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探析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1988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整合有效的教学知识,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教学调控,进行有效的教学交往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调控 教学交往 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044-01
  立足课堂,善教激趣,减负增效,构建起一个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追求。语文教师既是高效语文课堂的设计师,也是具体调控员,语文教师通过高效的教,启迪和引领学生高效的学。我认为要构建一堂高效的语文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整合有效的教学知识
  教师要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筛选出有效知识进行“定向”,强化目标意识,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实现高效学习。
  
  2 实施有效的教学调控
  实现有效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建立能够达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即通过有效的教学调控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都获得发展的目标。教学调控措施如下:
  (1)调控课堂教学速度。我们可以从学生的整体接受水平来确定恰当的教学速度。
  (2)提高课堂教学密度。课堂教学需要传授的新知识多,教学密度就大。如果一堂课结构松散,思维密度设计不当,就不可能实现高效的学的目标。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主动分析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弱化,智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要提高思维密度就要求我们提高学生课堂的有意注意时间,启迪学生主动地开展思维活动。实验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表演、问题研讨、激励表扬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和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他们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激发大脑的兴奋点,大脑再对各种感官的信息进行综合研判,形成概念,达到高效课堂必须的思维密度。
  (3)把握课堂教学难度。过于难,多数学生不理解,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是浪费;过于易,不但降低教学要求,还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同样是浪费。
  (4)筹划课堂教学时间。对教学时间缺乏精打细算的教师,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存在问题。为了减少时间的浪费,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前准备充分,准时上课,课堂教学语言精练得当,板书精简规范,提问精彩而引人入胜,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设计师作用。
  
  3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我们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标准无定论,只要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就是有效的方法。比如孔子的举一反三式、《学记》中所提倡的“道而弗牵”的自行发现式、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布鲁纳的通过思考而学习的发现式、巴勒士的问题解决式等,都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的启发式教学,就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启发式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能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会产生疑问,主动思考问题。这种情境出现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动脑,动手,动口,勇于探索问题,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则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他们的思路,帮助他们形成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像、大胆的假设、严密的论证等良好的智力品质。不过启发式并非“问答式”,启发式的方法众多,如问题启发、目的启发、比较启发、形象启发等,最终实现最优的启发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有限的知识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借助典型实例,实现举一反三的功效。此外,教学策略的选定与设计是教学过程的中心部分,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便构建有特色的教学方案。
  
  4 进行有效的教学交往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与学相互影响和交织。教学活动的高效与否取决于这一对复合主体中双边的关系,即能否开展有效的教学交往。有效的教学交往策略如下。
  4.1 提高注意力
  (1)提高无意注意力:①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把教室布置整洁。②教师要穿着得体,语言文雅。③教师视线要环视学生,目光中饱含关切,要善于观察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④教师要通过得体的穿着、饱满的精神、文雅的语言、幽默的谈吐、丰富的表情、必胜的信心、恰当的动作等等来增加课堂的渲染力度,吸引学生主动高效的学习。⑤教师可借助于动作、姿态、表情等非语言因素组成的符号系统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心理研究表明: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言语信息+38%的声音信息+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非语言信息在传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教师讲解文明行为举止时,形象的动作示范往往超过了口头讲解。教学中非语言沟通的主要手段包括:目光沟通、体态沟通、距离沟通、辅助性语言的沟通等。
  (2)运用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即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教师对讲解重点和难点讲解,目的是强化学生注意。同时关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运用。有意注意一般需要紧张的意志努力,因为消耗能量多,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会让大脑产生疲劳;而无意注意不需主观努力,所以不易疲劳,不过容易受到新异事物刺激或干扰。因此,课堂教学完全靠有意注意来保持高度紧张的学习对一般人来说是有困难的,应该将有意与无意交替进行,目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吸引到教学内容上。
  4.2 应充分考虑社会心理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用
  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学效果不再由教师一方决定而应由教与学的双方共同确定。只有师生间良好的交往才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灵活巧妙地设计提问和组织讨论,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让课堂教学效果更加优化。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语文课程教育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扬旸.语文教学与减负增效[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2).
  [3] 周暑明.整合教材内外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J].语文月刊,2009(2).
其他文献
进入2010年,校园伤害事故屡屡出现在各地新闻报道中,为学校、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恐慌。本文从现有的教育模式。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找出校园伤害发生原因,提出中学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思想指南。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由两个动态过程组成:一是教的动态过程;二是学的动态过程。实现两个动态过程的平衡,即教的动态过程和学的动态过程同步展开、同步发展,是课堂教学
摘要:积极课堂心理氛围往往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动机、学习行为以及学习的情感。本文探讨了营造积极英语课堂心理氛围的前提、动力以及手段。  关键词:课堂心理氛围 情感 激发兴趣 赏识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平时与学生交谈中,作者就会听到一些学生说到特别害怕上英语课。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作者通过总结分析
在VoIP(Voice Over IP,基于IP的话音)服务当中,媒体的采集/播放质量将直接影响到通话质量.本文详细描述了基于VoIP的媒体采集/播放的设计实现,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