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制图课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br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基础课。如何教好这门学科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剖析教材,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机械制图工程语言的技术工人。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激发兴趣 备课 示范 练习 评价
  在中职机电和汽修专业课程中,理论课和专业课的基础是机械制图,它是机械技术生产中的通用语言,学生学完这门课后须掌握识图技能和绘图技能。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在学习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新知识点引入前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则无法树立对本门学科的信心。所以职业院校的机械制图老师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充分剖析教材、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力和应用能力,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才能熟练运用机械制图工程语言,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
  一、引入新知识点前的准备工作
  机械制图对中职学生来说是一门陌生的技术课,在上第一次课时,教师要充分强调这门课程在机械行业中的重要性,只有熟练掌握了这门语言,才能立足于相关行业。制图学科具有专业本身的特殊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三维立体知识和平面表达思维,学习时需要多看多想多练,善于联系身边的模型实例,才能够学好这门课程,从而为其他相关专业课奠定基础。
  二、备课时充分剖析教材
  机械制图教师首先要有熟练看图制图能力。备课时要紧抓教学大纲,了解新国标,查阅新技术新知识,勤于给自己充电。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完整、准确地备好每一堂课。
  授课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提出问题应紧扣实际需要,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分析问题要做到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得出结论要精细准确,对应国标,便于记忆。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把握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顺序,突出重点、难点,无知识点的遗漏。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备课时选用常见的物体模型来进行类比和引申。
  例如機械制图三视图的投影规律这一节。三视图投影是识读基本体、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的基础,备课时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一:三视图是如何形成的?投影面可参照教室墙面进行类比,学生理解起来简单,易于接受;
  第二:三视图是如何配置的?讲解本内容,需要学生将立体图转变为平面对应图,可选取一个粉笔盒,标注清楚每个面,展开类比;
  第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什么?定位,定形,即教科书所总结: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主要是依据实体的空间形体投影规律。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使用直观教学法入门,引导学生观察实体,再从观察中得出空间形体投影规律;也可以从教学的某些结论出发,先讲授有关的理论知识,再以实体的形态加以验证,从而获得清晰的表象。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本课上选择的直观教学手段,怎样结合讲解演示让全体学生都能看懂等等,都应经过周密的考虑。但是应该指出,直观教具只能起辅助的作用,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快的建立立体思维模式,而随着学习过程的进展和绘图的熟练程度,应当逐步减少使用直观教具,否则会使学生过分依赖于此,并不利于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师准确示范,学生分析问题
  教师的绘图示范是机械制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模仿教师的作图过程可以避免盲目的尝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首先通过语言解释,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同时通过画图示范,使学生获得实际动作的直接认识,然后再让学生练习,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应当采用模具、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因为机械制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只有选择与这节课有关的模型、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还可以借助木料,泡沫塑料等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构出模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实体的内部结构。
  四、学生勤加练习,教师做好评价
  中职学校配套的教材难度较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习题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或课下指导批改,对学生不规范的画图方法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当学生完成习题后,必须进行批改,同时,教师要给学生以全面的分析和评定。练习、评价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还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制图课是一门新课程,教师要尽可能的耐心细致,一旦学生认可制图课,能够按教师的指导去进行练习,在扎实掌握三视图投影,剖视图和组合体知识后,下面的内容是很好学习的。这样对课程教学是十分有利的,同时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也会更加有信心。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美术教育也日惭趋于包括整个社会和人的整个一生的方向,其本质也转向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但是,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却多置美术之美育功能与任务于不顺,只施以临摹写生的纯技能训练的应试教育;而小学美术教育又多是片面夸大稚拙童趣的艺术性,忽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授,使“稚美”思想垄断整个小学发展阶段,造成儿童的审美素质与创造能力的长期“低
期刊
摘 要 耐久跑是体育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尽管耐久跑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心肺机能,磨炼顽强的毅力,有利于心理气质的培养以及生理发育和身体的均衡发展,但是由于它是一项长时间的单循环运动,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和枯燥无味的感觉,甚至使有些耐力素质较差的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在教学中,分别采用了传统教学法、篮球竞赛法、分组练习法来提高学生对于耐久跑的兴趣和速度。通过对学生耐久跑现状的调查,发现学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更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尤其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说,更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本文将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际,分析如何促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以期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 
期刊
美术课的教学活动就是从小对儿童进行感知美、认识美、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激发追求美的欲望,促进他们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的美育素质。通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要较好地完成美育教育的任务,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进行创造性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已掌握的工具材料塑造新形象,来表达美的情感。  一、激情引趣,培养创美意识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积极
期刊
摘 要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但是随着,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知识已“老化”。同时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心理程度存在差异,对此教学要在承认学生个体异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把因施教落到实处。因此,教学改革成为教师教改工作的重点之一。下面我从几方面谈谈我的钳工实习教学改革。  关键词 钳工 实习 改革  一、重新编排钳工实习内容  随
期刊
摘 要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教学中,讲课要有情趣。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楔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  关键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充分加强了美术教学的综合性与探索性。面对美术新课程,美术教师应不断实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人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以美术鉴赏为主,结合实际教学,大量的图像和专业知识加之繁重的学业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必然会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学生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在课改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
期刊
摘 要 在新技术和新信息迅速发展的当今,中职学生广泛运用计算机作为学习新技术和新信息的手段,从而提高了应用型技能的学习水平,为他们将来就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其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软件即借助于电脑为平台的绘图形式,(如CAD/ CAXA/UG/ CAM/CIMATRONA)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个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应用型比较强,掌握软件绘图技能就象掌握电脑打字一样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把“
期刊
摘 要 随着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职业能力。在当今机器点钞还不能完全代替手工点钞的情况下,它仍是银行、出纳人员大量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手工点钞的速度、准确率是评价其业务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如何提高手工点钞教学的有效性呢?  关键词 财经 点钞有效  一、财经点钞课堂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1.刚开始学时,学生对点钞课实训课充满好奇、充满期待,表
期刊
摘 要 思想政治课在很多学生的思想意识中,是一门枯燥无味、呆板的课程,导致了学生厌学,教师的教学效果较差。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巧妙地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自然、生动、和谐,课堂效果才有会提高,才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本文对中职思想政治课导入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思想政治课 导入方法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方法至关重要。教师巧妙地导入新课,是创造良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