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city_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也属于基础知识,因此,要求学生掌握中学阶段的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然而,因材施教一直是一个喊得很时髦的口号,鉴于各种主观及客观的原因,不少教师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到实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下面谈一谈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对学生进行分组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我在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班级进行测验,然后按照学生的测验成绩将各班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最基础的小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成绩优秀组。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我在分组时便是这样对学生讲的,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同时我还用了另一种说法,就是A组为铜牌组,B组为银牌组,C组为金牌组。这样学生即使分在了A组也不会有什么自卑感。同时我对学生说,我们的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
  
  二、分层备课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三、分层授课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点象复式教学。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的课室上课,因此,课堂教学时如何进行便是一个问题。以高二代数《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为例,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在给全班学生复习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之后,我便给学生讲解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题策略,便是将不等式进行转化,然后用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这时,我对不同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如下不同的要求。
  我对全班同学说,在今天的例子中,例1和例2是教材中的例题,对A组的同学必须作出要求,用另外的话说,也就是A组的同学对例1和例2必须切实掌握:
  通过对例1和例2的解答,我给A组的学生指出,对于指数不等式,我们首先要看能否将它们化为底数相同的不等式,然后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得出指数间的关系。对于对数不等式,特别地给学生强调,对数的真数为正数这一条件,然后再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将其转化。
  对于B组的同学,我除要求它们掌握A组的例题外,还要求它们掌握例3这种较为复杂一点的指数不等式问题。
  我首先引导B组的同学分析例3中数字间的关系,9=3×3,4=2×2,6=2×3,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在讲例3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先将其变形为 ,然后可以假定A= 用换元法将 解出,最后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得出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对C组的同学我除了要求他们掌握B组的问题外,对C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我讲了例4,要求C组的同学切实掌握例4的解题思路及能力要求。
  在解这个不等式的过程中,用到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还用到了数学方法中的换元法,更为重要的是,例4中含有参数a,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例4是培养优秀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好例题。
  由于我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对各组同学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握不同的内容,学生便不会出现因听不懂例题的内容而在课课上睡觉现象。
  
  四、分层辅导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后,在课外的辅导方面我采用了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的办法进行学习辅导,即通过对口扶贫的方式进行辅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办法是,我课外直接对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B组的同学由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A组的同学由B组的同学进行辅导,这样,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我对学生说,自己会做题还不表示你真正弄懂了一道题,只有你能讲解后别人能听懂则说明你自己真正懂了。
  
  五、分层测验
  
  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测验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我自从采用分层教学后,对学生的测验采用A、B、C三套不同的试卷,以使不同的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都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在测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不同的试卷,即A组的同学可以选择B组的试卷,同样,B组的同学也可以选择C组的试卷。每次测验后各个组进步较大的同学可以上升一个小组,而退步的同学则的降到下一个小组。
其他文献
广安励志中学是广安市新成立的一所工读学校,工读的意义是对有违法、轻微犯罪行为和品行偏常的未成年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的半工半读学校。因此,工读学校的特殊性就在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的特殊性。    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工读学校主要招收的是“三偏”学生,即行为、习惯、心理偏常的学生。“三偏”学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家庭因素。据有关资
期刊
语文课程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抓好初三的语文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要下点“笨”功夫,发扬拼博精神。我现在所教的中学,学生都来自农村,见识不广,基础很差。为使自己的教学质量不居人后,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精力。除了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外,每次的早晚自习,都
期刊
动作示范对体育教师来说,其掌握程度和运用的艺术,与教学水平有直接关系。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范例,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逐步建立起对动作的清晰概念,达到示范的直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只有将学生示范同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佳的直观教学效果。下面就体育教学中本人对学生示范的理解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配合教师讲
期刊
内容摘要: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应大力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倡创新与开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同时应加强多媒体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相关理论研究,指导多媒体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更健康、更广泛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 多媒体 利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技术手段。CAI作为一种新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己广泛渗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各高校积
期刊
内容摘要:根据皮亚杰、布鲁纳、布鲁姆的教育观点,论述了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划分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分类指导,思维探索;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分层训练,回授调节;总结新知,纳入结构等五个环节,并提出各教学环节中师生活动的目标以及实施的要点。  关键词:物理 学法 模式    一、理论依据    (1)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的教学思想。认为发现包括用自己的
期刊
内容摘要:所谓学生的数学实际,我们认为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认识结构,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性结构,即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基本数学技能技巧。数学思维形式,数学思想、策略和观念。二是学生个体已有的能力性结构,主要是学习能力。三是学生已有的动力性结构,即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情感、信心、毅力、意志、习惯、品质等。学生的实际就是数学教学的实际,也是教学的起点和归缩。
期刊
内容摘要: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笔者就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意义、过程和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生物 探究式 创新    探究式教学,亦称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并获得亲身体验
期刊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为此,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如下尝试。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方法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
期刊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普及与运用。计算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
期刊
近年来,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时期)的早恋现象有年龄趋小的趋势。本来,早恋,无论对家长、老师,还是青少年本人来说,都是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家长谈“早恋”变色,老师谈“早恋”皱眉,本人谈“早恋”或喜或怒,反映不一。因而,好些家长或委婉地加以提醒和暗示,或絮叨地反复盘问今天做了什么,和哪些同学在一起,尤其是有没有女生或男生,或者干脆禁止孩子与异性交往;老师也密切注意每个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化,尤其是男女生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