看,域外因素对东亚经济事务的干预或将冲击三边经贸关系,迟滞三方合作进程。随着中日韩合作的不断深入,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破解结构性障碍和历史性遗留问题,规避和化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施加的负面影响,是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合作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亟待解决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主席在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前夕分别会晤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就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中日、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指出,“要展现国际担当,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要以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挖掘潜力,提升务实合作层次和水平”,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明确了三国合作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当前,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入加速推进的窗口期,三国应抢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依靠政治智慧和决心勇气,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和分歧,争取早日达成中日韩自由经贸框架协议,全面推进区域间的贸易、服务和投资便利化,实现东亚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展望未来,推动中日韩自由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区域价值链深度融合,前景可待,未来可期。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已是大势所趋,三国合作的全面升级将有助于推进东亚和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世界经济复苏和新一轮全球化持续赋能。中日韩作为东亚经济的中坚力量和区域合作的主要推动力量,应顺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激发新活力,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完善规制建设,加快完成自贸协定谈判,寻求更多共性与利益交汇点,推动区域化和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东方智慧。本期特别策划,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议中日韩自由贸易前景,从不同层面分析探讨中日韩自由贸易合作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畅叙多方共商、共建、共享的未來前景。敬请读者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
回顾过去,20余年来,中日韩不断增进互信、共克时艰,在共谋发展中不断前行,在深化合作中互利共赢,建立了以领导人会议为中心、21个部长级会议为主体、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等为支撑的全方位合作体系,持续推进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共同利益,初步形成了经济和利益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日韩三国团结协作,三国民众守望相助,谱写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的时代新篇,展现出风雨同舟的邻邦之谊,也进一步激发了三国在贸易等多领域深入合作的巨大潜力,为加快后疫情时代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的来看,中日韩在经贸合作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得益于过去 20 余年有利的全球贸易发展格局和相对稳定的全球治理秩序,得益于三方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产业链的紧密联系和经济结构的高度互补,更得益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和生动实践。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践行者,中国坚定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持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构建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为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构建了坚实的内部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放眼当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和国际分工体系受到持续冲击,中日韩经贸合作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2002年,“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正式提出。历经18年,三方已完成16轮谈判,并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等议题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形成了全球贸易和经济一体化紧密连接的区域,中国成为日本和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与此同时,受制于复杂的内外部因素,三方谈判进程整体较为缓慢。从内部看,政治分歧、历史纷争、利益分配等制约因素始终存在,影响三方合作深度;从外部看,域外因素对东亚经济事务的干预或将冲击三边经贸关系,迟滞三方合作进程。随着中日韩合作的不断深入,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破解结构性障碍和历史性遗留问题,规避和化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施加的负面影响,是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合作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亟待解决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主席在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前夕分别会晤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就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中日、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指出,“要展现国际担当,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要以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挖掘潜力,提升务实合作层次和水平”,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明确了三国合作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当前,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入加速推进的窗口期,三国应抢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依靠政治智慧和决心勇气,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和分歧,争取早日达成中日韩自由经贸框架协议,全面推进区域间的贸易、服务和投资便利化,实现东亚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展望未来,推动中日韩自由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区域价值链深度融合,前景可待,未来可期。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已是大势所趋,三国合作的全面升级将有助于推进东亚和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世界经济复苏和新一轮全球化持续赋能。中日韩作为东亚经济的中坚力量和区域合作的主要推动力量,应顺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激发新活力,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完善规制建设,加快完成自贸协定谈判,寻求更多共性与利益交汇点,推动区域化和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东方智慧。本期特别策划,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议中日韩自由贸易前景,从不同层面分析探讨中日韩自由贸易合作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畅叙多方共商、共建、共享的未來前景。敬请读者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