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对当前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提出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建设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城乡文化教育阵地建设;途径研究
引言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重要思想。由于新城镇发展相对滞后,人们物质需求强于精神追求,加上新城镇思想文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都不到位,基层组织思想领导作用发挥不充分等原因,新城镇思想文化建设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文化建设的总纲。夯实新城镇思想文化阵地,必须发挥好基层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以“核心价值”为统领构建新城镇思想价值体系、整合新农村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以“主流价值”促进“乡风文明”的有效路径。
一、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新城镇的建立同时促进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从总体上看,新城镇文化教育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以及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城镇文化发展方面
1. 新城镇中基层文化人才欠缺。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新城镇的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到城市打工,新城镇中大部分文化积极分子的文化水平有限,因此难以调动整体人员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这一问题在新城镇中比较普遍。
2. 适合新城镇居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种类较少。
就目前来看,新城镇居民还延续原有的以农村为主的思想。另一方面,新城镇居民能接触到公共文化产品种类和数量有限。在形式上,农村电影、广场舞较普遍,因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是城镇文化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 新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和资金相对欠缺。
较城市文化基础设施来看,新城镇中在文体办公设备上相对欠缺。一方面因为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文化工作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欠缺更是阻碍了文化阵地的建设。
(二)新城镇教育发展方面
1. 新居民各层次的教育需求日益增加
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新城镇人口急剧增加,继而对各层次的教育需求也不断增加。城乡经济教育的发展不均衡,农民失去土地变成城镇新居民,但其教育水平低,整体素质差,其素质尚不能够与城镇建设相适应,他们尤其需要能够提高其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以满足当地居民当地就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城镇居教育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用人机制、不科学的教师管理制度导致教师的流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 新城镇中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发展相对不平衡。
先前的城乡经济教育的发展不均衡,导致新城镇中各层次教育师资队伍的欠缺。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外流,能致力于新城镇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偏低。另一方面,新城镇中的教育硬件相对落后,学校的合并导致学龄儿童无法就近入学。其中学前教育的发展迅速,缺乏健全的学前教育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导致违规办学,无资历办学等发生,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城乡教育的规划和配给有区别,导致新城镇中的教育资金配给和优秀教师配比等都低于城市配比。
二、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建设途径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新城镇生产力的前提下,必须加大财政的支持,为新城镇居民提供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公共文化教育产品和服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建设。
(一)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建设。
在网络和各种媒体普及的新时代,新城镇居民的思想受到各种思想的冲击,比如在“金钱至上”的思想下人们攀比嫁女儿收到彩礼的多少;“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导致适龄学生辍学打工,这些势必影响和阻碍了新城镇居民西乡文化发展。新城镇中需要有维护农村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民风民俗、精神文明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因此,在新城镇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建设的灵魂,新城镇文化建设要重视培养新城镇居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以建设文明乡村、文明家庭等多种形式,引领新村民文化教育建设。
(二)地方政府要把提高新城镇居民的教育水平作为文化教育建设的基础。
在抓好义务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对新居民新知识新思想的传授与培养。重视原有的优良的传统乡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发挥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力量。加强民主政治法制观念的普及和教育,培養有知识、有思想、懂技术的新时代居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义务教育中,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老年教育,都体现新思想,为新城镇文化教育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引领一个有素养有文化有思想的先进的阵地,为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建设新城镇中师资队伍和文化工作者队伍。
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要得到持续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文化工作者队伍。从目前来看,新城镇居民青壮年对外出打工,留在新农村的多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文化工作者的缺乏制约了新城镇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新城镇中需要全方面、多样性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政府部门或者教育部门可以选派专职教师进入社区,可以作兼职教师。这样的专职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社区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社会力量组建师资队伍,传授经验讲授知识;社区内的一些能工巧匠也可以开展不同类型的教育和教学,既满足新城镇居民的需求也能够丰富居民生活,提高新城镇居民的整体素质。
(四)健全文化教育机构和机制
新城镇文化教育发展需要学习和活动的硬件和软件。在硬件方面,基础教育和正规公办的学校教育发展较为完善,并由教育各级部门进行规划和监督。但供新居民展开文化活动的场所有限,如,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等文化场地。在软件方面,缺乏文化教育服务机构的引进,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发展文化教育需要构建文化教育机制,才能确保文化教育中各层次机构的顺利进行和发展。一方面,制定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在文化教育实施中做到有法可循,有法必依。另一方面,构建文化教育的监督体系。但对于其他形式的终身教育,如社区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有完善的监督体系,以保障其发展。
总结
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文化发展方面:新城镇中基层文化人才欠缺;适合新城镇居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种类较少;新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和资金相对欠缺。教育发展方面:新居民各层次的教育需求日益增加;新城镇中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发展相对不平衡。
在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建设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地方政府要把提高新城镇居民的教育水平作为文化教育建设的基础;建设新城镇中师资队伍和文化工作者队伍;健全文化教育机构和机制。
参考文献:
