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对体育教师要求的探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具体实施者和操作者,其对新课程理念及精神的理解、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心、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等,都对课改的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教师自己也是一种挑战和一次全面更新。
  关键词:新课标 ;体育教师;体育与健康;健康第一
  当今社会对知识产业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重要,社会压力会很大,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激烈,所有要提高个人生存质量,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所以这就要求学校的体育老师教学思想发生变化,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而且,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综合的课程,它将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它依靠身体锻炼为主导,目的是体育老师帮助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新课改具有强烈的基础性和综合性,这体现了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成果,是培养我国全面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但按照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必将会受到传统的体育老师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束缚,这样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会对体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顺利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就必须对其体育老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变革,努力促进这些因素转化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力。新课改对教学内容没有一个硬性的指标,它只提出了一些目标,建议。所以,体育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教学内容,帮助自己的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这样会使许多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体育教师这种教学活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推进了教学理念健康发展。新课标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如何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
  新课改目标有以下几方面:①知道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运动技能;②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自觉锻炼;③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④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提高生存质量;⑤把体育精神运用到生活中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师应有全新的教学理念
  从“以教为本”走向“以学为本”,新体育与课程标准强调了以学为本,摒弃了以前的老师的以教为本,更加关注学生的要求,体现了新体育教学的特色,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接轨创造了有理条件。从“刚性约束”走向“弹性空间”,①新课改是对义务教育最好的诠释,体现了义务教育的特点,对学生没有上限的要求,而下限要求大多数学生都会达到,所以每个地方的学校都有很大的空间去实现自己的目标。②新课改在课程内容上更具有很大的改变,对知识内容没有一个要求,对教学目标和进度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做出改变。③新课改提供一些教学操作和建议,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④新课改的教学评价更具有多样性,不是一味的只看学生的技能水平评价,而是更注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强调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共同进行。
  从“增强体质”走向“健康第一”,旧体育教学大纲注重强调“增强体质”。但伴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新体育课表正适应社会的进步,体育老师从过去的单一、狭隘的教学逐渐变为健康第一思想的升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变化对新课改要求对体育老师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去选择合适自己本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而旧教材只注重体育运动技术,在运动的过程中,很枯燥无味,实用性不强,只强调做些无味的练习,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学生机械的学习,毫无目的的训练,这样的结果学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逐渐厌倦学习。相反,新教材在体育技能和快乐之间做到了一个很好的协调,这样学生就会随着学习的进行,自己的能力慢慢的提高,会解决在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些健康向上的教学活动,让生活充满乐趣。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并能主动参与到锻炼中去。
  三、教师要有多元的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老师激发学生体育兴趣,使他们树立了终身体育的思想,让人们知道学校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因此,新课改中,学生进行体育的想法会逐渐深入人心,让他们一生想要进行体育的想法,并能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的本领。
  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老师在新课改要求下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新课改各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能力。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四、教师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导致体育教学陷入了被动的状态,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和信任学生,把学生要当作一个平等的人看待,把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作为教学的一个理念,尽力做到不侮辱他的人格,不损害他的尊严,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力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教师应抓好常规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示范、讲解、练习”这三个方面,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体育教育展望——学科教育展望丛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9-103,198-199
  [2]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36-239
  [3]魏建辉、陈彦.李世远篮球学导式教学法对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6):80-82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马如海(1984.05.01~ ),男(回族),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康乐中学教师,主要从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促进教学的改革,就必须在诸多方面适应教学的转变,无论是教育方式还是教育理念。文章就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谈起,分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格局正在逐步发生着变化,学生正由被动的接受逐步转变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的策略,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认识,发展学生情感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教学;探讨  新课改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学习,更好的服务于教育事业而应运而生的。新课改的内容较之于以前的教学,出现了很多的创新点,在教育目的和教学方式上都有较大地改革。小学生正处
摘 要: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教育质量的要求和教师教学技能的高低也有了明显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必须转变教学思维,探究新的教学策略,争取最大限度的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新课改下,很多的教育教学理念颠覆了传统的常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开始回归学生。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必
摘 要:在深化新课改的过程中,面对相异的教学环境和学生水平,教师应注意灵活利用课程资源,合理改编教材内容,探索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本文从教学原则和案例出发,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模式、技能整合教学模式和ESA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改进,并由此思考教师如何能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利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促进英语教学的多元发展。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材改编;课程资源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改善教育质量,浙江省已经全面施
摘 要: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教学的反思应当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无论是教学前的组织与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实践,还是教学完成后的反思与总结,这些过程中都应当有合理有效的思考。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实践;探索  在新课程教学中,反思性教学是创新教学方式,以解决教学问题(不足)为基本点,是对教学方案的改进与完善,促进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它有助于教师自我发展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推广,人们对教育的过程和质量愈加重视,所以作为班主任必须革新思维,转变班级管理思想,探究有效的管理策略,进而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彰显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着重探究了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问题,希望能对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管理艺术;基础教育改革;管理质量;学