[1]彭敏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阵地,时代经贸,2013年5月。
[2]崔建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城乡文化教育阵地建设;途径研究
引言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重要思想。由于新城镇发展相对滞后,人们物质需求强于精神追求,加上新城镇思想文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都不到位,基层组织思想领导作用发挥不充分等原因,新城镇思想文化建设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文化建设的总纲。夯实新城镇思想文化阵地,必须发挥好基层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以“核心价值”为统领构建新城镇思想价值体系、整合新农村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以“主流价值”促进“乡风文明”的有效路径。
一、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新城镇的建立同时促进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从总体上看,新城镇文化教育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以及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城镇文化发展方面
1. 新城镇中基层文化人才欠缺。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新城镇的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到城市打工,新城镇中大部分文化积极分子的文化水平有限,因此难以调动整体人员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这一问题在新城镇中比较普遍。
2. 适合新城镇居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种类较少。
就目前来看,新城镇居民还延续原有的以农村为主的思想。另一方面,新城镇居民能接触到公共文化产品种类和数量有限。在形式上,农村电影、广场舞较普遍,因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是城镇文化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 新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和资金相对欠缺。
较城市文化基础设施来看,新城镇中在文体办公设备上相对欠缺。一方面因为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文化工作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欠缺更是阻碍了文化阵地的建设。
(二)新城镇教育发展方面
1. 新居民各层次的教育需求日益增加
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新城镇人口急剧增加,继而对各层次的教育需求也不断增加。城乡经济教育的发展不均衡,农民失去土地变成城镇新居民,但其教育水平低,整体素质差,其素质尚不能够与城镇建设相适应,他们尤其需要能够提高其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以满足当地居民当地就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城镇居教育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用人机制、不科学的教师管理制度导致教师的流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 新城镇中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发展相对不平衡。
先前的城乡经济教育的发展不均衡,导致新城镇中各层次教育师资队伍的欠缺。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外流,能致力于新城镇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偏低。另一方面,新城镇中的教育硬件相对落后,学校的合并导致学龄儿童无法就近入学。其中学前教育的发展迅速,缺乏健全的学前教育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导致违规办学,无资历办学等发生,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城乡教育的规划和配给有区别,导致新城镇中的教育资金配给和优秀教师配比等都低于城市配比。
二、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建设途径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新城镇生产力的前提下,必须加大财政的支持,为新城镇居民提供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公共文化教育产品和服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建设。
(一)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建设。
在网络和各种媒体普及的新时代,新城镇居民的思想受到各种思想的冲击,比如在“金钱至上”的思想下人们攀比嫁女儿收到彩礼的多少;“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导致适龄学生辍学打工,这些势必影响和阻碍了新城镇居民西乡文化发展。新城镇中需要有维护农村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民风民俗、精神文明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因此,在新城镇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建设的灵魂,新城镇文化建设要重视培养新城镇居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以建设文明乡村、文明家庭等多种形式,引领新村民文化教育建设。
(二)地方政府要把提高新城镇居民的教育水平作为文化教育建设的基础。
在抓好义务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对新居民新知识新思想的传授与培养。重视原有的优良的传统乡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发挥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力量。加强民主政治法制观念的普及和教育,培養有知识、有思想、懂技术的新时代居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义务教育中,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老年教育,都体现新思想,为新城镇文化教育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引领一个有素养有文化有思想的先进的阵地,为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建设新城镇中师资队伍和文化工作者队伍。
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要得到持续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文化工作者队伍。从目前来看,新城镇居民青壮年对外出打工,留在新农村的多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文化工作者的缺乏制约了新城镇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新城镇中需要全方面、多样性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政府部门或者教育部门可以选派专职教师进入社区,可以作兼职教师。这样的专职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社区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社会力量组建师资队伍,传授经验讲授知识;社区内的一些能工巧匠也可以开展不同类型的教育和教学,既满足新城镇居民的需求也能够丰富居民生活,提高新城镇居民的整体素质。
(四)健全文化教育机构和机制
新城镇文化教育发展需要学习和活动的硬件和软件。在硬件方面,基础教育和正规公办的学校教育发展较为完善,并由教育各级部门进行规划和监督。但供新居民展开文化活动的场所有限,如,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等文化场地。在软件方面,缺乏文化教育服务机构的引进,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发展文化教育需要构建文化教育机制,才能确保文化教育中各层次机构的顺利进行和发展。一方面,制定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在文化教育实施中做到有法可循,有法必依。另一方面,构建文化教育的监督体系。但对于其他形式的终身教育,如社区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有完善的监督体系,以保障其发展。
总结
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文化发展方面:新城镇中基层文化人才欠缺;适合新城镇居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种类较少;新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和资金相对欠缺。教育发展方面:新居民各层次的教育需求日益增加;新城镇中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发展相对不平衡。
在新城镇文化教育阵地建设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地方政府要把提高新城镇居民的教育水平作为文化教育建设的基础;建设新城镇中师资队伍和文化工作者队伍;健全文化教育机构和机制。
参考文献:
[1]彭敏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阵地,时代经贸,2013年5月。
[2]崔建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